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朝败家子 > 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一个都别想跑

明朝败家子 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一个都别想跑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7:35:02 来源:大海中文

武侠网 ,最快更新明朝败家子 !

根本的问题,就在于专业性啊。

说白了,当下的御史和大理寺,大多都是金榜题名的读书人,读了半辈子的四书五经,进了翰林院,此后进入都察院或者是大理寺。

对于所谓的律法,他们甚至未必比小吏要清楚。

既然如此,那么索性引入一股新风气,招募一批年轻人,进行专业的培训,让他们负责这些事。

各个京察之间互不干预,你搜你的证,他查他的。

一旦有了足够的证据,直接呈送京察使。

京察使有十三个人,说穿了,就是给这些小京察们进行撑腰的。

虽然最终总是饶不过天子。

可至少……以往的时候,对于官员的监察,不过是靠着所谓的御史弹劾,现在……却开始正规化了一些。

弘治皇帝大抵看过了章程,随即抬头:“这样可以做到万无一失了吗?”

显然,弘治皇帝对于这件事是很重视的。

方继藩则道:“陛下,想要万无一失,很难,所谓人心隔肚皮,这世上最难辨的就是忠奸。”

弘治皇帝皱眉,道:“这么说来,好像也无什么用?”

“有用。”方继藩信心满满的道:“据臣所知,许多官员,可谓是肆无忌惮。将欺压百姓,当做是家常便饭,哪怕是其家里的一条狗,都猖狂无比。可有了监察,儿臣不敢保证他们绝不会贪墨钱财,也不敢保证他们不会徇私舞弊,可是……却可令他们收敛许多。”

弘治皇帝眼眸一张:“嗯?收敛?”

方继藩点着头,道:“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从前因为无所顾忌,所以哪怕只是一个小吏,都可堂而皇之的随意拉着街边的小民索要钱财,可有了监察之后呢,他们或许还会搜肠刮肚的进行贪墨,只是方法却绝非如此粗暴了,小吏如此,上官亦如此。任何事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冰冻三尺也非一日之寒,若指望陛下下一道旨意,就可清除所有的弊害,这未免有些想当然。”

方继藩顿了顿,接着道:“倘使儿臣乃是一个小商贾,每日出入,都受小吏直接索要财物,碰到了官司,哪怕是受了冤屈,也只凭父母官的心情,先打一顿再说,我会如何想?”

“可因为有了震慑,小吏们便不敢如此明目张胆了,可能……只有人托求他们头上,他们才敢遮遮掩掩的索取一些好处,暗中给人输送一些利益。而若是遇到了官司,父母官虽是心情糟糕,却也多有一些顾忌,哪怕是心里偏袒罪犯,也不敢做的太过,表面上维持着公正,这对小民而言,难道不是巨大的进步吗?”

弘治皇帝很认真的听着方继藩的分析,眼中渐渐亮了几分,大有恍然大悟之感:“有一些道理,朕不能清除所有的弊害,却可将罪大恶极者清除掉,让那些胡作非为者得到严惩,如此,才可让人收敛,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话说的好。想不到你竟还懂治大国如烹小鲜的道理。”

方继藩嘿嘿笑道:“陛下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声色,且又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大开言路。不只如此,还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儿臣在陛下身边学习,岂有不开窍之理。”

弘治皇帝却是皱眉:“朕知道,哪怕是要做到这些,也是不易,到时难免会重重的阻力,继藩……朕很担心你啊。”

方继藩坦然道:“此事有益社稷,对天下百姓,亦有莫大的好处,儿臣自是尽心竭力。至于阻力,当然是有的,甚至可能,儿臣还遭致无数人的报复,可这不算什么……”

弘治皇帝低头,又看了一眼章程,不禁道:“这里头竟还有陈田锦?此人……不是刚刚反对过……”

方继藩便道:“陈公只是就事论事,他的品行高洁,素来为儿臣所敬仰,公是公,私是私,私底下,儿臣对他却是敬佩有加,似他这般刚直之人成为京察使,这事才可水到渠成。”

弘治皇帝眼中不由带着赞许之色,感慨道:“想不到,你竟还有这样的心胸。”

方继藩也同样感慨:“儿臣和这位陈侍郎谈过,深深为他的刚正不阿所折服,在我心里,他就像儿臣的兄长一般,儿臣对他,是抱有感情的。”

弘治皇帝颔首,最终定夺道:“既如此,那么就放手去干吧。”

放手去干……我的手伤了啊。

方继藩心里琢磨着,暗暗感慨古人的落后,工伤竟无赔偿,实在是说不过去。

不过方继藩还是很高兴,有了陛下的恩准,事情一切也就水到渠成了。

慎重的挑选了一百个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大多品性不错,且都在西山读书,抽调出来之后,随即便开始进行培训。

另一方面,便是索要钱粮了,这么多个京察,将来总要有银子才可以办公。

他们需在各地租赁房子,还需雇佣一些人手给他们打下手。

当然……必须得有绩效才是,谁能办出案子,且案子的证据详实,并且得到了上头京察使的核准,当真能靠着真凭实据,扳倒地方官吏,这便记功。来年,给予的经费,自会增长,可若是连年都办不出点什么东西,或是好不容易办下来,结果发现,所搜之证竟是无法定罪,这绩效最差的,直接裁撤。

说穿了,在方继藩看来,奖金和经费,就是这些京察们的油门。

为了让自己更有名气,成为佼佼者,有更充裕的经费,这些京察们就必须拼了命的往前冲。

而十三个京察使的职责,恰恰就成了刹车,得检验罪证,确定人证物证的确凿,签发搜索相关的命令等等。

这群年轻人,大多朝气蓬勃,得知自己即将要成为实习的京察,个个都激动得不得了。

他们开始熟读大明律,学习侦查和搜证的技巧,甚至……如何招募线人,辨明检举人的真伪等等。

一个多月的培训之后,这些人便各自领了一笔银子,开始干活了。

事实上……

这是一个如鱼得水的好时代。

因为这个时代的贪渎或是欺压百姓,几乎是不需要遮遮掩掩的。

人们堂而皇之的将数不清的银子,以冰敬、碳敬的名义,送到各家的府上,又或者,打着各种名目欺压小民的事,可谓是屡见不鲜。

偷偷摸摸之类的事,压根就不存在。

因而,所谓的搜证技巧,也根本就不存在。

各个京察,开始不断的接受检举,四处开始寻找人证物证,强抢民女的,直接索要钱粮的,甚至是寻常的小吏,京察们几乎都不放在眼里。

这些光天化日之下所发生的事,可谓是触目惊心。

人们对此,也早已习以为常。

数不清的罪证和卷宗,犹如雪片一般,堆砌的满满有一个屋子。

而此时……方继藩就立即请了朱厚照来。

在顺天府的一个小院落里,朱厚照再将所有的京察使,统统都招了来。

这些京察使们,对于京察……其实没有太多的概念,只是偶尔会有一些公文送到他们手里,告诉他们事情进展到了哪里。

有时,也请他们去坐一坐,大家群策群力,看看有什么对京察的看法。

现如今……

十三个京察使汇聚一堂。

衍圣公孔闻韶来了,逢人就笑,是个很随和的人。

英国公张懋和成国公二人,对这事不太懂,自觉得自己是来凑数的。

寿宁侯在一旁,则是叫嚷着饿了,朱厚照瞪了这舅舅一眼,他才住了口。

欧阳志自是很安静的坐在角落。

至于梁储,依旧还是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

萧敬也不情不愿的来了,且还很不情不愿的和刘瑾坐在一起。

他虽面带微笑,心里却不免嘀咕,咱是什么人,他刘瑾是什么人,咱在宫里一手遮天的时候,你刘瑾算个屁,现在……竟还平起平坐起来,哎……人生啊……

锦衣卫都指挥使牟斌板着脸,面上带着阴鸷。

陈田锦却显得颇为得意,悠然的捋须。能坐在这里的人,都不是等闲之辈,自己受方继藩这狗东西的敬重,不过……

陈田锦还是觉得这京察雷声大雨点小啊,这样也很好,还是不要折腾的好,既有了一个京察使之名,又免去了麻烦,这岂不是好?

方继藩见到了陈田锦,就笑吟吟的和他打招呼:“陈公,你好呀。”

陈田锦就抿着唇,故意别过脸去,一副少来套近乎,老夫和你没啥关系,别坏了老夫的清名。

方继藩竟也不恼,太子坐在首位,方继藩咳嗽一声:“太子殿下,人都来齐了,现在是否可以开始定巚案卷了。”

朱厚照倒是显得很激动:“好,现在起,所有人都不得离开,直到将这三百多桩弊案定巚之后,才可离开,这外头已派兵值守啦,一只苍蝇也别想飞出去。”

太子殿下一席话,顿时引发了许多人的窃窃私语。

咋回事?

什么三百多桩案子?

定巚个啥?

为啥不让人走?

陈田锦心一沉……不对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