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辽东之虎 > 第五百九十三章

辽东之虎 第五百九十三章

作者:千年龙王l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4:58:13 来源:88小说

皇帝也是人,也需要结婚生子。更不用说堂堂大明帝国的皇帝陛下!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皇帝陛下一般十六岁成亲娶媳妇。虽然大多数皇帝在成亲娶媳妇之前,都会祸害一群宫女。但大明是一夫一妻制社会,皇帝陛下也要做出表率来才行。

在大明,成亲就算是成年。一般来说,家里这时候会分家,将成亲的孩子分出去过。就皇帝这一特殊工种来说,成亲就是亲政的开始。

从成亲那一天开始,他将要从辅政大臣手里接过最高权利,成为这个帝国的最高领导人。

没有之一!

现在这个问题落到李枭的脑袋上,按照道理说,今年十五岁的朱以海即将步入挑选媳妇的程序。然后找钦天监的高人,在明年找一个黄道吉日,完成人生大事。

在法理上来说,从那一天开始。李枭、孙承宗们就得交出手中权力,忠心辅佐这个只有十六岁的皇帝陛下。

交出手中权力?

李枭当然不会做这种蠢得冒泡的决定!

想想张居正老先生的身后事就知道,权臣一旦失势,下场比落汤鸡都不如。家人被活活饿死,儿子被活活坑死。如果不是有几个仗义的同乡学生,说不定已经下葬的张老先生还会被拖出来修理一顿。

可不交出手中权力,那又能怎样?把皇帝干死,再弄一个新皇帝?

这一招儿倒是可行,这个世界上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排队等着当皇帝的人,一米一个能绕地球好几圈儿。最好找一个尚处于哺乳期的小盆友,想要亲政还得再等十六年才行。

有鉴于朱家子孙庞大的人口基数,找这么一个人似乎并不是难题。

这个念头很有诱惑力,唯一的缺陷就是……,全大明的人都是傻子才行。

皇帝刚要亲政就挂掉,傻子都知道李枭是最大的嫌疑犯。甚至不用说嫌疑犯,就是凶手。

朱家王朝虽然已经是风雨飘摇,但两百多年的统治有着强大的惯性思维。不管是四九城还是边远塞外的大明子民,朱家还是他们心目中的正统皇帝。

如果不是朱家在百姓心目中根深蒂固,李枭也不用拉一个叫做朱以海的牌位在紫禁城里面戳着。

还有一层李枭也得考虑,毕竟朱以海是张氏的亲生儿子。真要是给弄死了……,也实在说不过去。

李休在李枭这里住了一宿就乘火车去了秦皇岛,郑氏给他生了个大胖闺女。闺女是老爹前世的小情人,李休很想看看自己的小情人是不是如花似玉。

京城在和煦的阳光中,迎来了金秋十月。

十月份,差不多是京城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天不冷不热,通常还不会下雨。人们成群结队的出门游玩,酒楼茶肆里面更是人满为患。

过去这几年,大明王朝步入了一个上升通道。强悍的军队无往不利攻城拔寨,尤其是李休出兵南海荡平不臣的消息传回京城,更是极大的激发了民众的民族自豪感。

自从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之后,已经多少年大明没有在海洋上有所建树。如今一下子把国境线推出上万里,简直就是给大明百姓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现在即便是要饭的花子,看到那些腰缠万贯的胡商,都会鄙视而过。胡商施舍的钱财,会被乞丐扔出来。可以接受大明人的救济,可就是不能接受胡人的救济。

西单市场上那些胡人越发的谦卑了,走路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撞到了那位大爷,惹上一场无谓的官司。如今的大明,早就不是鞑子在塞外肆虐的时候了。

只要是大明人和胡子发生纠纷,官府想都不用想回判大明人胜出。如果官员们偏向胡人,第二天雪片一样的弹章就会把他活埋了。丢官罢职还是轻的,家门口会被无数人堵住谩骂。直到你了无生趣,寻跟绳子自挂东南枝为止。

就这,死了还不准进入祖坟。

过境前推了上万里,这是大明帝国的伟大胜利。礼部上书陈请皇帝陛下,亲自赴天坛走一趟,感谢老天爷这些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同时祈祷大明帝国在未来的年份里面,披荆斩棘开疆拓土。

皇帝去天坛拉练,这种事情每年都有。大多数时候,生活在皇宫里面的皇帝都不愿意做这种傻事。在众目睽睽之下,步行出天俺门、前门,然后穿过长长的街道去天坛,这太累了。

更何况,天启年间还出了个天启大爆炸。皇帝陛下的太子,居然被活活吓死在祈年殿里面。出了这事情之后,皇帝就更加不愿意去天坛,认为这是不吉利的事情。

大多数时候,礼部尚书都会为懒惰的皇帝陛下代劳。朱以海登基之后,这做工就落到了孙如游脑袋上。反正这几年,都是孙如游来天坛祭拜天地。

这一次不行了,开疆拓土上万里,皇帝陛下不管怎么说,都得出来露露脸。

朱以海以极度不情愿的态度,答应了孙如游的要求。就在十月初一这一天,走出紫禁城前往天坛,为拜谢天地为大明帝国祈福。

皇帝要出行,这可是这几年没有过的事情。京城百姓算是吃过见过的主儿,从永乐大帝开始皇帝见得过了。可这位神秘的隆武皇帝,还是第一次出行,这可得好好见见。出去跟人吹牛,老子也是见过皇帝的人。

消息传出去之后,京城里面可谓万人空巷。从前门到天坛的路边挤得密密麻麻全都是人,那场面比庙会热闹多了。

皇帝要出行,安保必须是严格的。前一天晚上,五城兵马司的人就守在街上,不准人随意走动。沿途的酒楼茶肆,临街的窗户全都要关闭。敢探出脑袋,就会有凶神恶煞一般的士兵过去盘问,你到底要干啥。

有玻璃窗的人家可算是享了福,小心翼翼的趴在玻璃窗里面,就能看到下面一片紧张的街道。

顺天府的差役,更是被驱赶的像驴子。挨家挨户的盘查,看看有没有可疑人等。只要看着可疑的家伙,全都带回去严加审讯。

李枭当然不会傻到陪着皇帝出来晃悠,孙承宗也不愿意动弹。这二位弄了一条七斤多重的黑鱼,坐在潮白河边上,一边晒太阳一边品尝水煮鱼的滋味儿。

张煌言就是个狗鼻子,隔着八重院子也能闻到香味儿。带着筷子不请自来,还数落李枭和孙承宗有好吃的不叫他。打死李枭也不相信!

大明朝廷次辅,武英殿大学士张煌言,就他娘的缺一口水煮鱼?

“孙如游这一次搞大了,五城兵马司出动了一万多人。听说队伍从午门前,一直排到天坛。现在也算是天下太平,至于闹这么大动静。咱们通州的驻军,都被调去了一千多参与安保,大帅!你批的?”张煌言坐在小马扎上,用筷子不断从锅里面掏黑鱼片。

“这天下太平恐怕还称不上,东林党人还在闹腾。杨嗣昌的侍卫长已经换了三个了,不是被枪打死,就是被炸弹炸死。原先金陵有曹文昭镇着,他们还不敢明火执仗。现在可好了,曹文昭的三师去了大西北。现在金陵只有三个守备师,兵力只有曹文昭在时的一半儿。

可以说江南那些土财主们,已经蠢蠢欲动了。”李枭吃了一筷子鱼,抽了一口五粮液。

“哼!你家祖上几百年积攒下来的土地,被人一朝充公,然后分给了佃户泥腿子们。放在你身上,你能愿意?你小子别去江南,现在怕是成千上万的人,都想扒你的皮吃你的肉。

杨嗣昌三年才遭到四次暗杀,你去江南。一年就得十次暗杀!”孙承宗抻着脖子,很怕红油滴到他梳得一丝不苟的胡子上。

“这是咱们大明的积弊!士子们不缴纳田赋,百姓也愿意把田土卖给士绅们,免得再缴税。这样一来,朝廷能够收税的土地越来越少。大明跟鞑子打仗,几乎拿不出军饷来。前线节节败退,江南那些士绅们却仗着福利奢靡享乐。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你以为鞑子真要是饮马长江,这种景象不会出现?”李枭抽了一口酒。

孙承宗年纪大了,吃不了几筷子。放下手里的碗,抽出大中华来点了一根。

“李休去南海走了一遭,国境线扩充万里之遥。又有上万倭兵相助,南方已无战事。现在朝廷要关注的,也只有西北战事而已。

只要拖过三两年时间,西北铁路建成。我们就可以讨伐蒙古人!

卫青、霍去病等人远征塞外开始。咱们汉人的手,从未真正掌控过西域。老夫今年六十有五,如果在有生之年,可以看到我汉家军伍重新占领西域,老朽便可瞑目矣!”孙承宗抽了一口烟,眼神悠远的看向西北方向。

“西北战事,空有消耗没有产出。况且西域天山南北的土地,大多是戈壁沙漠,根本不适合耕种。如果咱们真的在西北用兵,空空消耗了国力,却得不到任何好处。长此以往,国库难以支撑。我们不能走汉武帝穷兵黩武的老路,最后耗尽国力,受苦了还是百姓。

依照老夫的想法,就是让逐渐恢复实力的格日图顶上去。反正都是他们蒙古人之间的事情,让格日图和巴图尔珲拼个你死我活。他们是世仇,巴图尔珲又差点儿干掉格日图。只要给他些武器,格日图会非常愿意替咱们教训巴图尔珲。”张煌言很少这样发表反对意见,尤其是和孙承宗之间。

“驱虎吞狼!把老虎养肥了,还不是咱们的心腹大患?我大明立国两百七十多年,北方蒙古人带来的边患数不胜数。我汉家苗裔被蒙古人杀戮不知凡几,这才有了永乐大帝迁都京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不管劳兵靡费,只要能打垮蒙古人,让我们的边境安宁,这银子花的就值。”孙承宗也是毫不相让。

“张先生说的没错,毫无产出的草原的确是国家财政最沉重的负担。西北作战,首重钱粮。一旦打起来,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钱,可真是流水一样的花出去。没有收益填补,我大明这些年积攒下来一点儿国力,根本不够消耗的。”李枭参与进来,显然孙承宗很不高兴。抽着烟看了李枭一眼!

“不过草原也并不是毫无产出!比如说这些年,辽东的纺织厂就购进了蒙古人大批的羊毛。这些羊毛经过加工,变成了精美的毛料和呢料。现在毛料和呢料不但风行大明,更是行销海外。

不但倭国,朝鲜人喜欢。就连印度人,中东的阿拉伯人,甚至遥远的欧罗巴人也喜欢。锦州纺织厂门前,提货的马车密密麻麻。管事们一个个肥得流油,锦州港里面停满了等待呢料和毛料的商船。

八月的时候艾虎生还跟我说,希望我进兵西域,让蒙古人弄更多的羊毛回来。所以啊,草原上并不是一无产出。仅仅羊毛一项,咱们的税收就很惊人。”李枭顿了顿喝了一口酒。

“更何况,这西域可不单单是羊毛这么简单。西域光照好,很适合种棉花。棉花这东西,也是可以纺成棉布的。老百姓过日子,开门四件事衣、食、住、行。棉布可是其中之一!

在咱们北方,冬天没有件棉袄,这冬天可咋过?”

“不但有棉花,西域还有数不尽的矿藏。为什么蒙古人的兵刃比咱们的好?那是因为西域的铁矿,比咱们大明的精。咱们大明有多缺铁矿你不是不知道吧!还有铜矿,金矿和咱们越来越需要的煤矿。”

“所以,攻打西域打败蒙古人还是有利可图的,不会掏空咱们的国库。不过张先生说得也对,攻打西域需要有格日图的配合才行。今年上冬的时候,格日图会来一趟,到时候咱们好好商量一下。”李枭手里端着酒杯,看向京城上空的一股烟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