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武侠 > 名侦探柯镇恶 > 第402章 星星之火

名侦探柯镇恶 第402章 星星之火

作者:熊猫庞大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3-12-27 15:09:46 来源:88小说

年初的时候,神雕跟着柯崇云一起离开了七侠山。

一人一雕沿着淮河往东,接着又转道向北,一路行侠仗义,直到三月初才抵达山东境内。

柯崇云从没来过山东,不过全金发与七侠山多有书信往来,所以他还是知道大概方位的。

沂蒙山位于山东省中南部。山峦叠嶂,重山之中又有不少肥沃田地,有山林河流为屏障,金国的十万平叛大军也不敢擅自进入。

而这里便是明教的总部所在。

明教之所以选择将总坛迁移到山东省沂蒙山,一方面的确是因为此地易守难攻,安全系数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柯镇恶的指点。

从后世而来的柯镇恶,如何不知道未来天下的三大红色圣地之一的沂蒙山。

全金发对柯镇恶所言自然无比信服,他帮助杨妙真掌握了明教大权之后,便带她来到了这片山区,默默发展。

近十年来,金国在山东的统治越发糜烂,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明教便暗中收拢流民,进入大山之中,垦荒种地,积蓄实力。

整个山东河北自然不止沂蒙山这一处义军根据地,单明教所属势力便有十余处之多。

与其他各路义军不同的是,除了几股不太满意杨妙真龟缩不出的元老势力之外,其余明教所属都秉承着“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

金国在山东河北所有十几万平叛大军,但境内义军实在太多,按了葫芦起了瓢,凡是闹腾得太大得势力都会遭到最无情的绞杀。

而明教旗下势力则选择窝在山区默默积攒实力。

柯崇云一路走来,遇到的大城小郭无不荒凉无比,城外饿殍遍野,护城河中的枯瘦尸体在暮春的阳光下发处刺鼻恶臭。

起初他还有心思去收敛过几次尸体,但到了后来却渐渐麻木了起来,与城外村庄里如行尸走肉一般的农民一样的麻木。

那些农民是生无可恋,无论多么的辛劳,一年的收获都落不到自己的肚中,得过且过,等待土匪劫掠,等待比土匪更加凶残的金国官兵劫掠。

好在这种绝望的景象在柯崇云踏入沂蒙山区后得到了改变。

立于一座百余丈高的山坡上,柯崇云望着南边一片荒芜的平原,再看看北边郁郁葱葱的麦田以及在田中除草的农民,不禁露出了些许欣慰之色,转头对一旁的神雕道:“雕兄,你可知我先前有多么担心六叔他们的安危么,这些年,六叔很少回山,每次回去都说在山东经营的如何如何,但看到之前的景象,哎,好在看到此地景象,我才知道六叔并未夸大其词,比之外面的景象,这里果然能称作世外桃源了。”

神雕咕咕两声,它虽然能通人言,但到底超然物外,不能体会到人类社会的兴衰变迁,只是感觉到柯崇云心情忽然开朗了一些,所以也跟着高兴了起来。

一人一雕的组合很是显眼,进入山区的第二天,他们便被一队身穿红色战袄的士兵拦住去路。

柯崇云看他们战袄胸口位置绣着一棵树木,立马猜到对方身份,抱拳道:“诸位有理了,在下乃七侠山门下柯崇云,欲往光明顶拜见贵教全金发全右使,正不知方向,好在遇见几位,还劳烦指点一下方向。”

光明顶并非固定,明教总坛所在便是光明顶。

自杨安儿死后,圣女杨妙真顺其自然的接掌了明教大权,这其中全金发当然也有出谋划策,再加上他是杨妙真的丈夫,之后便加入明教成为了光明右使。

全金发的出身来历明教高层自然无人不知,江南七侠的大名本来就不算低,后来柯镇恶在九龙山外的海岛上,击败黄药师,七侠山的名头越发响亮。

全金发的名声自然也水涨船高,在明教中底层的教众也有了不小的知名度。

尤其是这三四年,随着七侠派弟子成群结队的来到山东,全金发在明教内部的影响力自然也越发巨大了起来。

那领头之人该是个什长,听到柯崇云自曝家门,顿时露出笑容,道:“果然是七侠山的贤才,有失远迎,属下五行旗下巨木旗南方军麾下时青,见过柯公子,光明顶在东北方向,距此还有两百余里,我等负责巡查南方山林,搜索金狗探子,不便相送,柯公子可自行前往。”

柯崇云抬头眺望东北方向,然后朝着时青拱手道了声谢,便领着神雕告辞离开。

才走了几步,却觉得有些不对,转过头又对时青道:“时兄为何这么轻易就放我过去,难道不怕我是金人冒充的么?”

时青笑道:“柯公子说笑了,若是探子如何会这么大摇大摆的进入山中,再说柯公子身边神雕雄健,天下间当无第二只,我们早得了总旗传令,知道将有七侠山贤才携神雕而来,不是公子还能是谁?”

原来柯崇云即将来山东的消息,朱聪早就传书告知了全金发。

柯崇云闻言一笑,道:“原来如此,多谢告知,在下告辞了!”

时青笑看柯崇云与神雕的背影消失在山林之中,随即收敛了笑意,放出一只信鸽,然后领着部下,继续在山中巡视。

柯崇云行走速度不快,到了晚间,遇到一座小镇。

他让神雕自行在山中休息,自己去往小镇寻了一户人家投宿。

那户农人一家五口,一对三十来岁的夫妻,上面一个老人,膝下一双儿女。老人五十岁的样貌,面目憨厚,但却十分热情,尤其是知道柯崇云来自七侠派后,更是宰了一只下蛋母鸡来招待。

柯崇云颇有些受宠若惊。

不过当那一对姐弟拿着一册书本过来询问他算数题的时候,他才忽然明白过来。

原来七侠派弟子来到山区之后,不单单是帮着五行旗内部改良火器,打造设计器械,也带来了知识。

其实早在七侠山开设书院之后,全金发就想过在沂蒙山也开一间书院,不过两边的形势完全不同,七侠山地处南宋,文教兴盛,就算是升斗小民也有向学之心,柯镇恶开设免费书院的消息传开,第二年便有不少穷人将孩子送来开蒙。

而山东地处金国,非但文教不兴,百姓生活都无着落,光凭全金发也无可奈何。

而且沂蒙山区幅员辽阔,山路纵横,十里一村,五里一寨,就算有人愿意送孩子去学习,也没法兼顾。

七八年下来,也只收拢了数百孤儿,编练成了童子军,但想向七侠书院一般让他们安心学文习武,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明教很多高层军官自己都大字不识几个,还指望他们能教孩子读书么?

这种情形直到七侠派陆陆续续抵达山区之后才有所改善。

七侠派的内门弟子大多有担任带班师兄的经历,对于教导孩子读书启蒙颇有心得。

所以全金发便将其中一些人发派出去,他也不指望山中之民能够有多大学识,只要求这些人能够识得几百个常见文字,学会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便好。

于是第一批扫盲班便在沂蒙山区开设起来,一般相邻的三四个村子,就开设一个班,在农闲之时便教人识字。

七侠派的识字教材如今比起早年的千字文要更加简单,常见的两三百个汉字,直接编程了几首口水小调,唱着唱着,就记住了。

不但是小孩子,就连大人也跟着一起学。

两年后,山区内便多了不少能认识数百汉字的青壮,其中有口齿伶俐的,通过考核之后直接被收入到五行旗中,担任教习,有算账精快的,便加入军中后勤,负责调度粮草。

升官发财,那是植根在百姓骨子里的愿望。

见到一大批人进入五行旗中当官,百姓向学之心终于被激发出来,特别一些有适龄孩童的,都把孩子送到了附近学堂之中。

柯崇云看着姐弟两拿来的书册,不由笑了起来。

两人问的题目是一道不算太难的应用题,说的是前线只剩军粮二十万石,每天消耗五千石。若运粮补给,二十五日可达,途中每日消耗一千石。问需要运送多少粮食,才能让前线将士坚持90天?

姐姐的答案是要送二十七又二分之一万石。

但弟弟却有不同看法,他说姐姐的算法不对,他说运送粮食的人每天要吃一千石,到了前线之后,要是不回来,那么每天就要多消耗一千石,若是直接返回的话,还要带上二十五天的粮食,后者的话只要再加上返回的消耗便可,若是不回来了,就要看哪天去送粮,送得早了,就要多消耗些,送的晚了便可以少消耗些。

柯崇云看到姐姐的答案时,不由点了点头,十岁的女娃,放在七侠书院也就是三四年级的样子,她的算数水平已经达标了。

等他听了弟弟的答案之后,就更加惊讶了。

这男娃比女娃小了两岁,不但数学功底扎实,看待问题也十分全面,当真聪明得很。

柯崇云见猎心喜,不由问道:“你们两个叫什么名字?”

女娃道:“我叫郝圆,我弟弟叫郝定。”

郝定道:“老师你还未说我们到底谁说得对呢?”

柯崇云道:“从题目上来说呢,姐姐的答案就够了,不过郝定你的答案则更加完美,因为这个题目本身出得不够严谨。数学之道终究是用来服务于实际事务的,所以你们两个都对,只要你们在书写答案的时候把思路和想法写清楚,就可以了。”

郝定闻言后顿时脸夸了下来,姐姐却笑得很开心,因为姐姐比弟弟认识的字多,姐姐能够将思路说清楚,但弟弟却做不到。

柯崇云见状,便对弟弟道:“不要紧,你直接写你算出得答案便好,若是你的老师罚你,我便帮你教训他!”

这可不是柯崇云夸张。

作为第一批毕业七侠书院弟子,柯崇云的确有资格教训任何一个后毕业的师弟。

而且理由也很光明正大。

这道题目其实就是原本七侠山上的考试题目,当时还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题目是柯镇恶出的,他给的参考答案就是姐姐的答案,然后被柯蓉儿鸡蛋里挑骨头,硬生生的把题目中的隐藏的问题给爆了出来。

那时柯蓉儿不过是想显摆自己的聪明才智,然而这么一来却引起了弟子们的广泛议论,一群小孩子思路一旦发散开了,什么千奇百怪的答案都出来了。

有的说运粮食的路上,体力花费大一些,所以吃得多一些,返回吃的少一些;有的说回去的时候不用推车,速度快一些,用不了二十五天;还有的说,九十天,都够稻子成熟了,前线要是屯田,都不用运那么多;更有人说要防备敌人劫粮,所以要多运一些,还有建议分开押送的,等等等等。

答案千奇百怪。

柯镇恶看到这些答案的时候,也是哭笑不得,好在他上学的时候,不用打战,所以应用题都是一个池子一个管子进水,一个管子出水,问多长时间注满,多少时间放干,都是一些完全脱离实际的场景,没那么多现实问题干扰。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七侠书院在出题的时候便在大部分题目中注明了范围。

不过为了不限制住还在们的发散思维,这类的题目也保留了一些。

郝定听到柯崇云的话,小眉毛皱起道:“老师惩罚弟子不是应该的么,怎么可以因为这个而教训老师呢!”

郝圆也附和道:“是啊,老师每日要教导数百弟子,很是辛苦,有些失误也很正常,你怎么会说出那样的话?”

柯崇云心中更加欢喜,道:“你们倒也懂得遵师重道,不错,都是可造之才,对了你们的老师叫什么名字,是同一个人么?”

姐弟两点头,姐姐道:“我们老师叫孟珠,柯老师,你认识他么?”

柯崇云心道原来是这个小子,怪不得会把这个题目放出来。

孟珠是孟宗政的第九子,今年十七岁,性子比较跳脱,不太喜欢拘束,七侠书院毕业之后没有襄阳加入孟宗政的军营,而是在七侠山当了三年带班师兄,之后又来到了山东。

柯崇云还以为他会被全金发安排到五行旗中去,没想到他却当了老师。

吃完晚餐,柯崇云又辅导了两个孩子解题,等这户人家都睡下了,他才丢了一锭银子,然后按照姐弟两所说的方位,走了四五里山路,来到了姐弟两提起的学堂。

这学堂不知是什么庙宇改的,地方倒是不小,木凳木桌虽然简单,但挺实用,不过整个学堂只有一个教室,所有人都在一起上课。

虽然不同年纪的孩子所学内容不同,难免干扰,但老师稀缺,条件简陋,便只好如此将就了。

柯崇云来到学堂,孟珠正借着油灯在看书,柯崇云没有刻意收敛声息,很快便被他察觉。

见到是柯崇云,孟珠登时喜出望外。

柯崇云一把夺下孟珠手中的书,看了书名,却是《明教教义释义》,随手翻了翻,看到其中一段,不由微微一笑,道:“这是六叔写的么?”

孟珠压下喜悦之情,道:“师兄好眼力,正是六师父所写,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柯崇云指着书中一段文字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分明是当年我爹说的,居然被加入到了明教的教义之中,除了六叔能做这事,还有谁敢。”

孟珠笑道:“明教以前也叫拜火教,熊熊圣火,那是大势所趋的情形,如今蛰伏在山东大地上,可不就是星星之火么?六师父也是看如今教中不少人对蛰伏的大计不太满意,所以才将教义重新阐述了一番,借此安定人心,不然明教义军早跟外面的义军一样,不知被金兵剿灭过几回了。”

柯崇云闻言道:“我如今初来乍到,还不清楚这边情形,你来此快三年了吧,跟我说说情况,还有,你不应该是加入五行旗的么,怎么跑来教书了,我听说都当了两年老师了!”

孟珠闻言叹了口气,道:“无非是全力斗争呗,你知道的,我不喜欢这些,还是跟孩子打交道比较舒服!”

柯崇云闻言眉头微微皱起,七侠派新立不过十余载,内部和谐,也没有什么权力好争的,柯镇恶威望在那里,便是后来的白驼山那边,也未有多少争权夺利的事情会摆到明面上来,不过明教传承已久,人员纷杂,自然有各种各样的牵扯。

柯崇云知道柯镇恶派他来此是来磨练的,这些问题避免不了,于是便请孟珠跟他一一分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