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朝败家子 > 第二百七十六章:急报入宫

明朝败家子 第二百七十六章:急报入宫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7:35:02 来源:大海中文

武侠网 ,最快更新明朝败家子 !

萧敬脸上,浮出冷笑,可这冷笑一闪即逝,只是须臾间的功夫,他又恢复了常色,淡淡道:“人哪,只有知道害怕了,方才想起,这世上对他好的人来?”

“这些东西,咱不稀罕。”萧敬指了指桌上的箱子,眉头挑了挑,又开口说道。

“可既是刘瑾的心意,咱也只好勉为其难的收了。”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啊。”萧敬抿了抿嘴,露出一副了然于胸的神色。

“他在东宫,能攒几个钱,此番出了关,才如鱼得水,搜刮来了这么多宝贝吧,既然全送来了,可见,他现在的麻烦,不小。”

萧敬继续道:“既如此,他想来有书信送来吧?”

“有,有的。”张智见萧敬收下了礼,方才松了口气,忙从怀里取出了一封书信给萧敬:“请老祖宗过目。”

萧敬随意瞥了一眼,便将信收了,旋即便抿了抿嘴,淡淡道。

“咱明白他的意思了,他想将他在锦州做的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撇个干净,这事……对他来说,难如登天,可在咱这里,却是轻而易举。”

“是呢,老祖宗是何等的神通。”张智笑吟吟的道。

萧敬双眸微眯,虎着脸。

“这些东西,本不想收的,可知道咱为何要收吗?咱当初,让刘瑾这个狗东西去东宫,可是着实栽培过他,谁晓得这狗东西忘恩负义,猪狗不如。可是哪,这狗东西若是完了,咱不还得再栽培人送去东宫吗?他这一次吃了教训,便愿他能记下咱这一次搭手的恩情,可万万别再不知天高地厚了。好了……”

萧敬颤颤的起身,又恢复了老实忠厚的样子:“咱也该去面圣了。”

萧敬说着,便到了暖阁。

弘治皇帝一见他进来,并没有理会,倒是萧敬笑吟吟的道:“陛下,锦州有消息了。”

“什么消息?”弘治皇帝倒是来了几分兴趣,抬眸看向萧敬。

“是刘瑾送来的。”

“刘瑾?”弘治皇帝不禁挑了挑眉。

“就是东宫的伺候着殿下的那个。”

原来是那恶奴,弘治皇帝脸色阴沉。

萧敬上前,取出刘瑾的书信递给弘治皇帝。

“这是刘瑾送给奴婢的书信,陛下……且看一看为好。”

弘治皇帝漫不经心的接过了书信,这书信里头,几乎满篇写的只有一件事。

锦州的坚壁清野,和他刘瑾一丁点关系都没有,完全是欧阳志不知奉了谁的意思,他也是被欧阳志所胁迫。

又说欧阳志此番,带了一柄御剑前去,于是诸官们敢怒不敢言,只好任那欧阳志胡作非为。

弘治皇帝冷着脸,将书信放下,这里头虽然一个字都没有提及到方继藩,可事情是摆明着的,欧阳志,不就是方继藩暗中布置的吗,还有那柄御剑,乃是自己赐予方继藩的。

方继藩这个小子,胆子很大啊,连御剑都敢送人。

他抬眸看了萧敬一眼,淡淡问道:“属实吗?”

“奴婢不知道。”萧敬苦笑着摇头:“东厂打探消息的人,还未回来,这关外,毕竟路途遥远。”

弘治皇帝颔首点头,双眸微微一垂再一次看了一眼书信,便从鼻孔里冷哼出声。

“这个刘瑾,是想要推卸责任吧?”

萧敬想了想:“奴婢看,却也未必,陛下你想想看,刘瑾不过是个小宦官,他能有什么心思呢?奴婢说句不该说的话,这宫里的人在外头,若说有仗势欺人,是有的。若说有贪财敛财的,那也是有的。可坚壁清野,刘瑾为何要干?这于他,没有丝毫的关系啊。所以奴婢相信刘瑾这封书信,理应是发自他的肺腑。”

弘治皇帝想了想,也觉得有理:“就算是不想干,可他既跟了去,定是太子怂恿的。”

萧敬笑了笑:“太子殿下,可能会有所交代,可这对刘瑾而言,并无好处,多半,这刘瑾是能过且过,欧阳志说什么,还不是什么?”

弘治皇帝将书信搁到了一边,冷冷吩咐萧敬。

“这封书信,不要传出去,现在……事情已经乱糟糟的了,不要再给宫里添乱。”

“奴婢明白。”

弘治皇帝突然想起什么,便皱眉问道。

“你说,鞑靼人真会奇袭锦州?方继藩这家伙,历来没有空穴来风过,现在他既这样紧张,还安排了一个欧阳志前去锦州,或许,鞑靼人,真有可能袭击锦州。”

萧敬沉默了一下,随即微笑:“奴婢斗胆,说句不当说的话,而今,京里已经开始下雪了,至于辽东那儿,天气想来更加恶劣,这个时候,若是鞑靼人当真袭击锦州,怕早就有消息了,新建伯固然聪明绝顶,可也不是神仙哪。何况,欧阳志只是个新晋翰林,他带着陛下的旨意去了锦州,胡闹了一番,区区的小翰林,啥都还不懂呢,真若是鞑靼来袭了,怕早已吓尿了裤子,到时他不慌还好,一旦慌了,别到时候……捅了什么篓子,锦州若是出了岔子,怕又要震动天下。”

弘治皇帝听罢,觉得萧敬的话有一些道理。

鞑靼人奇袭锦州,确实有些不可思议。

他朝萧敬挥了挥手:“你去吧。”

………………

到了子夜。

宫中无数的灯一一熄了。

皇帝已经就寝。

只有在一处不起眼的角落,在那内阁,这里却依旧是灯火通明。

今日乃是刘健值夜,夜里没什么事,可定得有内阁大学士歇在这里,以防不测。

其实这个时候,刘健早该睡了,说是值夜,可并不代表不能歇息。

反正这里有翰林和书吏顾着,夜里也没有奏疏送进来,就算是有紧急的奏疏,只要不是太大,次日清早起来,都是可以处理的。

可是刘健年纪老迈,老年人睡得比较少,既然没有睡意,索性叫人斟茶来,与当值的书吏说几句闲话。

这书吏小心翼翼的陪着刘健,面上陪着笑。

刘健一笑,似乎感觉到了这书吏的紧张,便道。

“今日的奏疏,十之**,都是弹劾的,有都察院的,有六科的,哎,锦州一事,陛下将弹劾奏疏留中不发,反而让御史和给事中不满了,所以说,老话说的好,堵不如疏啊。”

这是实话。

很多时候,若是有弹劾,尤其弹劾的还是当下议论汹汹的事,比如有人弹劾方继藩和欧阳志,其实陛下只要表面上处理一下,哪怕是罚俸三年,这件事,也能慢慢的压下去,让事情淡化。

可皇帝一旦留中不发,也即是这些弹劾奏疏,当做没有看见,这反而是捅了马蜂窝了,越如此,闹的越是厉害啊。

书吏小心翼翼的道:“听说,在锦州,为了坚壁清野,有一个秀才,上吊自尽了,说是朝廷逼迫如此,唯死而已……因为这个消息,所以财闹得满城风雨,国子监里的许多贡生,都气疯了,都察院的御史,以及六科给事中们,不闹大才怪呢。”

刘健闻言眉头微微耸动,旋即便淡淡开口说道:“老夫已让礼部前去核实了,不过十之**,又是谣言。”

书吏颔首点头。

一下子,又无话起来,二人之间的地位实在过于悬殊,想要找到共同话题,却也不易。

刘健呷了口茶,索性不说话,靠在官帽椅上假寐。

突然,外头传来急匆匆的脚步,接着便听到有宦官的声音道:“急报,辽东来的急报,百里加急。”

刘健猛地张开眼,一双眼眸里满是困惑和惊愕。

出了啥事?

这深更半夜,通政司不可能一点规矩都不懂,是不会贸然递奏疏进来的。

他豁然而起,那书吏也忙是起来,看了一眼刘健,急忙说道:“学生去看看。”

过不多时,他手里拿来了一份奏疏。

刘健接过,打开,顿时……整个人石化了。

这是一份大宁朵颜卫的奏报,奏报的内容,十分简单,有数万鞑靼铁骑,绕过了大宁,直扑锦州,等到大宁发现情况之后,已经来不及截击了。

大宁那儿,刚刚入秋,就已发生了雪灾,因而,所有的牧民,都散落在各处草场,准备在入冬之前,将牲畜、草料等物资集结起来,防范于未然。

所以,根本来不及有反应。

反观鞑靼人,他们的目标十分明确,十之**,就是朝着锦州去的……

刘健深吸了一口气,如芒在背一般,整个人都在发颤,他抬眸朝书吏说道:“快,请李公,请谢公……”

书吏也察觉到不对,急了:“刘公,李谢两位大学士,正在宫外头呢。”

刘健方才意识到,现在是子夜。

这个时候,如此重要的事,这奏疏送到了这里,必须立即处置啊。

可问题在于,所有人都在睡觉,尤其是陛下,刚刚入寝不久,陛下的身子,一向不好,又过度操劳,好不容易睡下,自己怎么忍心打扰。

刘健急得眼睛发红了,忙是催促道:“想办法,去问一问兵部,看看兵部那儿,近来有什么奏报,要快一些,此事非同小可!”

………………

累死了,睡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