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武侠 > 名侦探柯镇恶 > 第464章 北伐

名侦探柯镇恶 第464章 北伐

作者:熊猫庞大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3-12-27 15:09:46 来源:88小说

虽然很头疼,但对这种局面,柯崇云早有预料,心里也早已做好的腹案。

一个月后,议会结束,虽不那么完美,但总体还算圆满。

甚至正是因为大多数议员没读过什么书,柯崇云的亲民仁德的形象反而更能够打动他们,朝廷所行之法也顺利通过了议会的审议。

这些一千多位议员怎么说也是各地百姓选举出来,在当地颇有名望,柯崇云与他们亲近,亲自与他们谈心,解说朝廷法令,可以预料,等这些议员返回地方,朝廷的政策将会更加容易展开。

“臣等告退!”

垂拱殿内,九名由议会选出的第一届参议员躬身告辞。

参议员是由议员们自行选举出来的议员,会留在朝堂中监督朝廷政令,有风闻奏事之权,并负责组织下一届的百姓议会,直到下一届议会选举新的参议员。

柯崇云微笑着目送九人离去。

“终于结束了!好累,再这么下去,早晚要累死……”等几人走远,柯崇云才忍不住嘘了口气,看起来有点有失皇帝的威严。

好在此刻垂拱殿内只有杨康一人。

杨康笑道:“陛下内功盖世,必然长命百岁。”

柯崇云道:“你我师兄弟,又何必说这些奉承话,说起来,这次议会能够圆满完成还要多亏师兄,特别是你安排的托儿,省了我不少口水。”

杨康闻言脸颊肌肉轻轻一跳,虽然柯崇云这话说得随意,却点出了自己暗中干涉议会决策的手段。

这事情说大可大,说小可小。

杨康自问并无私心,便笑道:“就知道瞒不过陛下!”

柯崇云自然看出他表情的轻微变化,点到即止,转而道:“议会至此已入正轨,皆是师兄组织得力,今秋粮食丰收,如今人心归附,待明年夏收之后,便可再征兵二十万,北伐可期,这全是师兄的功劳,如今议会已经步入正轨,接下来师兄便去吏部任考功司司长,可好?”

吏部素有六部之首美誉,而考功司更是掌握了官员政绩考评,等于是握住了官员升降的命脉,可以说是吏部中最紧要的实权部门。

杨康推辞道:“我虽然没出家,但也算半个道士,行政院的事情,怕是做不来!”

柯崇云又道:“如此不如入军机处参谋部?”

杨康面露苦笑,道:“皇城我定是呆不住的,陛下你还是莫要为难我了,随便给我一个外派的差事便好。”

柯崇云忽然大笑起来,道:“就知道师兄会如此选择,这个任务你可莫要再推辞了!”说罢从一堆奏章里翻出一封密信出来,递了过去。

杨康展开密信,扫视一遍,脸色微沉,问道:“竟有此事,这赵竑好大胆子,竟敢勾结蒙古,追杀三枪兄弟,这伪宋国祚我看也是没必要存在了,只是这丐帮?”

原来这密信竟张三枪遣人送来的。

一个多月前,柯崇云从波斯明教中人口中,得知蒙古从波斯走海路前往南宋,想要结盟,便请张三枪提前入南宋,破坏结盟。

张三枪虽及时赶到了临安,却发现蒙古使者已经与南宋朝廷达成约定,准备不日便行结盟之礼。

于是他便暗中发动人手,潜入驿馆,准备刺杀蒙古使者,不料使者中竟有高手。

刺杀失败。

张三枪被南宋朝廷大军围剿,如今躲入了明教江西分舵养伤。

密信中还提到有丐帮弟子泄露情报,使得刺杀失败。

柯崇云道:“当日我请三哥入宋,破坏两方结盟,为保稳妥,特意去信给丐帮的鲁有脚长老,让他帮衬一二,以咱们与丐帮的关系,料想他们就算不帮,也定不会捣乱,只是这信中未曾细说,这事情颇为棘手,师兄弟中,怕也只有师兄你有本事把事情办好了!”

杨康想了想,道:“丐帮那边没有消息传回么?”

柯崇云摇了摇头。

杨康便道:“那我便去一趟吧,只是宋蒙结盟一事,颇为棘手,陛下打算如何处置!”

柯崇云闻言忽然一笑:“师兄不是说了么,伪宋国祚的确没有必要存在了!至于蒙古使者,多半不敢由中原返回大漠,便不用管了,反正只要在蒙古发兵之时,伪宋自顾不暇,咱们也不用腹背受敌了!”

杨康心思何等机敏,立马明白过来,道:“让明教在南宋发动起义么,怕是力有不殆,除非……我明白了,待我与三枪兄弟汇合,便去铁掌帮!”

柯崇云点了点头:“就知道此事交给师兄你绝对没错!”

“事不宜迟,我这便动身!”

杨康辞别柯崇云,便往南去,两日后抵达七侠山,准备找裘千尺求一封书信。

朱聪如今在朝为礼部尚书,裘千尺因为恼他在华山之上不肯替兄长说话,加上七岁的小女儿朱绿萼还在七侠山念书,于是便没有住在开封,而是返回了七侠山照顾女儿。

听到杨康说明来意,裘千尺也想回铁掌帮看看儿子,还有他的二哥裘千仞。

裘千仞在华山之上心神受到冲击,虽未跟一灯大师出家为僧,回到了铁掌帮,但意志消沉,也让裘千尺放心不下。

杨康还要先去江西,寻张三枪。

于是两人分头行动,裘千尺独自先自去铁掌帮。

二人约定十一月十五在洞庭湖汇合。

洞庭湖君山乃是丐帮总舵所在,正好顺便将丐帮弟子泄露情报的事情一并查清楚。

这计划本没有什么问题,不过杨康过了长江进入江南西路地界之后,却遇到了意外,因此又多耽搁了十余日,直到月底才同张三枪一道抵达洞庭湖,与裘千丈裘千尺兄妹汇合。

而就在这个月的时间里,北方的战局又起了变化。

扎木合率领西征的大军携大胜之势,全面攻打西夏。

哲别在与博尔术在西夏拉锯的这大半年时间里,名义上是在支援西夏,其实是将西夏当作了练兵场,一边作战,一边训练士卒。

华国在西北战区屯有十三万大军,哲别每次都只统帅四五万人与博尔术作战,每隔月余便轮换一批,博尔术开始的时候还能凭借骑兵机动的优势,以及西夏降兵配合占据上风,但哲别不断有生力军轮换,到了后面已经反而压过了博尔术一头。

若不是扎木合十五万大军倾巢而来,博尔术必定败亡。

扎木合主力大举入侵西夏,哲别自然难有胜算,于是率兵退守黄河南岸,与蒙古大军隔河对峙。

哲别大军既撤,西夏无力独自支撑,都城中兴府被围不过七日便感不支,西夏皇帝李德旺惊惧而亡,西夏贵族文武大臣在清平郡王率领下出城请降,西夏国灭。

如此,西夏与华国的协议自然作废。

不过华国也并非一无所获。

首先西夏国原本黄河以南,以及河套地区的土地此刻自然尽数归入华国。

其次便是人口。

就在哲别入西夏作战的这大半年,柯镇恶夫妻也同时安排了人手将西夏的灾民往南迁徙。

西夏这些年国力损耗巨大,原本巅峰时期人口也不过两百万,战前已经不足百万,其中就有尽五十万迁入了陇右,扩充了陇右的人口,其中妇女、孩童居多,青壮不足五万,老者不过万。

没能迁移的人口要么死于战乱,要么沦为了扎木合的奴隶,成为蒙古大军的马前卒。

名义上西夏被蒙古所灭,实际上可以说是蒙古与华国共同瓜分了西夏。

西夏的土地三七分,**占七分,人口华国占六分,蒙古占四分,倒是金银财货,全都落入了蒙古人手中。

至于粮食,西夏若还有粮食,也不会献城投降了。

蒙古人虽然收获颇丰,但扎木合却并不满足,想要驱赶西夏降兵渡河作战,只是冯蘅早已经将沿河的渡口破坏,一艘小船都没给蒙古人留下。

蒙古人虽然有一招皮囊渡河的法子,但天气寒冷,大河宽阔,河面上又有华国战船巡视,即便有少量蒙古人渡河成功,也难有作为。

扎木合不得不在中兴府住下,命工匠打造船只。

到了十二初,西夏国灭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南宋。

南宋君臣听闻蒙古灭了西夏,正在西北与华国十几万大军对峙,登时大喜。

原来,扎木合早聊到自己派到南宋的使者未必来得及返回,所以使者出发前,他便叮嘱过,结盟之时,约定北方战事一启,南宋便须出兵策应,大伙各凭本事,瓜分中原。

所以,西北大战的消息传到,赵竑便下旨发动北伐。

这一次南宋的准备工作还算充足,尤其是在两淮之地。

时任两淮防御使的贾涉,早已暗中联络上了原明教出身的两位中将佘云与蔡坤,同时替二人向赵竑讨得封赏。

当此北伐之“良机”,赵竑直接两封圣旨发出,册封二人为国公,世袭罔替。

贾涉派人将圣旨送给二人,并告诉他们,若北伐成功,二人可封王。

柯崇云登基之后虽然封赏功臣,但却没有分封爵位,很多功臣对此很是不满,但迫于柯镇恶父子的武功威望,不敢有怨言。

特别是出身明教的几位将军,他们之所以脱离明教,本就是为了新朝的官爵名利。

如今有官而无爵,自然不忿。

要知道爵位可以世袭,就算降等世袭,也能保几代富贵,而官职却不能世袭,至于柯崇云承诺的太学优先录取之类的优待,在这些大老粗眼里与没有并无区别。

所以再拿到圣旨之后,他们便直接倒戈了。

二人设计,怂恿呼延凡在镇东将军府设宴,邀请东南战区各级长官商讨来年军事计划,然后乘机发动兵变,诱杀抓捕了军长师长参谋官等高层共二十三人,其中包括身为东南战区总兵官的呼延凡,以及皇亲柯雄。

柯雄本是上校师长,隶属呼延凡麾下。

不过他虽低了呼延凡三人两级,但他是柯辟邪长子,柯崇云的堂兄,地位尊崇。

他在呼延凡麾下既是协助,也是监视,乃是蔡坤二人反叛的最大阻碍。

柯雄一死,蔡坤、佘云二人便威胁呼延凡道:“咱们明教打下的江山,最后半点好处也无,这小崽子不过占着是皇帝亲戚,就能对咱们指手画脚,如今他死在你的将军府,你已经百口莫辩。也别怪兄弟我不给你机会,跟我们一起反了,投了大宋,一起当国公,做王爷。”

呼延凡苦笑道:“你们两个无情无义,不顾家人死活,但我呼延凡却舍不得儿女受到牵连,你们杀了我吧!”

佘云道:“我丈夫早死了,两个儿子,一个死在金人手上,一个就在我麾下,至于家中奴仆都是雇工,又不会受到牵连,说什么无情无义,若是无情无义,哪会跟你说这些,你不要不识抬举。”

蔡坤道:“就是,姓柯的不是说人人平等么,不是废连坐之法么,你就算反了,他若杀你家人,便是自废武功,所以你大可放心。”

呼延凡其实也不想死,但是一想到柯崇云的武功,便又摇了摇头:“就算家人不会被定罪,终究前途断绝,你们二人如此作为难道不记得夏全的下场么?”

当初夏全投宋,杀范倜温,柯崇云孤身入夏全大军之中,诛杀之,天下震动。

蔡坤二人闻言也是一阵心虚,随即道:“等我们掌控了大军,协助大宋拿下徐州,便带着心腹手下,去大宋当逍遥王爷享清福去,姓柯的现在是皇帝,难道还能跑到临安来追杀我们么?”

呼延凡只是不语。

二人到底顾念兄弟之情,没有杀他,只是将他软禁起来,同样被软禁的还有不愿改弦易辙的其他几位明教出身的师长。

除了愿意投降的两名非明教出身的师长外,被斩杀的高级将领共七人。

随即以他的名义开始接管军队引着十万宋军度过淮河,直接杀向宿州。

只是让二人史料未及的是,随着二人透露出归降大宋的意思,不但是呼延凡麾下的一军,便是他们自己麾下的基层将士也纷纷开始拒绝将令。

柯镇恶带来的后世军中的政治宣教制度,让二人的叛变行为才刚刚露出端倪,便遭到打击。

贾涉也算南宋少有的才干之辈,颇通军略,又有蔡佘二人领路,本来速攻宿州乃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但蔡佘二人改弦易辙之后,整个东南战区五万大军,跟随者不足一万,余下四万将士在失去领导者的情况下,以旅、营为单位,开始以游击骚扰的方式,迟滞宋军的脚步。

速攻宿州的计划宣告流产,过河之后的宋军只好步步为营,缓缓推进。

可惜的是,佘云蔡坤和麾下心腹数千人挟制了呼延凡等一众高级将领,使得东南战区群龙无首,各自为战,缺乏组织。宋军又是有备而来,不过是多花了半月时间,便顺利拿下了宿州,直逼徐州。

噩耗传回开封,柯崇云大为震怒,当即决定御驾亲征。

此时,汉中、荆湖方向也都相继有军情传来,南宋在赵竑登基后又一次发动了全面的北伐。

好在两地地理位置特殊,易守难攻,不用太过担忧。

唯有两淮之地,情势危及。

虽然文武大臣们不建议柯崇云御驾亲征,但此时也只有柯崇云亲自出马才有可能迅速平定东南,因此御驾亲征之事,很快便确定下来。

只是皇帝御驾亲征,滋事体大,前后准备了大半个月。

等到柯崇云率领两万精锐禁军离开开封之时,已经是开元三九二三年,一月初十。

而在他之前,驻守襄阳的韩宝驹在击败了南宋中路大军之后,兵分两路,衔尾追杀。

陆军两万由五千骑兵打头阵直接杀到了荆州城外,失去了襄阳屏障的江汉平原对于华夏大军来说,无疑是板上鱼肉。

若不是另一路受挫,韩宝驹甚至能够打过长江去。

另一路是水军,沿汉水南下,在江州受到南宋的长江水师阻击,败了两场,好在损失不大,在飞行军的配合下,稳住了局面,在汉口与南宋的长江水师对峙。

襄阳地理优势虽大,但也正是因此,中华在襄阳的军队数量最少,如今虽然占据优势,但想要更进一步已经十分困难。

不过南宋想要在中部战场重新搬回劣势也不容易,因为就在韩宝驹南下的时候,杨康朱元乾张三枪三人也同时起兵响应。

三人在洞庭湖商议过后,张三枪便又返回江南西路,在赣州松梓山发动起义,响应者云集,随即率兵北上攻打隆兴府。

而铁掌帮这边,裘千仞正式将帮主之位传给了外甥朱元乾。朱元乾帅铁掌帮众起义,率兵东进,打下了长沙。

杨康在洞庭揪出了当初出卖张三枪刺杀情报的丐帮彭长老,得洪七功传授打狗棒,竟成了丐帮帮主。

他直接在洞庭湖起事,联合沅江帮,控制了沅江流域,与朱元乾连成一片,两人合兵由沅江入洞庭,趁南宋长江水师被牵制在汉水的机会,入长江,逆流而上,协助韩宝驹攻下荆州。

南宋水师担心腹背受敌,遂撤到EZ休整,至此,长江荆州至EZ段全都归入中华。

南宋两湖战场彻底糜烂。

若说南宋此次北伐的中路和东路大军只是一胜一败,战况激烈的话,西路战局却显得平和的多。

柯镇恶得知南宋北伐,当即挑选两千亲手训练出来,精通特种作战的西北勇士,支援散关。

而他本人则艺高人胆大,在一个夜晚,孤身一人飞入南宋西路军大营,径直走入了主帅大帐。

而这个时候,帅帐中,众将齐聚,正在商议战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