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第118章 又到小葛村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第118章 又到小葛村

作者:俊秀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7:02:13 来源:书海阁

印刷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印刷技术,另一方面是原材料——纸张。

现在大康朝用的纸张自然比不上后世的复印纸,他们现在主要是麻纸和皮纸一起用,两种都是经过几百年的发明改进之后,已经趋于完善的纸张类别。

从古人的角度来说,洁白,细腻,柔软,匀密,色泽光亮……这些优点,已经完全足够了。

在柳铭淇看来,如果没有特别好的技术,也没有普及钢笔之前,现在的纸张拿来印制书籍,没什么毛病。

因为就连前世的王书圣、宋徽宗等等大拿,都是用这些纸张来写作绘画的,难道还不能印刷?

但是呢,这不代表柳铭淇没有想法。

他的想法并不是和印刷相关,而是又联想到了另外的地方。

话说现在上厕所用的纸,还是远远比不上后世的啊。

那种麻纸太过粗糙,擦拭起来一点也不舒服,要是等到小爷我三四十岁,痔疮长出来了,再用这种纸的话,岂不是很悲催?

身为一个物理和化学的博士,是时候给大康朝的民众们带来真正的厕纸了!

为了我的老爹,为了我的老妈,为了我那还没出生的儿女们,这个责任,我责无旁贷!

科学家都有思维发散的怪癖。

但这并不可耻。

许多的的伟大发明就是来自于原实验的副产品。

比如说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男人的福音——伟哥,不就是在研发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的药时,忽然发现这种药会让人的血液全都冲向另一个关键部位,然后才创造出来的吗?

那哥们儿单凭着这个发明,二十年就赚了几十亿啊!而且是美金!!

所以柳铭淇从印刷《梁祝》想到了要发明厕纸,完全是合情合理的。

别小看了厕纸这个行业,它需要基础的机械学、物理热学、力学、化学等等,凡是能完整的建造出这个架构的,那都得是在成熟的工业社会。

柳铭淇不可能把整个现代厕纸产业都给发明出来,他只能凭借着自己的知识,来一个简化版的。

不然首先一个碎木机他就做不出来。

热压滚筒机他也做不出来。

幸好这些都能通过笨拙一点的法子来替代。

柳铭淇转而便带了大柱和池三,来到了城外的小葛村。

才从官道下来不远,一股股浓郁的猪骚臭味道便迎面而来。

骑马到了村口,柳铭淇仍旧看到了到处飞跑的一群小屁孩,看到了被蝗虫啃得光秃秃的田地,看到了村庄旁边的那座山丘上,懒洋洋的走着的小猪们。

看到它们,柳铭淇一脸的慈爱。

好小猪,趁着这个时候好好的吃,好好的成长。

再有三四个月的时间,你们就会成为小爷碗中的各种美味了啊。

池三见到柳铭淇这样,不觉胆战心惊,“世子,你不会真的想要吃猪肉吧?”

“你不懂。”少年收回了眼光,“猪肉乃是人间美味,以后你肯定天天求着我,让我给你吃。”

“呵呵!”

池三心想,我就算是饿死,也不可能吃这么骚臭的肉的。

骑着高头大马的三人说话之间,一个半老头子就兴冲冲的跑了过来。

“殿下!小王爷殿下!您来了呀?”

村正赵有金笑得露出了满嘴的大黄牙。

“我来看看你们,顺便看看我的猪。”柳铭淇笑道。

“这些小猪我们喂得可精神了呢!”赵有金遥手指了指对面的山丘,“他们一天到晚都没有停歇的照看着,连晚上都守在猪圈前面。您看!这些小猪长得多结实?”

赵有金可不傻,柳铭淇说的话,完全该反过来听才对。

少年点着头。

刚才他也看了,在阳光照耀下,这些小猪的确比一般的小猪要精神点,而且肉也长得多一些。

不得不说,小葛村的人还是照料得很好的。

这里一共一百零七只小公猪,实际上最初还因为骟割的手法不够熟练,死掉了十三只,然后又重新买了二十只来骟割,最后才凑成了这么多。

田荣收买了几个小葛村的村民,让他们随时汇报。

原因倒不是想要赖掉五两银子一只猪的照料费,而是阻止他们再用以前的方法来喂猪。

因为这些猪十有八.九是要进小王爷的肚子的,怎么可能是那么肮脏的方法饲养得来的呢?

结果这些村民汇报的结果,便是赵有金他们都老老实实的喂养猪,没有半点疏忽和大意。

想想也是。

那天北雄侯公子被苗炎打得屁滚尿流,差点判斩立决,这种惨烈着实的震撼了赵有金和一群同去的乡老们。

柳铭淇连北雄侯公子都能坑得死去活来的,一群区区的村民,如果惹恼了他,会有什么下场,那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大家都很老实。

说来说去,老老实实的为裕王府工作,不但能赚猪油钱,更能获得每只猪五两银子的巨额报酬,有什么不好?

……

柳铭淇下得马来,问道:“赵村正,它们对于掺杂了蝗虫的饲料,有什么反应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呵呵,您还别说,您配比的那些饲料,加上了蝗虫粉,猪们吃得更加开心了,食量都要大了不少。”赵村正眉飞色舞的道,“再这么下去,七个月的时间涨到二百五十斤左右都有可能。”

少年笑了笑。

实际上猪出栏,二百斤左右就够了,不过要达到肥猪的标准,那就非得多养一两个月,让它长出肥膘来,那才好。

猪没有了肥肉,哪里能叫猪肉?

少年之前无限制的收购蝗虫,除了给普通老百姓们吃吃看看之外,更多的是拿来放在竹篓里面,挂在晾衣杆上面,在太阳下面暴晒,直接把它们给晒干。

晒干了之后,再磨成粉末,随即添加进猪饲料里面,想要让猪长得更好。

现在看来,这样的策略还蛮成功。

况且如此的做,也可以保存大量的蝗虫粉,不至于多出来浪费,毕竟它可是柳铭淇用真金白银收的。

“你们的炼油呢?”少年又问道。

“这可不好!”赵有金叹气道:“人都快没有吃的了,怎么能让这些猪吃饱?一家家的全都挨个儿宰了,现在早就不能供应给府上了。”

也是。

最近裕王府收到的猪油越来越少了。

农民们屠宰了猪来吃、来卖,但却只是蝗灾来的最初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又不能变出猪来。

也只有那些富裕一点的村子,才能慢慢的屠宰。

负责收购猪油的陆贵等人,现在是叫苦连天,他们每天的收油数量,还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

小葛村没有想象中那么的穷,但是村民们穷惯了,所以一有蝗灾立刻就屠宰猪肉来卖,卖了一个好价钱的同时,又能多积蓄粮食。

要不是赵有金他们看管得严格,连柳铭淇寄养的那些猪的饲料,都有村民们眼馋。

当然了,因为蝗虫粉很多很多,村民们吃了不少的蝗虫粉的事情,赵有金是不会说的。

小老百姓们有着自己的智慧。

他们平日里就很少吃米饭,大部分是馍馍和野菜粥,有点婚丧嫁娶,或者过年过节的时候才会吃点肉。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会第一时间宰杀猪的原因。

哪怕是猪有一半都吃厕所里的污秽,但也有不少是要吃周边山上地里的野草的,在这个时节,猪可不能和人抢吃的。

少吃一点馍馍,多喝点野菜粥,这段时间即便是粮价上涨了一倍多,对他们的影响也不是很大——当然这也仅限于帝京府周边的原住民们。

只不过他们种植的粮食是肯定没有什么了,今年的收成大半就落了空。

柳铭淇问道,“过了这段时间,你们还会养猪吗?”

“肯定会呀!”

赵有金想也不想的点头,“如今粮食全部打了水漂,虽然府里有喂猪的补贴,但那也是一笔买卖。我们还是要养猪,然后卖油卖肉来赚钱的。可惜了,这段时间精瘦肉都涨回到二十文一斤了的,我们没有赶上好时候啊!”

大部分的村子第一时间便选择了杀猪,拿着猪肉去卖,生怕浪费粮食和别人以后买不起猪了,要不是那段时间许多人恐慌性的屯粮,猪肉价格还得跌怪异的一番。

现在精肉保持在二十文一斤的价格,其实大部分原因还得多谢这些提早宰杀猪的人们,不然数量一多,又得降点下去。

少年闻言又笑了。

这便是经济多样商品社会带来的好处,可以让农民有多种选择,哪怕是粮食不行了,他们还能养猪来弥补损失。

如果只是看天吃饭,即便大康朝很富饶,也扛不住一次又一次的灾害的。

顿了顿,赵有金也问,“殿下,我听说今年江南特大丰收,等到十月份的时候,江南就会运来大量的便宜麸糠,是真的吗?”

“嗯!”

柳铭淇很明确的回答,“价格连粮食的三分之一都不到,而且很多很多。”

丞相和六部尚书们也不是傻子。

看着麸糠在赈灾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他们琢磨着今年后续的赈灾工作,一旦要用粮食,也采用三比一配置的麸糠粥。

可惜景和帝坚决反对在京畿地区做,他们便只有另外想办法。

第一个办法是在山东用麸糠粥这种赈灾方式,景和帝同意了,因为山东那边同样是数百万人受灾,如果全部用粮食,山东也叫苦连天。

第二个方法更绝。

说起来也奇妙。

今年黄河这边一路水灾和蝗灾,但是江南却获得了特大丰收,入库的粮食都超过了三千万石,比预计的还要高很多。

朝廷诸公就商量着,能不能用其中一部分粮食换取麸糠,运到各地去便宜卖给那些缺粮的老百姓。

毕竟朝廷负担两三千万人一年的生活,怎么都是做不到的,没有谁能做到。

但如果是用便宜的价格卖麸糠给民众们,让他们至少能果腹,那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景和帝一开始还是不同意,可架不住担负的压力太大,最后只能和朝廷诸公商量了个折中的法子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刘仁怀在江南用一千万石去年的粮食,换取了五千万石的麸糠——江南毕竟是富裕的地方,麸糠比起其它地方更加不值钱,再加上刘仁怀的厉害手段,差点就换得了帝京府等地的两倍那么多。

然后这些麸糠由朝廷负责运送到山东、冲积平原、京畿地区、两湖区域等等地方。

在任何一个地方,朝廷都只是卖十三文一升,比起现在差不多四十文一升的粮食,便宜太多了,比起之前的粮食价格也要便宜不少。

实际上这个价格出售,整体来说朝廷还是亏本的。

虽然在江南算下来一升麸糠的收购价只有二文左右,但你一路上数千里的运输费用呢?

船工、装卸、还有运送到各个灾区的费用呢?

这可是一笔很大的数字,哪怕是平均分摊在每升麸糠上面,也显得很吓人。

本来朝廷诸公想着能不能加到十四文一升,这样就会亏得少很多,可景和帝想也不想的拒绝了。

“本来灾患年景,就该朝廷多赈灾。现在我们没有粮食赈灾,难道麸糠都还不能便宜一点提供吗?尔等这样,天下臣民又该怎么看待朕?朕去到九泉之下,又怎么面对列祖列宗,说朕无能之极,连麸糠都不能便宜点提供给受苦的子民们?”

皇帝在议事过程中,难得的发了一次火,才把价格给定了下去。

要是寻常年份,许多人也是不会吃麸糠的,因为口感太难吃,还不如野菜粥。

可冬天都没有什么野菜了,你怎么吃?

所以也不能讲究麸糠难吃了,只要有吃的就行,十三文钱一升的吃食,现在到哪儿去买?

你有钱的话,当然也可以不吃麸糠,买粮食也可以。

如此一来,皆大欢喜。

这个消息现在已经传遍了灾区的每一个角落,很好的稳定了人心。

就连不怎么缺粮的小葛村,也是有所耳闻,准备真的那么便宜,每家人买个一石麸糠回到家里,熬成麸糠粥,基本上能过上一两个月的日子。

听到柳铭淇肯定的回答,赵有金脸上露出了喜色。

老百姓们不怕吃苦,就怕连苦都没得吃。

麸糠怎么了?

麸糠也能救命啊!

何况是那么便宜,粮食要卖四十文一升,可麸糠只卖十三文一升呀!

皇上和朝廷可真是救命菩萨啊!

……

写了一夜加一早上,眼皮子都睁不开了,俺先去睡会儿,然后再写~~

傍晚还有更新~~爆更!不怂!!

跪求订阅!求首订!求月票!!

喜欢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请大家收藏:(wuxia.one)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