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辽东之虎 > 第六百九十四章

辽东之虎 第六百九十四章

作者:千年龙王l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4:58:13 来源:88小说

吃过早饭上马的时候,李枭听到一声巨响。

那是炸药炸塌山崖的声音,碎裂的山石和落下来的泥土可以覆盖掉星星峡的一切。包括那五千死不瞑目的准格尔蒙古士兵!

李枭不断告诉自己,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这句经典名言之下,五千条生命似乎注定了成为冤魂。

不得不说,少数民族兄弟就是实诚。派侦察兵进入星星峡,里面连一个蒙古兵都没有。那个叫做纳亚厄的人,果然把自己全部手下都拉了出来。

过了星星峡就是星星镇,本来李枭以为这会是一场激烈的鏖战,却没想到脱不花只是略微的接触,随即放弃了救援星星峡的想法。

“干的不错!”李枭拍着聂大虎的肩膀,很是赞许的模样。不知不觉间,李枭发现自己已经养成了上位者的习惯。聂大虎比他大十几岁,李枭拍起肩膀来毫不含糊。

“蒙古兵怂的很,打死几百人就退了。看样子是回了哈密,大帅!这一仗没打过瘾,进攻哈密可要让我们团打主攻。”聂大虎憨厚的笑着,笑容中有些不好意思。似乎当不起李枭的评价似的!

“想打主攻?可惜啊!打不成了,哈密城已经到了咱们的手里。满爷在那里,你想要再攻打一遍,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打得过满爷。”

“那不成,跟满爷干架,我们师长会扒了我的皮。”

祖大寿留下一个团驻守星星峡和星星镇,剩下的大部队穿越星星峡想西域挺进。仅仅用了两天时间,就到达了哈密城。

刚到哈密,李枭就不得不着手解决倭国人和格日图之间的矛盾。现在李枭总算是理解,多国部队可不是那么好驾驭的。控辩双方都操着李枭听不懂的语言,他们说一句翻译就得翻译一句。有时候翻译出来的话听着也不通顺,弄得李枭一个头两个大。

“这件事情弄不好,就是内讧的开始。倭国人记仇,格日图也不是什么好货。如果他们真打起来,你的计算可就要落空了,到时候你不但得调停。剩下的仗还得咱们的子弟兵来打,伤亡将难以避免。”张煌言说的很是郑重。

“是啊!是够烦的,不过很快就不烦心了。”李枭看了一眼张煌言。

“怎么?你有办法了?”

“没办法,不过我相信你会想出办法来解决这件事情。”

“我?”张煌言有种不祥的预感。

“你是我的参谋长,当然要为主帅分忧。像调节盟军关系这种小事儿,我这个当大帅的怎么可以亲自出头。”李枭双手一摊,然后去找满爷。

“我……!你……!”张煌言气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他对李枭的无耻有了新的认识。不过也没办法,官大一级压死人,只能硬着头皮接过这个烫手的山芋。

“大帅!”李枭刚刚走到满爷跟前,就见到格日图一脸讪笑的走过来。现在的格日图,简直就是二哈附体。弯腰塌背缩脖子,哪里还有黄金家族的气势!

“我说老格,好歹咱们也是盟军,你擅自抓人家倭国兵,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张先生很生气,要处置你。看看怎么贿赂我,帮你说两句好话。”都是老熟人,李枭笑着拿格日图打趣。

“大帅,都是手下人一时气盛……!”格日图讪笑着辩白。

“哦!手下人的过错,那好啊!把你的手下人交出来,一刀剁了以正军规。”李枭拉着脸,一副要公事公办的模样。

格日图吓了一个激灵,可千万不敢这么干。如果李枭这么干,等于说所有人都知道了他和李枭关系产生裂痕。在草原上,这种裂痕是致命的。其他的部落,会趁着你的靠山不支持你了,生出别样的心思来。

野心这东西,刚开始可能是一个嫩芽。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东西会像野草一样疯长。

草原上许多部落依附自己,完全是因为格日图的背后有辽军。而且跟着格日图可以和汉人做生意,让部落逐渐富裕起来。一旦李枭不支持自己,乞颜部连两个月都撑不下去。实力为王的年代,黄金家族的号召力连个屁都不是。

“大帅……!”格日图吓得脸都白了。

“算了!枭哥儿,别吓唬老格了。这一次他的部众也损失惨重,扣了倭国的人,就让老格出点儿钱。倭国人这么远来打仗,不就是为了钱财嘛。再说只是抓人,又没有伤他们的人。都是老熟人了!”很明显,满爷收了格日图的好处,站出来帮格日图说话。

“大帅……!”格日图双手作揖,脸上满是哀求。

“拿钱?那你在哈密城的收益要全部拿出来给倭国人,怎么样?”李枭开出了优惠条件。

“全部?”

“不行?”

“行!行!不过大帅,您看这哈密城里的百姓……!是不是发给我,都是蒙古人他们……”格日图一脸猥琐的笑着说出了自己的真正目的。

“不行!他们抗拒大明,在脱不花返回的时候,甚至攻击你的手下和倭国人,造成我军重大伤亡。这些人,都要处理掉,你不要插手。”李枭断然回绝了格日图,星星峡里面那些投降了的都被干掉,更不用说这些没投降,还敢反抗的。

“大帅……!”

“嗯……!”李枭眼神一厉,格日图立刻吓得不敢再说话。

站在哈密城头,李枭看着哈密城里的百姓被羊一样驱赶到外面。倭兵们端着步枪在警戒,一群拿着棒子的朝鲜人在驱赶这些哈密人。

遇到走的慢的老人,又或者是哭闹不肯走的妇人孩子,冲上去就是一棒子。队伍里面的哭嚎声越发的大了,有些男人试图拯救一下家里的老人孩子,结果就是被一枪钉在地上。

道路边上横七竖八的躺着尸体,告诉那些敢于反抗的人,下场到底是什么模样。

男女被分开,男人们需要排队走过一条横杠。没有横杠高的,全部被归类到一边。女人的分类则是根据年龄,年青的被分到一起,年纪大或者年纪太小的被分到另外一边。

然后那些比横杠高的男人,一人发一把铁锹开始挖坑。

挖坑挖了整整两天时间,那坑挖得又大又深,深的都快看到岩浆了。

一切就在哈密城外不紧不慢的进行着,人数超过八万的哈密市民,被一一归类分好,用铁丝网隔离成几大块。

每天晚上总会有狗叫声和枪声,伴随着这些声音,是蒙古人的惨叫声。那些企图逃跑的人,显示被狗咬住,然后被朝鲜人按在地上用棒子活活打死。只有那些腿脚太快的,才会遭受枪击。

倭兵的枪法还算是不错,百米之内命中率惊人。

少女和少妇搜罗出来只有七千多人,不得不说在经过蒙古人和西域土着人混血之后,生出来的姑娘真叫天生丽质。汉武帝征伐西域,肯定不是为了羊肉串。

有好几个,靓丽的连李枭都有些动心。

“大帅!已经留了百十个好的,您在这大漠里面,身边也得有个人侍候才行。”事实证明,成吉思汗的子孙不要脸起来,也是天下无敌。昨天还在哀嚎的格日图,今天摇身一变做起了淫媒。

他娘的!百十个好的,老子这肾还要不要了。老子可不想年纪青青,就****!

看到李枭脸色阴晴不定,格日图连忙说道:“这些都是处女,没有任何人染指过的。”

“嗯!”李枭鼻子里面哼了一声不再说话。

看到李枭默认,格日图立刻交代手下去把人送到李枭大营里面。

李枭回到大营里面的时候,广场上站了百十个穿着蒙古袍子,一脸惊恐万状的少女。说是少女,有些比那些奶过孩子的都有料,看得人直咽口水。

“挑几个胆子小的过来侍候,剩下的装车送回京城交给艾虎生。这是上等货,能卖不少钱。”缴获是西征军费的一部分,当然俘虏也是缴获的一部分。

艾虎生负责将这些东西变现,搞过横杠的那些男人,会被卖到矿山做苦力。女人嘛!统一挂牌拍卖,艾虎生还准备搞拍卖,来个价高者得。

大明有严格规定,不准买卖人口。所以,这些被卖出去的人口,统一上牲口税。税率!参照物是驴!

一觉醒来!李枭觉得腰酸背痛,身边两名蒙古少女玉体横陈。

今天要继续向西进发,想必这时候葛尔丹已经得到消息。下面的战斗,估计会很惨烈。

哈密城外的大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巨大的山包。

一车车的俘虏被押着上路,步行回到玉门关之后,他们就会被装上火车拉到西安拍卖。

李枭在西域打杀四方的时候,李永芳正在京城的一座别墅里面,和一个漂亮女人面对面坐着说话。

“柳如是!我想你知道你现在的处境,我想要知道吴三桂的事情,还有你知道关于蒙古人的事情。这些事情你都得告诉我,当然所有事情都有个代价。你说出这些秘密的代价就是,可以在京城好好的生活。

你看看,这是京城最为繁华的通州新区。那一条就是潮白河,夏日里的风贴着水皮吹过来,那叫一个凉快。那东西叫做电风扇,那边那东西叫做电灯。只要你按一下开关,整个晚上这屋子都是亮堂堂的。这些东西,这世上只有京城和济南、锦州、西安有。

说出你知道的秘密,你就可以轻松享受着这一切。”李永芳露出狐狸一样的笑,那笑容要多虚伪就有多虚伪。

“崇祯三年的时候,我曾经随我家老爷来过京城。那时候的京城可不是这样,没有那么多的高楼大厦,也没有你说的什么电灯电扇。

记得那也是春天,一刮大风街上的人全都是灰头土脸的,不像现在人人都这么光鲜。

兜兜转转十几年,没料想又回到了这里。只是物是人非,这京城变得我都快不认识了。”柳如是的眼睛看向窗外,眼神里面满是渴望。

“那就说吧,我洗耳恭听。”李永芳喝了口茶。

“从哪里说起呢?”

“就从吴三桂在孟买的造船厂说起吧,他是怎么得到蒸汽机技术的?”作为最知情的人,李永芳打算夯实以前得到的信息。

“蒸汽机是他们从英国请过来一个叫做瓦特的人,吴三桂跟那个叫瓦特的人说了个大概,还特别提到了橡胶。那个瓦特说,英国煤矿里有一种抽水的机器,和蒸汽机的原理很像。不过密封不好,不能提供足够的动力。

后来吴三桂从葡萄牙人手里买到了橡胶,那个瓦特很厉害,前后不过几个月时间就弄出了蒸汽机。后来吴三桂又从大明弄到了蒸汽机船的图纸,都是一些手绘的草图。

瓦特和揆一两个人研究了好几个星期,噢!那是英国人的一种算法,一星期是七天。”

“我知道!”

“后来他们就开始尝试着造军舰,英国有很好的工匠。印度有很多矿产,他们还从叙利亚弄来一些矿石,据说那种矿石练出来的钢材非常结实。”

听了柳如是的话,李永芳点了点头。这些他都听说过,也不算是新鲜。第一轮提出这个话题,一是考验柳如是会不会说实话。现在看来,这女人很愿意配合。

“他们造了几艘军舰?”

“孟买造船厂扩建之前,他们先后造了五艘船。扩建之后,可以同时开工五艘船。这五艘船都是去年开始建造,估计最迟今年夏天就能下水。”

“他们怎么造的那样快?”李永芳吃了一惊,英国人的造舰速度居然比大明高出一倍还多。大明一年最多也只能建造两艘战舰,这还是财政全力支持的结果。

英国人这样造军舰,他们哪里来的钱?

“英国人从英国请回来好多工匠,英国原本就是海上强国。造船技术非常好,而且工人也很熟练。吴三桂不但从英国,还从欧洲各国聘请能工巧匠回来。所以,孟买造船上的效率很高。

哦!对了,一个叫做斯塔图斯的人发明了一种威力很大的武器……!”

ps:这个年代没有焊条,铁甲舰的装甲都是用铆钉。我也是百度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