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何以安山河 > 讨了廷仗

何以安山河 讨了廷仗

作者:毕毕大人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6 00:02:07 来源:免费小说

  景阳二十年的寒冬,来的更早一些,不过这雪在西域像是要命的,在京城却显得是来给锦绣江山填姿色的。

  景阳帝身居重重宫阙之中,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稳坐了江山二十余年,对摆弄社稷和权臣都有自己的道道,自认为也算是游刃有余,这几年虽然偶尔边境有边患,但是亦在掌控之中,不免生出一些娇奢的气质来,每七天的大朝才上朝一次,其他时间均由二皇子毓王监国。

  今天正好是每七天一次的大朝会。

  西域告急的边报已经上达了朝廷,今天景阳帝端坐朝廷之上,与群臣开始商议此事。

  “父皇,儿臣以为,回纥骑兵乃是游牧民族,二十年来都没成过什么气候,这一次号称五万骑兵,实数应该不足五万,不足为虑。”

  说话的正是二皇子——毓王许康乾,是一个二十六七岁的年轻人,身着宽大朝服,腰缠玉带,五官端正,看起来风度翩翩,已经监国三四年了。

  景阳帝共有四子,三皇子没有长大成人,二皇子毓王是李皇后所出,皇后母家尊为国公,是前朝宰相李时之女,出身高贵,学生亲族遍布朝中,且本朝重文轻武,加之毓王是自小聪慧勤奋,深得景阳帝喜爱。

  “毓王说的有理,”户部尚书王修本身是世家,是前朝宰相李时的学生,和毓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且这些年国库空虚,户部全是赤字,对外作战都要先掂量掂量手里的银子够不够:

  “黄门关易守难攻,粮食储备充足,且安西提督凌云将军驻守边关多年,经验丰富,回纥骑兵一堆乌合之众,只要固守几月,回纥粮食补给跟不上,自然溃退。”

  内阁大学士凌川屏气挺胸,他本身就是凌河王的长子,对西域战况如数家珍,知道天寒地冻之际骑兵冲击对江山的危险,不是朝堂之上的文臣们可以想象的,虽然当朝天子对出身武将世家的文臣学士多有忌惮,但是现在江山危险,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想到这里,他心中打了一下腹稿,向前一步,打算奏本。

  大理寺卿李勉思不动声色的看了内阁大学士凌川一言,轻轻摇了摇头。之后整整袍袖,出班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李勉思是三榜进士出身,年纪三十出头,常有奇思妙想,圣上对此人比较信任:“李爱卿请讲。”

  “陛下,”李勉思礼毕起身,道:“今年寒冬和往年不同,西域地区连年干旱,人口牲口多有冻饿而死的,回纥地处苦寒之地,如果民不聊生,只能孤注一掷的拥兵入关,半年多之前已经攻下梵城,本意即是里应外合,幸得安西军勠力死战,才解了这场危难。”

  李勉思偷眼看了一眼皇上,看到景阳帝微微侧头,应该是听进去了,李勉思舔舔嘴唇继续说道:“我朝地势西高东低,一旦黄门关破,回纥骑兵借助地势由西向东冲击,万里中原再无遮拦,只有太原可以勉力一战,京城危矣。”

  “而今回纥重骑兵五万,但是黄门关仅有兵力六万人,且仅有骑兵一万人,我军骑兵战力不如游牧民族是事实,近战必将失败,长城虽然坚固,但是毕竟仅是砖石垒成,一旦城破,回纥大军长驱直入,且北疆西伯利亚番人和东北的女真必将趁机作乱,后果不堪设想。”

  国舅爷李宗果突然间说话了:“回纥骑兵,所需要的不过是粮食钱财,如果先给一些,叫他们遣散队伍,如何?”

  朝堂上谁都不知道下一句怎么接,就算是再不想迎战,这个割肉饲狼的计谋也实在是太有才了。

  李勉思不愧是进士出身,脸不红不白的马上给国舅爷打了圆场:“国舅爷对东北和京城的防御守军更了解一些,东北女真一族信守承诺,感恩我朝恩典,但是西域回纥连识文认字的人都很少,都是无赖,如同疯癫的动物,这一顿吃饱了,下一餐还是要咬人。”

  “李卿的建议如何?”景阳帝垂下眼神,手里捏着串,问向李勉思。

  “臣以为,只要援军赶到,我军兵力就会几倍于敌人,且是守城,届时回纥部落定会不战而退,那时候我军或招降或追缴则可以选择。往陛下早做定夺,出兵救援。”

  “臣附议。”内阁大学士凌川拱手出列。

  “臣附议。”

  “臣附议”

  “…”

  毓王何等会察言观色,一看父皇的眼神,就知道父皇已经敏锐的察觉到西域真有军情危机,但是派谁救援,这是一个问题。

  毓王上前一步,沉声道:“李侍郎言之有理,虽然是小股贼患,但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不得不未雨绸缪,请父皇允许儿臣带兵十万,前往增援。”

  许康乾了解他的父亲,西域兵祸看似严重,但是没有亲眼所见,总是差点意思,且他拱卫京师,女真族才是仅在咫尺,景阳帝是万万不会排他去增援的。

  果然,景阳皇帝发话了:“毓王守卫东北和京师,且有监国之职,不可远离京城。”

  户部尚书王修沉默了半天,此时上前一步道:“陛下,军情如此紧急,没有亲王亲自驰援,恐伤了自己的志气。”

  景阳帝微微颔首,表示同意,金口玉言直接下召:“急令传给泽亲王,将虎符和调军令等送至北疆,着泽亲王带兵,驰援西域,切莫贻误战机。”

  “…”李勉思和凌川均盯着自己的脚尖,心中苦笑,北疆泽亲王驻军在北疆都护府,地点在外蒙高原和西伯利亚的捕鱼儿海之间,且不说泽亲王和毓王都是亲王待遇天差地别,这苦寒之时,北方都护府到黄门关行军都至少要两个月,舍近求远,真是…一言难尽。

  凌川实在忍不住了,出列启奏道:“陛下,西部军报中已经直言,以现在的兵力,最多只能守城一个月。回纥骑兵兵马武器众多,且作战悍不畏死,每人一块砖都把城墙砸开了。”

  景阳帝甩了甩手,正眼都没看凌川一眼,上阵父子兵,凌大学士本就是安西提督凌云的亲大哥,提出建议也正常,不过他可以不接受凌大学士的建议:“安西提督作战勇猛,定能守住两个月。”

  景阳帝一向有条理,处理完了援助西域的事,马上开始议论下一件事。

  景阳帝望着玉立于殿下一言不发的四皇子,四皇子许康轶年未及十九岁,和长子泽亲王许康瀚一母所生,今年才开始上朝,景阳帝今天要议的第二件事,和许康轶有关。

  许康轶和许康瀚的母亲来自民间巨贾,当年以姿色被景阳皇帝纳入宫中,虽然母家在金钱上较为宽裕,但是士农工商,商本来就是末流。

  幸得虞贵妃入宫即诞下皇长子许康瀚,后又诞下皇四子许康轶,算是在后宫站稳了脚跟,但是由于没有根基,这些年来也一直谨小慎微,连喘口气都怕喘错。

  长子泽亲王许康瀚已经戍守北疆五六年,只能过年时才能入京述职,满朝都知道是无缘帝位,被皇帝派出去将来为弟弟戍边。

  而四子许康轶刚刚长成,十来岁时被封为了翼亲王,等到了及冠再行封王礼。不过从小就是个药罐子,据说这几年由于药石所伤,眼睛越发的不好了,视物模糊不清,要戴着西洋进口的水晶镜。

  想当年景阳皇帝为许康乾遍请名师,文韬武略,许康瀚和许康乾年龄相仿,也跟着一起读书,看起来绝对是亲生的;但是到了许康轶这里,则变成了野生的,许康轶在京郊的行宫长大,非召不得进宫,后来许康瀚去戍守边疆,许康轶没有建王府,则直接就搬进了长兄泽亲王府借住。皇帝连老师都没给指定,许康轶的文武师傅还是虞妃的母家给请的。

  不过这等待遇倒是给许康轶淘气提供了条件,满京城都知道这个闲散皇子不受待见,平时所喜爱从事的是一些飞鹰斗狗、养马、修河、经商的下九流事宜,并且府里经常有江湖上的侠客、商人等人来往,和高朋满座的毓王府比起来,显得非常——不入流。

  加上上朝这半年来,几次非常没有眼色的给眼看着掉脑袋的大臣们求情,群臣有时候都看不下去了,陛下几次都是即将发作,冷冷绷住的状态。

  这个翼王,没救了,满堂朝臣对这一件事的看法难得的非常统一。

  景阳皇帝凝目端详了一下许康轶,许康轶虽然多病,不过也快到十九岁,即将长成,这个儿子丹凤眼眼角微微挑起,眉长入鬓,身材高挑,长得很像他的母亲虞贵妃,平时比较严肃沉闷,没主动和他这个父皇说过多少话。

  “康轶,父皇听说你有了时间都在和江湖上的侠客、商人来往,可有此事?”景阳帝想到宫中案上的奏折。

  “启禀父皇,是的。”许康轶突然被点名问事,稍微有点懵,不过仅略一迟疑,承认的倒是利索。

  “荒唐,贵为皇子,不多学一些匡扶社稷、经世治国的本事,反倒是游手好闲,学一些细枝末技,成何体统?”景阳帝听到许康轶连几句解释都没有,眉峰紧皱,心中不禁有些生气。

  朝中位列两班的大臣都捏了一把汗。

  “父皇教训的是,儿臣以后注意了。”许康轶低眉垂眼,说话声音也不大,看着说不出的顺从。

  可能这个儿子就是话少胆子小了些,平时自己对他也是太严肃了些,景阳帝微微出了一口气,道:“你年纪也不小,父皇最近给你选了一个府邸,单独为你建翼王府。”

  “谢父皇恩典。”许康轶掀起朝服下摆跪谢皇恩,苍白的脸在朝服映衬下还是没什么血色,也看不出多喜悦,还是四平八稳的样子。

  “起来吧,”景阳皇帝年岁已高,一双略显浑浊的老眼又在儿子身上打量了一会,看着儿子从容镇定,也有点老心甚慰的意思,再看许康轶面无血色,眼睛上挂着一副水晶镜,用绢布拴住系在脑后,不禁又有些心软,好好的孩子,这眼睛越来越坏,不会瞎了吧?小时候可是眼睛亮着呢。

  景阳皇帝叹了一口气,揉了揉太阳穴,对这个不受待见的儿子少有的温柔,道:“你身体弱,自己建府了身边人更体己些,及冠封王了就娶亲,这样身边也有人照顾。”

  原来在这里等着他。

  “兰大学士的女儿,素有贤名,知书达理,年方十五,也不算辱没了你,如何?”

  许康轶突然抬头,正好对上景阳皇帝少有的慈祥目光。

  刚站起来的许康轶又跪下了,谁都不能在他英隽的脸上窥到他要说些什么,他波澜不兴的语气仿佛说的事情与己无关:“父皇,儿臣年纪尚小,经年药石不断且有眼疾,不愿意误良家女子。”

  景阳皇帝以为自己听错了,脸色沉了下来,方才的温柔仿佛是错觉,沉声道:“为父知道你向来体惜他人,不过你也没什么大毛病,不必如此妄自菲薄,先齐家再建功立业,夫妻琴瑟相和,对养好身体也是有好处的。”

  许康轶跪的笔直,下了很大决心似的咬了咬嘴唇,道:“父皇,而今边境未宁,此时可否容后再议?”

  满朝哗然,四殿下这是做什么?当庭抗旨吗?兰大学士的面子往哪搁?

  景阳皇帝的面子终于挂不住了,话都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许季,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乃是天理伦常,你切莫耍小孩子脾气,抓紧领旨谢恩。”

  李勉思感觉事情不对,这个四殿下也太轴了,抓紧打圆场,面带笑容向陛下启奏道:“陛下,四殿下想是年幼,本就单纯,没有想过男婚女配之事,估计是一时没转过弯来,这更说明四殿下一心读书向学,是皇家之福啊。”

  凌川也看不下去了,作为内阁大学士,在朝十余年,当庭抗旨的还没看到过。再看看兰大学士一阵红一阵白的脸色——

  “陛下,”凌川出班打起了圆场,道:“翼王殿下估计是对婚配有恐惧,成婚是一年多之后的事,估计那时候四殿下都迫不及待了,哈哈。”

  景阳皇帝蹦的紧紧的脸也放松了一些,小毛孩子,应该也不会这么不识相。

  满朝的气氛终于缓解了一些。

  凌川转向四殿下,向许康轶挤了挤眼睛,轻轻扬了扬下巴,道:“殿下还不抓紧谢陛下恩典?”

  许康轶想努力的挤出一丝微笑,但是力不从心,他跪的笔挺,长出了一口气,像是鼓起了莫大的勇气,声音不大却沉稳,满大殿听起来都有回响:“父皇,儿臣不愿意娶兰家女子,请父皇收回成命。”

  这回安静的连一根针掉下来都能听到了。

  景阳皇帝骤然在皇位上起身,额头上青筋暴跳,头冠上的珠帘左右摇晃,伸手指向许康轶,咬牙切齿的问道:“为何?”

  许康轶仿佛没看到他父皇如同发怒了张牙舞爪的老虎,以及满朝文武倒抽一口冷气的震惊,依然面容冷静,眼神淡然:“父皇,儿臣已经有倾心之人,不愿意另娶他人,请父皇,收回成命。”

  说完磕头扣地,不再抬眼看他的父皇。

  景阳帝彻底气疯了,继位二十余载,第一次遇到这么明目张胆的顶撞,众目睽睽之下,顶撞他的还是他不成器的儿子,他气急败坏的左右摸索,随手抄起茶杯,运足了力气向许康轶的方向打去,许康轶听到来者不善,也不躲闪,正好打在额头上,茶杯破裂,额头瞬间流血披面而下——

  “反了你了!!真是真是…”景阳帝气的浑身哆嗦,有心直接推出去砍了,但是还有那么点理性提醒着这是自己亲生的儿子,声音抖动的喊道:“来人那,取廷仗来,着力打五十廷仗!”

  当庭被打廷仗的亲王?这在本朝真是闻所未闻,满朝文武都惊呆了。

  不过回头想想这大楚一百多年的国史,好像也没有哪个皇子敢这么众目睽睽之下抗旨不遵,这么一想也就释然了。

  ※※※※※※※※※※※※※※※※※※※※

  父皇爱他,或者不爱他,他就是许康轶,泽亲王许康瀚的好弟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