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朝败家子 > 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九族

明朝败家子 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九族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7:35:02 来源:大海中文

武侠网 ,最快更新明朝败家子 !

弘治皇帝这些日子,自是极关注那三司会审的事。

可越是关注,心里便愈发的气闷。

朝中百官,显然有不少人在拖延。

不过对此,弘治皇帝没有轻易的干涉。

他在等!

等一个结果。

可是当最新的奏报送上来的时候,弘治皇帝显然被这样的结果弄懵了。

刘辉文自知自己罪孽深重,自请流放黄金洲?

而且……还自称自己整个家族,俱都迁徙过去。

要知道,诛灭三族是极重的成法,而三族流放,也是极严重的。

这虽然是免了死,可这时代的人最是害怕背井离乡,何况去的还是黄金洲。那么祖宗还要不要了?毕竟人可以迁,可祖坟却是迁不走的。

弘治皇帝惊愕过后,便满心的狐疑,这奏报里实在显得过于蹊跷啊,因为这根本和此前刘辉文大放厥词截然相反。

现在刘辉文不但认罪,甘愿受罚,而且根据奏报所称,他痛哭流涕,后悔不已,甚至万念俱焚……

这就更加奇怪了。

弘治皇帝手不禁磕着御案,随即道:“萧伴伴。”

萧敬上前道:“奴婢在。”

弘治皇帝道:“继藩近几日怎么不见动静,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他近来在做什么?”

“在修书。”萧敬咳嗽一声,忙解释道:“奴婢也是听别人说的。”

这意思是说,这绝不是厂卫在密查齐国公。

齐国公身份过于特殊,厂卫若是密查他,极容易让人联想到萧敬可能对齐国公有成见,萧敬觉得有必要澄清一下。

“噢?”弘治皇帝打起了精神,面上不禁带着期许之色。

这修书,可是大大的正经事啊。

难得方继藩肯做一件正经事了。

方继藩折腾出了西山书院,桃李满天下,他的弟子,哪一个不是厉害非凡,此番修书……这修的书,必定是一部奇书吧。

弘治皇帝甚至听科学院中的院士吹捧方继藩为经天纬地,宛如孔圣人再生。

当然……弘治皇帝觉得有些夸张了。

可若说其比之程朱,弘治皇帝却是颇为认可的。

因而……方继藩现在要修书,他就很直接的认为此书必定也是经天纬地吧。

弘治皇帝乐了,带着浅浅笑意道:“今日就不打扰他了,明日让他入宫觐见。”

“是,奴婢遵旨。”萧敬见弘治皇帝高兴,便道:“这朝野内外,其实都听说了这风声,大家也都想看看,齐国公所修之书为何。”

弘治皇帝颔首:“明日朕问问便知。”

…………

方继藩突然被传唤入宫。

不过他心里有底气,晓得必定是陛下询问关于三司会审这个案子的事。

因而清早起来,穿戴一新,便出发进宫。

可刚刚出了府门,王金元便心急火燎的赶了来,道:“少爷……少爷……昨夜,收到了一封书信,是自曲阜来的。”

曲阜……

方继藩驻足,随即,他眼睛看向天上:“曲阜的衍圣公府?这曲阜来了什么消息?”

“当今衍圣公,听闻了公爷要将土地免租,特意修书来,说是公爷此举,实乃千古未有也,公爷您才高八斗,满腹经纶,实是读书人的楷模。倘若衍圣公若知,世上出了公爷这样的人,弘扬圣学,定当欣慰。他还说,自己比公爷痴长几岁,甚是惭愧,勉强在公爷面前,可自称一句愚兄……”

其实王金元刚刚得了书信的时候,是有些紧张的,少爷在这里胡搞瞎搞,将那些读书人治的死死的,若是衍圣公不忿,这个时候义正言辞的发一点什么非议,人家毕竟是圣人之后,影响还是有的。

谁知道把信一看,这衍圣公府不但没有一句责怪方继藩,而且对少爷是赞誉有加,就差不多要将方继藩比作程朱了,这令王金元心里甚是欣慰。

看看我家少爷,现在谁敢说他不是正宗?

可这一封书信,对于方继藩而言………却是一点都不意外。

方继藩听到这里,就绷住了脸,怒道:“我是神农之后,他是孔圣人之后,这神农不知比孔圣人长了多少辈,他竟敢自称做我的兄长,他好大的架子,是一点都没将本少爷放在眼里吗?这狗东西,不知礼义廉耻,这书读到哪里去了?似他这般的读书,实是让至圣先师蒙羞,回一封书信过去,让他再想想自己的辈分,这书信的格式也有些不对,吹捧本少爷,竟还不对仗,韵脚也几处没有押住,这等不学无术的蠢材,让他重写,否则我代表至圣先师,将他开革出圣人门墙!”

“呀……”王金元惊讶的看着方继藩……老半天回不过神来,呐呐的道:“少爷,他才是正宗啊,是圣人之后。”

方继藩撇撇嘴:“现在我是正宗了,我乃至圣先师的亲传弟子,承继了绝学。退一万步,就算他是正宗,那我便代表我的老祖宗神农,让他做不得人。”

“是,是,是……”在方继藩的瞪视下,王金元硬着头皮道:“少爷说的有理,那……那小人就这样回书了。”

“一个字都不得改,改了便连你的腿一并打断。”

方继藩抛下这句话,便直接上了车,留下了风中凌乱的王金元。

王金元踟蹰了老半天,一拍脑门,而后才匆匆办事去。

…………

方继藩进宫后,直接至奉天殿,见了弘治皇帝,便堆满了笑容。

他先是行了大礼,口称:“儿臣见过陛下,吾皇万岁。陛下今日的气色非凡,陛下气色,即为国运,由此可见,陛下临朝,天下安定,我大明之国运如陛下一般,万岁万岁万万岁。”

弘治皇帝禁不住失笑了,眼中尽是温色,道:“赐座。”

方继藩随即坐下,便见弘治皇帝道:“这西山钱庄的粮田免租,朕听说百姓们是奔走相告,各府各县,都求告来租地,只凭此举,就足以让朕无忧了。”

方继藩一脸真挚的道:“儿臣此举,都是陛下恩准过的,说到底,终究是陛下对万民的恩赐,儿臣不过是在旁帮衬着,有了功劳,那也是陛下的。”

弘治皇帝摇头:“朕凭良心说,当初卿提出要免租的时候,朕还真有些舍不得,可现在想明白了,天下都是朕的,还有什么舍不得的呢?虽说此事旷古未有,却不能因为旷古未有,朕就非要因循守旧,古人的事,终究只可作为借鉴,卿和朕所为,不正是给后人们提供借鉴吗?朕希望成为一面镜子,也能让后世的子孙们行事之时都想一想,朕极力做的是什么,万万不肯做的又是什么。免租惠农,朕没什么舍不得的,希望后世子孙以此为鉴。”

方继藩忙是点头:“陛下如此仁厚……”

弘治皇帝压压手,又道:“还有一事,那刘辉文自请阖族流放黄金洲,卿如何看?”

方继藩正色道:“刘辉文所犯下的乃是逆罪,自是不容宽恕。不过此人毕竟还是有用的,他曾为国子监祭酒,若无半分一点本事,实是说不过去,而且儿臣还听说,有人竟因为愤怒,打死了他儿子,现在,他既希望去黄金洲,那么便准他去便是,刘氏一门,三族之内有上千人,这些人,可都是读过书的啊,杀了实在浪费。”

“而至于儿臣与他的恩怨……到了如今,他罪有应得,子死,阖族流放,已是得到了惩罚。儿臣自是懒得再去追究。哪怕是为了朝廷,为了陛下,这冤冤相报何时了,儿臣也将这仇怨放下了。所以儿臣恳请陛下开恩,准他去黄金洲。”

弘治皇帝心里感触万千。

那些读书人,穷凶极恶,喊打喊杀,可再看看方继藩,方继藩是吃了他们的亏,却还表现出了大度,天底下,这样的青年人,真的是打着灯笼都找不着了。

弘治皇帝手指头轻轻的敲着御案,久久不语,似乎有些觉得惩罚过轻了,显得犹豫。

方继藩见状,便道:“要不……陛下,何不流放他的九族?”

九族?

弘治皇帝顿时一愣。

这五族,便连师生的关系都囊括了。

而刘辉文毕竟曾是国子监祭酒,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这……会不会株连太大了?

方继藩自是明白弘治皇帝心里的想法,哈哈干笑道:“儿臣只是开玩笑的,陛下……三族即够了,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是儿臣的座右铭,虽然这世间险恶,可是儿臣却永远都提醒着自己,要保持着仁义之心。”

弘治皇帝呼出了一口气:“也好。”

说着,弘治皇帝想起了什么,饶有兴致的道:“继藩,你在修书?修的何书?”

方继藩尴尬的道:“这个……儿臣现在不便说。”

弘治皇帝不禁感慨道:“既是不便说,朕也就不追问,不过你既是修书,定是佳作,到时朕定当拜读,这修书,只怕动用了不少人力物力吧。”

这是弘治皇帝自己的观念,朝廷修书,都是需任一个总编撰,而后调拨无数人力物力的。

方继藩则是耿直的摇头,道:“儿臣只一人修书而已,绝不假手他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