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盛世权宠 > 第393章 起兵

盛世权宠 第393章 起兵

作者:陶夭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7 15:43:53 来源:顶点小说

春雨绵绵,近日,临都城里连下了几场沾衣欲湿的杏花雨。气温算不得燥热,空气里全是黏腻腻的湿润感,闷闷地让人透不过气来。

事实上,最近临都城里的气氛,也确实有些不对劲。

而最先感觉到不对劲的,自然是那些朝臣们。

原本昭帝自赏花宴后,便暂停了早朝,王喜那边派人给各大臣传了话,说是昭帝身体不适,太医吩咐需要静养休息,所以需要闭门谢客休息两日。

赏花宴上昭帝突然离席,众人本就觉得有些奇怪,此时听得王喜派人传来消息,这才恍然。在赏花宴之前,昭帝的身子便是时好时坏,虽然赏花宴上看着还算硬朗,但毕竟病来如山倒,再加上最近朝中烦心事又多,会操劳过度也是正常,众臣便没有多想,乐得在家清闲了两日。

只是,两日之后,早朝还是没有恢复。

原本清晨时分,众大臣都已准备妥当准备入宫了,宫里却又临时派人传来消息,说是今日早朝依旧取消。

大家这才觉得不对劲起来。

难道……昭帝的身体状况,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查?

一国之君身体状况欠佳,那可是大事,各大臣自然坐不住了,纷纷入宫前往昭帝寝宫探望,却都被王喜派人一一挡了回来,只说昭帝需要静养,闭门谢客,早朝暂时还恢复不了。

王喜虽是昭帝身边的近侍,但再怎么得昭帝的欢心,那也只是个内侍而已。因此,众人都铩羽而归之后,难免生出了些怨气。

一来二去合计一番,便去找了薛家,联名请了薛青云和薛麒出面,让皇后去看看昭帝的情况。

薛家和皇后也正愁打探不到昭帝的最新情况,便顺水推舟应了下来。

皇后一来,依旧被王喜派人挡在了门口。

可皇后今日是存了无论如何也要见到昭帝一面的决心,见王喜连他都敢拦,顿时新仇旧恨一起涌了上来。先前王喜仗着他是昭帝的幸福,对皇后多有得罪,现下昭帝昏迷,皇后可算是逮着的机会,脸色一沉,直接开口斥骂起来。

她是主子,王喜是仆,心中再多不满和不甘,也只得生受着。更何况,他如今心中也实在没底,万一昭帝有个三长两短,他再得罪了皇后,他这条小命,可就不保了。

眼见着事情的发展已经脱离了他可掌控的范围,权衡利弊之后,王喜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他能做的,能挡的,都已经替昭帝做了,可昭帝至今未醒,剩下的事,可就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内侍能左右得了的了。

思及此,深吸一口气,抬头看向皇后讨好一笑,“皇后娘娘息怒,并非奴才刻意刁难,奴才也只是不想……消息传出去弄得众人人心惶惶而已。”

皇后冷冷瞟他一眼,见他服了软,心知此时不是找他算账的时候,“皇上情况怎么样?”

王喜朝皇后躬身一礼,“皇后娘娘里面请,娘娘……见着了便知道了。”

皇后收回落在他身上的目光,抬步进了昭帝的寝宫。

身后的璎珞刚想跟上,却被王喜伸手一拦,恭敬却不失冷淡,“璎珞姑娘还是在这里等着吧,皇上需要静养。”

璎珞一愣,看一眼前头皇后的背影,低头应了下来。

王喜便命外头的内侍依旧好生守着,自己则快步跟上了皇后的步伐。

“娘娘,实不相瞒,皇上自那日赏花宴之后,便一直昏迷不醒。”王喜叹一口气,沉沉开口。

皇后暗自一惊。尽管已经有了猜想,可当这个猜想真正得到确认时,她还是忍不住吃了一惊。

昭帝昏迷的事她后来派人打探过了,就是因为亲眼撞见了薛彦辰和阮莹莹偷情的场景,一时气火攻心,所以才昏迷了过去。

可照道理,如果只是气火攻心的话,不可能昏迷这么久才对。

王喜说完这话,便一直觑着皇后的面上神情。顿了顿,才又开口道,“原因,想必皇后也知晓了。”

那日薛麒执意带了薛彦辰离开后,那两名留在林中的铁甲卫便赶紧过来向王喜报告了情况。王喜心中无奈,但昭帝还在昏迷当中,他自然没有资格再对薛家或者薛彦辰采取什么行动,闻言也只得作罢,只让铁甲卫将阮莹莹的尸体先存放好,等着昭帝醒来之后亲自发落。

也正因为昭帝昏倒的原因与薛家有关,王喜潜意识里才不想让皇后接近昭帝。但她毕竟是皇后,于情于理,王喜都没有资格拦下她。

听出他话中的试探之语,皇后冷冷一笑,“本宫知晓你对本宫有诸多意见,但无论如何,皇上都是本宫的夫君。皇上身子不好,本宫同你一样着急。”却也并未提王喜隐射的薛彦辰和阮莹莹一事。

原本薛彦辰和阮莹莹偷情一事若是传了出去,薛家的名声便是彻底毁了,还能不能在朝中立足,都已是未知数。没想到这个时候,皇上却突然陷入昏迷,对他们来说,反而是天大的好事。

但这些心思,皇后自然不可能表现出来,面子上该说的场面话当然都得说。

王喜心中不置可否,面上只讪讪地陪着笑。

皇后知道他不信,却本就不打算浪费过多的时间在王喜身上,冷冷收回目光不再看他,脚下步伐加快了些许。

挑帘进了内殿,瞧见昭帝果然在龙榻上躺着,双目紧闭,脸色苍白,呼吸却还算均匀。

皇后皱了皱眉头,看向王喜,“太医怎么说?”

“所有太医都来看过了,可都束手无策。他们说,看脉象情况,皇上该醒来了才是,可不知为何,药也吃了,却一直还在沉睡当中。”既然都请了她进来了,王喜便也没想着瞒她。

这件事说来也奇怪。明明先前太医检查的时候还说最迟两三天皇上便能醒来,可这都五六天过去了,皇上却仍旧没有苏醒的迹象。这么些天以来,太医都往这里跑了多少趟了,可偏偏就查不出昭帝的病因,实在是奇怪得紧。

皇后长睫一敛,眸中一抹若有所思的神色。

昭帝这次昏迷,果然来得古怪,可对他们而言,却是天大的机会。她今日过来,本就是查探情况来了,见宫中谣言并未作假,心底不由畅快起来。

看来,是时候动手了。

她敛下眼中的精光,抬眸凉凉看着王喜,一副兴师问罪的口吻,“如果本宫今日不来,你还打算将皇上的病情瞒多久。”

王喜心知自己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是错,只呐呐应了,面上陪着笑。

皇后又道,“皇上一日不醒,难道就一日不早朝么?那朝政不全都乱套了,耽搁了政事,你负责得起码?”

王喜眼眸一眯,心里不由紧了紧,面上却仍是恭敬有加,“皇后娘娘所言甚是,是奴才欠考虑了。”

皇后“嗯”一声,语气缓和些许,“皇上这边,你好生照看着,让太医们尽快研制出解药来,否则,这太医院他们也别待了!”

“是,奴才明白。”王喜只一味应是。

“早朝之事,本宫会同大臣们商量后再做决定,但皇上昏迷一事,怕是瞒不住了。”皇后又道。

王喜微微朝她作了个揖,“一切但凭皇后娘娘做主。”

皇后“嗯”一声,见他尚算识趣,便暂且放过了他,并未多做刁难,只道,“那今日本宫便先回宫了,你好生照顾皇上,一有什么情况,即刻派人来报。”

“是,奴才遵旨。”

皇后完成了今日来的目的,便也懒得多做停留,再看一眼昭帝,转身挑帘出了内殿,很快,脚步声渐渐消失。

她一走,王喜才蓦然松了口气,心底却浮上了隐忧。

这件事原本对薛家和皇后皆是不利,但皇上这一昏迷,事情立马朝着他们有利的方向发展。无论如何,薛彦辰和阮莹莹有染一事都关乎皇家颜面,他也不可能将此事传出去。甚至,非但不能,还得帮着薛家将知情人封口。

长长叹一口气,目光落在榻上的昭帝身上,心中只期盼着昭帝快些醒来,否则,这昭国的天,怕是很快就要变了。

皇后探望之后,昭帝一直昏迷未醒的事便传了出去,众人哗然,都没想到昭帝的身体竟然已经差到了这种地步,不由纷纷在心里打起了小九九。

昭帝昏迷之前并未立太子,甚至连立太子的意愿都很模糊,对沈初寒和君彻也无明显偏好,明显是打着让双方相互制衡的主意。如今他昏迷未醒,该由谁来代替他处理朝政呢?一时间,两派人马都各怀心思,谁也不肯让步。

只是,昭帝毕竟只是昏迷而言,两方都不好做得太过,经过几轮明里暗里的争锋,最终还是决定由沈初寒和君彻两人暂时共同代理朝政,以维持朝政和国事的正常运转。

明显,眼下这种情况,谁出头都不合适,但谁也不想落于人后,所以,共同代理朝政,是看上去最公平的方法。至于操作过程中有多大的难度,那就各凭各自本事了。

沈初寒和君彻自没有异议。

于是,早朝又恢复如常,由沈初寒和君彻轮流主持。日子看似平静地过了两日,昭帝还是没有醒来。

这日早朝。

众臣都早早到了崇政殿,却不想,早朝的时辰都过了,沈初寒和君彻依旧没有出现。

大家都感受到了一丝不安,不由议论纷纷起来。

又等了一会,还是不见沈初寒和君彻的踪影,这下,众臣都意识到似乎发生了什么,刚要派了人出去打探情况,忽然,有一人的身影出现在了崇政殿外——

不是沈初寒,也不是君彻,来的人,竟是皇后。

而更出乎意料的是,皇后并非孤身一人前来,而是带了一队铁甲卫。她神情凝重地进了内殿,带来的铁甲卫留在了殿外,将崇政殿出口牢牢把守住。

众人眉头一皱,都嗅出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氛,各色各异的目光落在了皇后身上。

皇后走到上首的高台之下,目光冷冷在众人面上一扫,沉声开口道,“寒王和端王今日不会过来了。”

“出什么事了吗?”有人在底下开口问道。

“是。”皇后重重点头,“我们查出了皇上一直昏迷不醒的真正原因。”

话音落,众人哗然。

皇后这话,分明是话中有话。而且,我们,指的又是谁?是指她和端王,难道两人的同盟关系,已经到了完全不用避讳的地步了吗?

皇后接着往下说道,“当日赏花宴上,德妃舒玥派人在皇上的酒中下了毒,才导致皇上一直昏迷不醒。”

“不可能!”出声的,是德妃的父亲,舒德义。他眉头狠皱,一脸冷然地看着皇后,满脸的质问之色。

他自己的女儿他自己知道,是绝对不会做这种事的。

皇后冷笑一声,“本宫都已经找到了证人,舒大人不知情,并不代表德妃没有做。”一顿,又道,“德妃此举,并非一人所为,而是有人幕后指使。”

众臣似乎猜到了什么,脸色纷纷一言难尽起来。

皇后扫一眼众人,将大家的神情尽收眼底,目光带着寒刃般的冷厉,“指使德妃给皇上下毒之人,正是寒王君殊!”

“不可能!”

“有证据吗?证据呢?!”

底下有熙熙攘攘的反对声传来。说话的,自然是沈初寒一派的臣子。

不管怎样,皇后这话只是她的一面之词,他们当然不会轻易相信。

皇后冷笑一声,“寒王今日不敢出现在这里,便是最好的证据。端王此时已带兵前往寒王府,是与不是,到时人证物证往寒王面前一摆,看他还有什么话好说!”说着,寒凉的目光往方才出声的大臣面上一扫,“若有人与他同谋,待查出来后,绝不会姑息。”

知晓皇后此番是有备而来,那些大臣也不敢再多说,只盼着沈初寒能扭转局势才好。

皇后让人搬了张椅子过来,在上首坐下,冷冷又道,“在局势安定下来之前,各位大人就先在崇政殿等等吧。”

这话说得客气,然而大家都明白,皇后此举,分明是将他们扣在了此处。看看着门口密密麻麻把守的铁甲卫,他们也不敢硬碰硬,只得暂且按捺下了焦急的心情。

皇后坐在上首,垂首不语。面上虽然看着平静,实则心底却十分紧张。

原本他们是计划在宫门处带人埋伏好,待沈初寒入宫早朝时一举将他拿下。却不想,等了许久,早朝都快过了,还不见沈初寒的人影。而派去监视寒王府的人也来报说,今日并未见到沈初寒出门。

她和君彻虽然心下生疑,但如今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得兵分两路,皇后带了一部分铁甲卫控制住宫里的大臣们。而君彻,则亲自领兵,直捣寒王府。

城中百姓也很快感受到了不寻常的气息。

铁甲卫的坐骑踏过城中热闹繁华的街道,行得飞快,卷起一阵阵尘土飞扬,众人纷纷避让不及。虽不知发生了何事,但为了安全其间,不管是商贩也好,还是行人也好,都不敢再出来,急急躲入了家中,只暗中观察着事态的发展。

君彻坐在马上,一马当先,朝寒王府疾驰而去。

他们今日突然举兵起事,为的就是要杀沈初寒一个措手不及。

京畿附近并未屯兵,城中兵力集中在铁甲卫和锦衣卫两军之中。锦衣卫直接听命于皇上,此番举事,打的是勤王的名号,所以,在事情发展没有明朗之前,锦衣卫不会贸然出手。

而铁甲卫中,铁甲卫右卫中郎将本就是君彻的人,萧濯虽然升作了铁甲卫左卫中郎将,但他入铁甲卫的时间尚短,在铁甲卫中的号召力自然不及右卫中郎将,所以,就连左卫当中都有一部分人被成功策反,转而对萧濯和支持他的左卫倒戈相向。

此时的萧濯和铁甲卫左卫,应该已经被他的人团团围住,除了投降,别无其他选择。

虽然沈初寒今日没有去上早朝让他有些不安,但眼下已经骑虎难下,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赶在沈初寒反应过来之前,攻下寒王府。

很快,大队人马来到了寒王府府门口。

也不知是不是听到了风声,寒王府大门紧闭,根本就没有人出来抵抗,却有没有想象中紧张不安的气氛。

坐在马上的君彻眉头狠狠一皱,打量着面前紧闭的朱漆大门,不知为何,心中有一股不好的预感升起。

这次起兵,他事先没有走漏任何风声,也准备得十分周全,自认为绝对不会失败才是。可现在,都不曾见到沈初寒,光是站在寒王府这紧闭的大门前,他就觉得自己来之前的自信和笃定通通不见了。

等了一会,仍是没有人出来。

君彻的耐心渐渐耗尽,眉头一拧,眼中一抹阴鸷。他对着后头一招手,拉长了声调沉声开口,“弓箭手准备。”

既然寒王府的人不出来,那么,他就硬攻进去。他倒要看看,沈初寒还能躲到什么时候!

身后响起了拉弓搭箭之声。

君彻扬起手,刚要挥下,忽的,听到有达达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传来,紧接着,有铁甲卫的声音传入耳中,“王爷,不好了!”

请收藏本站:sddxss。顶点小说手机版:sm.ddxs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