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我的姐夫是太子 > 第五百二十三章 连根拔起

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五百二十三章 连根拔起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1 04:37:54 来源:88小说

张安世点点头。

马愉这家伙的眼光,确实不会有错的。

当然,也未必是这家伙有什么百年之后的眼光,说穿了,无非是这种大商贾,擅长搜罗各种讯息,寻找商机罢了。

张安世是个实在人,直接问道:“大举进入新洲,马氏船行……预备了多少银子?”

显然马愉早有准备,立即就回话道:“先拿两三百万两纹银试一试水,主要是收购一些矿山,搭起几个钢铁作坊来,除此之外,还想投入一些港口,修建一处船坞。将来嘛,可就不好说,倘若有利可图,无非是筹措银子的事,即便再筹措数百甚至上千万两纹银,也未必没有可能。马氏船行这边,也预备了数百骨干,随时准备进新洲去。未来的话,新洲与大明的航线,还可再增加舰船的班次……”

这对张安世而言,绝对是好事,张安世不由得笑了笑:“若是如此,那么本王倒是欢迎的很,马先生,需要本王做一些什么?”

马愉想了想道:“倒也不必殿下操心什么,只是奏报殿下一句,这对殿下固然是小事,可对马氏船行而言,却是大事。”

张安世道:“好,你放心去做便是,本王已知悉了。”

让人送走了马愉。

张安世却起身,踱了几步。

张三来给张安世换茶,道:“殿下……”

张安世道:“去取笔墨纸砚来。”

张三于是忙取笔墨,张安世沉吟着,修了一封书信,交给张三,叮嘱道:“明日发出去,送去新洲。”

“喏。”

张三看了看张安世的神色,随即道:“殿下,怎么心事重重的?”

张安世道:“天上可能要掉馅饼了,这马氏船行,打算大举投资新洲,这么多的人力物力,还有财富,再加上此番刺配官卷,新洲只怕还要蒸蒸日上。”

张三不由奇怪地道:“这不是好事吗?”

“当然是好事。”张安世道:“最紧要的是,这个马愉打了样,其他的商行,只怕也会争先恐后,许多事,若是有人领头,才好办。”

张三道:“既是好事,殿下怎么……好像茶饭不思的样子?”

张安世瞥了张三一眼道:“你懂个鸟,忙你的去吧。”

张三讪讪一笑,便告辞去了。

对张安世而言,这当然是好事!

可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么多资本雄厚的大商行大举进入新洲,也未必全然是好事。

毕竟这些大商行,财力过于雄厚,时日一久,必然涉足新洲绝大多数的行业,到时把持的行业越多,反而可能尾大难掉。

于是张安世在沉吟之后,决定给杨士奇修一封书信。

与此同时,他又有了一个念头。

只是这个念头,还需和陛下奏报一二。

正在此时,张三又匆匆地进来了,慌忙地道:“殿下,殿下,宫中来人了,来人了。”

张安世挑眉道:“宫中?”

张安世教人开中门相迎,来的竟是亦失哈。

这亦失哈前呼后拥,好不热闹。

亦失哈这些年,也老了许多,在宫中的时候还不觉得,现在在这日光之下,方才觉得他鬓上的白发格外的显眼,眼角皱纹密布。

此时,亦失哈道:“芜湖郡王张安世接旨。”

张安世便率人拜下。

亦失哈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承太祖高皇帝之圣绪,获奉宗宙,战战兢兢,无有懈怠。自朕登极,天下多变,是以社稷安定,无不仰赖忠勇贤臣,助朕以奉社稷,安抚万民。芜湖郡王张安世,大功于朝,多有战功,亦有管仲之才,朕仰赖多矣。朕于病重时便已草拟旨意,册封其为宋王,今朕龙体渐安,君无戏言,仍册张安世宋王爵,颁金册、金印,仍以其镇新洲,颁其国号曰宋,赐匠人、军户、民户等三万户,令其置百官,以奉王庙。”

张安世听罢,满是诧异,却仍是先谢恩。

亦失哈微笑着道:“别急,还有。”

张安世便又乖乖地拜下去,摆出一副认真倾听之态。

亦失哈道:“张安世子张长生,册封为王世子,次子张长念,袭芜湖郡王,镇太平府,钦哉。”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

张安世忙起身,不由道:“有说命我去新洲吗?”

嗯,这个对张安世来说很重要!

亦失哈堆着笑容道:“陛下说……当然,这也不算是口谕,只是随口一说。”

张安世目光灼灼地看着他道:“你说罢,不要卖关子。”

亦失哈道:“陛下说,长生年纪渐长,他乃世子,等再过两年,该担当一些责任,到时去新洲。殿下就不要操心了,要让儿孙们有用武之地。至于太平府……长念毕竟年纪尚小,宋王殿下您平日里只为君分忧,也该尽一尽为父的责任,就在此,为他守着,兼顾一下太平府的事。免得啊……出了什么差池。”

张安世眼眸亮了几分,不由道:“这样说来,陛下的意思是……既给我亲王,又教我留在京城对吧?”

亦失哈笑着点头道:“是这么个意思。”

张安世感叹道:“陛下……真是言而有信,令人钦佩。”

亦失哈乐呵呵地道:“过几日,选了良辰吉日,自有册封典礼,当然,这也不是宋王殿下您该操心的事,自有人张罗。陛下教您安分守己,眼下当务之急,还是要剪除逆贼羽翼才是。”

张安世便道:“我早想好了,请回去告诉陛下,本王已想出了一个彻底平贼的策略,正好可将这些乱臣贼子,统统一网打尽。”

亦失哈见张安世信心满满,忍不住想问,可又觉得问了有些不礼貌,当即便含笑道:“好,陛下等的就是宋王殿下这句话。”

当即,亦失哈便启程回宫复命。

而这芜湖郡王府,却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许多人得知了消息,前来庆贺的,如过江之鲫。

张安世却是一概不见,而是连夜召了杨溥、高祥、陈礼、朱金等人前来,甚至还包括了邓健。

而最后叫来的,居然还有解缙。

解缙面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是漠然落座,也没有和人打招呼。

张安世出现,众人还来不及庆祝,张安世便感慨道:“我张安世受国恩之重,历朝历代都未见,每念至此,都不由涕泪直流,恨不能报这君恩,这一次,陛下病重,却依然还有乱臣贼子作乱,可见天下并没有表面这样平静,但凡只要还有一丝空隙可钻,他们便会钻出来,想尽一切办法,闹出事端。”

张安世顿了顿,接着道:“正因如此,所以……此番,我们要有一个万全之策,要彻底将他们连根拔起。”

高祥不由道:“殿下,不是已经抓了许多人吗?”

张安世摇头,幽幽叹道:“人是抓不完的,只要有人怨愤,有人不满,有人想要借机滋事,迟早,还会还会有死灰复燃的一日。所以本王才说,要连根拔起。”

朱金笑了起来,随即道:“想来殿下已有主意了,咱们一直都蒙殿下厚爱,方才有今日,那么就不妨,请殿下将这主意拿出来吧。”

张安世道:“主意是有,不过呢,只是本王的一些浅见,所以,才请大家来,都来看一看,指点一二。”

众人都说不敢。

而此时,张安世却已取出一份章程。

只是这章程,远远超出了大家的想象,竟有一部书这样的厚实。

此时,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见状,几乎所有人,都正襟危坐,心里大抵知道,这只怕不是一件小事。

一直熬到了天亮。

在众人的议论之下,经过了删改,众人才带着一身疲惫告退。

到了傍晚时分,下了值的众人又来了,依旧进行删改。

一连数日如此。

等到张安世这边受了册封,得了金印和金册,如今……已算是正儿八经的宋王了,在满朝的羡慕声中,张安世没有迷失自我,而是当即觐见。

稳稳坐在御椅上的朱棣,含笑看着张安世,打量着这个家伙,令他意外的是,居然发现封亲王之后的张安世,似乎并没有他想象中的人逢喜事精神爽,反而是精神萎靡,一副瞌睡未醒的样子。

于是朱棣的眼中不自觉的多了几分关切之意,不由道:“瞧瞧你这样子,倒比朕还要欠安一般,坐下说话吧。”

张安世谢恩,随即如实道:“臣这些日子,通宵达旦,在办一件事。”

朱棣眼眸微张,来了兴趣,便道:“何事?”

张安世道:“臣先奏报一件小事,需请陛下恩准。”

朱棣颔首:“说罢。”

于是张安世道:“此事,确实算是小事,主要还是牵涉到了新洲。新洲这边,前些时日,那马愉来见臣……”

显然对于这个名字,朱棣还算是很有印象的,不由抬眸道:“马愉,那个状元?”

张安世点头道:“正是此人。”

朱棣站起来,背着手,踱了几步,才道:“此人倒是一个人物,可惜……不能为朕所用。”

说着,脸上掩盖不住遗憾之色。

张安世便笑了笑道:“他每年缴纳这么多税赋,不就是为陛下所用吗?”

朱棣听罢,先是一愣,随即大笑道:“哈哈……”

可旋即,似乎想到了什么,立即又板起脸来:“好了,好了,差不多得了,成日都是钱啊钱的,你继续说。”

在陛下的瞪视下,张安世只好收敛起笑容,摆出一副肃然的态度,认真道:“马氏船行,打算大举投资新洲。”

朱棣颔首:“这……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

张安世接着道:“臣在想,马愉打了这个头,接下来,只怕许多的商行,也要纷纷进入了。新洲原本是不毛之地,如今……倒有了一些新气象,可说来说去,依旧还是悬孤海外,这些大商行,却也不是省油的灯,新洲若遍地都是马愉这样的大商行,固然是好,可臣……还是有所顾虑。”

朱棣听到这里,意味深长地看了张安世一眼。

他当然清楚张安世的意思,朱棣这样的人,可谓是老的成了精的人了,当即便道:“那么张卿有何打算?”

张安世道:“若是阻挡他们不去,则对我新洲,大大不利。可若是约束太多,不免他们气馁。而若是放任他们,臣又担心,到时他们把持了新洲……所以……臣想了一个办法。”

张安世顿了顿,继续道:“那么,倒不如……嗯,臣这些年,也攒下了不少的银子,再加上这新洲还有大量的荒土以及矿山,本就归臣所有,不如……就以此为根基,建立一个新洲招商局,进行投资!”

“若是有人想要承包矿山,招商局便可入股,除此之外,若有人要筹建作坊,只要这买卖可行,招商局也可入股,另一方面,招商局尚需设立钱庄,进行铸币。既然商行们进入已不可避免,那么索性……宋王府……就来做这新洲最大的一个商行。”

朱棣听罢,不由得失笑:“这不就是栖霞商行吗?”

张安世也笑了笑:“是这么个意思,除此之外,在一些要害的买卖上,招商局这边也可进行一些布局,要涵盖各行各业,陛下以为如何?”

朱棣沉吟着,随即道:“你乃新洲之主,你自己想定了,去做便是,何须来奏报朕?”

张安世笑了笑道:“臣在想的是,要不,宫中也投资一点招商局,臣这边,给两成的股。当然,宋王府是无论如何也要占八成的。陛下放心,将来……肯定有丰厚的盈利,陛下远在京城,也可享受两成收益。”

朱棣对此,倒是没有任何的拒绝,他对张安世的本事,还是知晓的,这投入进去,几乎等同于是一本万利。

聪明如朱棣,显然也明白张安世的意思,一旦大明宫中投入,将来新洲的利润丰厚,必然这一项收入,也会成为宫中内帑的重要支柱。

到时,在许多事上,大明就不得不给新洲那边提供一些便利了,毕竟新洲悬孤在外,许多的买卖和生意,说穿了都是需大明保驾护航,也需从大明这边赚取的。

朱棣倒也干脆,废话不多说,直接道:“需多少银子,你算一个数出来。”

张安世便道:“臣想了想……陛下意思意思即可,有个两三百万两银子变行了。”

“好,这个朕准了。”朱棣居然满口答应,显然对于朱棣而言,这笔银子,内帑还是能轻易拿出来的。

张安世心中一块大石落地,随即又道:“至于第二件事,就非同小可了。”

朱棣落座,抱着茶盏,押了一口茶后,也开始正襟危坐起来:“说罢。”

张安世道:“这些年来,逆党可谓是层出不穷,臣细细思量,其本质并非在于有人天生想要做逆党,实在是……逆党早有基础,只要这基础还在,那么自会有人前仆后继。所以……臣觉得事到如今,气候已成,是该到彻底粉碎这基础的时候了。”

听到这个,朱棣也不禁来了兴致,他看着张安世道:“继续说下去。”

张安世道:“只要有一日,新政使人利益遭受损失,就必会有人寝食难安,会有人对朝廷不满,他们自会或明或暗,对朝廷怀有怨愤。陛下这些年,已清除了不少的贼子,不如趁着这一次机会,将这新政,在这全天下进行铺开。”

朱棣兴趣更浓,他一对虎目,凝视着张安世,继续道:“这么大一个摊子……如何铺开?”

张安世道:“再不能如从前那般,微风细雨了,该到了重拳出击的时候。臣早拟了一个详细的章程,从教育,到铁路,再到耕地,甚或是商贸,科举等等,都做了一些细致的建言,其中首要的,就是要将铁路先修出去……”

朱棣皱眉起来,甚是意外地道:“铁路?当初在江西布政使司……”

张安世道:“这一次不同,这一次………就是要以铁路为重心,臣建议……设一个铁道部,这铁道部之下,下设巡检、学堂、监察等司,对铁路沿线,进行管理,驻扎军马,建立巡检,甚至设判官,照磨等职……”

朱棣听罢,似乎察觉到了一丝不同,当即道:“你的章程呢,取朕看看。”

张安世当即,取了一份章程:“这只是总章,算是大纲,还有许多细则,有洋洋十数万言,臣过几日梳理之后,再呈送陛下。”

朱棣点头,而后细细一看,很快,朱棣就明白了。

张安世这哪里是要修铁路,而是要建立一个以铁路业务为重心,围绕在铁路沿线的一个超级机构。

不只有专门的护路军马,还有自己的衙门进行审判,有专门的巡检负责治安,有自己的财政,还有专司工程和调度的衙门。

这相当于,沿着铁路,直接设立了一个完全独立于各省的三司机构,在这其中,直接剥夺了以往布政使司、按察使司以及都指挥司在铁路沿线的职权。

朱棣脸上神色越加认真,不由地抬头看张安世一眼道:“来,你细细和朕说一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