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朝败家子 > 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不服,来战

明朝败家子 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不服,来战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7:35:02 来源:大海中文

武侠网 ,最快更新明朝败家子 !

事实上……

许多人都觉得奇怪。

皇帝只有太子这么一个儿子,因而倚重太子也是理所当然。

偏偏在这事上,陛下明显对太子的意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就有些别有用心了。

刘健也察觉到了些什么,于是道:“陛下,齐国公所言,不是没有道理。而播州杨氏上这样的奏疏,也是荒唐,可是……老臣以为,只是因为一道奏疏,便进行申饬,甚至还生出大动干戈的念头,这并非是国家之福,何况江南士绅损失惨重,天下如杨氏这样的士绅人家,为之戚戚然,也是理所应当。现在朝廷对江南的士绅用了重典,那么接下来,就不能一味的强硬了,而是需进行一些安抚,只有柔中带刚,剿抚并用,方才是最折中的办法。”

刘健毕竟是数朝老臣。

他的一席话,还是很中肯的。

一味的打压,会让人到了绝路,就怕适得其反,逼的人选择玉石俱焚,对付他们,就如钓鱼一般,该松的时候要松,该紧的时候要紧。

弘治皇帝若有所思的顿了一下,才道:“那么依卿之言,就这么算了?”

“这件事已经发生了,不引起议论,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那么何不如……”

这时候,有人站了出来,众人看去,却是内阁大学士谢迁。

谢迁继续道:“那么何不如,廷议讨论,孰是孰非,一辩自明。”

此言一出,便连刘健都不禁感到惊讶,他回头错愕的看了谢迁一眼。

谢迁此举,不是提油救火吗?

弘治皇帝也不禁愕然,他看着谢迁,沉默了。

本来此事,就是有人认为对江南的士绅,甚是不公。

那些江南的士绅们,定是满肚子的冤屈,至于迁徙的过程之中,多少人妻离子散,就更不必说了。

朝廷既然已经决意执行,都到了这个份上,先是播州杨氏突然上奏,此后又听说过湖广等地有许多的非议,此事,按照太子的意思,是要将这些事统统压下,对于某些不识趣的人进行惩罚。

可现在好了,内阁大学士,居然要求廷议公开讨论。

弘治皇帝整个人变得忌讳起来,他的确感到为难了。

谢迁乃是老臣,更是他的左膀右臂,江南士绅之策,乃是弘治皇帝在江南时决定的,干脆利落,也没有和内阁商议,谢迁的态度……他没有放在心上。

可谁想到……

弘治皇帝随即慢悠悠的道:“谢卿家也是江南人,对吗?”

谢迁脸色很不好,却是立马拜下道:“陛下,臣乃浙江绍兴府余姚人。”

弘治皇帝道:“卿的族人,也去了吕宋?”

谢迁摇头:“臣的族人,去了一些,还有一些,为了留在老家,将土地统统贱价兜售了。”

弘治皇帝道:“这么说来,卿家对此,很是不喜?”

谢迁深吸一口气,叩首:“臣万死,臣……若说不喜,也不应该,老臣历经数朝,蒙陛下厚爱,得已位列宰辅,自是深知我大明的土地兼并之害,已到了若不去解决,就刻不容缓的地步。因此,西山钱庄免租,乃是善政,对于这一点,绝对没有任何的争议,臣在内阁,为了解决西山钱庄免租引发的问题,也是殚精竭虑,这一点,刘公和李公是看得见的,请陛下明鉴。”

弘治皇帝脸色才稍稍的好看了一些,随即他道:“那么……卿似乎是有怨气?”

“有!”谢迁居然老实的点头应了。

其实这一点……也是谢迁能够得到弘治皇帝信任的原因。

他高兴,自然也就高兴,不高兴,也就不高兴。

光明磊落的表明自己的态度。

而对于弘治皇帝而言,每一个人的想法不同,这都可以理解,只要你不要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即可。

弘治皇帝很有耐心的道:“那么,卿有何怨气?”

谢迁正色道:“陛下,钱庄免租,无可厚非,为了有更多的免租土地,而迁徙士绅,臣也没有异议,可是在这个过程中,过于粗暴了,陛下是佃农的父亲,可也是士绅们的君父啊,那吕宋是何等地方,相隔数千里,朝廷说送走就送走,这么多的人到了海外,无依无靠,置身于土人之中,朝不保夕,这岂不是将他们置之于死地吗?老臣想到他们的惨状,许多日子都是睡不着……老臣当初又何曾不和他们一样?现在想到他们受此颠沛流离之苦,想他们举目无亲,惶恐不安之态,老臣……觉得陛下在善后这件事上,错了。”

他一如既往的耿直,说的义正言辞。

弘治皇帝的脸微红。

朱厚照这时道:“朝廷自有法度,迁徙百姓,自来有之,何以寻常的百姓迁徙可以,士绅们就不可以迁徙了?那些士绅,朝廷为了迁徙他们,花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何以到头来,却成了残害他们呢。”

谢迁正色道:“太子殿下自有太子殿下的看法,可是老臣也有老臣的看法,这也是老臣恳请陛下进行廷议的原因,希望陛下能够听一听其他大臣的建言,这些大臣之中,有许多人,他们的亲族也都去了吕宋,所谓兼听则明,若是朝廷对此……不去过问,反而会引起怨恨,不妨……就多听听,若是有处置的不好的地方,大可以进行弥补改正。”

朱厚照毕竟是辩不过谢迁的,亦是一时哑然了。

可弘治皇帝的心里,却是郁郁不乐起来。

别人的话,他可以不管不理,可谢迁……这么多年的君臣之谊……

何况谢迁说的话,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他也绝没有推翻西山钱庄免租的大策,更没有对迁徙士绅有什么非议,只是认为迁徙的手段,有些粗暴而已。

弘治皇帝看了看一时哑口的朱厚照,似乎一直都在关注着太子的言行。

“太子,朕想听听你如何看,是否廷议?”

朱厚照胸膛起伏,似有怒气:“父皇,就算是廷议,儿臣也以为没什么可怕的,事情对就对了,无论说破了天,也不能将对的事说成错的事。迁徙士绅,是父皇下的旨,却是西山手上完成的,镇国府这里也是出力不少,儿臣为此事也花费了不少的心思。儿臣……同意廷议,要亲自和他们辩个明白。”

刘健等人都看着朱厚照……露出同情之状。

太子殿下……还是太年轻了啊。

知道什么叫廷议吗?

你居然嗨天真的想和他们辩个明白?

随便挑出一个来,一根手指头,都能碾压殿下的好吧!

当然,太子殿下若是提出一把刀来,可能就另说了,这一切都是大家讲道理的前提之下。

弘治皇帝也不禁无语,他无法理解太子怎么一激,就立马上当了。

可是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

弘治皇帝便道:“既如此,那么……选一个日子,廷议论一论吧。”

他今日,本是想亲口问问自己所倚重的六部九卿,自己若是传位太子,自称上皇如何,可没想到,居然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

这个时候谈传位的事就显然不适合了。

因此……便也没有相询。

待众臣们退去,弘治皇帝又独独留下了方继藩。

方继藩笑吟吟的看着弘治皇帝:“陛下不知……”

“太子似乎过于刚烈了。”弘治皇帝轻皱眉头,担心的道。

“太子殿下这样做,才是正确的,只有坚持自己的己见,不因其他人几句话便动摇,这才是为君者最重要的事。”方继藩道:“如若不然,则朝三暮四,朝令夕改,这……于国家有什么好处呢?这世上任何措施,有人得利,就会有人失利,从不曾有过两全其美,陛下……太子殿下心志如铁,不轻易动摇,这是值得庆幸的事啊。”

弘治皇帝若有所思的点头;“那么卿家以为,吕宋那些士绅……“

”吕宋的那些士绅迁徙,是臣提议的;也是陛下恩准;而具体的迁徙措施,乃是镇国府和西山钱庄负责,这个计划,甚至连皇孙也参与了,儿臣以为……没有什么差错,也没什么可指摘的。“

弘治皇帝脸色温和起来,微笑道:”朕,太子,皇孙,还有你方继藩,我们也算是在一条船上了……好吧,朕心里有计较了。“

方继藩道:”陛下圣明……“

弘治皇帝就嫌弃的挥挥手:”快走,朕乏了。“

方继藩幽怨的看了一眼弘治皇帝,以后是不是该换一个套路了。

…………

吕宋。

吕宋巡抚刘义觉得自己脑壳疼啊!

他可是南京户部尚书,结果贬到了吕宋来做巡抚,这辈子,怕是仕途没有希望了。

来之前,他是极痛苦的,可到了这儿……居然还不错。

巡抚衙门是此前的总督府的一个副楼,也算的上是雕梁画栋,这里的设施,一应俱全,多亏了那些西班牙人。

不只如此……这里的土人,居然还算是平和。

西班牙庄园主们的土地,转手给了士绅,士绅们发现这里的土地,竟然肥沃无比,不只如此……当地的土人,还尤其好养活,随便给一点佃租,他们便肯耕种。

这里的日照充裕,以至于人们发现,在这里……作物居然可以轻易的两熟。

且数不清的各种瓜果,数之不尽。

同样的土地,投入的少,产出却多了不知多少。

士绅们携带着家眷,开始安顿,同时在自己的地里雇佣着佃农,开始灌溉……

哦,不,这里压根不需灌溉,因为……水是随取随有的。

四海商行的船只抵达了,带来了大量的物资,也收购大量的农产,如此一来……江南能享用的,这里也能享用。

这……这是个好地方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