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铁血兵戈 > 第七十五章 军政分离

铁血兵戈 第七十五章 军政分离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1 09:06:28 来源:58小说

明确了重点,就知道下一步应该做什么了,应该说一切都顺利了,不过接下来李儒沛提出来的观点,令所有人震惊,李儒沛明确要求军政分离,也就是说,军队与地方官府完全分开,属于两个不同的体系,军队不准插手地方上的政务,地方官吏也不准干涉军务。

这就引发了轩然大波了,几乎所有人都反对。

大唐的体制,与千年之后是完全不一样的,从大唐建立开始,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变化,军政基本是合一的,以节度使为例,节度使权力很大,有土地,有人民,有甲兵,有赋税,实际上就是一方的军政首脑,节度使下面有职也有武职,节度使能够直接任命下面的官吏,形成这一切的原因,或者说节度使之所以能够有很大的权力,甚至不服从朝廷的号令,形成藩镇,依靠的就是军队。

养活军队需要银子,需要粮食,故而军队与地方上是密不可分的,地方上很多的事情,基本都是军队掌控的,譬如说地方上的治安,基本就是军队负责,节度使驻扎的州县,牙军直接负责,其余的州县,牙外军负责,个别的地方外镇兵负责,至于说州县衙门掌管的巡捕房,重点是查察狱讼,抓个强盗杀人犯什么的,缺乏管辖地方整体治安的能力,加之这年头的土匪不少,到处闹事,巡捕房无可奈何,不要说是去缉拿土匪,自身甚至打不过土匪。

不仅仅是节度使直接掌管军队,一些地方的刺史,也掌管军队,而且刺史自身就是军队的最高负责人,原则上县令很少掌控军队,但若是遇到特殊情况,调遣驻地的牙外军或者是外镇兵,也是可以的。

李儒沛的这个提议,实际上是否定了朝廷所推行的体制,众人一时间难以理解,也是正常的。

尽管说所有人都反对,但李儒沛的态度非常坚决。

“军政分离的事宜,某提出来了,诸位全部都反对,这没有什么奇怪的,不过这件事情,诸位不用商议,某已经下定决心,肯定是要执行的,而且从现在开始,就要开始实施。”

“铁血军的所有开销,一律由官府负责,原则上从赋税之中支出,铁血军在每次战斗之后,缴获的钱财粮草,一律上缴府库,根据实际需要的开销拨付,决不允许有私自藏匿金银粮草的行为,不管处于什么样的情况之下,铁血军不准骚扰百姓,不准劫掠,违者军法从事。”

“州县衙门官吏负责地方上的治安,巡捕房必须承担重任,除非是有土匪作乱等事宜,超出巡捕房能力范围,铁血军负责剿灭,其余的事宜,都是地方上负责。”

“最为重要的事宜,就是刺史与县令等官员不得调动和掌管铁血军,铁血军的军官军士,不得干预地方上的政务,特殊情况之下,某会做出适当的安排,适当的授权,临时指挥,没有安排和授权,铁血军和地方官府可谓是不相往来。”

李儒沛的话说到这里,意思已经非常清楚了。

其实这是集权的需要。

军政合一,这等的体系之下,就会出现很多的割据政权,说的不客气一些,日后随着铁血军的壮大,随着地盘的扩大,若是刺史甚至县令都能够掌管军队了,铁血军内部就会出现藩镇,就会出现割据的政权,慢慢的藩镇会扩大和膨胀,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开始作乱,危及到政权的稳定,甚至直接推翻朝廷,建立新的政权,几千年的历史都证明了这个道理。

军队和地方分开,各自是不同的体系,只有最高领导才能够直接掌控军队,军队之中的军官,绝不能够在地方上担任官员,这样的管理模式,有利于稳定,有利于政权的稳固,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这样的模式也是受到肯定的,效果很不错。

但是军政分离也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尝试,秦朝统一中原之后,采取的就是军政分离的模式,朝廷的权力得到了极大的巩固,但地方上的管理削弱了,这是导致秦朝短短几十年就覆灭的重要原因。究其原因,就是秦朝在推行军政分离的时候,矫枉过正,出现了太多弊端。

李儒沛做事情有的放矢,从起步的时候开始,就要明确诸多的规矩,他能够想到办法,加强地方上巡捕房的力量,让地方上不至于过于的羸弱,至于说确定规矩,是最为重要的,规矩确定下来,大家都遵守,形成习惯了,这样日后就好办很多了。

至于说军政分离的模式,他完全有信心掌控,凭着千年的认识,做好这一点不是太困难的事情。

所有人都陷入到沉思之中,揣摩其中的意思。

军政分离是颇受争议的事情,秦朝的军政分离,曾经导致政权的覆灭,故而这种模式遭遇到抛弃,从汉朝一直到大唐,军政基本是糅合一起的,想不到李郎突然提出来军政分离,众人必须要认真思考,他们已经感受到了,李郎所做的每一个决定,绝不是临时和仓促的,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都是关系到今后每一步发展的。

首先开口的还是钱世渠。

钱世渠毕竟做过幕僚,思想不算是那么正统,做事情重点以达到目的为核心,不完全计较采取什么手段,相比较持有正统观念的于承惠和谭明晓,他的阴谋肯定是多一些的。

李郎提出来军政分离的时候,钱世渠认真思考了,他是从反面的角度来思考,为什么李郎要做出来这等的决定,很快他就想到了藩镇作乱的教训,这样的教训,在大唐各地比比皆是。进一步的思考,钱世渠忽然明白了,李郎是在构建未来的政权,同时为这个政权确定出来规矩,譬如说民以食为天,譬如说军政分离,譬如说军队绝对不准骚扰和劫掠百姓等等。李郎的想法,与那些藩镇是完全不一样的,这等有预谋有规划的思考与决定,展现出来的是巨大的抱负和冠绝的睿智。这等的远见卓识,绝非寻常人能够想到和拥有的。

彻底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钱世渠真正为自己庆幸了,尽管尚不知道李郎的真实身份,但于承惠和谭明晓都心甘情愿的服从李郎,证明李郎的身份绝不简单。

钱世渠很高兴,从铁血军刚开始征伐,他就跟随在李郎的身边,那就是真正的元老了,来日的前途也不一般了。

“某认为军政分离是有必要的。”

钱世渠说出来这句话之后,引发的关注更大了,众人看向了钱世渠,眼神不一,他们都想着听听理由,若是钱世渠为了吹捧和讨好李郎这样说,那就是人品问题了。

“某在梁州时间较长,期间也到其他州县去过,山南西道的牙军、牙外军和外镇兵,某勉强熟悉,某有一个最为深切的感受,牙军的战斗力最为强悍,牙外军次之,外镇兵最差,出现这等情况,理由很多,绝大部分都是认为,因为牙军是节度使直接掌控的军队,驻地不一样,粮饷充足,故而战斗力不一样。”

“但某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要说牙外军和外镇兵的待遇,的确不能够和牙军比较,但他们驻扎在地方上,做出来的很多事情,令人不敢恭维,盘剥百姓是常有的事情,地方官吏根本就不敢多言,有些时候他们甚至直接抢夺,杀良冒功的事情,比比皆是,将这等的收入算起来,牙外军和外镇兵的实际军饷,不算很低了。”

“可牙外军和外镇兵的战斗力,依旧不能够提升起来,而且他们的劫掠行为,骚扰了地方,令老百姓不得安宁,不管从什么方面来说,牙军、牙外军和外镇兵直接插手地方上的事务,有百害无一利,这可以看做是军队干涉地方的第一个恶果。”

“解决这等问题,采用军政分离的办法是不错的,官府保证军队的开销,军队不得插手和干涉地方上的事务,如此两边相安无事,百姓也能够安稳。”

“其次就是有利于地方上的治理,某一直都认为,治理好地方需要不一般的能力,李郎提出来了明确要求,对州县官府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这也导致刺史、县令需要耗费更大的精力去治理地方,若是刺史县令尚要分心管理好军队,压力过大,恐怕影响到施政。”

“最后一个原因,军队的主要职责在于征战厮杀,侧重点不同,与治理地方是不一样的,若是军官来管辖地方,必定有不适应的地方,同样也会分心。”

“结合这些原因,某认为,军政分离是完全必要的,只是需要定下明确的规矩。”

钱世渠的分析,令众人豁然开朗,其实军政分离,集权才是最为重要的原因,但这一点无人会直接说出来,李郎坚持军政分离,态度非常坚决,看来考虑已经非常清楚了。

接下来的发言,就是围绕如何完善军政分离的事情讨论了。

李儒沛是满意的,其实这是他威严的体现,讨论相关的制度确立,是非常重要的,做任何的事情,首先明确和完善规矩,日后才会循着良性的道路发展,政权能否稳固、军队能否强盛,与明确和完善规矩有着决定性的关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