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铁血兵戈 > 第三百六十一章 总商会

铁血兵戈 第三百六十一章 总商会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1 09:06:28 来源:58小说

邹仕鸣与何玉贵是最受皇上信任的商贾,他们和朝中很多大臣之间的关系是不错的,当年铁血军从山南西道崛起的时候,他们就跟随做生意,这么多年过去,两人早就成为商界之领袖了,应该说皇上对商贸之重视,也是出乎他们预料的,皇上对商贸之熟悉,更是令他们觉得望尘莫及,故而在经商之过程中,他们是心甘情愿支持皇上的,对于推行当年的诸多政策,也是不折不扣的执行。

皇上有一句话,在商言商,这对于发展商贸有着极大的好处,官府不干涉商贾的日常商贸行为,重点在于征收赋税,为商贸之发展创造良好之条件,这也促使商贸大规模的发展,进入到一个从未出现过的繁荣期。

基于在商言商的角度,皇上力促成立了商会,由商贾之中的有威望之人士进入商会,管理商贸事宜,包括商贾之间的竞争和博弈,都说商场如战场,商贸之间的博弈同样是残酷的,邹仕鸣与何玉贵作为商会的创始人,也是耗费了极大的心血的,当然官府也不是说不管商贸之间的竞争事宜,皇上提出一个总体的思路,那就是商贸之间的竞争,总体上做到公开公共公正,至于说其中的是非曲直,主要还是商会做出决断。

也是因为皇上对邹仕鸣与何玉贵等人的支持和信任,让他△▲长△▲风△▲文△▲学,w↘↖≧t们能够大胆的管理商贸之事,促使商会真正的发挥出来作用,这么多年过去,商会也成为商贾之间解决争执的主要地方,这相对减轻了官府之负担。

皇上登基之后,尽管事情很多,但没有忘记商会的事情,在皇上之推动下,大唐总商会呼之欲出了。总商会之职责,主要是协调商贸之间的纠纷,同时对于商贸之重大调整事宜,做出自身分析,为朝廷提供决策之建议,大唐各级的商会,都要在总商会之管辖下开展工作,总商会属于户部直接管辖,地方官府不得干涉总商会之日常事宜。

即将成立的总商会,引起了朝野的高度关注。

就算是京城原来的官吏。也知道商贸之赋税,占据了大唐赋税总收入的七成以上,富裕的南方,重点依靠的就是商贸赋税之收入,而且南方还历经了免除三年农业赋税的时期,让商贸之赋税收入,成为朝廷赋税收入之支撑。

想要做到这一步,是非常不简单的,商会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商贸交易就意味着钱财之收入,若是没有统一规范,各种各样的情形都可能出现,故而商会按照官府之要求。制定了严格的制度,用以规范商贾之行为,毕竟都是经商之人,熟悉商贸之流程。故而商会制定的诸多规则,让诸多商贾是心服口服的。

也是因为如此,总商会之成立。在商界之中,引发了多方博弈。

邹仕鸣与何玉贵两人进入总商会,这是众望所归,不会引发多大的争议,可除开两人之外,其余哪些方面之代表能够进入到总商会,这就值得商榷了,而且朝廷已经公开了意思,总商会之会长,有户部之官员直接兼任,这意味着总商会将成为户部或者是朝廷直接管辖之机构,日后的权威将更大。

这就让众多的商贾开始重视和竞争了,各方商贸之代表,以及各地商会之代表,都是高度重视,希望能够有自己方面的代表进入总商会,在将来总商会之中发挥作用,一时间,众多的商贾云集京城长安,摩拳擦掌,各自找到关系,希望能够在总商会之中有一席之地。

商贸之经营,关系是最为重要的,平日里的经营如此,积累财富不断发展壮大更是如此,那些生意做的很大的商贾,多少都是有一些关系的,当然关系也有强弱之分,若是能够攀上朝中丞相,那是不用担心的,肯定能够进入总商会,能够攀附到丞相的商贾毕竟不多,更多的商贾将眼神对准了节度使,毕竟商贸交易与地方官府之赋税收入也有着极大的关系。

这令总商会的成立,不亚于朝廷举行的科举考试了。

第一丞相崔安潜、户部尚书于承惠以及礼部尚书崔慎由,来到了紫宸殿,他们是专门禀报总商会成立事宜的,三名丞相出面禀报此事,可见总商会之成立,引起了朝廷的特别关注。

崔安潜是第一丞相,而且负责尚书省的全面事宜,商贸之事自然属于他的管辖范围,户部尚书于承惠就更是不用说了,至于礼部尚书崔慎由,因为总商会之成立,牵涉到朝廷相关礼制之问题,故而也需要从中协调。

“陛下,臣等关注总商会之成立,本以为总商会之成立顺理成章,谁知道此事令政事堂很是危难,各地节度使都送来信函,举荐各地之商贾进入总商会,这与政事堂商议之决定不是很符合,不过事情牵涉到诸多节度使,政事堂不可能不予理睬,故而专门承奏陛下。”

政事堂商议之决定,以及各地节度使信函,早就送到了紫宸殿。

李儒沛看了看三人,慢慢开口了。

“总商会名额之竞争,朕已经知晓,你们都是从南方道大行台府来到京城的,各地节度使也是跟随朕多年的,深知商贸之重要,朕一力推行商贸之繁荣,主要目的还是让商贸之交易支撑朝廷之赋税收入,籍此减轻农业赋税,减轻农户之负担,让大唐不断兴旺,不过达到这个目的,尚需时日,这总商户之成立,事关重大,各地商贾重视,尚在情理之中,诸多节度使也重视了,那就说明朕的目的达到了。”

“各地节度使为了发展当地之商贸,对于商贸高度重视,这是好事情,但政事堂商议商贸之事,乃是从朝廷角度出发,占据大唐天下之高度,这是各地节度使不能够理解的,故而政事堂商议商贸之事,适当考虑节度使意见可以,但不能够倾向于地方之利益。”

“朕仔细看了各地节度使写给你们的信函,有些说的是有道理的,譬如说岭南节度使卢光启信函之中提出,海外商贾的数量庞大,总商会之中,应该有海外商贾之代表,这是必须要考虑的,户部对海外商贾之数量进行了统计,人数已经达到五十万人之巨,如此多的商贾极其家人,若是总商会之中没有他们之代表,这不合适。”

“也有节度使之意见不合适的,譬如说陇右节度使卢胜安之建议,对大唐十三道和京兆府划分名额,每个地方进入总商会之商贸人数基本一致,这不合适,朕知道卢胜安之想法,北方之商贸,远比不上南方,若是按照商贸之实力来说,北方能够进入商会之商贸人数,明显是少于南方的,可这是实际情况,不可能避免,北方之商贸发展程度,远远比不上南方,总商会代表数额,就应该偏向于南方。”

“朕曾经说过,在商言商,这些年以来,商贸繁荣发展,商会之作用巨大,朝中有大臣建议,应该由各级官府直接管辖商会,朕不同意这个意见,外行管理内行之事情,不要出现,那样会越管越乱,不得要领,于阁老切记,户部派遣之总商会会长,必须要精通商贸之事,说话做事必须让总商会之代表心服口服,如此才能够代表朝廷真正管理好总商会。”

“政事堂商议商贸和总商会之事,总体来说是不错的,其中也有需要改进之处,具体事宜朕不多说了,政事堂自行把握,六月初五是总商会成立之日,已经不足两月时间,政事堂做出最后决定之前,可适当征求商贾之建议,兹事重大,不能够耽误。”……

于承惠和崔慎由离开之后,崔安潜留下来了。

李儒沛看着崔安潜几乎全部都白了的头发,长叹一声。

“岳父要多多注意身体,这些年过于操劳了,特别是来到京城之后,朕从皇后处得知,岳父每日里睡眠不足三个时辰,很多时候就在尚书省官署歇息,饮食也得不到保证,如此下去不行啊,朕如此年轻,几个月下来,都难以承受,何况岳父年事已高,朕离不开岳父之辅佐,大唐也离不开岳父之操劳啊。”

崔安潜连忙站起来,准备行礼。

李儒沛从台阶走下来,按住了崔安潜。

“这里就是岳父和朕两人,就不需要那些客套礼仪了,朕收到了不少的奏折,言名门望族掌控之权力太大,可他们哪里知道,朕身边之大臣,累死累活,哪里想到什么荣华富贵之事,朕认为,只要能够让大唐兴旺,大臣享受荣华富贵也是应该的。”

崔安潜嘴唇抖动了一下,终于开口了。

“臣之身体不要紧,陛下一定要保重,大唐兴旺之像已经初现,臣敢断言,不要十年之时间,大唐一定开创前所未有之繁荣景象,臣能够为此出力,深感荣幸。”

“借你吉言,朕也想着那一天早日到来,这是朕得到海外商贾送来之千年人参,岳父回去之后,熬着喝了,滋补身体,朕如今也只能够看着你操劳,朕和你一样,累的吃不消了,有时候朕在想,清河崔氏被朕绑上了,如同老黄牛一样,辛辛苦苦,或许大唐真正兴旺的那一天到来,天下之百姓才能够明白。”(未完待续……)

...b

b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