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朝败家子 > 第九百六十九章:春秋大梦

明朝败家子 第九百六十九章:春秋大梦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7:35:02 来源:大海中文

武侠网 ,最快更新明朝败家子 !

萧敬一听陛下这四字,忍不住道:“陛下息怒,想来这是太子殿下,另有用意吧。”

“无论是不是另有用意,却万万不可行如此奢靡无度的方法。”

弘治皇帝背着手,显得忧心忡忡。

他当然知道,这铁轨铺出来肯定是用有意的。

这事儿,方继藩肯定参与了。

方继藩这个家伙,就两个字评价,靠谱!

“但是他们的方法,用错了。你懂吗?”

萧敬张大嘴巴,只怪自己嘴贱,为啥要来一句陛下息怒呢。

他眼珠子转着,额上大汗淋漓,老半天,方才道:“奴婢不懂。”

“诶……”弘治皇帝叹息,摇头,宛如关爱智障一般的看着萧敬。

弘治皇帝信步走着,萧敬忙是尾随其后。

弘治皇帝看着这铁轨,道:“听说过,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吗?”

这一次,萧敬算是聪明了,点头:“奴婢听说过,就是说,楚王喜好细腰的美人,因而宫中的宫人们为了投其所好,因此,纷纷饿着肚子,生怕自己长胖了……”

“可见,上行下效,是多么可怕的事。”弘治皇帝平静的道:“朕让张皇后为宫中织布,是何故?”

“这……”

弘治皇帝摇头:“你们啊,不知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朕在内帑里,存银一千三百七十二万六千二十一两!这是何其大的数目,朕会吝啬于,几匹布吗?”

萧敬忙是摇头:“不会,不会。”

弘治皇帝满意点头:“朕让张皇后织布,不是为了节省这几两银子,这几两银子,不算什么,可朕乃臣民们的君父,为君父者,既需担当大任,也需是天下人的表率啊。古往今来,这上梁不正下梁歪之事,何其可怕啊,臣民们,都在看着天子呢。可也……都在看着太子……”

“太子若是如此奢靡,以精铁铺就道路,这……在天下人眼里,会怎么看待呢。朕知道,太子和方继藩,花费的是他们自己的银子。也知道,或许他们铺就这铁轨,一定有什么用处,可对于天下人来说,这就是奢靡无度,这和爱好细腰的楚王,又有什么分别?只是楚王之好,不过是细腰而已,也不过是让宫中的美人们,着紧自己的细腰。可太子奢靡,开了这个风气,于是人人以挥霍无度为荣,醉生梦死,这天下的纲纪,岂不是乱了吗?朕请张皇后纺织,是要让人知道,天子尚且节俭,臣民们万万不可学西晋石崇一般斗富,坏了天下的风气。你可知不知,那石崇斗富的对象,乃是皇亲国戚王恺,而王恺为了与石崇一比高下,却得到了东晋皇帝的支持,这在当时的人眼里,其实是东晋天子与石崇斗富啊,天子尚如此,臣民们自是以香料粉刷墙壁,用比丝绸还要昂贵的彩缎来拉起屏障为荣了。”

“那么,庙堂之上,尚至这样的地步,那些百姓们,能有好日子过吗?”

萧敬一听,这下明白了:“陛下圣明哪,太子一定无法体谅陛下的苦心,不过等他长大一些……”

弘治皇帝低着头,看了一眼这铁轨:“朕真想将这铁轨拆了。”

萧敬:“……”

萧敬无语,心里说,陛下要拆,万万别让厂卫来拆,厂卫可不敢。

可弘治皇帝却又苦笑:“罢了,朕不过戏言而已。”

弘治皇帝摇摇头:“回宫。”

………………

待诏房。

王不仕以侍读学士的身份,掌待诏房,地位可想而知。

这里的翰林,都不得不已以王不仕马首是瞻。

可是……翰林虽对王不仕言听计从,可或多或少,是不服气的。

圣人书不读,去读了国富论,这国富论,再怎么厉害,还是及不上圣人书啊。

或许,是因为抱上了方继藩的大腿吧。

翰林乃是清贵,对名声看得比天还大,哪怕王不仕是上官,他们不敢违抗上官的命令,可只要下了值,却尽力和王不仕有任何的交涉。

今日当值,众人窃窃私语着铁轨的事。

倒是恰好,有一个通政司的副使来传送公文,进了来,先见过了王不仕。

王不仕只点了点头,他正在誊写一份诏书,下笔如风,没顾得上搭理这副使,这副使却道:“听说王公近来在收旧城的土地和宅邸。”

王不仕收购的其实已经差不多了,十七八万两银子,收购了数十笔土地,已有七八百亩了。

除此之外,外城那不值钱的土地,他也收了一些,那些土地,更不值钱。

王不仕收的差不多了,可暗中却似乎有什么力量,似乎也在疯狂的收购,只是……一直将价钱维持在这个数目,超过这个数目的,便绝不出手,这就导致,旧城的房价,从下降的趋势,渐渐有了一点儿转暖,可上扬的希望,却是一丁点都看不到的。

王不仕手里还有几万两银子,一时,也没什么值得继续收购的土地了。

当然,王不仕不肯错失机会,所以,还是放出了消息,若有人想卖宅子,可以留意。

只是……出面收购的人,却是某个商贾,此人……是自己推到台前的人。

而这通政司的人突然点破。

王不仕停笔,看了他一眼。

附近低头办公的翰林们,具都抬头,错愕的看着王不仕。

王不仕想要矢口否认。

他是翰林官,实在没有必要,让自己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

可那通政司副使却是一笑道:“京里不少人都传开了,您请一个叫**的商贾代为收购旧城的土地,那**和人喝酒,说漏了嘴。”

王不仕:“……”

他恨不得狠狠去抽那**两个耳刮子。

他定定神:“是的,老夫对旧城,还留有一些念想,那儿越发的冷清,就想着,自己的子弟,将来总要读书了,离得远了,放心不下,若在新城,又怕他们和人学坏了,所以,购置了一些旧城的土地,未来可以安置他们读书。”

“为了读书,王学士真是煞费苦心啊。不过……”这副使笑呵呵的道:“读书需要数百上千亩的地吗?”

众翰林们一惊,顿时窃窃私语起来。

这哪里是读书啊,读书绝不可能,将身家性命丢进去的。

这王学士,竟有这么多银子?他银子哪儿来的?

不只如此,这突然收购这么多旧城的地…这…

王不仕面上,显得格外的冷静,他只微微笑着看了这副使一眼:“不只如此,老夫还想收一些呢……”

副使一愣。

其他人也愣住了。

怎么……王不仕有什么消息?

王不仕却是微微笑着道:“不是说,旧城要在新城铺一条道路嘛,老夫看,这旧城的宅子,怕是要涨。”

众人一听,从原先的狐疑,却一下子忍俊不禁起来。

一个老侍学笑了:“王学士,此言差矣,旧城和新城,似乎是在铺一个什么……什么铁轨……这是没有错。可这东西,也叫路吗?再者说了,就算是路,那也没什么了不起,要知道,定兴县的宅子涨起来,是因为它本身土地不值钱的缘故啊,突然修了路,自然价格暴涨。可是哪……旧城的情况,却全然不同,我看,这旧城是没有救了,那儿,可荒芜了,老夫前几日恰好去,许多地方,竟生了杂草。”

许多人也纷纷颔首点头。

论起对房子的研究,其实翰林们清闲,经常会私下交流。

这旧城,不跌就是阿弥陀佛,涨,不存在的。

王不仕却是木着脸:“喔,谨遵受教。”

他只一句淡淡的谨遵受教,讽刺意味却很明显,我乃翰林侍读学士,需要你一个侍学,来教育我该不该买旧城的土地和宅子吗?

那侍学本是调侃,听了谨遵受教四字,却是面上一红。

这……

他有些怒了:“恰好,老夫在内城,倒也有一些土地,本是想卖的,可挂的价格高了一些,三百七十两银子一亩,掮人们说这价格,怕是难卖,这宅子置办下来,当年,可是不易啊,老夫心里想,这个价格是贵了,可毕竟是个念想,不是这个价,老夫还真不想卖。不过既然王学士既然要收,不妨如此,三百五十两银子一亩,王学士自管着拿去,当初,那儿也是繁华之地,现在……是萧条一些,可这也是三十多亩……”

这侍学,显然也是有底气的人家出身,才能在内城置办这么大的宅子,他心里赌着口气,不吐不快,你不是要嘛,正好,给你了。

王不仕想了想:“好,那就买了,今日就交割,欠货两迄,下了值,去请保人,银子,老夫有。”

其他翰林听了,有的无言,有的动心,有的若有所思,也有人,单纯是看热闹的。

“咳咳,王学士,下官那儿,其实也有几亩,要不您……”

“下官在外城有……”

这等未来前景不明的土地,留在手里,就如烫手山芋,之所以舍不得卖,不过是实在卖不上什么价罢了,现在这王不仕竟收,这倒好,且看他做这春秋大梦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