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朝败家子 > 第七百七十九章:大捷入宫

明朝败家子 第七百七十九章:大捷入宫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7:35:02 来源:大海中文

武侠网 ,最快更新明朝败家子 !

苏月亲自给张懋治伤。

衣甲揭开时,疼的不得了,那凝结的鲜血,将皮肉和内衬黏在了一起,拿着镊子,小心翼翼的撕开,方才将内衬脱下来。

张懋憋着脸,一声不吭。

苏月忍不住感慨:“英国公真是了不起啊,古有汉寿亭侯刮骨疗伤,今有英国公……”

“休要啰嗦。”

张懋呼出一口气,此战,必当名流清史,自己一举一动,都可能采集史料的翰林记录下来,老子也疼啊,真恨不得哭爹叫娘,可得忍着哪。

你苏月还在此,说啥风凉话,信不信一巴掌拍死你!

而后,便是寻觅伤口,先是上了酒精,张懋的额上青筋爆出,这是刀伤,皮肉都翻了起来,在确定伤口里没有刀剑的残片之后,苏月便熟稔的开始缝合,此后上了金疮药,包扎了起来。

“报。”有个书吏匆匆而来:“公爷,都尉……都尉他……他说他不干了。”

“啥?”张懋豁然而起:“为啥?”

“他说……他脑壳有点疼,可能是杀敌时,过于激动,旧疾复发,也要来此养病。”

张懋叹了口气,道:“方家的小子啊,什么都好,就是懒,没治了,老夫此番让他暂理大同马政,就是想借此机会,让他熟悉一下马政的,老夫老了,经此一战,也算是对得住祖宗,没有辱没先人,也不指望,镇守一方。这是年轻人们的事啊。你说这个小子,祭祀不会祭祀,马政又没耐心,他能做啥?有这聪明的劲头……真是糟践了啊。”

“还是公爷好,下马能祭祀,上马能掌兵。”书吏笑呵呵的道。

“……”张懋突然觉得这书吏,话里带刺。

张懋索性叹了口气:“罢罢罢,就如此吧,奏疏,写了没有,给老夫看看。”

“已写了,请公爷过目。”

张懋取过,定睛一看,颔首点头:“如此甚好,发出去吧。”

“是。”

张懋道:“择日,我等也该班师回朝,要做好准备。”

“是。”

………………

京师里,对于大同的战事,朝野内外,似乎都没有太大的期盼,有英国公在,想来大同能守住吧。

何况,一场大战,可谓是旷日持久,没有一年半载,鞑靼人怕也不能退兵。

这是守城战哪,慢慢耗着呗。

因而,虽然为了防范未然,京师里,也加强了戒备,可人们对于大同来的消息,并没有太多急迫的期待。

太子不在身边,跑了,据闻还去了大漠,这令弘治皇帝很是恼火,可最终,他决定接受。

这个儿子,每日盼着的,不就是如此吗?

去吧,去吧,孩子的翅膀长硬了,只要能活着,有侥幸的活下来,其他的,都无妨。

方继藩也不在身边,有时,看着秀荣忧心忡忡的抱着方家的孩子入宫觐见时,那郁郁寡欢的样子,也令弘治皇帝,心里颇有几分惭愧。

小方总体而言,还是不错的。

尤其身边,欧阳志伴驾在一旁,每次看到了欧阳志,就想起了方继藩,这是睹物思情呢,还是睹人思情?

欧阳志永远都沉默的站在一边。

弘治皇帝叹了口气,搁下了笔,道:“你的恩师,去了大同,你一定也很担心吧。可没法子啊,这小子长大了,是该放他出去,让他好生磨砺、磨砺,欧阳卿家,朕将自己的儿子,也都放出去磨砺了,这些事,却不敢对人说,若是让内宫的人知道,太子出了关,还去了大漠,非要吓死不可。女人嘛……”

欧阳志良久,颔首:“陛下说的对。”

弘治皇帝皱眉:“这鞑靼人,乃是大明心腹之患啊,多少年来,他们一直都是大明最可怕的对手,不除鞑靼,朕……真的是寝食难安哪。”

他说着,拿起了奏疏,又低头去看。

天下多少事,都落在他的身上,使他虽在壮年,身子却有些佝偻。

“陛下近来忧心忡忡,身子,似乎……不好。”欧阳志道:“不妨,今日歇一歇,在禁苑里走一走。”

弘治皇帝皱眉,抬眸,看了欧阳志一眼。

良久。

弘治皇帝脸色缓和了下来:“走?这可不成,离开一会儿,要耽误多少事啊。”

不过,他笑了:“欧阳卿家既如此担心,不妨,朕就起来,走一走吧,去内阁?内阁诸公们,可比朕辛苦呢,朕去探视一二。”

他竟当真动了身。

带着欧阳志,一路至内阁,早有宦官进了内阁通报。

刘健三人得了消息,忙是出迎。

弘治皇帝勉强挤出笑容:“三位卿家都在?都在议论什么?”

刘健咳嗽一声,想了想,老实的道:“还真有所议论。”

弘治皇帝道:“卿家但言无妨。”

李东阳赶着道:“陛下,皇孙年纪不小了,想来,已到了牙牙学语的时候,臣等在想,再过一些日子,就该给他寻一个良师了,臣等思来想去,从前的詹事府少詹事王华,很是合适,他是至诚君子……却学问精深。”

“……”

这皇孙,才多大啊,一岁多一点儿呢,才勉强会叫几句‘吃奶’、‘抱抱’之类的词儿,就这时候,便要给他寻觅良师了?

弘治皇帝苦笑摇头。

他似乎看出了三个内阁大学士的内心想法。

太子殿下……这般折腾,看来……随他去做啥便做啥好了,此次去了大漠,据闻还出了关,这是多可怕的事啊,弘治皇帝让内阁三位卿家保守秘密,这三位内阁大学士,倒也不敢将消息传出去。

想来,对这些大臣们而言,每日看着这太子,真真要呕血啊,你好端端的做太子,在京里倒也罢了,偏偏要去兰州,好,让你去兰州了,你竟还出关,若没有一个强大的内心,只怕是人都受不了了。

越是如此,刘健等人,便越将希望,放在了皇孙身上,他们希望,皇孙能成为像弘治皇帝这般的明君。

弘治皇帝不置可否,只道:“皇孙尚幼。”

说着,步入了内阁,刘健等人面露惭愧之色,这件事,确实不该在这个时候提的,理当是太子殿下自关外回来,再提。

可是……太子殿下他……

弘治皇帝坐下之后,呷了口茶:“朕一直在想,鞑靼猖獗至此,屡屡犯边,大明,是烦不胜烦哪,这天底下,到底有谁,可以为朕分忧呢?”

说着,叹了口气:“大同,有消息了没有?”

刘健笑吟吟的道:“清早,倒是有奏报来,不过,眼下内阁这里,抓紧着调度钱粮还有征募民夫供应军需之事,那份奏疏,还没开始票拟呢。”

看着三位卿家,双鬓上已是斑斑的白发。

显然,为了大同的战事,他们没有少操心,弘治皇帝叹了口气:“有劳你们了,将奏疏取来吧。”

刘健不敢怠慢,忙是让书吏取来奏疏。

这奏疏平平无奇,不像是急报。

弘治皇帝便打开,这字迹,很熟悉,竟是张懋亲自上奏。

当然,从这言辞来看,又不像张懋的口吻,想来,是张懋的书吏书写了一遍之后,张懋在抄写下来,上奏的。

“张卿家受了伤?”弘治皇帝皱眉:“朕看他的笔迹,有些潦草,不是得病,就是受伤了。”

刘健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显得惊诧,这可是主帅啊,守卫大同,他若是有什么闪失,可别出了什么事才好。

弘治皇帝继续低头去看。

却是震惊了。

“奏曰:鞑靼军犯大同,臣率军出城决战……”

出大同……决战……

张懋历来稳重,怎么……这么胆大,这若是有个闪失,大同可就完了。

弘治皇帝倒吸一口凉气。

“是日,臣摆车阵以待,鞑靼狂攻车阵,三军奋勇,拼死抵挡,鞑靼铁骑七万人,遮云蔽日,连绵不绝。此时,驸马都尉方继藩率飞球营腾空……”

后头的事,说的绘声绘色。

看的弘治皇帝一愣一愣的。

啥……

都尉威武霹雳弹!

这东西……好生猛烈。

自飞球上投掷而下,鞑靼军顿时人仰马翻,死伤不可计数,以至鞑靼军的骑队,竟是前后不得呼应,前锋的鞑靼人,陷入了车阵,张懋率军猛攻,将其团团围住,杀了个干净,后队的鞑靼铁骑,在炸药包的攻击之下,已是溃不成军,兵败如山倒,竟是呼啦啦的……溃逃……

鞑靼……大败。

死伤四万,哀鸿遍野,割其首级两万九千余,又俘虏了数千人,而飞球营,毫发无损,明军死伤数千。

这是野战,是野战啊……

弘治皇帝的眼睛,瞪的比铜铃好大,这怎么可能?

大明,自土木堡之变后,还从来没有人数相等的情况之下,在野战之中,战胜鞑靼人,这只有在太祖高皇帝和文皇帝时期,才可以做到。

可现在,直接深入大漠,寻觅鞑靼人,最后……将其几乎全歼,那鞑靼人,竟是兵败如山倒。

呼……

弘治皇帝长长的出了口气,他起身,手中还抱着茶盏,似乎觉得茶盏很碍事,狠狠的将茶盏摔在地上。

哐当……茶盏摔了个粉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