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武侠 > 名侦探柯镇恶 > 第469章 请封冠军侯,杨过你给我出来

名侦探柯镇恶 第469章 请封冠军侯,杨过你给我出来

作者:熊猫庞大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3-12-27 15:09:46 来源:88小说

开元三九三零年,四月,霍都发兵五十万,三路入侵中原。也是在这一年,南宋流亡海外的吕宋朝廷也组织了舰队,骚扰华国东南沿海。

柯崇云派东海舰队和渤海舰队出战,在沿海的海防炮的配合下,击溃吕宋舰队。

哲别与孟珙分别从西北和东北出兵,共计兵力二十五万,主动迎战蒙古大军。

华国兵力虽少,但装备更加精良,火器军中又增加了神火飞鸦、蛟龙出海等特种火器,攻击距离远超蒙古骑兵的射成。

华**队第一次在草原上,正面野战击败了蒙古铁骑,士气大盛。

与此同时,南希仁柯崇风二人率领兵七万,也与拔都率领的蒙古十万西南军打了两场。

柯崇风在一次遭遇战中生擒了拔都,之后却将他放了,并告诉他,当年术赤的死,根本不是大理军队所为,而是霍都暗中下得手。

当年柯崇风在扎木合亲军中卧底,与霍都拔都等人称兄道弟,他身材虽小,但本事不小,在怯薛军中名气很大,能与他相比的只有扎木合最器重的孙子霍都。

所以他的话,拔都还是十分重视的。

拔都是术赤的次子,与术赤的性格极像,勇猛,直率,他相信霍都,所以霍都说术赤是大理人杀的,他便信了。

但是回到草原后,他的兄弟们都不信,反而指责他没有保护好父亲,因此疏远他,虽然他此时也有些怀疑了,但面对刻意疏远的亲兄弟,以及刻意亲近的结义兄弟,他最终选择了后者,成为了成为霍都手下的刀。

如今,在他心目中,同样很有威望的柯崇风不但放过了他的性命,又跟他提起了旧事,他回到军队之后,便开始着手调查。

霍都既然敢让拔都独领一军,自然留了后手。

拔都的调查丝毫没有隐藏,被霍都安排监视他的人察觉后,便暗中图谋杀死拔都,夺取军权。

拔都在柯崇风的帮助下,逃了出来。

这时他哪还不知道真相。

于是拔都直接倒戈。

拔都统领的十万大军里,有四万是完全忠诚于他的,另外六万分别由乌斯藏贵族和霍都安排的另一名将领统帅。

蒙古人发生内斗,柯崇风可不会放过机会。

他乘机联合拔都,将霍都的亲信杀死,随即逼降了乌斯藏士兵,然后拥兵十万,反攻入乌斯藏。

藏地贵族并无忠孝之心,立马选择了归降。

毕竟霍都统治乌斯藏的时间也不算太长。

此战之后,南希仁认为柯崇风已经有了独领一军的能力,于是自己率领三万华军驻扎乌斯藏,而柯崇风则率领四万华军精锐,于拔都一道,合兵八万,北上,先是收回青海,接着占领回疆,从敦煌,沿丝绸之路,攻入西夏腹地,直接断了霍都的后路。

霍都后路被截,眼见华国合兵,自己连人数上的优势也要失去,于是忙逃往捕鱼儿海。

这一退,去出了大问题。

原来此次北伐,蒙古军中有大量从西方俘虏回来的奴隶兵,作战时,蒙古人驱赶奴隶兵冲在前面,因此这些奴隶兵早就心怀不满。

蒙古军顺风之时,尚能约束,这一撤退,这些奴隶兵们便开始逃跑。

所谓兵败如山倒,便是如此。

柯崇风拔都乘机追杀。

二人都熟知大漠形式,一直追到了金帐王庭,终于击败了霍都大军。

包括霍都再内,扎木合的三个孙子,七八个重孙全都成了柯崇风的俘虏。

柯崇风带着缴获返回华国,国人振奋,群臣共同上书皇帝陛下,册封柯崇风为冠军侯。

这一场大胜,柯崇风的表现的确可圈可点。

他虽然已经二十二岁了,但看起来只有十五六岁的样子,与当年的冠军侯霍去病一般,年少有为。

众大臣为他请封冠军侯,看起来也是顺理成章。

然后柯崇云看着那高高一摞请封的奏疏,却痛苦的揉了揉眉心。

“你自己怎么看?”柯崇云看着自己的弟弟。

柯崇风冷笑一声:“他们是在为我请封么?那是替他们自己请封呢!”

柯崇云登基之时,便已经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华国百姓的华国,人人平等,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华国没有贵族。

公侯伯子男,统统没有,也没有什么亲王郡王之流。

就连皇帝,也只是一个职位。

开始的时候大家对这一点还能勉强接受,但随着华国越来越大,那些功勋大臣们心里自然各个都生出了小心思。

柯崇云虽然颁布了退休法,规定官员退休后还能同样享受退休前的同等待遇,但这待遇毕竟不能世袭啊!

一旦自己死了,自己的子孙后代怎么办?

所以这一次看着是为柯崇风请封,其实就是想要以此事为刀,在宪法上撕开一道口子。

柯崇风是柯崇云的亲弟弟。

若是柯崇云同意他封侯,那么其他人再请封爵,柯崇云若是不同意的话,便会被人诟病,只需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若是不封柯崇风,说不定会挑起兄弟间的嫌隙。

以柯崇云向来重视亲情,也不可能拿自己的兄弟立威。

柯崇风没事,那么这些请封的大臣们便也不会有事。

“你既然看出来了,那便说说该如何处理吧?”

柯崇风嘿笑一声:“这是你这皇帝该操心的事情,干嘛问我,反正你只要不是准备把我砍了,怎么样都行!”

柯崇云道:“要不你来当储君吧!”

柯崇风登时瞪大了眼睛:“真的假的?”随即摇头道,“别,你敢给我可不敢要,不然莫愁姐姐不得找我拼命,我可不想当赵二。”

柯崇云笑道:“她可不在乎这些,你真的对皇位一点兴趣都没有么?”

柯崇风道:“我当然有兴趣,不过你白送的,我不要,我要自己打下一个皇位下来。”

柯崇云知道弟弟话里的意思。

霍都被抓后,现在还关押在皇城司的地牢里。

柯崇风念往日的情谊,没有杀他,反而时常带着好酒好菜去看他。

霍都一开始还想着利用这个机会保住性命,逃出去。

然而柯崇风明确的告诉他,自己已经请求兄长,可以不杀他,但是他将会被终生囚禁在开封。

这一世的霍都从来不曾寄人篱下,脾气自然极大,听闻自己日后的归宿,不由大怒:“你不过侥幸胜了我一场而已,若不是我自己的军队出了问题,你哪里会是我的对手,你不过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童,依靠父兄的照应才能苟活,而我却亲自打下了一个万里江山,你算什么东西。你也不必假惺惺的替我求什么情,要么将我放了,堂堂正正打一场,要么就杀了我,黄金家族的血脉,绝不受辱!”

柯崇风被这话刺击到了,这些日子一直有些闷闷不乐。

牢里的对话,自然瞒不了柯崇云。

柯崇云也知道自己这个弟弟心底对这些比较敏感,就算知道霍都有挑拨之意,还是会把这话记在心里。

为了证明自己,或许真的是想要打下一个万里江山出来。

想到此处,柯崇云不由眼前一亮,心中不由冒出了一个想法,暗道:“华国没有贵族,不代表别国没有,说不定这也是一个好方法,不过还是要跟父亲商量一番。”

于是他便对柯崇风道:“这事情暂时不提,你帮我个忙,回一趟七侠山,请爹娘来一趟开封,我问问他们的意见。”

“他们不是才离开没几天么,又要让他们回来?”柯崇风嘴上说着,心里却有些不以为然,心想,什么事情都问爹娘,当初还不然让爹当皇帝。

柯崇云要是能读懂弟弟的心声,内心一定会狂呼:“我到时想,也得他老人家愿意啊!”

“也是,那我写封信,你帮我交给他们,正好你也出去避避风头!”

“也好!”

柯崇风带着信,一路溜达着,第五天才回到七侠山。

刚见到山脚那一块久违的七侠岩,未等感慨,便见一小不点就躲在岩石后面,缩成了一小团。

那小不点七八岁的样子,看着面熟,浑身透着一股机灵劲儿,见到柯崇风望着自己,忙伸出食指,摆在纯前,做出了一个“嘘”的动作。

柯崇风猜到这多半是山上新收的弟子,在此与人玩闹,不由想起从前,被勾起玩性,正要去逗他,忽然听到一声娇喝:“杨过,你这个小混蛋,给我出来!”

那声音清脆悦耳,纵是娇喝,也丝毫不惹人反感。

柯崇风转头,便见一道白影沿着山道,几个纵跃间,便到了自己身前不远处。

那白影一边跑,一边四下张望,见到柯崇风,先是一愣,随即上前,本来面带寒霜的俏脸忽然变作笑颜:“二哥,你回来了啊!”

柯崇风被女子容貌惊艳,正在想,山上何时多了这么一个绝色,听到称呼,忽然反应过来,笑道:“原来是茏儿妹妹,才几年不见,竟然长这么漂亮了,我差点没认出来。”

女子,十七八岁年纪,一身白色纱衣,黑发如瀑,束在身后,眼眉如黛,肌肤似雪,俏鼻朱唇,乖巧端庄,实在是人间少见的绝世佳人。

就算脸上余怒未消,也丝毫不减颜色,正是当年柯镇恶夫妻收养的义女,柯茏儿。

柯茏儿道:“二哥倒是没怎么变,听闻二哥刚刚打了胜仗,怎么不在京城听封,竟然回山了?”

“回来找爹娘有些事情。”柯崇风不想让朝廷上的一些烦心事烦扰妹妹,转而问道:“你刚才是在找人么?叫杨过是吧,是哪家的孩子?”

华国立国近十年,各地已经普及了童学。

七侠派已经成为天下第一的大派,登门拜师者不计其数。如今山上已经不再随意招收弟子,能在山上读书的要么原本就是七侠派门人子弟,要么就是经过考核悟性根骨俱佳的孩子。

这杨过看着顽劣,应当是七侠派门人之后,所以柯崇风才有此一问。

果然,便听柯茏儿道:“是杨康师兄的长子,被包婶婶宠坏了,太调皮了,居然趁着午睡,在郭秧儿脸上画了小乌龟,弄得小丫头哭哭啼啼的,等下次琴姐姐回来,非得找她好好说说不可!”

“原来是杨师兄的孩子,怪不得看着眼熟,嘿,杨过、郭秧儿,杨郭、郭杨,这两家的交情还真是深厚!”

柯茏儿笑道:“郭秧儿的名字是娘取的,还有个更小的,叫才两岁,叫郭苗儿,听说是李婶想念牛家村外的秧田了,正好杨师兄给儿子取名叫杨过,娘便顺便给秧儿的名字定下来了,还顺便给还未出生的小苗儿定好了名字。”

“原来如此,不知杨师兄为何要给儿子取名杨过?”

柯茏儿摇头,道:“这多半是如二哥所说,郭杨两家的交情吧!”

其实杨康当初之所以给儿子取这个名字,或许真有考虑两家交情的意思,但跟多的还是纪念他与妻子的相遇经历。

当年,杨康受命入江西,协助张三枪组织起义,在山中见一女子,在山崖边哭哭啼啼,以为她要跳崖轻生,便上前劝解。

谁知那女子想要跳崖是真,却并非要寻死,而是想要下崖去找爷爷。

原来这女子姓秦,叫做秦南琴,从小与爷爷一同长大,祖孙两在山中以捕蛇维持生计。方才秦老汉抓蛇时,脚下踩空,跌落山崖。

秦南琴想要下崖寻找,奈何崖壁陡峭,难以攀援,是以急得大哭。

杨康问明情况,当即纵身跃下山崖。

他功力精纯,又修行全真金雁功多年,登山攀崖轻而易举,自不是秦南琴可比。

杨康下到崖底,果然见一老翁,只是已经断气。

他背了老汉的尸身上崖,秦南琴见到爷爷尸体,反而不哭了。

杨康帮她将老者尸体送到家中,简单摆了个灵堂。

天色已晚,秦南琴便留杨康在家里暂住,她则穿着孝衣,在堂屋替爷爷守灵。

到了深夜,杨康朦胧间忽然听到一声清脆鸟鸣,接着便听女子一声怒喝:“贼鸟,还我爷爷命来!”

杨康忽地惊醒,起身追出屋去。

却见秦南琴一手拿着兜网,一手提着铁叉,径直朝山林追去。

杨康不明所以,忙追了过去。

待离得近了,才发觉,秦南琴追得乃是一只鸟雀。

借着月色,杨康看得清楚,那鸟儿通体赤红,犹如火焰,大约成年乌鸦大小,鸟喙细长,如剑。

这鸟儿飞行速度极快,转折迅捷,任凭秦南琴网叉其用,却挨不着它分毫。

且这鸟似乎有灵,存心戏弄秦南琴,明明能轻易飞走,却偏偏时不时转身飞回,对着女子啼叫,似是存心挑衅。

秦南琴显然对这红鸟深恶痛绝,一边挥舞网叉,一边喝骂。

杨康隐在树后,渐渐听出门道来。

原来秦南琴爷孙两在山中以捕蛇为生,山中蛇多,前几年日子倒还过得不错,只是这几年,山中不知何时来了这只红鸟,专门以蛇为食,不几年便将周围得蛇捕食一空。

老汉年纪一大把,除了捕蛇,什么也不会做,为了生计,只好往那些危险得地方找蛇,这才不小心坠崖。

秦南琴便把爷爷的死全都归咎到这红鸟身上,恨不得将它生吞活剥。

大概明白了女子与那红鸟的仇怨,杨康便不再隐藏,寻了个机会,忽然从树后窜出,跃起半空一把抓向红鸟。

哪知那红鸟竟似早知他埋伏在侧一般,见他抓来,竟不逃跑,反而瞬间调头,尖锐细长的鸟喙猛得啄向杨康的眼睛。

杨康骇了一跳,半空中不及躲闪。

好在他心神强大,间不容发之间,脑袋猛得一偏,避免了变成独眼龙的结局,不过脸颊上却多出了一个血洞。

后来柯崇风见到杨康俊俏的脸上多了一个豆大的疤痕,还曾经嘲笑过,只是杨康却没解说伤口来历。

这却是后话。

杨康被鸟喙啄上,登时气急,轻功全力施展开来,化作数道残影。竟是用出了九阴真经中的螺旋九影,以古墓派天罗地网势,将红鸟笼住。

红鸟虽然灵慧,迅捷,但落入天罗地网势中,便没了逃脱的可能,任凭它东躲西突,仍破不开天罗地网,最终被杨康抓在了手中。

这红鸟极为好看,且通体散发着异香,十分好闻。

杨康本来想随手捏死它,却忽然想到郭靖和柯崇云,心道:“大哥有一对白雕,云师弟也有一只威武猛禽,这小红鸟虽然比不得神雕凶猛,但也通灵,若能收服,养在身边,倒也不错。”

这时秦南琴见杨康抓住了红鸟,便问道:“杨大哥,可以给我吗?”

杨康未及多想,便递了过去,正要提醒她小心一些,却见秦南琴忽然双手一扭,竟把个鸟头生生拧了下来,鲜血登时撒了一身。

接着也不顾恶心,就口含住鸟颈,吮吸起来。

原来这秦南琴是个有仇必报,有恩必偿的性子,说要喝其血,吃其肉,便不含糊。

杨康见状,不由皱眉,对她的野蛮粗俗的行为颇觉反感,但见她一边饮血,一边流泪,想到她刚死了至亲,不觉又有些怜惜。

等秦南琴发泄了一会儿,杨康这才劝慰道:“生食鸟血,怕对身体有害,这么晚了,咱们还是回去吧!”

秦南琴似乎也觉得举止不妥,脸颊通红,不敢看他,只轻哼一声。

两人返回家中,秦南琴便将红鸟尸体丢入焚烧纸钱的盆中,以此祭奠爷爷。

杨康怕她又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便陪在旁边。

那红鸟不知什么来历,虽然死了,但羽毛落入火中,却没烧着,反而越发显得艳丽。

空气中那奇异的香气又浓郁了不少。

杨康看着兀自泪痕未干的秦南琴,只觉她虽然手脚粗大,但面容娇美,一身素白孝服映衬着她绯红的脸颊,分外动人,不觉间,心脏砰砰直跳,忍不住伸手去擦她脸上的泪珠。

谁知指尖刚触到南琴的脸上,便听娇哼一声,直接娇喘着靠在了自己怀里。

原来那红鸟以毒蛇为食,蛇性淫,这红鸟的血液便是那天然的春药,南琴生吞了几口,早已意乱情迷,只是强行忍耐,被杨康一碰,顿时沦陷。

那毒素随着焚烧,弥散在空气中,杨康也早已中招。

于是二人**,竟直接在灵前成了好事。

次日醒来,杨康顿时懊恼不已。

一怪自己犯了淫戒,坏了人家女子清白,二怪自己不该当着死者灵前行此背德之举。

无论全真、七侠甚至是明教,都对淫人女子深恶痛绝,杨康此时心烦意乱,恨不能以死谢罪。

秦南琴却道:“公子不必如此,小女子痛失亲人,无依无靠,或许是爷爷怕我一人难以在世间立足,才保佑我遇到公子。昨夜之事,是小女子心甘情愿,不怪公子,只求余生能跟在公子身边,端茶倒水,为奴为婢。”

杨康虽然早有意中人,但事已至此,他也只得将南琴带在身边,后来发现南琴竟在那一夜后怀了身孕,便与她结为了夫妇。

等孩子出生,杨康想起当夜之事,便给儿子取名为杨过,其中自有悔过之意。

后来两夫妻相处日久,情感渐渐深厚,是非过错皆不放在心上,倒是旁人又牵强出郭杨两家德交情来。

杨康自然也不会解释。

这其中的隐情除了两夫妻自己,自然再无外人知晓。

柯崇风、柯茏儿自然也不清楚。

两人聊了几句,柯茏儿问道:“二哥你看到那孩子了吗?”

柯崇风余光瞥见那孩子躲在石头后面,双手合十在胸前,眼中尽是祈求之色,不由笑道:“我才回山,哪能见过,不过是个小孩子,玩累了就回去了,我赶了几天路,无聊的很,你正好陪我去去见爹,路上跟我说说山上的事情。”

柯茏儿正对着石头,角度不对,不知石头后面藏着人,闻言只好答应。

等二人走远,杨过才松了口气,囔囔道:“小师傅哪里都好,就是太古板了些,不就是画了个乌龟么,那有什么的,嗯,不过这个小师叔看起来人不错,这个人情,我杨过记下了,日后必有所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