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铁血兵戈 > 第八十八章 七里村

铁血兵戈 第八十八章 七里村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1 09:06:28 来源:58小说

山阴县七里村沿河而建,因为距离县城七里地,所以叫七里村。

村里仅两百来亩耕地,几十户人家,村民每日里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生活很是简单,村里最有名气和威望的是谢老夫,乃是全村唯一的乡贡,也是运气欠佳,好多次的科举考试,都没有能够考进士,后来在南方做过幕僚,可不知道什么原因,也没有能够谋得一官半职,年纪大了之后,回到了村里,颐养天年了。

村民的日不好过,他们为了吃饱饭,拼命劳作,可惜还是不能够做到,因为距离县城很近,村里那些士绅富户,悉数都搬到县城去居住了,只是每年收租的时候,回到村里。

王仙芝和黄巢造反,七里村一样受到牵连,赋税增加是不用说的,关键在于节度使和刺史不断的招募军士,压下的任务,村里根本无法完成了,耆老和里正基本不会到村里来,也就是要求村正来完成招募的任务。

家家户户的青壮几乎都被招募了,按理说被招募的军士,应该成为团结兵的,如此还可以春夏归农,可惜节度使为了壮大自身的实力,采用了偷梁换柱的办法,让被招募的军士成为了藩镇军,如此就是专业的军士,也几乎成为节度使的私兵,除非是退役,一般都是难以回到村里的。

冬末初春的太阳,威力不大,照到身上暖洋洋的。

秦二黑躺在村外的草地上,嘴里叼着茅草,浑身说不出的舒服。

秦二黑是地地道道七里村人,刚满十五岁,两岁的时候,父亲因过度劳累和病痛折磨,撒手西去,留下母俩相依为命。不到十岁,秦二黑就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长期的劳动使的他身体强壮,长的五大三粗,有一把蛮力。母亲在家缝缝补补,二黑在外面替人种田卖力气,一年到头辛苦劳累,总吃不饱饭,日过的紧巴巴的。

秦二黑憨厚老实,除了一把力气,没有什么挣钱之道,更不用说有什么关系了,还好村正和他父亲以前的关系不错,每次招募军士之时,都暗地里帮忙运筹,划掉秦二黑的名字,耆老和里正也知道秦二黑家里的情况,睁一眼闭一眼。村里的青壮不多了,秦二黑这样的身体,是一把种田的好手,故而也能够找到不少的事情做,可惜大家都是穷哥们,官府的赋税和田租特别繁重,家家户户都存在吃不饱的情况。不可能拿出来铜钱雇佣秦二黑,顶多也就是管饭,给一些粮食。

晒足了太阳,秦二黑起身往村里走去,马上就要春耕了,他的事情要多起来了。

“兄弟,借问一下,此地是何处。”

一个穿着粗布衣服,相貌英俊、身材欣长的少年郎出现在村口的大路上,少年郎的身边还有不少人,都骑着马,看上去威风凛凛的。

秦二黑哪里见过这样的阵势,吓了一跳,呆呆看着少年郎,好半天都说不出话。

“兄弟,你怎么了。”

“没、没事,这、这里是七里村,跟着大路走七里地就到县城了。”

不知怎么了,秦二黑看着这少年郎,总感觉有些紧张和害怕。

“哦,兄弟,你是七里村人吧,叫什么名字。”

“是、是的,某叫秦二黑,村里人都叫某二黑。”

“原来是二黑兄弟,某是从远方过来做小买卖的,一行有十来人,人生地不熟迷路了,想着在村里歇息一宿,明日一早到县城去,不知七里村可有歇息之地。”

秦二黑本就憨厚老实,没有那么多弯弯肠,为人更是直爽,说白了就是缺心眼,若是会思考,就知道少年郎的话语不对,要说七里村距离县城只有七里地,这些人骑马小半个时辰就到了,哪里需要在村里歇息。

“你们先到某家去,某叫阿娘想办法。”

二黑娘正在厨房做饭,远远听见二黑大声叫着阿娘,那声音和平时有些不同,心里嘀咕二黑没有在外面惹事吧。

二黑家住在村边,因为家里穷,二黑娘倒不担心有什么人来找麻烦,唯一担心二黑在外面惹事,遭遇别人的打骂,自己的儿心头肉,几斤几两当娘的最清楚,二黑遇事不过大脑,也不知道思考,家里无权无势无钱,有事一定吃亏。

心里正想着,秦二黑走进厨房。

“阿娘,有人要在家里住一晚。”

二黑娘看见了少年郎和随行的近十人之后,脸色发白,身体也微微颤抖了,这些人的气势不一般,人人都骑着骏马,寻常人家可没有这样的本事。

二黑娘的见识是秦二黑不能够比拟的。

“阿娘,他们是做小买卖的,想在村里住一晚,明日一早就走。”

“某是生意人,这些都是和某一起做生意的,本来准备到县城去,已经赶路一天,身体吃不消,准备在此歇息一晚,明日一早就走,给阿婆添麻烦了。”

谨小慎微的二黑娘,听到少年郎这几句话,不知道为什么,内心稍微安宁了一些。

“造孽,这兵荒马乱的,在外做买卖,要是遇上土匪可麻烦了。”

“哦,这周围还有土匪吗。”

“没、没有,都是奴多嘴,乱说的,郎君可不要在意。”

少年郎看了看二黑娘,若有所思。

“二黑,请客人进屋里坐,家里穷,莫嫌弃。”

就在秦二黑带着众人进屋之时,少年郎点头示意,身边的年人跟着二黑娘进了厨房,从包裹里取出面馍、熟肉、盐巴和粟米,放在小桌上。

“麻烦阿婆热热。”

“这怎么好意思,这怎么好意思。”

二黑娘双手捏着衣襟,心里却是松了大气,这二黑不是不知道家里的情况,带上这么多人,哪里有吃的啊,有了这些面馍、熟肉、盐巴和粟米,总算是不用愁了。

“阿婆,这些银收好,晚间还要打扰。”

年轻人摸出一小块白银,放在了小桌上面。

二黑娘感觉有些眩晕,先前拿出来的面馍、熟肉和盐巴,在村里很难见到,就算是过年,也难得吃上肉,现在人家还掏出来银了。

二黑娘从来没有见过银,家里一年上头铜板都攒不了几个,人家出手就是银,这些人的身份不简单,绝不会是简单的生意人,不过淳朴的本性让二黑娘克服了眩晕。

“这银不能收,你们也不容易,辛辛苦苦做买卖,不过是歇息一晚,不算什么。”

“阿婆收下吧,这是阿郎定下的规矩。”

年人说完,转身出去了,留下二黑娘在厨房里面发呆。

这一行人正是李儒沛、钱世渠、黄彪和严复等人。

从巴州州城出发后,他们快马加鞭,绕过武陵县和庆源县,径直来到山阴县。

一行人对外统称是生意人,李儒沛特别吩咐宋虎和严复等人,沿路不要开口说话,不要抬头盯人的眼睛,宋虎等人生得五大三粗,眼神之隐隐带着杀气,根本不像是生意人,要是开口说话,肯定引起怀疑。

七里村不大,尽管二黑娘住在村口,村里农户还是很快知道二黑家来了一群生意人。一些小孩跑过来看热闹,厨房里面冒出来的肉香味,更是令小孩流出来口水。

看着诸多的小孩,衣不蔽体,面黄肌瘦,李儒沛暗暗叹气,吩咐钱世渠从包裹里面拿出来一些熟肉,给这些小孩吃。

二黑娘很快做好饭菜,趁着这个间歇,李儒沛与秦二黑已经闲聊一会,主要是问及家里的情况,秦二黑家徒四壁,不可能有什么学识,更不可能读书,但本性善良,循规蹈矩,历朝历代这样的人家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无权无势,活着就是为了有饭吃,不过一旦他们连饭都吃不上了,面临饿死的情况,造起反来也是最为坚决的,黄巢之所以能够长时间维持,依靠的就是这些善良淳朴的快要饿死的百姓。

吃饭的时候,李儒沛拉着秦二黑上桌了,至于说二黑娘,早就到一边去了。

好久没有看见过荤腥,秦二黑埋头大吃,顾不上什么,李儒沛面带微笑,一直看着。

等到秦二黑开始打嗝的时候,李儒沛才开口说话。

“二黑兄弟,村里有多少人啊。”

“某只知道有一百多人,四十来户。”

“二黑兄弟不简单,还能够知晓这些情况。”

“不是,每次招募军士的时候,里正和村正都会说的,某听多了,也就记住了。”

“村里有读书人吗。”

“有,村里的谢老夫,还有老先生的小郎君谢玉鑫,都是读书人,某听阿娘说了,老先生是乡贡,学问大着呢。”

“哦,谢老夫是乡贡。”

李儒沛微微皱了皱眉,在一个四十来户的村里,有一名乡贡,那是不简单的事情了。

说到谢老夫,秦二黑颇为自豪,仿佛这就是他的荣光。

“老先生待人可好了,好多次教某识字,某家里没有饭吃了,老先生送来粟米,谢郎君待人也好,从没有瞧不起某,见面都叫某兄弟。”

李儒沛微微点头。

“二黑兄弟,某想去拜访一下谢老夫,麻烦你给带路,可以吗。”

“好啊,某现在就带你们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