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我的姐夫是太子 > 第四百二十四章 功不可没

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四百二十四章 功不可没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1 04:37:54 来源:88小说

朱高煦依旧是躺在病榻上。

不过不知是不是张安世的影响,却觉得自己气力恢复了一些。

此时,他虚弱地道:“我……我患的是何症……”

张安世道:“疟疾………”

朱高煦听罢,身躯竟是颤了颤。

他虽然在病得迷迷糊糊的时候,也听什么瘴疾和疟疾之类的话语,可现在从张安世口里得出,却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他的意识中,记得张安世让人给他服药,服药之后,他睡了一觉,虽是有呕吐,也有头痛,可是明显滚烫的身躯,慢慢地冷却了下去。

“疟疾也能治?”朱高煦气若游丝地询问。

他努力地张着眼,眨了眨,看向张安世。

张安世笑吟吟地道:“现在看来……应该能!”

此言一出,超越了人类认知的一幕出现了。

方才还是几乎已病入膏盲的朱高煦,却好像一下子灵气灌顶,竟是啪叽一下,身子来了一个鲤鱼打挺,而后一下子下了病榻,双手猛地扯住张安世的衣襟,他口里呼道:“能治,真能治?”

疟疾啊……

这玩意,朱高煦是认识得再深刻没有了。

安南那边,多少汉民死在这病上头。汉王卫,真正的隐患不在于军事,也不在于当地不肯服从的土人,甚至……不是财政,而是这该死的疟疾。

每一次出现疟疾的症状,便是成百上千人死去,寻常的村落倒还罢了,可怕的乃是军中。

军中因为人员密集,所以一旦出现感染,顿时便失去一大半战力,尸积如山。

安南为了鼓动百姓迁徙,不知用了多少的措施,来了安南便奖励百亩肥沃的土地。

可大明的百姓,即便给人租种土地,也绝不愿背井离乡。

百姓们又不是傻瓜,这可不是人离乡贱的问题,要知道,在安南这等地方,汉民的地位还是颇高的,机会也多,只是这种骇人的疾病,才是人望而生畏的理由。

去安南只是讨生活,没必要把自己的性命给搭上,大家又不傻。

可一旦疟疾可以救治,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若是能治……

就意味着,原本大量死亡的人口,可以大大的降低,只要鼓励生育,安南现有的汉民,也可维持足够的人丁。

这也意味着,安南招募汉民,也大大提高了吸引力,给你良田耕种,且给你诸多的机会,且还没有疾病的风险,久而久之,大家自然会被吸引。

朱高煦在靖难的时候,只负责冲锋陷阵,其他的事一概不管,如今只有分封于安南,方才知道冲锋陷阵,乃是天下最容易的事。

想要存续自己的藩国,就得需要人口,人口才能产出钱粮,才能组织更多的军队,才能拥有一切。

朱高煦已经顾不得自己的病体了,他继续揪着张安世的衣襟,略带几分激动地道:“你再答一遍……”

张安世奇怪地看着朱高煦道:“伱到底要做什么?”

看朱高煦突然歇斯底里的样子,虽是大病初愈,可气力却是不小。

朱高煦肃然着脸道:“我要你亲自再说一遍,这疟疾……可以救治!”

张安世虽说不明白朱高煦为何突然会如此激动,但还是耐心地道:“可以救治,可以救治……你瞧,你自己不就治好了吗?”

朱高煦听罢,眼眶便湿润了,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张安世,而后,终于松开了张安世的衣襟。

可张安世还未喘上一口气。

朱高煦却又一把猛地将张安世抱住,他滚热的身躯,贴合着张安世,不肯分离。

朱高煦嚎叫道:“大哥,你是我大哥,你是我亲大哥啊!从此以后,本王没有其他的大哥,我只认你,大哥……你要帮帮我啊……我这安南可都靠你了。”

说罢,眼泪喷涌出来,瞬间打湿了张安世的肩头。

感受到肩头湿漉漉一片,张安世挣扎着道:“你先松开。”

朱高煦却生怕张安世飞了似的,依旧抱得紧紧的,继续干嚎:“不,我断不放开,你要答应我……你不答应,我便去死。”

张安世:“……”

正说着,房门被咚的一下撞开了。

却见一人,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

却是朱高燧。

朱高燧就在隔壁的病房,也是大病初愈,他问明了大夫的情况,随即便听到了隔壁的动静,一下子……朱高燧急了。

真比较起来,其实爪哇的情况,比吕宋更为凶险,安南还可以算是较为开化的地方,这爪哇更是四处都是林莽,环境更为恶劣。

朱高燧一看自己的二哥强人所难,急促地呼吸了片刻,而后便冲上来,一把抱住了张安世的大腿:“爹娘生了我的身,张大哥非但救了我的命,还恩同再造一般,要救我爪哇于水深火热,便是爹娘也没这样亲。”

朱高煦嫌弃地看着朱高燧道:“三弟,你先走开,我有些话,要和张大哥说。”

朱高燧依旧紧紧地抱着张安世的腿,急忙道:“二哥,你别再为难张大哥了,你瞧瞧你,有没有规矩,你打小就这样,什么东西都爱和人抢,可张大哥是咱们的亲人,又不是什么东西,哪里似你这般,想要霸占就霸占!”

张安世要窒息,口里大呼:“你们先别急,先别急……”

朱高煦这才不甘愿地放手,不过经了这么一折腾,他已是气喘吁吁,一下子地跌坐在了病榻上,却不忘道:“大哥……疟疾的药……”

张安世道:“药是小事,既然有药,岂有待价而沽的道理?这方面没有问题,我这边,会想办法调制出更多的药来。”

朱高煦眼带神采地看着他道:“真的吗?”

朱高燧开始擦拭眼泪,嚎哭道:“爪哇的百姓太惨了,这六年来,病死者不计其数,我真该死,我身为藩王,却的无能为力……”

张安世一眼就看出他在演戏,虽然演得比较真,张安世却还是看出了他的把戏,道:“赵王殿下,你放心,有我在,无论如何也会想尽一切办法,教这爪哇再无疟疾的危害。”

朱高燧便又痛哭流涕地道:“若是这样,那我便当牛做马也甘愿了。”

他哭完了,冷不丁地道:“不要很多钱的吧。”

朱高煦斜眼看了朱高燧一眼。

相对来说,朱高煦的底气是很足的,安南本来就比较富庶,人口也多,所以财政比之朱高燧,不知好多少倍。

至于爪哇那地方,六年前,在大明眼里还真是不毛之地,完全是数万户人源源不断地送去,披荆斩棘,给开拓出来的。

张安世道:“这个……放心,这是救命药,既是用来救命,那么我会想尽办法,源源不断地产出。到时,在吕宋和爪哇,也开这么一家医学院,在疟疾方面,一定要以最低廉的价格来救治。”

朱高燧放下了心,破涕为笑地道:“难怪解公平日里都夸大哥高义。”

张安世:“……”

根据张安世多年与人打交道的经验,这赵王朱高燧和解缙这两个人的话,真的是一个字都不能相信。

张安世道:“眼下你们要好好地恢复,养好身体,有什么事,等过几日再谈。”

朱高煦道:“我身体已大好了,若是不信,我现在便可……便可……”

张安世一副无语之色。

他知道二人猴急,但没想到猴急到这个地步。

可张安世能够冷静,这一对兄弟却是不同,这可是关系到了国运的问题,现在身家性命都在域外,此药所能带来的好处却是肉眼可见的,甚至抵得上十万精兵。

张安世无奈地苦笑,道:“那也得等明日再谈,放心,我这个人什么都可以谈,什么可以商量。”

安抚住二人,朱高煦和朱高燧才稍稍地心平气和一些。

只是他们这儿的喧闹,却是将在远处的休憩室里的朱棣,给惊醒了。

此时已至二更,星辰密布,环绕着一轮明月。

夜间本是静谧无声,朱棣半宿未睡,实在困乏,竟是坐在椅上打了个盹儿。

直耳边那喧闹的声音传来,朱棣猛地身子打了个激灵。

而后,他虎目猛张。

室内灯火冉冉,唯有亦失哈陪在此,趴在角落里打鼾。

有了这风吹草动,亦失哈也醒了过来,一见陛下张目,便慌忙站起道:“陛下……”

“是出了什么事吗?”朱棣凝重地道。

这样嘈杂的响动,似乎也只有一种可能,那便可能是出了什么事,以至于这医学院上上下下开始慌张起来。

亦失哈脸色微变,便立即道:“奴婢……奴婢这就去询问。”

“不必啦,朕自己有腿。”朱棣沉着脸道,心里却已咯噔了一下。

可这个时候,他哪里还顾得上许多。只是……此时他的心情,已是乌云密布,他既是焦急,又不由得生出了胆怯之心。

他害怕,害怕真正有什么噩耗传来,到了那时……只怕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该如何去应对。

于是他站了起来,却发现,自己的腿竟是下意识地在微微颤抖。

这种心怯之感,是以往的朱棣从未体验过的。

壮年时,他确实见过许多大风大浪,可那时的他坚毅果敢,而如今,他已老迈了,头发斑斑生出了白点,眼角的鱼尾也更深。

到了这个年纪,反而多了几分絮叨,多了一些对儿孙们的关切。

他努力地深呼吸,让自己的心绪尽量平静一些,努力地迈出了一步。

亦失哈则慌忙地想要搀扶。

朱棣却是突然大怒,猛地一甩袖子,喝道:“走开。”

这已是他最后的倔强了。

紧接着,他加快了脚步,一口气走到了长廊,沿着昏暗的长廊,一直走到尽头,便是那灯火通明的病房。

他隐隐听到好像什么人在哭。

哭声似乎越来越高昂,哭得撕心裂肺,动人心肠。

朱棣身躯一颤,只觉得身子有些站不稳,他腿软得厉害。

“谁……谁在嚎哭……”

此时,这外头伺候的宦官,似乎都一溜烟往那边赶去了。

朱棣咬咬牙,而后终于稳住了自己的情绪,他冷笑道:“朕没了儿子,总还有孙儿。”

说罢,继续疾步向前,腰身挺得直直的,像是在掩饰着什么。

等他到了病房外头,这病房外的宦官、大夫们一见陛下来了,一个个默默地退开了。

朱棣在病房外驻足,却在此时听到了里头朱高燧的声音道:“你要信我,我打小就排行得最小,爹娘都不甚喜爱我,父皇和母后嫌我,我也懒得去计较,可张大哥不一样,张大哥一直很关照我,我这辈子,只在张大哥的身上,才感受到父母之情,兄弟之爱,若是还有来世,我断不生在帝王家,我宁与张大哥一胞而出,咱们做生生世世的兄弟。”

朱棣挑了挑眉,显然听出了这是朱高燧的声音。

“我更惨,你是知道的,父皇当初靖难时糊弄于我给他拼命,当时还说什么我已精疲力竭了,我儿应当奋勇再战。又抚摸着我的背说:‘努力罢!世子常常生病。你瞧瞧,这是做爹的说的话吗?好嘛,我九死一生,他做了天子,转过脸便反目无情。我并非是和太子有什么嫌隙,这一切都是这个做父皇的挑拨的结果……”

这是朱高煦滔滔不绝的声音,似乎是在努力地解释和澄清着什么。

反正,当初的误会,肯定是和他汉王朱高煦无关的,都怪他那个爹,故意引发了太子和汉王朱高煦的仇恨。

朱棣:“……”

这一切太长,从忧心忡忡到几乎要悲痛欲绝,而后突然惊喜交加,可现在对朱棣而言,却好像惊比喜还多一点点。

他再也按捺不住地猛然推门而入。

朱高燧似还要滔滔不绝地接了朱高煦的话茬,想再说点什么。

张安世却已脸色大变,慌忙行礼道:“臣见过陛下。”

“嗯……”朱棣沉着脸,目光逡巡,很快就看到了朱高煦和朱高燧。

二人都坐在病榻,脸上虽依旧没有什么血色,却似乎病情已经大为好转,没了性命之虞。

当下,朱棣总算是放下了心。

朱高煦和朱高燧却是大惊起来,而后慌忙拜下道:“儿臣见过父皇。”

朱高燧开始流眼泪,口里悲恸地道:“一别父皇六载,无时无刻不在想念,原以为病入膏盲,再不能与父皇谋面,念及父皇养育之恩,为人子者,却还需父皇白发人送黑发人,便疾病交加之余,更痛不欲生,幸赖儿臣总算转危为安,还能继续给父皇问安,儿臣……儿臣……便是下辈子沦为畜道,也甘之如饴了。”

说罢,忙不迭地伏地叩首。

朱棣目光复杂地看了一眼朱高燧。

而后又见张安世用一种诡异的眼神去看朱高燧。

当下,朱棣只上前,嗯了一声,表示自己已经接收到了。

朱棣只目光炯炯地看着张安世道:“张卿,他们……身子大好了吧?”

张安世道:“回禀陛下,臣幸不辱命,总算是大好了,现在应该没什么问题,幸亏两位殿下身体结实。”

朱棣将心彻底的搁下,背着手,突然想起了什么,回头去看其他的大夫:“随来的其他病患呢?他们如何?”

“都有好转的迹象,有四五个已大好了,其他的……还在用药,应该不成问题。”

“哎……他们也是爹娘养的啊,幸赖总算是救了回来,世上少了几个肝肠寸断的父母。”朱棣感慨一声。

那大夫不知如何回应,手足无措。

亦失哈则不知从何处,寻了一把椅子来。

朱棣端坐,众人拥簇着他,一个个大激进派气不敢出。

朱棣才道:“这疟疾……用药竟有如此奇效吗?”

张安世有些尴尬,因为陛下的脸色,有些阴晴不定,这令他不得不小心应对。

于是他道:“此药本是出自大洋深处,乃是那邓侯爷,万里迢迢带回来的,臣让人种植了一些,其实一开始,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而且它的药理,还需让人再好生研究一二,只是现在情况情急……所以不得不……”

朱棣眼眸微微张了张道:“又是那个邓健?”

朱棣忍不住既欣慰又感慨地道:“此人千辛万苦,所带来的宝贝,还真是不少,朕现在思来,还是低估了他的功劳。”

张安世则道:“现如今,他负责农庄的事宜,即便是这栽种的树,也是他悉心带人种植出来的,陛下……他常常跟人说,亦失哈是他的偶像。不,臣的意思是,他在宫中时,见亦失哈公公对陛下忠心耿耿,为了伺候陛下,废寝忘食,只想着能够为陛下分忧,便再无其他杂念,因而深有感触,也要做亦失哈公公这般的人。”

亦失哈站在一旁,心跳加快。

这亦失哈虽然知道张安世颇有几分捧邓健的意思,可这一番话,真是厉害。既让亦失哈将来不得不每日在陛下说一些邓健的好话。

同时,陛下身边最信任的就是亦失哈,既然邓健和亦失哈是一样的人,那自然而然,也该无条件地信任邓健了。

…………

求月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