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朝败家子 > 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千秋万代

明朝败家子 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千秋万代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7:35:02 来源:大海中文

武侠网 ,最快更新明朝败家子 !

弘治皇帝这次特别的雷厉风行,说走就走,很快圣驾便启程。

这令所有人都始料不及。

不过,毕竟……这确实是内帑花银子。

因而,只需下旨太子监国,所用的仪仗,禁卫,给养,统统都是现成的。

有了银子,偶尔浪费一下,挺好。

对于祭祖这种事,自是英国公张懋有了用武之地。

他奉旨率一支人马先行,可非要让方继藩陪同。

方继藩实在是受不了这位世伯。

这一路,张懋与方继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探讨的内容,多是祭祖的礼仪。

在张懋看来,自己已经老了,可陛下总需要有个人去祭祖,方继藩是驸马,真是再好不过的接班人。

最紧要的是,能去祭祖,说明了宫中的信任。否则为啥这么多的公候,陛下唯独选择他呢?

方继藩成日游手好闲的,迟早要出事,还不如给他一份差事,将来人们说起,免不了要竖起大拇指,说一声大明忠臣。

方继藩听的耳朵都快要出茧子了。

偏偏张懋还不爱坐车,他要骑马。骑马也就罢了,还非要拎着方继藩与他同骑。

他总是感慨:“咱们的祖宗,都是马上跟着太祖高皇帝得的天下,后世子孙,岂可忘本?别人如何,老夫管不着,老夫专管你。”

方继藩便坐在马上,听着他的絮絮叨叨,昏昏沉沉的要睡,整个人如霜打的茄子。

只过了十数日,先锋的人马便到了中都。

中都守陵的大臣和宦官纷纷来迎。

他们和张懋是熟识的,唯独对方继藩不太认得,只当方继藩乃是张懋身边的小跟班。

守陵的大臣和宦官,大多还是有几分面子的,一般人自是不必搭理,因而对方继藩爱理不理。

等到张懋手指着方继藩道:“此乃齐国公方继藩,都来见见。”

方……继……藩……

这些人一听这三个名字,下意识的就觉得,怎么听着如此的熟悉。

接下来……嗯,要吓尿了。

难道就是那传说中的……

啪嗒一下,方继藩的脚下就跪了一地。

若在京师,方继藩固然也有凶名,可大多人听了,只是觉得有些许的害怕,毕竟……在大家的眼里,京里的那个方继藩,终究还属于人类的范畴,既然是人,再坏再恶,这心里的害怕,还是有限的。

可到了外头,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这传言又多了几道工序,这一个得了脑疾的坏蛋,则变成了没啥毛病,但就喜欢吃人的妖怪,是要将人的血肉丢进磨盘碾成粉末的怪物。

因而,众人战战兢兢,再不敢抬头去看方继藩,只颤颤的道:“见……见过齐国公……齐国公……公……公……侯万代。”

方继藩皱眉,他最讨厌的,就是齐国公的后头再加几个公了。

好在他历来脾气好,不爱与人计较,总算露出了微笑,道:“免了罢,免了罢,不必多礼。”

英国公人等刚刚抵达,自是需做好陛下亲祭太祖高皇帝的准备。

张懋亲自布置,很是娴熟,一切都是妥妥当当,明明白白的。

这中都凤阳,所埋葬的乃是太祖高皇帝的父母,被称为祖陵。

只是在朱元璋去世之后,朱元璋虽葬于南京的孝陵,却依旧在此设有神位。

方继藩亲自前往了太祖高皇帝的享殿,那太祖高皇帝威严的画像,依旧栩栩如生,下头的香火鼎盛,而且每日都有宦官按时清扫,因而一尘不染。

方继藩拜了拜,心里想,今日见了高皇帝,便算是大家认识了,高皇帝您老人家在天有灵,若是在天上听到了一点什么,切切不要相信,那都是小人搬弄是非,您老人家英明神武,纬武经文,天授智勇,定能明察秋毫。

说着,才移至左配殿里休息。

此殿本就是用来给祭祀人员休息用的,张懋早在此喝茶了,见了方继藩进来,却没反应,一愣愣的枯坐在那,眼睛直勾勾的盯着窗外的石碑。

方继藩有些奇怪,便道:“世伯,世伯……”

张懋突的回过神来,却是露出一脸疲态,他慵懒的卷了卷身子的吉服,有些有气无力的道:“真冷啊。”

可……此时天色不算冷呀,这不免令方继藩感到莫名其妙。

张懋面露惆怅,突然道:“我来此,已有十数次了,每次去享殿中拜见太祖高皇帝,都似见他含笑见我,哎……可现在……每一次拜见高皇帝,都在想,或许……这是最后一次来祭祀了,用不了多久,就该亲自去见他老人家了,这人哪,都有生老病死,高皇帝如此,我与你的父亲也是如此,年轻的时候,见着这天下,越来越乏味,总觉得人活着,好生无趣,不过是混吃等死而已,等两鬓斑斑,多走几步都气喘吁吁时,方才害怕起来,才觉得这世上有许多东西,竟还没有亲历。”

“你看这里。”说到这里,张懋揭开了垫着桌子的毛毯,指了指桌面。

方继藩定睛一看,这里有许多的刻痕,密密麻麻的。

张懋勉强笑道:“自这祖陵营建之后,不知何时的规矩,所有来此祭祀的大臣,都会在此留一道刻痕,如今已历七八代了,刻痕越来越多,单单老夫的刻痕,就有十几处,将来啊,还会有人在此留下,这些刻痕,看似凌乱,可在先辈和老夫们看来,其实也是这大明祖陵,世世代代有人守卫祭祀的证明哪。”

张懋打起精神:“从前来此祭祀的大臣,已经逝世了,老夫还在,或许不久也会故去,可咱们的后代子孙们,依旧还会来此,人可以死,可社稷却需要永续,否则如何告慰先灵呢,怕只怕,子孙们不知先人创业和守业的艰难,从此之后,再没有人在此铭刻,这数不清的祖陵殿宇,最终也称了残碑断碣,任那风风雨雨侵蚀,只存杂草,却不知是怎样凄凉之景。”

方继藩想到,明朝灭亡之后,这本是壮丽森严的大明中都祖陵,随即被大量损毁,被人放火纵烧,便连栽种下的松柏,也被入侵者砍伐烧毁,一时也是默然。

张懋突然又道:“陛下为何突然来中都?”

“啊……这……”方继藩想不到张懋的思维这样跳跃:“这……陛下来此,就是希望世伯所害怕的事不会发生,又或者,推迟一些发生。”

张懋皱眉道:“怎么,难道传闻是真的,陛下真要废八股啦?”

方继藩:“……”

这要他怎么答?

方继藩记着,陛下此前还警告过他要保密来着,敢情是连张懋居然都已经收到风声了啊?

方继藩顿了一下,便忙矢口否认:“没有的事,这谁造的谣。”

“京里都在这样传。”张懋不高兴的皱眉道:“你这小子,只瞒老夫是吗?”

“我……我没有……”方继藩有气无力道:“我什么都不知道啊,世伯你饿不饿,这祭祀宰了这么多畜生,不如咱们也吃一点。”

张懋便连忙摇头:“这是动摇祖宗之制,可能是要动摇根基的,八股取士是好是坏,老夫是个粗人,也不甚懂,可老夫只晓得,但凡是习以为常的事,一旦要改变,肯定要惹来许多的麻烦,都说治大国如烹小鲜,陛下圣明,他的心思,不是做臣子能猜度的,可老夫难免还是有些担心啊,这历朝历代的改制,哪有不死人的。继藩,陛下极信任你,你得在陛下身边,多想一些好主意,不要老是瞎琢磨一些有的没的。”

“噢,噢……”方继藩敷衍着道,心里却还在琢磨,怎么全京师……就都知道了呢?这查问一下,算谁的,总不能说是西山书院传出去的吧。

是了,好像萧敬当时也在场,要不……

此时,张懋又道:“当然,管他如何呢,陛下既然变了心意,咱们遵照着去办便是了,改与不改,是陛下思虑的事,我等只负责盯着谁敢添乱子,谁要动摇社稷基业,上马平乱即是。”

方继藩便乖乖的点着头。

方继藩在祖陵里住了几日,随后,圣驾即来了。

张懋领着方继藩人等前去迎驾。

弘治皇帝先奔祖陵享殿祭祀祖先,而后移驾太祖高皇帝享殿祭祀了太祖高皇帝,这一日下来,弘治皇帝本是长途跋涉,年岁又大了,身子自然是有些吃不消,却还是独自一人在太祖高皇帝的享殿里呆了足足一夜,外头的臣子和宦官们,则乖乖在殿外候着。

陛下留在此,大家自是都不敢离开。

到了夜里,享殿里虽是烛光冉冉,昏暗不清,弘治皇帝跪坐在殿下,抬头看着神位,就这么孤独的陪着太祖高皇帝的神位一夜。

太祖高皇帝是否有灵,不知。

弘治皇帝心里在想什么,也无人知道。

次日,当曙光映射入享殿。

弘治皇帝终于走了出来,他的身影被曙光拉得很长,殿外诸臣又困又乏,此时打起精神,抬头瞧见的乃是弘治皇帝苍白的脸,可是这倦容上,却有一双格外锋利的眼睛。

…………

第三章,还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