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朝败家子 > 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一网打尽

明朝败家子 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一网打尽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7:35:02 来源:大海中文

武侠网 ,最快更新明朝败家子 !

牟斌说着,吁了口气。

他倒是不敢去与太子和方继藩争什么。

只是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证明自己的能力。

“所以,现在锦衣卫各千户所,百户所,都给我动起来,无论有多难,也切切不可懈怠。”

牟斌只能如此交代,这个时候说再多都显得苍白,只希望锦衣卫上下都能尽力而为,将白莲教那伙人缉拿归案。

到了次日一早,弘治皇帝召牟斌入宫。

牟斌见驾,见弘治皇帝手里拿着最新的统计数据,萧敬在一旁伺候。

这新的统计数据,看着极为骇人,弘治皇帝面上露出了深思之状。

方小藩设计了一个新的统计方法,即将所有的产出,进行折价,而后,再根据税赋,推算出各府各县的生产值。

这种计算的方法,虽然未必完全做准,但是却可大抵看出一点各府各县的产出。

在最新一年的统计里。

京师的增长尤其之高,其产出,竟是去岁的一倍以上。这自然和大量的灾民涌入,以及各种建设还有无数作坊的产出相关。

而其次,便是保定布政使司了,保定布政使司下辖的不过是一府一州,在各省之中,辖区面积是极小的,可其增长,也是一骑绝尘。

京师加上保定布政使司,产出竟已超过了原本向来富庶的江南诸省,以至于南直隶,浙江,福建,江西诸省相加,竟还远远不及。

弘治皇帝又看了税赋的情况,这种差距就更加大了,因为京师和保定布政使司商税的推广,国库的岁入,已高达一千九百万两纹银,是其他诸省的十倍之差,各省采取的,乃是实物税,不过…………

弘治皇帝拿起了其他各省的奏报,各省巡抚和布政使,似乎也在士绅的呼吁之下,希望缴纳银税了。

究其原因,从前大家乐于缴纳实物税,这是因为实物税有好坏和良莠之分,且还有大量的损耗,这就给予了不少人上下其手的机会。

同样是声称上缴了粮食,可这新缴的粮,还有好米和差米的分别呢,可送进了粮库,它就是米。

至于粮食,总需要转运,运输的过程中,需动用人力物力,粮食也难免会损耗掉,这又是一笔进项。

可随着通货膨胀的缘故,人们就不再愿意以实物纳税了,毕竟,同样一斤米,上半年可能价值三文钱,到了下半年,可能就是四文,人们意识到,资产的价值是随时变动的,且商业活动的增加,商品的出售,越来越容易,甚至许多商贾现在直接深入到各乡各里,直接收购粮食,免去了许多的麻烦。

如此,为何不以银子来计价缴税呢?

弘治皇帝沉吟着,淡淡道。

“而今,钱庄的银票已经推广开,这买卖是越来越容易了,不过……银票却也要提防大明宝钞的前车之鉴……保定府新政,已有成效,这是欧阳志的功劳啊,有了保定布政使司作为榜样,新政的推行,已经步入了正轨,朕看,应当召欧阳志回京了。”

接着,弘治皇帝喃喃自语:“至于以银计税,施行一条鞭之法,朕看,也到了时候,不过,粮乃朝廷的根本,其他的实务,可以以粮计税,唯独是粮食,却不可操之过急。”

弘治皇帝低头,提起朱笔,批了一个条子,交给萧敬:“送去内阁,让那个讨论吧,朕的意思是,其他诸省,可以以银代粮计算税赋,唯独江南诸省,却是切切不可。让内阁拿出一个章程来。”

萧敬自然是懂弘治皇帝的意思,接过批条,便唯唯诺诺的点头。

江南的粮税,占据了天下粮赋的一半。

倒不是说,江南的产粮占据了整个天下的一半,而是江南与京师之间,有大运河联通,运粮方便,损耗最小,直接走水路,也节省人力,而其他诸省若是收了一斤粮,能有半斤送到京里,就算是阿弥陀佛了,粮税的意义确实不大。

“去吧。”弘治皇帝朝点头的萧敬轻轻一挥手。

萧敬听罢,弓着身,应了,举步要走,抬头,看了一眼牟斌。

牟斌低垂着头,束手而立。

弘治皇帝目光才看在牟斌身上,平静的道:“牟卿家,你来了啊。”

牟斌立即拜倒:“臣见过陛下。”

“朕一直都在等你来,怎么样,白莲教,可有眉目了吗?”弘治皇帝对此,表示关切。

盗取了这么多的火药,这还了得,而且这些人狼子野心,竟还要谋害大臣,这已是无法容忍了,早一日拿住弘治皇帝才能放心。

现在京里风声鹤唳,三个内阁大学士,弘治皇帝都派了大臣,妥善的保护了起来,可这样下去,却不是长久之计。

弘治皇帝只能寄望锦衣卫早点将那些人抓住,因此他看着牟斌的目光透着几分期许。

牟斌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便郑重的道:“锦衣卫上下,已在尽力了,请陛下放心,不出一月,臣定将他们一网打尽。”

弘治皇帝微微颔首表示信任,不过他沉吟了一会,便道:“你是侍奉在朕身边的老臣,朕知你稳健,白莲教行事诡谲,又历来隐秘,一个月的功夫,是难为了你,可是眼下,是不急也不成,朕相信你能办好差事的。”

牟斌听到老臣二字,像是触动了心事,整个人激动起来。

他不是一个极聪明的人,只不过当初弘治皇帝在詹事府做太子时,自己在近前伺候而已,可以说,他是亲眼看着弘治皇帝长大的,此时,弘治皇帝已是满头华发,而牟斌他自己亦是垂垂老矣,虽然陛下不喜厂卫,可对自己,却是历来不错。

牟斌眼睛微红,不禁哽咽,拜倒在地:“老臣能为陛下分忧,实是三生之幸,岂可不肝脑涂地,纵是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弘治皇帝微笑,吁了口气,便认真的同牟斌说道:“朕不过命你剿白莲教匪而已,什么斧钺啊汤镬的,你是锦衣卫指挥使,怎么可以说这样的话。”

“是。老臣万死。”

弘治皇帝安慰他:“好好干吧,你的孙子,年纪也不小了吧,让他进西山书院吧,等将来学而有成,朕自有重用。”

“是。”

…………

正说着,外头却有宦官匆匆进来:“陛下……陛下……白莲教匪……拿住了……拿住了。”

弘治皇帝一听,一脸诧异的看着牟斌。

这个老家伙,很有一手啊。

刚刚在朕面前说一月之内,必定拿住白莲教匪,转过头,人就拿住了?

牟斌一脸懵逼,完全是一副怎么回事的样子。

见牟斌恍恍惚惚的样子,弘治皇帝也是疑云丛生,怎么,他一点都不知道?这到底怎么回事?

弘治皇帝便看向那宦官,那宦官会意:“是顺天府拿住的,包抄了一个仓库,寻到了那一批火药,当场就抓了十三人,除此之外,在其他各个窝藏点,又抓了九十余人,几乎算是一网打尽了。”

顺天府……

这有点狗拿耗子之嫌啊。

不过……

狗还真拿住了耗子。

你还真不得不佩服它。

前些日子,太子可谓是可劲了折腾,这又是修新衙门,弘治皇帝只当自己这儿子想要卖地想疯了,满脑子都是钱,这不像自己啊,一点大局观都没有。

可谁料到……

弘治皇帝看着那宦官,眉头不由一扬,问道:“人在何处?”

“就在顺天府大牢里呢。”

弘治皇帝面上变幻不定。

顺天府……

官不修衙。

那两个家伙,却是把顺天府修去了数十里之外。

他是真佩服这两个家伙。

弘治皇帝沉吟着:“朕去看看。”

“陛下……”

牟斌心思复杂,回过神来,听说陛下要去顺天府,显得有些担忧。

“陛下……”

弘治皇帝朝牟斌微笑道:“朕有卿家保护,有什么可担心的呢?走吧,顺天府乔迁,朕还没有去看过呢,不是百姓家乔迁,都叫乔迁之喜的吗,要送礼的。看看咱们的顺天府府尹,要送朕什么礼。”

牟斌懵逼:“……”

良久,他深吸了一口气:“陛下,百姓家乔迁之喜,是……是………是宾客送主人家礼。不是主人家送礼给……”

“噢。”弘治皇帝点头,一脸回过味来的神色:“原来如此啊,朕竟是想差了。”

弘治皇帝淡淡道:“可细细说来,朕乃天子,朕才是顺天府的主人,不是吗?走吧,朕想看看,那些白莲教,到底是何方神圣。”

牟斌心思复杂无比。

可是弘治皇帝并没有责怪他的意思,此时,他哪里还敢怠慢,立即跟在弘治皇帝的身后。

弘治皇帝摆驾,上了车,在禁卫的拥簇之下,一路出宫,行了足足一个多时辰,哪顺天府才遥遥在望。

远远看去。

那顺天府竟是极为巍峨,占地也是不小,有主楼,副楼数十。

弘治皇帝下了车,穷目眺望,心里不禁想,这只怕花了不少银子吧。

…………

这是昨天晚上的第三更,不算今天的,今天三更照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