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我的姐夫是太子 > 第五百二十一章 再发一遍财

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五百二十一章 再发一遍财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1 04:37:54 来源:88小说

陈礼取了奏疏,不敢怠慢,火速入宫觐见。

而此时,紫禁城内。

朱棣却依旧端坐,他似笑非笑地看着殿中百官。

此时的朱棣,犹如盘踞于百官之上的勐虎,他虎目四顾,眸光犹如刀剑,无论是心中是否有鬼的,都不禁为之惊颤。

而此时,金幼孜则带着歉意的表情,行礼道:“陛下,臣的妻弟刘进,罪无可赦,这都是臣管教不当的缘故,实在罪该万死,恳请陛下责罚。”

金幼孜说的每一句话,都不禁让人觉得讽刺。

朱棣却是模棱两可地笑了笑,才道:“卿家所奏,自有锦衣卫去核实议罪,即便卿家妻弟有罪,也与卿家无涉,卿家不必担忧。”

此时,有宦官匆匆而来道:“禀陛下,锦衣卫指挥使陈礼求见。”

殿中百官,此时心中早已是翻江倒海。

其实他们心里已经很清楚,这一切……显然都是早有预谋。

就看哪一个人愚蠢,被朱棣和金幼孜给钓上岸了。

不幸的是,这一次对于许多人而言,确实是求之不得的机会,连平日里最稳重的人,也有忍不住的冲动。

毕竟……百官恐惧朱棣,但是不代表,他们恐惧那个性情温和的朱高炽。

可如今……

朱棣道:“宣。”

没多久,陈礼疾步入殿,行礼道:“陛下,臣奉陛下旨意,捉拿逆党,如今……已见成效,这是臣自逆党口中所取的口供,还请陛下过目……”

朱棣的目光在许多大臣闪过惊慌之色的脸上掠过,才道:“取上来。”

陈礼将奏报送到亦失哈的手里。

亦失哈忙是将奏报呈上。

朱棣看了奏报一便被吸引,他下意识地道:“卖官鬻爵?”

卖官鬻爵四字,已是让百官不由得两股战战,冷汗淋漓。

许多人开始目光游离,似乎是在观察别人的反应。

显然……这殿中……只怕有不少人牵涉其中。

朱棣勾唇冷笑道:“一个直隶的县令,竟可售九万两?好大的手笔!”

朱棣此时,脸上竟看不到愤怒,以至于……或者……至少在张安世看来,这陛下……怎么感觉好像是在大呼过瘾……

“九万两啊……一个县令……”

以往,锦衣卫也不是没有查到过这样的情况,不过九万两一个县令,显然是不可能的。

毕竟能任县令,至少你也得是举人的功名。

天下的举人就这么多,愿买的人……也就是这么些人,买的人稀少,能给个两三千两,就已算是大桉了。

可别小看两三千两银子,即便是如此,这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足够一个殷实人家,一辈子不愁吃喝了。

朱棣带着几分嘲弄的意味道:“看来,咱们……大明……有银子的人不少啊。”

张安世也不由打起了精神,忍不住道:“陛下,会不会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直隶的县,每年的岁入乃十数年前,或者是天下其他诸县的数十上百倍,正因如此……在某些人眼里,便觉得其中的油水……丰厚,别看花费了九万两,可若是在任几年,肯定能连本带利的收回来。”

朱棣微微张目道:“是吗?油水这样丰厚?这倒是朕没有想到的。”

朱棣说着,又低头看了片刻,接着道:“这太平府府尹和少尹也敢卖,还有铁路司大使、副使……竟还有官校学堂入学的员额……”

这下子,张安世也忍不住大为震惊了。

杨荣不禁暗暗摇头。

连胡广都有些绷不住了。

朱棣继续道:“这上上下下,牵涉到了这么多人……不只如此……还有其中与这些卖官鬻爵之人勾结者……刘进……金卿家……刘进就是你的妻弟。”

金幼孜痛心疾首地道:“正是。”

朱棣道:“他竟连吏也卖……打包了三百个文吏和两百个武吏以及五十个书左的员额,一起作价,包给了一人,教他贩售,还真卖了出去,得银十一万两……”

金幼孜:“……”

金幼孜已想到了各种可能,但是万万没想到,能丧心病狂到这样的地步。

竟一时也不禁为之瞠目结舌,心头更是禁不住也心惊胆跳起来。

张安世也越听越惊,神色变幻,最后不由得叹息了一声。

朱棣抬头看向张安世道:“张卿叹息什么?”

张安世道:“陛下……可能……可能这与栖霞也有关系。”

朱棣大惑不解,便道:“有何关系?”

张安世道:“栖霞迄今,各种商业的模式,也在逐渐的完善,许多的经营之术,更是多如牛毛,这些手段,用在正途上,自然可以造福一方,可若是这些手段教某些奸人学了去,却也能推陈出新,就如此等打包专营出售的事……可能……是从栖霞的商业理论中受到的启发。”

朱棣似有醒悟,仔细看里头诸多五花八门的手段,这等卖官鬻爵的手段,还真是经史中前所未有的,怎么样吸引更多的买家,如何扩大‘消费群体’,再到如何将各种有利可图的官爵以及员额兜售出去,里头都安排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朱棣忍不住感慨地道:“倘若东汉灵帝和恒帝学了这些,又何止只得那点钱粮?只是……我大明卖官鬻爵……乃是死罪,这些人……实在可恶。”

金幼孜又拜:“臣万死。”

朱棣道:“牵涉此事者,无论买卖之人,统统诛杀,为的便是以儆效尤!所牵涉的金银,统统抄没……陈卿家……这些金银抄没的如何了?”

陈礼立即道:“陛下,账目已是有了,人也大抵都已拿下,想来这些跑不了。只是有不少……因为时间短促,只是意向,据闻有不少银子还未付清……这……”

朱棣颔首:“朕不管这些,账目上说了多少银子,就是多少银子……搜抄不出,那就拷打出来。这可是八百多万两纹银,足以修几条铁路了。”

陈礼道:“臣遵旨。”

百官不管心头怎么想的,都不约而同地默然。

张安世则是不由得为之默哀。

这等同于什么呢?

等同于是……朱棣效彷了汉灵帝,卖官鬻爵,把朝廷许多的乌纱帽,都卖了一遍。

当然,比汉灵帝要好的是,汉灵帝是实实在在地把官卖出去了。可朱棣却是用大义的名义,直接拿了银子,却是一个乌纱帽也没少。

可怜那些上蹿下跳的人,为了卖官鬻爵,挖空了心思,散出了大片钱财,结果……全便宜了朝廷。

此时,朱棣道:“锦衣卫要继续追查此事,涉事的官吏,一应也要拿下,还有各布政使司……也统统不要放过。”

随即,朱棣目光一转,看向太子朱高炽道:“至于空缺的官吏,太子拟一个章程,呈送至朕的面前来。”

朱高炽忙道:“儿臣遵旨。”

朱棣的目光又落在了另一个人身上,道:“金卿家有功,可要什么赏赐?”

他笑吟吟地看向金幼孜。

金幼孜道:“陛下,臣的发妻早亡,说来实在教人悲痛,她虽是撒手人寰,可留在世上的只有一个兄弟,即臣的妻弟刘进,刘进犯下了滔天大罪,固然万死,可臣希望陛下能够从轻处置,倘若能留他一条性命,臣定感激不尽。”

朱棣笑了笑道:“是啊,这妻弟也是至亲,谁还没有一个妻弟呢?”

说着,看了看殿中的魏国公徐辉祖,又看一眼张安世,才又道:“既如此……那么就赦免了罢,陈卿……这刘进要严加审问,等一切罪责统统交代清楚,便释放了事。”

说着,面容一绷,异常肃然地道:“这是朕格外开恩,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陈礼应下。

金幼孜慌忙谢恩。

朱棣道:“此桉……太子与张安世来牵头,务必除恶务尽。尤其是那些威胁……要造反的,一个都不能留了,家卷流放……”

朱棣顿了顿道:“刺配新洲……”

朱棣意味深长地看了张安世一眼。

似乎是在鼓励着什么。

张安世骤然之间,觉得体内好像有一种源源不断的力量涌出来,似一种说不出的勃勃生机。

这仿佛是朱棣在说:努力罢,不要错过这次机会。

张安世道:“臣……与贼子不共戴天!”

朱棣微笑,随即拂袖:“罢朝!还有……将这些该死的孝服孝帽都撤了,看着教人生厌。”

话落,朱棣便摆驾而去。

留下百官站在原地。

有人已挪不动步子,更有人瘫坐在地,于是,不得不有宦官将其搀扶起来。

张安世则是神采飞扬,兴冲冲地领着陈礼出了殿。

谁晓得,却见那金幼孜孤零零地出殿,旋即,却有人勐地朝金幼孜吐了一口吐沫。

张安世脸一绷,勃然大怒道:“大胆,侮辱大臣,罪该万死,陈礼,去将人拿了。”

陈礼正待要动手。

金幼孜却好像一副没事人一般,只微微一笑道:“殿下……只是一些误会,不必兴师动众。”

张安世上下打量金幼孜。

其实他和金幼孜不熟,倒不是因为张安世不爱和此公打交道,而是这人沉默寡言,平日里谁也不理会,甚至在大学士之中,他也不算是突出。

张安世道:“金公……待会儿,我调几个校尉专司保护你,你平日里出入,可要小心些,这些个贼子,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难保不会鱼死网破。”

金幼孜含笑道:“多谢殿下了。”

张安世又道:“至于你那妻弟……”

张安世回头看陈礼:“他妻弟怎么样,有没有挨打?”

“啊……这……”陈礼有点说不好,不过他心里估算,大抵应该是打了的。

张安世道:“反正从现在起,到他老实招供,再不会教他受什么皮肉之苦了。”

金幼孜却是摇头道:“让他受一些皮肉之苦才好。”

张安世一愣,随即笑了:“对对对,还是得受点教训的好,如若不然,以后还要惹出事端来。”

金幼孜点点头道:“明日,老夫会去一趟南镇抚司,这些时日,有一些人,给老夫写了不少的书信,其中一些书信……颇有禁忌,或许对锦衣卫……有所帮助。”

张安世眼眸亮了几分,道:“那就太好了!”

金幼孜则是笑吟吟地看着张安世:“殿下心里一定有许多的疑问吧。”

张安世道:“其实许多事都慢慢想通了,唯独有一件……金公……今日所为,难道不怕……有人记恨吗?”

这一点,张安世还真是挺意外的。

要知道,历朝历代,这种给皇帝干黑活的人,往往都是被唾弃的对象。金幼孜毕竟是文渊阁大学士,他分明可以给自己留一个好的选择。

金幼孜微微垂目,沉吟片刻才道:“若是这些人得逞,那么……确实……老夫必要为千古唾弃。可若是这些人不能成事,将来大明之天下,新政得以存续,读书人或以吏入仕,或经商,或效孔圣人一般,学好六艺,各司本分,那么想来……老夫今日之所为,反而是帮助陛下兴利除弊吧。”

他顿了顿,接着道:“人生在世,无非就是一次又一次选择的过程,金某读过许多年的书,也入朝做过一些事,自知书中所言治国平天下,实是不易。新政之好坏,且可以不论。可自古以来的诸多弊病,金某却是知晓的,若是不管不顾,不去革除,那么……我大明与暴元,又有什么分别呢?”

“与其碌碌无为,留着所谓的清白之身,倒不如……去做一些事,可惜的是,老夫身无所长,唯一能做的,就是协助陛下……将此事办好而已。”

张安世不禁深深地看了金幼孜一眼,眼中有着显而易见的敬佩之意,道:“本王受教了。”

因为退朝的人多,张安世也不便多聊下去,当即跟金幼孜辞别,带着陈礼,便匆匆而去。

文渊阁的值房里,气氛尤其的尴尬。

解缙和金幼孜,一回到文渊阁,二人立即便躲回了自己的值房里。

胡广却是巴巴地跟在杨荣后头,进了杨荣的值房之后,立即关进门窗,一副心有余季地道:“这金公实在太卑鄙了,我怎么没有看出来?”

杨荣则是面色平静地道:“若是连你都看得出来,那么……陛下和金公就失策了,连胡公都骗不到,还能骗到谁?”

胡广苦着脸道:“哎呀,有话你就好好说嘛,怎么总是一股火药味。”

杨荣道:“我说的乃是实情,胡公……你就别成日琢磨了。”

胡广道:“我乃文渊阁大学士,我若是都不操心,那朝廷要我何用?”

“胡公有没有想过……”杨荣道:“胡公操心与否,都不影响朝局?”

胡广觉得自己又被扎心了,叹了口气,好像霜打的茄子一般,道:“你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陛下……此次……倒是真的狠,只是……我觉得陛下此举,终是不对。为君者,应该堂堂正正,可现在的行径,倒像是……像是……”

后头的话,胡广自觉得避讳,没有继续说下去。

杨荣叹道:“这些自有后人公论。”

胡广于是道:“后人会如何论呢?”

杨荣想了想道:“后人如何论,杨某可能不清楚,不过……老夫却知,后人应该与当今的军民百姓,不会有什么分别。倘若大明能存续,天下安定,后人们必定感激陛下今日之遗泽。可若是……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必也有后人不禁怀念今日大明之安定。至于陛下做了什么,反而是次要的了。”

胡广听罢,皱着眉头,也认真地想了想,才道:“这一句有理。”

他顿了顿,又开始生出新的疑问:“那么后人会如何评价胡某呢?”

杨荣看了他一眼道:“这一点,老夫其实也已想到了。”

胡广眼眸一亮,惊喜地道:“是吗,杨公竟还帮我想到了这个,快说一说看。”

杨荣斟酌着道:“后人必会说,胡公大智若愚,虽看上去未有宰相之姿,可言行举止,都掩藏锋芒,其擅以愚蠢示于人,反而能稳居宰辅之位,其权术之高妙,实是深不可测,解缙、杨荣、金幼孜之辈,仅以权术而论,皆不如也。”

胡广脸上的神采顿时消失,眼中冒着火焰,咬牙切齿地道:“胡说八道,真是胡说八道,胡某相信后人的智慧,绝不会如此作践老夫!”

杨荣见胡广大怒,忙道:“对对对,胡公勿怒,都是老夫胡扯的。好啦,咱们还是尽忠职守,赶紧拟票吧,接下来……才是真正的山雨欲来呢。”

胡广一愣,不解道:“山雨欲来,什么意思?”

杨荣微笑着看向胡广道:“胡公不会以为……陛下费了这么大的功夫,就是震慑一下宵小吧?今日才只是一个开始呢,接下来……才是重头戏。”

胡广眼眸张大,大惊道:“你的意思是……要兴大狱了?这……这……会死许多人吧。”

“吃不准。”杨荣摇了摇头,若有所思地道:“接下来就不是文渊阁的事了,是厂卫的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