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朝败家子 >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圣天子也

明朝败家子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圣天子也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7:35:02 来源:大海中文

武侠网 ,最快更新明朝败家子 !

轰隆……

朱厚照话音落下,突的外头响了一声雷,天竟黑了下来,乌云翻滚,似有暴雨袭来。

方继藩吓得脸都白了。

却见朱厚照依旧面不改色。

方继藩道:“张娘娘乃殿下之母,岂可绑了。不妨如此……”

方继藩眯着眼:“我等是光明正大,请陛下动身即可。”

朱厚照顿时怏怏不乐,觉得这样,似乎没有什么趣味。

外头已是大雨倾盆。

刘瑾却是松了口气。

方继藩笑吟吟的看着刘瑾:“孙儿,你这一路来,辛苦了。你在保定府,这保定府的新政,推行的如何?”

刘瑾想了想:“好吃的应有尽有,就说吃……”

朱厚照呵斥:“你这狗东西,就知道吃。”

刘瑾:“……”

方继藩含笑道:“殿下,刘瑾这孙儿,你不要责怪他,他说的有道理,民以食为天,吃的东西多了,不正说明政通人和吗?不过一说到吃,我却是饿了,肚里少了油水。”

…………

这暴雨如注,廷议却才开始,外头雨水哗啦啦的打在落地窗上。

宦官们纷纷鱼贯而入,打下了窗帘,而后,有人点起了一盏盏的宫灯。

弘治皇帝坐在御座上,不发一言。

廷议乃是刘健主持。

今日所议的,恰恰是京察之事。

吴宽将京察之事,一一奏明。

人们对于吴侍郎,却是敬仰的,听他说到京畿之内,通州第一,顿时……群臣哗然,纷纷颔首称是。

除直辖的顺天府之外,京畿各府,通州之后,乃是永平府,再之后,则为天津卫,天津卫虽只是卫,却因为港口的兴建,变得越来越要紧,因而,也独立于各府之外。

让人觉得不尽如意的,却是保定府,保定府竟除了大名府之外,列在了倒数第二,竟连真定府,竟都比他强上一些。

吴宽肃然的介绍道:“保定府在京察之中,查究出来的问题最为显著,好在,知府欧阳志,两袖清风,为官清正,堪称称职。可其属官,实是良莠不齐,多为三等……”

殿中又嗡嗡起来。

都察院御史韩燕站出来,道:“既如此,理当裁撤这些庸官,免使百姓受其戕害。”

也有人激动的道:“欧阳志固是两袖清风,实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可在知府任上称职,属官却多又不谐,这岂不是也是他无识人之明,无法整肃府中吏治之故?因此,这也是欧阳知府的过失,朝廷理应予以申饬,教他牢记教训。”

“新政关系国本,今日看来,通州之新政,非保定府可比,杨一清在任上,可谓劳苦功高,恳请陛下,下旨嘉奖,以彰其功。”

见此纷闹的局面。

刘健只是主持,倒也没说什么。

可百官们却激动不已。

个个侃侃而言,热闹非凡。

不过于本心而言,刘健却是松了口气,杨一清,确实是争了口气啊。

欧阳志力主提拔贱吏为官,本就是坏了朝中的规矩,刘健对王不仕甚是欣赏,可不代表,他认同这样做。

倘若如此,那么……读书人金榜题名做什么?

弘治皇帝则一声不吭,内心深处,却是对欧阳志颇有失望,他本是对欧阳志更看好一些,只是……京察的奏本已上了上来,才短短一年不到,通州就已政通人和,而保定府各县,却在庸官的治理之下,鸡飞狗跳,果然……这些人是没有经验的。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圣人说的话,果然没有错。

百官们似乎受到了莫大的鼓舞。

一番高谈阔论之后,刘健方才朝弘治皇帝行了个礼:“恳请陛下裁处。”

弘治皇帝顿了顿:“下旨嘉许通州府上下吧,至于保定府……”弘治皇帝有点拿捏不定主意,他沉默了片刻:“先申饬一番,若再不纠正,所有功考三等者,俱都革退,以儆效尤。”

百官们心里是颇失望的,他们巴不得现在就革退了才好。

可显然,陛下还想留欧阳志一点颜面,若是直接革退,欧阳志就真成光杆司令了。

刘健道:“是。”

弘治皇帝又道:“朕已下旨,命安陆的兴王来京,朕和他,乃兄弟也,许久不见,心里甚是想念啊。朕已接了快报,其下月便至,张卿家。”

礼部尚书张升道;“臣在。”

弘治皇帝道:“卿亲往郊外相迎,不可怠慢。”

“臣遵旨。”

弘治皇帝出了一口气,心里却有些郁郁不乐。

欧阳志乃他最是倚重和看好的人,甚至……他认为,这个老实忠厚,行事干练的青年人,在磨砺之后,可入阁辅政,可这一次,却暴露了欧阳志的不足,过于轻信身边的人,以至于,被一群小吏所蒙蔽,异想天开的,将他们提拔起来,只是现在看来……似乎起了反效果。

“好了,今日就议到此吧,外头是磅礴大雨,诸卿,且先告退。”

众臣抖擞精神,告退而出。

弘治皇帝孤零零的坐在金銮上,取了吴宽所上的京察奏疏,此后取了朱笔,进行了朱批,而后道:“萧敬。”

“奴婢在。”

弘治皇帝道:“抄录邸报,咸使天下人闻之。”

“奴婢遵旨。”

却过不了多久,却有人来禀报,说是太子和方继藩到了。

弘治皇帝微微一笑:“他们竟还记得朕,朕竟以为,他们将朕忘记了。”

朱厚照和方继藩二人入殿。

弘治皇帝故意不去看他们,低头看着奏疏,只慢悠悠的道:“你们,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吧。”

“父皇。”朱厚照笑吟吟的道:“儿臣今日去龙泉观算了一卦。”

弘治皇帝面带不悦之色:“朕倒记得,李商隐曾有诗曰: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一句,说的乃是汉文帝召见贾谊的旧事。为君和为储君者,自得天命,何须问鬼神和前程之事?朕虽久闻,龙泉观甚是灵验,可它再灵验,亦不可如此。”

朱厚照汗颜,不由偷偷的看了方继藩一眼,心里似在说,老方……接下来怎么说?

方继藩却是乐了:“陛下此言,实是教儿臣敬佩,儿臣也是这样想的,不过这也怪不得太子殿下,只是那该死的龙泉观,想要攀龙附凤,这才再三请太子殿下去,太子殿下……只是碍于朝廷所赐之真人的面子罢了,往后,太子殿下得了教训,定是再不敢了。至于那龙泉观,实是该死,竟是蛊惑太子殿下,儿臣建议,诛他龙泉观满门,以儆效尤。”

弘治皇帝:“……”

后世有一位高士,他说的真好,即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弘治皇帝本是因此对龙泉观心生反感,算卦算到了太子头上,你们……想做什么?

可听了方继藩恳请自己杀光龙泉观上下,弘治皇帝突然又觉得这些龙泉观的道人竟是挺可怜的,于是生出了恻隐之心,他搁下了朱笔,抬头,板着脸道:“那龙泉观,卦象是什么?”

朱厚照才道:“是说儿臣贵不可言,将来克继大统,自是要成千古一帝,古今帝王,都不能及……”

古今帝王及不及,方继藩不知道。

可是方继藩急了。

太子殿下,要点脸好吗,来的时候,可不是这样说的。

弘治皇帝哑然失笑:“你这话,真是胆大包天,龙泉观必不敢下次箴言,十之**,又是你在胡说。你若真有这个本事,做什么千古一帝,朕倒是放心,怕就怕你不知自省,性子鲁莽,贻害了天下人。”

朱厚照睁大眼睛:“父皇这样说,可是看不起儿臣了。父皇,儿臣有些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弘治皇帝冷着脸:“既不知当说不当说,那就不必说。”

方继藩已下意识的,开始脚步挪了挪,离朱厚照远一些。

这王八蛋,方才商量好的话,他全忘了,又开始胡言乱语了。

扎心啊。

朱厚照却是笑嘻嘻的道:“儿臣斗胆,非说不可。父皇虽还算是圣君,可儿臣一直以为,父皇为政,过于偏听偏信了,儿臣就不同,儿臣任何事,都要眼见为实才好,如此,才不会被人所蒙蔽,儿臣听说,现在通州和保定府的新政如火如荼,想恳请父皇,准儿臣去看看,亲眼见见,咱们大明眼下最紧要的新政,到底是什么样子,还请父皇恩准。”

弘治皇帝皱眉,这个小子,很久没有揍他,他已经忘了自己是朕的臣子和朕的儿子了吗?

口气很大,话音很刺耳。

倒像朕是糊涂虫一般。

弘治皇帝眯着眼:“你们,是想让朕去看看保定府和通州吧。”

朱厚照:“……”

方继藩立即道:“陛下圣明,果然是什么都瞒不住陛下啊,儿臣惭愧的很,这……这……儿臣在想……”

弘治皇帝怒道:“既是想如此,为何绕这么大的弯子,京察的事,你们也知道了?你们来此,可是对吴卿家的京察不满,不服气?”

…………

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