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辽东之虎 > 第五百一十六章

辽东之虎 第五百一十六章

作者:千年龙王l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4:58:13 来源:88小说

出了山海关,就是辽东地界。这里跟关里的河北,有着明显的不同。

首先是各个村子还是住在村寨里面,每个村寨都有围墙和壕沟。十年了,辽东的百姓还是有着强烈的危机感。当年匆匆建成的木头城寨,现在都变成砖石城墙。

城墙上面有红底黑字的明字牙旗,被风一吹猎猎作响。

尽管城墙这东西已经没什么用,但辽东百姓还是固执的修造了城墙。每一座村寨,都是一座战斗的堡垒。城墙下面的寨门前,有拿着红缨枪的半大孩子站岗,看到陌生人便上来警惕的问话。

城寨上面的箭楼里面,还有戴着狗皮帽子的家伙背着火铳,居高临下的俯视着大路。

远处有一队队村民,在村长的带领下在田间劳作。还是当初的生产队模式,这里的村民大多数是关内移民。有被鞑子弄得家破人亡的辽东居民,有在大明都城里面当乞丐的流民。

巨大的精神创伤和颠沛流离的生活,让他们充满了危机感。这些人走到哪里,都像是有被迫害妄想症的猫。集体生活让他们觉得强大,就好像流浪的孤狼找到了接纳他们的狼群。

集体意识在辽东的土地上焕发了强大生命力,当初他们就是靠着集体意识和简陋的城寨,抵御了女真游骑的骚扰。现在,他们又在集体意识的催生下,进行集体劳作。

土地是大家的,收成也是大家的。

原本李枭以为这样的情况下,总是会有懒汉产生。不管多么勤劳的群体,仍旧有那么几个喜欢不劳而获的寄生虫。眼见的情形让李枭非常惊讶!

“大哥在看什么?”李浩看到李枭对着地里面不断的张望,有些奇怪的问。他不明白,松土有什么好看的。

“怎么没一个偷懒的?”李枭奇怪的嘟囔。

“呃……!应该有偷懒的?”李浩不明白,李枭为什么会这么想。

“这种集体劳动,总是会有人觉得干多干少一个样儿。偷偷摸摸总是有人想少干点儿,怎么这里看不到?”

“大帅!二流子哪里都有,只是在这辽东恐怕难找。”熊赐履因为昨天和李枭喝了顿酒,现在也敢说话。从山海关到锦州这一路,他和李浩都快走烂了。这里的情形,他们哥俩儿门儿清。

“哦!这是为什么?”熊赐履的话引起了李枭的兴趣。

“大帅您不知道,以前村子里是有二流子。村长们对付二流子的办法,就是号召大家公议,在最冷的天把他赶出村寨去。”三九四九冻死狗,这辽东最冷的时候,地都能冻裂了。

一个人在野外冻上一宿,只有不断的走和跑才能活下来。第二天早上的时候,村里人会把他接回来。这时候,不管多么懒的二流子,都会痛哭流涕,请求父老乡亲们放他一马,今后好好干活儿。

“那他假意改过,到了夏天干活的时候还偷懒,那可怎么办?”李枭更加疑惑。

“大帅!没人敢这么干,整个辽东都有严格的户籍制度。平日里就算是走亲戚,也鲜有人留宿过夜。所以这些人,根本不可能离开村子。因为离开村子,他们就没有地方容身。

既然走不了,懒汉们就只能待在村子里。等冬天再来的时候,他再一次被赶出城寨。第二天可没人会救他回来,这些人会在野外自生自灭。现在这种事情少了,我和浩哥儿也没见过。可听人说,刚开始那几年。路上可以看到冻得邦邦硬的尸体,没人收尸。就等着野狼野狗啥的给啃了,死的那叫一个凄惨。

您说,有了娃样子谁还敢这么干。”

原来是这样,李枭算是明白过来。牢固的户籍制度,把这些人牢牢的控制在村子里。就连出个门赶个集,都需要路引,不然连儿童团员那关都过不去。

其实当初制定这样的政策,是害怕这些本就是流民的家伙逃跑。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处。

“那如果村长想要恶整哪个人,那人不是死定了?”李枭立刻想起,蓟州出现的恶霸村长。

“大哥,这一条你放心。这里绝对不会出现那种恶霸村长!因为这些人都是各地汇集来的流民,他们之中有辽东人,关中人,河北人,山东人,山西人,甚至还有江南跑过来的。

这么多流民在一起,根本不会有关内的那种宗族势力。这里的村长,都是村民们选出来的。基本上都是德高望重,而且品行良好的人。您说的那种恶霸村长,在这里绝对玩不转。”

“哦!原来是这样。”李枭点点头,没想到无意间的误打误撞,居然打破了宗族势力的藩篱。

这些人本就是流离失所的难民,再从关内一路迁徙到辽东。本身牢固的宗族,已经在逃难的过程中分崩离析。想要再组建起来,没个三五百年估计形不成气候。

“而且村长是两年一改选,连续选过三次的村长,今后都不准再选。所以,辽东这里没那么多龌龊事。而且辽东的地方官儿,大都是辽军复员的军官,还有一些是辽东本地的读书人。

辽东本就被朝廷轻视,这里的文人自然也不受东林党那些人的待见。所以,他们和关内那些东林党点中的秀才举人们,尿不到一个壶里面。”李浩也给李枭解说,证明自己这一年来没有荒废。

“原来是这样!”李枭点了点头,难得辽东这一方热土,还保留着这份纯真。

“这两年朝廷招兵,辽东是最积极应招的地方。您看,地里面劳作的人。大多是女人和老人还有半大孩子,有男人也是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官家为了酬谢辽东,规定辽东土地里面的收成只需要上缴一成就够了。如果是洪涝灾年,还会免了他们的钱粮。

这里的百姓们,只知道有大哥您,不知道有朝廷。如果让他们知道,走在路上的人就是大哥您。一准儿会有无数人的跑来路边给你磕头!”提起这些,李浩脸上非常得意。

所有人崇拜的那个人,就是自己的大哥。

“唐太宗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既然这些人给朝廷做出贡献,那就应该获得奖励。再者说,军属本就应该获得优待。不是嘴皮上的优待,而是需要实打实的给实惠才行。

过年过节,地方上要敲锣打鼓的给军属们送钱粮。每家每户的门头,都得贴上参军光荣的牌牌。未来看病,孩子上学,乘坐公共马车出行,军属都得优先才行。当兵的在前方流血,朝廷绝对不能让他们的家人在后方流泪。”李枭想着,回去之后这个事情得吩咐艾虎生来办才行,因为这家伙总是能弄出钱来。

路过村寨的时候,门口小牛犊子一样健壮的半大小子,拿着红缨枪拦住去路。

李枭没等说话,熊赐履催马上前。手里拿出来一块令牌,递给那几个半大小子。

看到熊赐履手里的令牌,那几个半大小子立刻让到路边,还给恭恭敬敬的一行人施礼。

“这是为了行走方便,特地找王巡抚要的牌子。有了这个牌子,可以在全辽东畅通行走,绝对没有阻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