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朝败家子 > 第一千零三十章:升官发财

明朝败家子 第一千零三十章:升官发财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7:35:02 来源:大海中文

武侠网 ,最快更新明朝败家子 !

弘治皇帝瞪了朱厚照一眼:“朕不管这些,倘若是杨卿家伤了一根毫毛,朕也不寻方继藩,朕寻你!”

“呀……”朱厚照眼珠子转悠着,他想大叫不公,可最终却是垂头丧气,哭笑不得道:“儿臣知道了。”

他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

弘治皇帝却只一笑:“过几日,命科学院的人当值吧,他们暂且,只能为传奉官……”

所谓传奉官,是不经科举,直接被宫中所任免的官员。

弘治皇帝又叹了口气:“想当初,先皇帝在的时候,信任那些术士,为使他们出入宫禁,为先帝炼制不老丹药,更是为了以示恩宠。先帝对这些术士,纷纷敕命为官。朕那时还是太子,对于这些人,可谓是深恶痛绝,哪里想到,竟会有朝一日,竟也大量授予传奉官员,可有什么办法呢,变则通,不变则不通,朕希望,朕的决定非先帝那般,是正确的!”

朱厚照道:“父皇圣明的很。”顿了顿:“这是老方说的。”

弘治皇帝撇撇嘴:“圣明也好,不圣明也罢,反正他都这样的说。”

弘治皇帝抖擞精神,叹了口气:“朕也希望……科学院,不会令朕失望,你不会令朕失望,继藩也不会令朕失望!朕做这些,已是鼓起了太多太多的勇气,好了,去吧。”

弘治皇帝起身,一挥手,他慢慢踱步至落地窗前,夕阳西下,余晖折射在玻璃窗上,在弘治皇帝的身后,映射出了一道长长的影子,落日之辉,与这身影相映成趣,而弘治皇帝,却是沉默不语。

萧敬站在一旁,他为弘治皇帝默默的收拾着案牍,案牍上,那一份杨一清的奏疏,萧敬只扫视了一眼,大抵看过之后,萧敬面带微笑,这……还真是抽调了大明百官之中最厉害的精兵强将,萧敬乃东厂督主,这里头的许多名字,他都略有印象。

杨一清……看人……真准!

反观那方继藩和欧阳志,挑的都是一群什么歪瓜裂枣啊,这些人要出身没出身,要功名没有功名,更没有显赫的名声,凭着一群这么不着调的人……

萧敬不禁……摇摇头。

…………

杨一清与欧阳志都是精干的人,他们的奏疏,得到了天子的恩准之后,便立即动身赴任。

欧阳志是在某个清晨时出发的,他不敢惊动恩师,所以故意走的早一些。

一些师兄弟,默契的给他送行。

这么多年在恩师座下学习,大家早已亲密无间,彼此犹如兄弟。

在这清晨的曙光之中,长长的作揖,相互拜别,彼此到一句珍重,便各自转身,没有回头,不曾停留,诸师兄们,各有一番天地,除了共勉,自也顾不得这么多儿女情长。

……

杨一清走时,却是有不少人相送。

他乃名臣,此次挺身而出,颇有几分正名的意味。

因而,不少人给予了他鼓励。

杨一清微笑,看着乌压压来相送的诸公,却只微笑:“听闻欧阳志来去,一苇渡江,身无长物,此等风采,实是令人敬佩。今吾此去通州,上为国家推行新政,其实,也怀着私心,就是想和这位欧阳学士,一较高下。吾乃圣人门下,自当以国家为重,不徇私情,次之,也有与欧阳志争雄之心,此非妒贤嫉能,无他,实是不愿小人为官,开朝廷百二十年之先河,以至将来,胥吏为官,扰乱朝纲。”

众人纷纷点头:“杨公所言,虽口称私欲,实则,却是赤诚之心,吾等叹服。”

杨一清一身青衣,他容貌还算端庄,只因为在陕西时,似乎日晒雨淋,因而肤色粗糙黝黑,今日赴任,并非穿着宫中的赐服,也只一件青色儒杉而已,腋下夹了一柄油伞,油伞的木柄斑驳,他长身伫立,衣袂为这晨风吹的飘起,微笑:“久闻方都尉教徒有方,欧阳学士乃当下名臣,早盼赐教,今日有缘,倒想一试深浅。”

说着,旋身,而去。

身后诸人,纷纷作揖。

有这杨一清出马,大家心安了许多,目送杨一清离开。

许多人面带着感动,眼里有些湿润。

这些年来,实在是太憋屈了啊。

朝廷早已是面目全非,现在到处都是新学,是新政,倒显得自己这些人,成了朽木一般,大明朝,士人难道要亡了吗?

这虽是杞人忧天,可危机感却迫使许多人,心里惆怅,看看现在天下变成了什么样子啊。

幸好,这世上,总会有俊杰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

这位杨公,想来就是命中注定的那个人。

有他在通州,还安插了这么多精干之人,区区保定府,又算得什么?

一群胥吏,能翻起什么浪。

“慢走……”

“要小心,那方继藩,最爱阴谋诡计,他若是狗急跳墙,只恐于杨公有所不便。”

众人嘱咐着,还沉浸在这感伤之中。

就这么默默的站着,看着杨一清上了马车,又看马车徐徐远去。

不禁让人心里沉甸甸的,大家心里既是敬佩,又怀着希望,似乎认为,只需杨一清此去,定将这天下,拉回自己熟知的轨道中来。

若能如此,真是国家之幸,苍生之幸啊。

许多人红着眼睛,默然无言。

待那马车消失在了地平线,人们还依旧不肯散去。

直到良久之后,突然有人道:“今日是十一月初几?”

“初八!”

“啊呀!”有人一拍脑门:“竟是初八,差点误了大事!”

“什么大事?”

“今日正清雅苑开盘哪,供地九百亩,靠着京师大戏堂,又与万国体育场比邻,据闻开盘价才三万五千两,这样的好地段,许久不曾有了……西山钱庄的贷款,据闻,还有利率折扣。”

“为何不早说?只怕现在去,已是迟了。”

“告辞,告辞。”

“我也同去。”

“三万五千两,这会不会又是那群狗东西,放出去的假消息,莫不会坐地起价吧。”

“以吾观之,十之**便是如此,那狗一样的东西,是没有诚信的!”

“且去看看,先抽个签。”

一下子,众人鸟兽作散,各自上了马车,绝尘而去。

…………………

科学院挂牌。

朱厚照这名字很长的大学士,亲自升座。

因为科学院的衙署还未落成,因而,只好临时先借用了一座宅院办公。

上上下下的官员上百名,先来点卯,拜见朱厚照和方继藩。

朱厚照和方继藩二人各自翘脚坐着,等诸官行了礼。

朱厚照咳嗽一声,却不知什么好,便对方继藩道:“老方,你来说。”

方继藩激动的满面红光:“而今,科学家草建,可谓是百废待举,当今的要务,其一是修撰百科全书,此书罗列各科之学,为的,便是要将这些学问发扬光大,传诸万世。”

顿了顿,方继藩又道:“除此之外,便是督促和新建各科的专科学堂之事,要定立标准,编撰教科书。自然,最最紧要的,乃是待诏宫中,为陛下参赞,入了宫当值,这身份就不一样了,不要丢我的脸,不让……仔细你们的皮。为臣,要有臣仪,不要个个扣扣索索的样子,腰板子要挺直。”

方继藩训斥一通,笑吟吟的看着朱厚照:“不知殿下,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朱厚照道:“本宫没什么可说的,本宫一向很佩服方学士,他说什么便是什么。”

“不不不,臣也很佩服殿下。殿下博学多闻,实是大明之幸。”

朱厚照摇头:“方学士过奖了,方学士是个本分厚道的人啊,他最大的缺点,就是说话太耿直。”

方继藩摇头:“不如殿下之万一!”

朱厚照想了想:“其实,虽不及本宫,却也不至万一的地步。”

方继藩:“……”

二人胡言乱语着。

下头的科学院诸官们,却个个激动万分。

终究,无论是任何人,在这数千年的熏陶之下,也难免会有学好文武艺,卖给帝王家的想法。

当初,不少人转入专科,或是兴趣使然,或是生活所迫。

可哪里想到,他们会有今日。

许多人一脸感慨,自己……竟有了影响国家大政的机会。

很快,科学院便开始忙碌起来。

在宫内,萧敬哪里敢不给朱厚照面子,专程的划了一个还不错的偏殿,作为科学院待诏房之用。

这待诏房,十几个科学院翰林入宫当值待诏。

他们都是从各科甄选出来的。

平时也没什么事,依旧还是搜肠刮肚,各自研究着各自的学问。

至于翰林待诏房,当然,对于他们敬而远之。

而内阁那里,似乎也漠视他们的存在。

可这些人,却依旧怡然自乐。

几乎所有的圣旨以及奏疏,都会誊写一份,送至科学院待诏房来,而后,科学院待诏房再将其进行整理,这也是他们一次学习如何治理天下的机会,不少人显得极用心。

王文玉就是其中之一,他运气不错,因为天文地理学甄选的翰林不多,这待诏房里,自是需要一个熟悉天文地理之人,因而,也在其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