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第1024章 的开始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第1024章 的开始

作者:俊秀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7:02:13 来源:书海阁

作为一个皇帝,最重要的任务便是维系帝国的存在,并且尽可能的把健康的帝国传下去。

想要做到这一点,有两个必要的指标。

首先你得子孙众多,这样才有血脉延续的保障。

像是我大宋、我大明和我大清很多的问题缘由,都来自于皇帝没有生育,从而在宗室里面找了别人来继位。

这肯定是不好的。

你拿距离我们最近的大清来看。

前面几个皇帝,都是一脉相承,是不是他们治理国家就比较好一点?

从同治之后,皇帝根本就是不断的找不同爹娘的宗室子弟当皇帝,是不是大清很快就灭亡了?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因为从祖辈、父辈一直培养的接班人,一定是有着系统学**王心术,以及各种知识的。

这些皇子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有可能当皇帝,所以都学得非常起劲儿。

学习多了,自然懂得就多,就不会办错事。

而那些本来没有机会当皇帝的,他们生下来就只会吃喝玩乐,忽然你叫他做皇帝,你说他能做好吗?

他能打理好一个国家,并且不被大臣们忽悠架空吗?

许多人都说嘉靖皇帝是一个例外。

那简直是放屁!

我大明的衰弱,就是从这个半途继位的皇帝开始的!

还有,他一天到晚搞权力斗争,一会儿搞大礼仪,一会儿又跳动内阁互相争斗,一会儿又重用严嵩父子帮忙掌控朝廷……等等。

这家伙除了不干人事,其余的全部都干了。

偏偏还长寿,一口气当了四十年皇帝,把一个本来接近于中兴的大明,搞得一塌糊涂。

所以综合起来看,是不是代代相传的皇帝,更靠谱一些?

还有第二点。

就是必须要勤政。

你可以不用天天都上早朝,天天都从一大早就工作到大半夜,但是你一定不能懒惰,把该属于自己的责任和权力,下放给其他人。

该有的帝王权柄,一定要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上。

像是万历那种王八蛋,就为了一个福王不能立为太子,三十多年不上朝,所有权力全部抛弃了……朱重八要是知道了,能直接从坟墓里面跳起来,把他给剥皮处死!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

更别说皇帝。

柳铭淇也是知道这一点。

大康的规矩也同样是如此。

一个月可能也就两三次大朝,但是皇帝基本上每天却都要或多或少的处理政务。

景和帝每个月在御书房、乾清宫要至少处理十五个半天时间的公务。

如果遇到加急状况,那么熬夜商谈事情也是正常的。

所以对柳铭淇这种现代人来说,这不相当于是给自己找了个996的福报吗?

我本身当了亲王,地位福利待遇都有了,想玩就玩,哪里有心思来做这么苦命的皇帝?

可惜的是,柳铭淇这话说出来,肯定没有几个人能相信,都以为他在凡尔赛呢。

登基为皇之后,柳铭淇也就轻松了几天,一大堆奏折就已经摆在了他的桌前。

今天一大早,吃了早饭过后,柳铭淇便开始处理昨晚递过来的奏章。

这个奏章的由来,并不是到了早上上班,大家就交作业,然后第二天再累积。

奏章是随时都有的。

文渊阁每天十二个时辰,随时随地都有人员在守着,就是为了不错过任何一个奏章。

特别是重要的,严重程度可以直接去打扰皇帝造人——这也是文渊阁设立在宫中的原因之一。

皇帝还不敢说“滚”字。

太祖皇帝有规定,最紧急程度的奏折,必须第一时间看。

比如说在前两年的时候,倭寇从江苏忽然登陆,展开杀戮的奏折,就是在五更时分抵达,并且第一时间送到寝宫门口,叫醒景和帝的。

如此一想的话,这也不叫什么996了,纯粹就是007啊!

惨无人道啊!!

好吧。

抱怨也没意义。

回到眼前来。

柳铭淇拿起了摆在最上面的一份奏折。

这是盐政大臣白恒望写来的。

他说盐商们为了祝贺新帝登基,所以联手捐献一千万两银子。

内阁的注释是刘仁怀写的,一千万两银子的银票已经到了。

刘仁怀没有问这笔钱的归宿,但拿奏章过来,就是让皇帝做决断。

“归为户部所用。”

柳铭淇顺手就用红色朱砂笔写下了批复。

倒不是他大方,而是盐商的钱可不好收,拿了之后,他以后怎么对盐商下手,从盐引制,改为票盐制?

之前景和帝不愿意去触碰得太深,所以没有实行柳铭淇的建议。

现在正好。

等到柳铭淇忙过了手里的事情,掌控好了朝廷内外,就可以对他们下手了。

实在不行,等到打下了青海湖之后,一切的盐商在朝廷面前都是渣渣!

想了想,柳铭淇又在奏章上加了另一句话。

“盐政大臣白恒望,今年不许回京述职,搞好盐务,就是对朕最大的交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白恒望这个人能力还是有,但就是太圆滑了,没有沉下心来做事情。

以前他是景和帝的潜邸之臣,又能随时供应皇帝金钱,所以还能稳如泰山。

如今柳铭淇登基,他已经没有了靠山,正好再敲打他一下,想来会有不错的效果。

……

第二个奏章来自于彭州府知府司马北。

司马北希望朝廷能再提供一万头牛,租赁给老百姓们,然后让他们能产出更多的粮食来。

而这种租赁的方式很新颖,同样和他们买地一样,按照市场价格分成十年来支付,十年利息是五成。

这个利息乍一看很高,但如果你放在十年来说,就很良心了。

在前世柳铭淇已经工作的朋友,能拿到的首套房最好贷款利率,便是五点几。

古代可没有这样的好事儿,之前让老百姓们借钱在彭州府购买土地,都是靠皇帝和朝廷的面子,才能让那些钱庄们勉为其难的借钱。

但司马北的意思柳铭淇也很明白。

既然景和帝让他拿彭州府当作试验田地,那么他就要做各种尝试。

这种让国家作为背书,借东西给老百姓的事情,其实以前也有过——比如说汉朝,那就曾经借了牛、马给老百姓饲养和使用。

只不过那些策略最后人亡政息,没有成功。

可这又并不妨碍司马北做进一步的尝试。

思索了之后,柳铭淇还是给了批复:“准!”

大康的户部并不富裕,但区区一个州府的实验,还是能承担的。

……

第三个奏章有些意思,是襄阳府知府祝宽杰奉上的瑞祥奏章。

“近日于襄阳府外,捕捉到一头白色神鹿,此乃上天恭贺陛下之盛意。臣特请将此瑞祥奉送入京,供天下人知,我大康皇帝陛下乃神眷之天子矣。”

柳铭淇只批复了一个字。

“滚!”

……

第四个奏章是兵部上奏。

兵部希望能好好的增加宁远城的军用物资储备,以及增加对宁远城和山海关之间数百里的民众的补贴。

在两年多以前,宁远城和锦州城一样,经历了几乎是长达半年的艰苦守城战。

最后柳铭淇建议放弃了锦州城,保全了宁远城。

一开始是靠宁远城的二十万大军,硬生生的来抵抗可能到来的室韦联军。

结果室韦联军因为损失惨重,特别是火烧锦州城的事件,给他们的士气带来了巨大的打击,所以直到冬天都没有过来。

这样的宁远城就得到了喘息之机,好好的修缮了自己的城防。

最近两年,他们一直在干这种活儿,如今的宁远城比起之前来,已经坚固强大得不可同日而语。

可现在为什么忽然要增加军用物资储备?

柳铭淇倒是想得通兵部大佬们的心思。

他们一直想要报仇雪恨。

至少是第一步要夺回锦州城,并且再将锦州城修建成一个更加坚固雄伟的大城,把大康的警戒线进一步往前移。

锦州城已经被烧成了废墟,室韦人都不在这里驻扎了,而是退回了辽河以东的区域,实在是没有夺回的必要。

可如果要重新在这个基础上修建一座锦州城,那是非常麻烦的事情。

首先你要把这些残渣废墟全部清理了,然后才能完全重建。

重建需要超过十万人的共同协作,许多物资都要从遥远的山海关里面搬运而来。

重建的过程中,还需要驻扎大军,以防室韦联军再次突袭。

这么一下来,少了三五百万两银子,你根本没办法做到这一点。

所以去年景和帝和内阁就否定了这个奏章。

现在他们为什么又拿出来呢?

很简单。

现任的皇帝柳铭淇,不就参加过锦州城的保卫战吗?

柳铭淇在那里奋战了一个多月,还差点战死在锦州城里。

他们想要凭借着柳铭淇对那里的感情,让柳铭淇同意。

可柳铭淇却没有那么天真,更不可能在这么大的事情上面感情用事。

他拿起了笔,写下了自己的批复。

“锦州城筑城暂缓,辽西走廊移民工作加大进行。”

凡事过犹不及。

以现在大康的实力,可以进行一场和室韦的战争,但死伤一定不会少。

但如果再等三年,等到大炮入列,戚继光阵就特种兵训练彻底完成,大康的钱粮储备充足了,大康就能一路平推到室韦的都城。

所以又何必急于一时呢?

……

求订阅!求订阅!!

喜欢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请大家收藏:(wuxia.one)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