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在九零捡垃圾 > 我在九零捡垃圾 第1节

我在九零捡垃圾 我在九零捡垃圾 第1节

作者:花开常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2-21 18:17:48 来源:免费小说

  题名: 我在九零捡垃圾

  作者: 花开常在

  文案

  重回九零,卫蘅与姐姐弟弟作为留守儿童,没有人管,随时还要面临着辍学的危机,没法,她去捡垃圾,收废品……

  攒学费,努力带着姐姐与弟弟走出一段全新的人生。

  ---

  内容标签: 时代奇缘 因缘邂逅

  搜索关键字:主角:卫蘅 ┃ 配角:柳行云,卫菡,卫锦,周凤,卫家一家子,柳家一家子 ┃ 其它:家长里短,种田,种菜

  一句话简介:我靠捡垃圾起家

  立意:立意待补充

  第1章 重回少女

  几只雀鸟在窗外的树梢上欢快的跳跃着、飞舞着,叽叽喳喳,好不喧闹……

  另一边,略显破旧的教室内安静无人声,一群学生正埋头写着试卷,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女教师板着脸,背着手,面无表情的来回巡视着整间教室……

  当当当——

  铃声响起。

  学生们纷纷站起来,交卷后走出教室。

  卫蘅跟着站起身,正要抬腿,突然听见背后传来一道声音:“卫蘅,你待会到老师办公室一趟。”

  卫蘅浑身一僵。

  眼前的这一切……窗外的雀鸟与树,身旁的人与事,包括女老师说出的那一句话……都与卫蘅脑海深处的记忆完全吻合了。

  她低着脑袋,小小的身子微微颤抖着,同时,内心不得不正视一个现实:自己是真的重新回到了小时候,回到了她12岁那年。

  如果她的记忆没有出现差错,这位姓唐的女老师叫住她,是为了催促她交这学期拖欠的学费。

  ……

  办公室内。

  唐老师将抱着的试卷搁在书桌上,就转过身,抬手扶了扶眼镜框,转而看向卫蘅,此时,她的眉头轻轻拧着,眼里是掩饰不住的无奈与烦恼。

  “卫蘅……”唐老师张口,揉揉眉心说:“全班,就只有你一个人没有交学费了。”

  果然——

  一字不差,包括老师眉宇之间的神色,也没有分毫的区别——卫蘅为何会记得这样清楚呢?因为这件事对她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唐老师这次私底下找过卫蘅后,由于她的家里拿不出钱交学费,一周后唐老师将她的名单报了上去,在周一学校举行的升旗仪式结束后,学校广播开始当着全校师生的面,逐一念出拖欠学费的学生名单……

  当时整个学校,拖欠学费的学生一共有十六人,这十六个人中,只有卫蘅的名声最大,因为她是每回都考全校第一的好学生。

  这是卫蘅第一次当众被批评,那一刻,同学们一瞬间集中在她身上的好奇、疑惑、惊讶、鄙视、同情……种种复杂的眼光,简直让卫蘅幼小的自尊心如坐针毡,强烈的羞耻与难堪之下,她甚至想掉头逃跑,但最后卫蘅没有逃跑,她只是红着脸,垂着脑袋,盯着自己的脚背发呆,一直到师生们逐渐离开后,她才缩着脖子,束手束脚地回到教室里。

  这天后,卫蘅开始变得敏感、自卑,一直到多年后,她靠着自己的双手改变了自己穷困的命运,那些埋藏在内心深处的自卑与敏感,才慢慢好转。

  唐老师见卫蘅只低着头,也不回答,于是又道:“卫蘅,回去催一下你爸妈。马上就要期末考了,这学期就结束了,你要是再不交学费,老师也很难做的。”

  卫蘅抿着嘴,低低说:“我……我会的。”

  卫蘅拖欠的学费有多少呢?

  196块钱。

  这笔钱,不是小数目,唐老师也知道卫蘅家里穷,所以当初开学,她特意给卫蘅宽限了交学费的期限,但再拖,也没法拖到学期结束啊,唐老师叹口气,说:“出去吧。”

  卫蘅走出门,整个人依旧有些呆滞。

  她这是真的重生了吗?

  忍不住张开掌心,望着自己一双幼小却粗糙的手,卫蘅依旧有点儿不敢置信。

  “卫蘅,原来你还没交学费呀?”突然,旁边蹿过来一个矮胖的女孩子,她梳着两条麻花辫,圆圆的脸庞上,眼睛里带着一丝好奇地问。

  卫蘅抿唇,思考着这是谁?

  胖女孩说:“你家那么穷,你为什么还要读书啊?”

  卫蘅没有马上回答。

  重生前卫蘅已经三十岁了,她事业有成,夫妻恩爱,儿女双全……无论是家庭,还是工作都很和谐……生活实在没有什么不满足与遗憾的地方,所以她对于自己的突然穿越,一时间有些难以接受。而且,重生的这个节点,对于她来说也有些久远,那些主要的事迹她记得一点,但大部分的人名,她却不记得了。

  眼前这个胖女孩的问题,听起来饱含着浓浓的嘲讽之意,对于以前的小卫蘅来说,只会让她那颗自卑敏感的心更加局促与煎熬,然而,对于现在这个多活了十几年的卫蘅来说,却并没有什么,况且,卫蘅发现胖女孩的问题虽然尖锐,但她眼里并无一丝嘲讽之意,有的只是单纯的好奇而已。

  见卫蘅不回答,胖女孩解释说:“我刚才在唐老师办公室门口听见的。之前都不知道你家那么穷呢,竟然到现在都没钱交学费,要是我家也那么穷就好了,我就不用读书了。”

  卫蘅:“……”

  胖女孩说:“读书多累呀,我想去青南省打工,听说那儿有好多好玩的地方,能坐火车、飞机,还有新奇的电话机,去工厂里打工,一个月最少能有两百块钱!”她嘴巴一边说,眼里露出浓浓的向往:“两百块钱呢!我能买好多好多的东西了!”

  卫蘅抿抿嘴,说:“我读书,是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未来的世界只有知识才是立足之本。”

  这一句,她说的是真心话。

  胖女孩不以为意,说:“可我觉得你学到的东西已经够多了啊,你成绩那么好,回回都是考第一名,以你的能力去厂里打工已经完全够用了啊。”

  卫蘅闻言,笑了笑,说:“我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去厂里打工,而是实现自己的价值。”

  胖女孩恍然,哦了一声,就听见旁边有人催促道:“蒋春红,你在磨蹭什么?快走了,要不然天黑前赶不及回家啦。”胖女孩听见卫蘅的目标不是进工厂打工,只觉得卫蘅的想法很奇怪,与自己根本不是一路人,她有些兴致缺缺,就跟着朋友一起离开了。

  听见别人喊胖女孩的名字,卫蘅突然想起来这是谁了,这个女孩是自己同班的同学,家里的条件似乎还可以,不过蒋春红一心想着去大城市打工,不肯好好读书,在六年级第二个学期期末考试后,瞒着家里人偷偷辍学,南下打工去了,之后,这个女孩子的命运如何,卫蘅就不太清楚了。

  卫蘅如今愁的,是她拖欠的196块钱学费,该如何交清?

  她现在只有12岁,连身份证都没有的年纪,既无法做强度大的体力活,也无法做需要本钱的买卖……除了依靠大人,似乎找不出别的办法筹钱。

  今天这场考试是模拟考,再过两周,六年级第一学期就结束了,也就是说,留给卫蘅的时间只有两周了。

  卫蘅暂时想不出来,她决定先回家,于是回到教室里,取了自己的书包斜挎在身上,书包不大,四四方方的,左右两边点缀着荷叶边,做工看起来有些粗糙,因为它是由两块碎花布拼接而成的,与卫蘅身上穿的这件洗得泛白、已经有点短小的衣服同出一源,都是两年前卫蘅的妈妈周凤自己买了一块布料,给家里几个孩子手工裁剪的。

  看着手里的书包,卫蘅想到如今很年轻、风华正茂的妈妈,心里突然有些钝钝的疼,她的手心不自觉地微微攥紧。

  随后,卫蘅将数学、语文……几本书与简单的学习用品收进了书包里,背在身上,迈开脚步走出了学校。

  她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这所学校,学校的名字叫安山小学,卫蘅从学前班、到六年级,一直在这里念书,直到十几年后,这个学校依旧存在着,只是,十几年后的安山小学早已经焕然一新,不似眼前这般简陋了。

  看着眼前与记忆如初的母校,卫蘅觉得心里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

  卫蘅的家距离学校只有两里的距离,并不算太远,她平时都是自己走路上学。当然,现在这个时代,大部分学生都是自己走路上学的,只有小部分的学生家里有自行车代步。

  一路上,三三两两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各自回家。

  卫蘅脚步匆匆,回到家时,天色还早,她取出钥匙,正要开房门,忽然听见里面传来一道压抑的抽泣声,听声音是姐姐卫菡的。

  一听是姐姐的声音,卫蘅恍然,今天是周五,在安山中学念初二,并在学校寄宿的姐姐周末放假,所以肯定要回来。

  安山中学建在比较偏远的地方,距离卫蘅家有十几里,平时根本没有办法走读的,所以姐姐卫蘅念初中后,就开始在学校寄宿。

  “呜呜……”

  压抑的哭声,虽然断断续续,但却清晰的传进卫蘅的耳朵里。

  卫蘅开了房门,将书包放下,就走到床边,看着趴在床上,拿枕头蒙住脸哭着的姐姐,轻声问:“姐,你怎么哭了?”

  沉浸在悲伤中的卫菡听见妹妹的声音,身子微微一顿,片刻后,她又开始蒙头哭。

  卫蘅无奈叹气,轻声道:“是不是学校催交学费了?”

  与自己一般,姐姐卫蘅,弟弟卫锦,他们三姐弟都拖欠着学费呢,现在已经快要期末,老师们肯定都会催着拖欠的学生们交学费。

  卫菡闻言,将枕头拿开,露出一张哭得湿哒哒的脸,她红肿的眼睛里蓄满泪水,轻轻点了点头,随后,不知道想到什么,卫菡突然又蒙住脸失声痛哭起来。

  (背景为九零年代,里面有很多作者的私设,所以关于背景、环境这些不要考据哦)

  第2章 辍学危机

  “你打电话给爸爸了?还是妈妈了?”卫蘅问。

  卫菡听了,哭着哭着猛地咳嗽一声,接着她狠狠喘了好一会儿,才压抑着哭泣,说:“都打了,爸爸说他没钱。妈妈……妈妈……妈妈说……”

  卫蘅上前一步,拍拍姐姐的背,小声问:“是不是妈妈说让你不要读书了?”

  其实,不用问,有着前世记忆的卫蘅,也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前头她的同学蒋春红说要南下打工的话,并不是无的放矢,而是这个年代正处在打工潮兴起的时候,各个小山村里随处都能听见人们谈论这个话题,卫蘅的妈妈是村里第一批鼓起勇气南下打工的人,在卫蘅上小学三年级时,妈妈周凤就跟着别村的一个阿姨南下了,爸爸卫建国留在家里侍弄田地,并照顾三个孩子。

  但去年,卫蘅刚上完五年级后,爸爸卫建国觉得留在家里种田,不仅辛苦,还赚不到钱,于是也跟着同村的人外出打工了。但爸爸南下后,并没有跟妈妈在同一个地方打工,当年年幼的卫蘅不懂个中缘由,只是敏锐的察觉出父母之间关系不太融洽,却不太懂这意味着什么。

  现在想来,妈妈周凤如今在青南省的州市,爸爸卫建国在青南省的江市,两个城市隔着一大段的距离,夫妻俩基本上一年到头只有过年回家才见一次面,这样的状况,只要是明白人,稍微一想也知道两人的感情有问题。

  自从卫建国也外出打工后,卫菡、卫蘅、卫锦三姐弟便开始独立生活,妈妈周凤每个月会给他们寄100块钱的生活费。

  除了生活费,这几年三姐弟上学的费用,也基本都是妈妈周凤打工赚的钱寄回来交的。至于爸爸卫建国?卫建国在家务农时,除了够一家几口吃的粮食,身上并无多余的钱,且每逢春耕秋收,买种子、肥料、农具……需要钱时,卫建国还得写信给周凤,让周凤寄钱回家。

  所以,周凤几乎是凭一己之力,养活了一家五口人。

  周凤在州市做什么呢?她在一家外贸食品加工厂做普通的流水线员工,一个月的工资是230-250块之间,刨去她自己的花用,以及寄回来给孩子们花用的,每月几乎没有存余。

  随着三姐弟慢慢长大,上学的学费也越来越高,周凤的负担不可为不重。

  大女儿卫菡今年已经15岁,念到了初二,在周凤看来,已经快要到厂里招工的年纪,如果让大女儿退学,到州市这里打工,能大大减轻家里的负担,其实周凤的这个想法很正常。当然,周凤也知道大女儿想念书,可是家里就这么个条件,即便让大女儿念完初中,最后她不一样也要出来打工吗?

  这时间,只是早和晚的区别。

  想到此,周凤只能狠狠心,跟大女儿说了那番话。

  卫菡一个小女孩听了妈妈的话,除了伤心悲痛,还能做什么?她只能哭,也只有哭能发泄她心里的痛苦。

  卫菡听见妹妹的问话,她伤心得不能自己,说:“嗯,妈说让我暑假就跟她去打工,呜呜呜……”

  听着姐姐的抽泣声,看着姐姐无助的模样,卫蘅只觉得揪心极了,她上前一步,伸手将姐姐死死捂住脸的枕头拿开,才温声安抚道:“姐……你别哭了,别哭了,还不到这个地步,我……我来想办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