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朝败家子 > 第一百五十九章:太皇太后美滋滋

明朝败家子 第一百五十九章:太皇太后美滋滋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7:35:02 来源:大海中文

武侠网 ,最快更新明朝败家子 !

显然,太皇太后对于方继藩的话,是深信不疑了。

听了太皇太后的话,只有弘治皇帝才知道,他是掐死方继藩的心都有了。

却还是淡定地道:“孙臣知道了。”

只见太皇太后抿抿嘴,又道:“既如此,那么哀家就做一回主,此事,准了,吩咐道录司,添方继藩入道籍,却依旧令他在世俗中行走。你这孩子,很好,是哀家从前对你有所误会。”

方继藩摆手道:“臣早被人误会得习惯了。”

这样一说,太皇太后心里感慨起来,是啊,当初多少人说这方继藩不是东西来着,简直是没一个人说他好话的。倘若不是普济真人极力举荐,不是知道他乃是危大有的关门弟子,不是皇帝说出了实情,她心里头还不知怎么想他呢。

可见那些背后乱嚼舌根的人,是多么的可恨。

太皇太后满意地点着头,带着和蔼的笑容道:“你既是来祝寿,可带来了什么寿礼?”

“带来了。”一说到寿礼,方继藩便眉飞色舞起来:“娘娘大寿,臣怎么不带礼来呢。”

“那么,哀家……倒是期待得很。”太皇太后又笑了,却没有继续追问,待会儿唱喏礼单,自然也就清楚了。

这少年郎,看着很实在,是个被人欺负、辱骂、编排,却从不计较的老实人啊,其实他送不送礼,倒是无所谓的。

过不了多久,天色已是不早了,便有宦官入内,禀明命妇们已至午门,太皇太后宣她们入宫觐见。

在那金水桥,在宦官的指引之下,宛如长蛇的队伍,蜿蜒而至,走在前头的,反而不见多少一品诰命夫人。

能获封一品诰命夫人的妇人,在大明少得可怜,除了王妃,更是凤毛麟角,这些妇人,大多已经老迈,出风头的事,自是让年轻的来。

此后则是二品,这个品阶较多一些。

魏国公府的沐氏与方氏两个,一个是淑人,一个是安人,却因为沾着魏国公府的光,则在二品夫人们的后头。

沐氏来过几趟宫里,当年做姑娘的时候,还随父亲黔国公入宫,因而这里的许多景色,她略略都见过。

倒是方氏,显得有些局促不安,这是她第一次入宫,难免紧张。

沐氏冷冷瞥她一眼,低声道:“休要东张西望,小家子气的,别给徐家丢脸。”

方氏默不作声,只乖乖地尾随着沐氏。

待到了仁寿宫,一般的妇人就已止步了,能够真正进入仁寿宫的人毕竟不多,不过数十人而已,即便是太皇太后爱热闹,却也绝不是什么人都准许进去祝寿的。

寻常人,跪在这仁寿宫外头遥祝一下,便已是恩典。

这不到百余的妇人,鱼贯至正殿,沐氏还记得当年曾来这仁寿宫拜见太皇太后的场景,今日再来此地,便生出阔别已久的情愫,又想到自己的弟妹,想来不曾见识,更是挺直了腰杆,入殿之后,行礼如仪,随众妇人行云流水一般,行了大礼。

“恭祝太皇太后娘娘金安,祝娘娘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方氏则是有些慌,连忙拜下去,竟忘了词。

好在混在人丛之中,倒没被人察觉。

一旁的沐氏,却是一清二楚,心里不免鄙夷,真是没有礼数,没见过世面的。

等太皇太后喜滋滋的道:“都起来吧,你们哪,哀家可都见过,都抬起头来。”

众命妇抬头,方氏更是不安,只是这抬眸之间,却看到了坐在太皇太后不远处的一个身影,这身影真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令方氏顿时错愕起来。

继藩……

他……怎么会在此?

不是听说太皇太后与他有嫌隙?

可此时,却见方继藩乖乖地坐在太子殿下之下,靠着太皇太后何其近,这……岂是寻常人可以享受到的恩荣?

似乎……方继藩也看到了方氏,朝方氏这边很俏皮的眨了眨眼。

方氏恍然,这时却听太皇太后道:“都不必客气,也不必拘谨,你们都是来给哀家这老妇作陪的,来人,给大家赐座。”

众命妇再拜之后,这才起身,各自按位次落座。

只有方氏,本就紧张,此时见到了方继藩,更觉得惊诧,一时间,心乱如麻,竟不知如何是好。

这一慌乱,便出了岔子了,忘了再拜,胡乱着起来,茫然间,又寻觅不到自己的座次,急得脸色赤红,忙不迭的,就差眼泪要跑出来了。

她万万料不到,今日会出如此的岔子,家翁的心思,怕是全白费了。

如此一来,其他命妇见状,有的莞尔,一些不近人情一些的,更是噗嗤一笑。

此情此景,方氏便愈发的慌乱了,娇躯颤颤,豆大的泪,终于自眼角噙出来。

朱厚照一看,忍不住捂着肚子,似乎觉得甚为滑稽,捧腹要笑。

冷不防的,方继藩在他腰上,狠狠掐了一下。

朱厚照一下子崩住了笑,朝方继藩看去。

只见方继藩朝他摇头,今儿又是重要的日子,朱厚照倒是忍住了。

太皇太后目光幽森,却是不露声色,只淡淡道:“却不知是谁家的新妇,来人,引她入座。”

有宦官连忙引着方氏在一处角落里坐下。

方氏却是显得惶恐不安,想到今天自己把事情办砸了,心里不禁生出了绝望,此番回去,只怕更受沐氏的白眼,便连南京那儿,若是知道,只怕……

为人妇的人,最是难,上有公婆,身边的丈夫,在这个时代,又是说一不二,至于一旁的妯娌,又是虎视眈眈。

那太皇太后问这是谁家的心妇,众人都默不作声。

倒是那沐氏,笑吟吟地出来,行了礼道:“回禀娘娘,方氏乃徐家的次媳,她不谙礼数,还请娘娘见谅。”

这话儿,看似是在为方氏开脱,可她本可以说,方氏见了娘娘,心里紧张,不知所措,这事儿就可圆过去。

唯独她说的却是不谙礼数,这就别有意味了。

好歹也是命妇,为何别人都懂礼数,唯独你不懂呢?

这显然就牵涉到了你不上心的问题了,规矩,起初谁都不懂,这情有可原,可难道就没人教你吗?魏国公府也是大明有数的名门,这名门之家,肯定有人教的,可你还不谙礼数,这宫里的规矩都不上心,这便是态度的问题了。

太皇太后微微皱眉,显得有些不悦。

沐氏抬眸看了太皇太后一眼,又道:“倘若娘娘要责罚她,这……便是臣妾的疏失了,臣妾身为徐家长妇,闹出此等笑话,是臣妾的不是。”

说罢,她行礼如仪地款款拜下:“臣妾恳请娘娘责罚。”

拜倒,叩头,接着,三拜,再叩,礼毕。

这番话使人听得极舒服,太皇太后不免另眼看了沐氏一眼:“哀家觉得你面熟。”

沐氏便道:“臣妾当年随先王入宫,曾见过娘娘。”

一听先王,太皇太后与弘治皇帝对视了一眼,二人心里都了然了。

原来是云南沐家所出的姑娘,这云南沐家,满门都是忠良,为朝廷镇守云南,不曾有过疏失,很为朝廷所倚赖。

而沐氏口称的先王,实际上是黔国公沐晟,沐晟死后,被朝廷追封为定远王,谥忠敬。

因而,沐家虽为公爵,可但凡提到了沐晟,势必称为先王。

太皇太后目露慈爱之色:“原来是将门虎女,你入宫时,定是还年幼,哀家……竟是将你忘了,你抬起脸来,真是个懂事的孩子啊,徐家的那个混小子,也不知是修了多少辈的福,才娶了你。”

得了这么一句夸奖,沐氏心里自是乐开了花,便更加谦逊:“徐家上下,凡是有人犯了错,臣妾这长妇,都是万死,臣妾愿代弟妹受罚,免得坏了宫中的规矩。”

众命妇在旁听了,心里却都是唏嘘,这沐氏……很会‘来事’啊。

可偏偏,越是这般来事的人,反而越讨长辈喜欢,太皇太后完全不以为意的样子:“哀家不怪你,方氏……也没什么大错,你不必自责,起来吧,近前来。”

她是定远王之女,虽只是庶女,可毕竟有了这一层身份,更得太皇太后的好感。

太皇太后命她上前,她倒是不急不躁,缳首碎步上前,恭谨无比的模样。

坐在角落里的方氏,心里很是落寞,她心里对这长妇的手腕,其实既是佩服,又是敬畏,身世既好,又会来事,说话更是漂亮,无一挑剔,走到哪儿,永远都是光彩夺目。

不安的同时,又不免自哀自怨,只怪自己不知礼数,可是……这侄儿怎么出现在这儿,她依旧想不通。

沐氏上了近前去,太皇太后依旧坐着,却是伸手挽住沐氏的芊芊玉手,笑吟吟地道:“好,好……”

连说两个好,显得亲昵。

沐氏心里已是乐开了花,她自南京来时,也听说许多传闻。

心说那方氏真是不懂规矩,幸好自己讨了太皇太后的欢喜,否则徐家岂不是被她害死了?

此时,她又想到,方家的那个小子,还得罪了周家,只怕太皇太后心里是极有芥蒂的,倒不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