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朝败家子 > 第一千零三十八章:上天有好生之德

明朝败家子 第一千零三十八章:上天有好生之德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7:35:02 来源:大海中文

武侠网 ,最快更新明朝败家子 !

方继藩这一席话。

让殿中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

这话,也只有他敢说啊。

严侍读面上一红,很想和方继藩拼个你死我活,可转而却又放弃了,因为……方继藩……真的不好惹。

真要和方继藩拼命,那就是真正的仗义死节了。

他只好道:“方都尉,你不要顾左右而言他,现在要说的,乃是科学院的问题,这科学院中,充塞的都是鸡鸣狗盗之辈,大明历来,是以功名求取官职,何来这科学院,不需读四书五经,便可位列朝班的,我知这些人,都是方都尉的徒子徒孙,方都尉护犊之心,我也可以理解,可是……就说这王文玉,这王文玉……”

众人都看向王文玉。

王文玉低着头,似乎不习惯这场面。顿时心虚了。

他的表现,实在令人失望,完全是手足无措的样子。

论起口舌之辩,一万个王文玉,也绝不会是严侍读的对手。

他惊惶不安,忙是眼巴巴的看向方继藩。

这神态,顿时令许多人更是心生厌恶和鄙夷。

就这么一个家伙,让陛下下了旨意,引发了九江军民的滔天仇恨……

有人站在班中,突然道:“王文玉手足无措,看来……得指望方都尉给他喂奶了。”

方继藩还来不及看是谁说的,这殿中,却突然传出了哄笑。

这摆明着……就是说,王文玉是什么东西,一个自己不敢挺身而出的人,连说话都说不清楚,遇到了事,便躲在方继藩这老母鸡……不,大公鸡的背后,这样的人,还不可笑吗?

似乎一下子,许多人寻觅到了王文玉的弱点。

“此事,是因王文玉而起,方都尉,为何不让王文玉出来,说个明白?”

“对,请王文玉给陛下和我等一个交代。”

王文玉脸色铁青,本来若让他老老实实出来,他倒还勉强能说几句。可问题的关键在于,众人纷纷起哄,他心就慌了。

平时他沉默寡言,只顾着研究天象和地理,这么大的阵势……他心虚啊。

弘治皇帝皱着眉。

显然,陛下的初衷,不在于追究谁的责任,甚至……王文玉所言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江西会不会下暴雨,还是未知数呢。现在也不是追究的时候……

他有些心寒,心寒的是,群臣们到了这个时候,违背了自己的初衷,到了此时,还想着攻讦对手。

“请王文玉说个明白,我等并非针对他,只是此等大事,他躲着不肯见人,这是何故?”

“对,说个明白。”

王文玉彻底的吓呆了。

其实他身侧的一些科学院翰林,也开始惶惶然起来,一个个低着头,不敢发言。

“哈哈……你看,他裤裆湿了!”

有人忍不住,大叫。

没有人去追究,谁在殿中喧哗,所有人下意识的看向王文玉……果然……他的下裆位置,竟是湿了一片。

吓尿了……

方继藩:“……”

朱厚照则看向方继藩:“……”

人间惨剧啊。

朱厚照有点发懵,怎么……你老方选了这么一个怂货。

方继藩抬头,看着这雕梁画栋的大殿,视而不见。

王文玉几乎要崩溃了,他顺势的拜下:“我……我所奏之事,统统有所本……并……并没有……”

说到此处,便哽咽了,说不下去,泪眼模糊的看向方继藩:“师公待我,恩重如山……我愧对师公……我……”

许多人都冷眼的朝此处看来。

那严侍读更是趁热打铁:“陛下,这样的人,竟也可以为官,与文武并列,此乃臣等奇耻大辱也!”

弘治皇帝:“……”

王文玉的表现,也实在让他失望。

这哪里有什么大臣之风。

他虽知这是有人刻意想要群起而挞伐科学院,只是……科学院这些人,未免……也太弱了吧。

弘治皇帝心里焦虑,百姓们的怨言,百官的诘难,还有科学院这些翰林们的表现,让他痛心疾首,让他……心里也生出了恼怒。

弘治皇帝忍不住瞪了朱厚照一眼。

朱厚照:“……”

他心里说,父皇,这一次真的不怪我啊,我哪里知道,这家伙竟这么的怂,这是方继藩拟定的名录啊。

自然……这番话,他又咽进了肚子里,还能怎么办呢?难道坑了老方,这不是我朱厚照的风格,我朱厚照,为兄弟,两肋插刀……

“陛下……”此时,连刘健,也是哭笑不得,他心知今日发生的事,势必要流传出去,成为天下人的笑柄,他咳嗽一声,身为内阁首辅大学士,此时不得不出来说句话了:“陛下,老臣以为,科学院的人选,挑选的似乎确实有些鲁莽,这科学院竟可随扈陛下,待诏宫中,甄定的人选,自当是慎之又慎,科学院,是好的,不过老臣以为,这科学院随扈宫中和待诏宫中的事,还需缓一缓,否则……”

话说到此处,显然,连刘健都不愿和稀泥下去了,本来还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现在看来,科学院这是烂泥扶不上墙。

就在弘治皇帝又羞又愤,众臣似乎颇有几分墙倒众人推之心的时候。

尤其是那严侍读,此刻似乎颇有几分春风得意,他还待要接茬,说点什么。

外头,却有人匆匆进来。

是萧敬,萧敬不明所以,入殿之后,慌忙的拜倒:“陛下……”

萧敬背后,是牟斌。

牟斌一副懊恼的样子,似乎因为被萧敬截了胡,很是不满,可……显然他不愿开罪萧敬,虽不甘愿,却也不敢有什么话说。

“陛下,九江府,有奏!”

萧敬一言落定。

殿中…………一下子安定了下来。

鸦雀无声。

弘治皇帝皱眉,萧敬在这个时候,进上奏疏,定又是出了什么大事。

弘治皇帝叹了口气:“念吧。”

“奴婢遵旨!”萧敬颤抖着,似乎他早有心理准备,打开了奏报,扯着嗓子道:“九江府小旗刘亞夫奏曰:十月二十四子时,九江府久旱,突降骤雨!”

骤雨……

弘治皇帝眉狠狠的沉下。

十月二十四日,这岂不是……前日……

前日下了暴雨?

细细算来,这时间……

弘治皇帝诧异的抬眼,看了那拜在地上,战战兢兢,吓尿了的王文玉一眼。

这时间和王文玉的预测,居然……完全吻合!

群臣顿时哗然,人们开始议论。

“肃静!”弘治皇帝厉声喝道。

此时,大臣们才噤口,那严侍读,脸已拉了下来,他面上挂着的笑容,逐渐的消失。

方继藩也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固然知道,天气的预测,是可以做到的,只要掌握了规律,就没有做不到的事。

可是……这并不代表,王文玉可以做到。

因为这其中,牵涉了许多东西,对于王文玉研究的方向,方继藩也是将信将疑。

可没想到……这个自己最亲爱的徒孙,居然……预测对了。

萧敬扯了扯喉咙,而后道:“此雨连下一夜,大雨如倾盆,次日晨,突闻汛情,九江一段江口决堤,大水倒灌,连绵数县……”

“……”

弘治皇帝呆住了。

连绵数县……

这殿中之人,俱都明白,这突如其来的汛情,且连绵如此之广,意味着什么。

“雨至今未停……而大水漫漫,附近诸湖,俱都倒灌………九江近半府县,已沦为泽国,洪水席卷砂石,冲毁房屋无数……”

任何人都明白,这等汛情,所带来的破坏,是毁天灭地的。

“幸赖陛下及时下旨,九江、南昌两府诸县,及时迁徙人口至高处,官府的储粮,亦都迁至高处囤积,此次……水患,伤亡者虽无以估计,绝大多数的军民百姓,暂时都无碍,官仓储粮,暂可供给灾民,卑下预计,受害者,不及往年汛期之万一……”

呼……

弘治皇帝长长舒了一口气。

无论如何……人命算是保住了。

若如往年那般的遭遇这样的大水,甚至河堤决口,死伤只怕至少要十万人,不只如此,大量的人横尸遍野,大水又未退去,瘟疫会立即开始流行起来,再加上,官仓的粮食若是没有及时保护,那么……这绝对是人间地狱,而现在,只是零星的伤亡,人还活着,暂时又有粮食,可以等待朝廷下一步的救援,人心就会渐渐的安定,只要有了秩序,有了粮食,百姓们还没有彻底的绝望,哪怕是水淹了田地,冲垮了屋子,来年,照样可以重新开始。

这一次决定,竟是拯救了成千上万人。

弘治皇帝懵了。

他茫然的看向左右的百官大臣们。

而文武百官们,也一个个听着这震撼的消息,接下来……又开始哗然了起来。

“这实是上天有好生之德啊,若非列祖列宗保佑,不知要死多少人。”

“上天有好生之德,何来的暴雨?”

“若这小旗官俱实禀奏的话,此次水灾之大,只怕是历年不曾有,怕是百年也难一遇了,以往,何时一夜之间,江水就冲破河堤的……若非陛下圣明,天知道要死多少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