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铁血兵戈 > 第三百四十章 所谓自治

铁血兵戈 第三百四十章 所谓自治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1 09:06:28 来源:58小说

逻些之战的结果,很快传到襄阳大行台府和王府,陇右道谢玉鑫的禀报,几乎在同一时间抵达襄阳,两边禀报的情况都说到了一个最为关键的事情,统治吐蕃的拉萨王、阿里王、亚泽王和雅隆觉阿王悉数都被斩杀,其家族也遭遇到毁灭性的打击,除开老人小孩,其余几乎都被斩杀,可以说吐蕃的贵族遭遇到灭绝性的打击,吐蕃的军队已经不存在了。{顶}{点}小说 www[]{wx}

这两份禀报,预示着铁血军征伐吐蕃和收复陇右道的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预示着吐蕃将归于大唐的统治。

崔安潜和郑从谠等人,还是抑制不住喜悦之情,急匆匆的来到王府,尽管说前不久李儒沛的话语,对他们是很大的警醒,让他们变得平静和淡定,不过面对决定性的胜利,他们还是难以抑制的。

进入王府的厢房,两人意外的发现,李儒沛的神色有些严肃。

按说李儒沛早就看到战报了,应该是高兴才对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

李儒沛看了看崔安潜和郑从谠,慢慢开口了。

“岳父大人和郑阁老是为了吐蕃和陇右道的胜利高兴吧,历时半年的征伐,铁血军将士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取得胜利,不容易,的确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不过你们是不是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啊,还有接下来该如何的治理吐蕃和陇右道,也是南方道大行台府面临的最为重要的问题,稍有不慎,吐蕃和陇右道就可能出现骚乱啊。”

崔安潜和郑从谠相互看看,他们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被劫掠到吐蕃的汉人,遭受了太多的痛楚,他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还要适应吐蕃恶劣的气候环境。很多汉人因为难以适应环境,死在了吐蕃,不要说他们,就是准备充分的铁血军将士,也有接近千人因为不适应气候环境,最终身亡了,这些汉人在铁血军征伐吐蕃的过程之中,是建立了功勋的,是应该得到赞誉的,不过他们内心的仇恨太深。一时半会难以化解,若是任由他们发泄仇恨,恐怕会在吐蕃引发轩然大波啊。”

李儒沛扬了扬手里的信函。

“逻些之战,反戈一击的汉人军士,竟然斩杀了近两万的吐蕃军士,就在铁血军将士已经停手的时候,他们依旧不愿意放下手中的武器,对着已经失去抵抗能力的吐蕃军士下手,逻些之战结束。在围剿吐蕃贵族的过程之中,这些汉人军士更是狠毒,吐蕃的贵族几乎没有斩杀殆尽,有些贵族家中被杀的空无一人。尽管高驰邦、谢玉鑫、朱温和秦二黑在信函之中没有专门说到是谁动手的,不过某可以想到,动手的一定是被劫掠到吐蕃的汉人。”

“吐蕃贵族有很多的奴隶,平民的数量不多。奴隶是没有丝毫人身自由的,高驰邦在前面的来信之中说过,奴隶被鞭打致死算是好的。生生被剥皮抽筋的,算是很平常的事情,吐蕃贵族甚至将人皮展示给奴隶,借此来震慑奴隶,这种残忍的手段,被劫持到吐蕃的汉人怎么能够承受,就算是当初造反的流民,怕也是没有听闻过此等残酷的事情。”

“或许是亲眼看到了这些事情,高驰邦等人对于斩杀吐蕃贵族的事情,没有明确表示制止,这在征伐过程之中可以理解,但是征伐结束之后,继续发生这样的事情,那就有些说不过去了,被劫掠的汉人,仇恨总是不能够化解,将是巨大的隐患,来日吐蕃人岂不是也要造反,也要将汉人斩杀殆尽。”

“这样的情形必须要制止,不能够蔓延,要让吐蕃人安心,让他们平静下来。”

“陇右道的情况稍微好一些,毕竟这里是大唐之领地,汉人还是不少的,不过那些被吐蕃和突厥劫掠的汉人,境况一样是很惨的,同样要预防他们用仇恨蒙蔽双眼。”

李儒沛说到这里的时候,崔安潜和高驰邦都是点头,其实李儒沛也遭遇过这样的事情,家人全部都田令孜之流杀害了,可田令孜、马腾云和刘巨容等人被押解到襄阳的时候,李儒沛没有侮辱他们,将他们押到了火龙村魏王的陵墓之前斩杀,算是给了他们痛快,而且李儒沛也没有牵连甚广,甚至连刘巨容的家人都没有牵连,让他们继续平静的生活。

所以李儒沛说出来这样的话语,崔安潜和郑从谠是能够理解的。

“吐蕃已经被灭掉了,继续使用原来的称呼,显然不合适了,某的想法,改吐蕃为西藏,对外称呼为西藏道,同样设立节度使衙门,同时依旧地域的关系和人口之多少,设立府州县,当然西藏和内地肯定是有区别的,高驰邦等人在信函之中也详细说过了。”

“至于说西藏的官府官吏,某的认为是,汉人为主、吐蕃人为辅,不能够完全由汉人来统领西藏,必须要吸纳当地的平民,甚至是一些愿意配合的贵族,同时西藏彻底废除奴隶,官府的第一个职责就是统计人口,造出来花名册。”

“秦二黑率领的一万铁血军将士,留在西藏三年时间,鉴于西藏的情况特使,这三年的时间,对于西藏的管辖,以铁血军为主,官府予以辅佐,一旦西藏的吐蕃人得到教化,铁血军方可不插手地方上的事物。”

“秦二黑下一步的职责,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是迅速按照地域之划分,成立节度使衙门,秦二黑兼任西藏节度使,同时设立相应的府州县,从铁血军将士之中抽调人选,组建各级的官府,其二是肃清西藏残余的反抗力量,同时着手废除西藏的奴隶制度,让奴隶拥有平民的身份,对于为数不多的土地进行划分,让西藏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稳定下来,其三是明确出来边界,派遣铁血军将士在边境修筑城堡,时时刻刻对边境进行巡逻。”

“秦二黑要完成这些任务,必须要紧密依靠愿意留在西藏的汉人,同时要最广泛的团结吐蕃的平民,得到他们的支持,秦二黑就能够在最短时间之内立足,乃至于牢牢掌控西藏之局面。”

“西藏之贫穷,你们都是知道的,这就需要大行台府给与财力物力上面的支持,不要将这种支持看作是负担,这是必须要做的,当然,愿意迁移到内地的汉人和吐蕃人,来去自由,官府不予干涉,能够留在西藏的人越少越好,越少越是便于管辖。”

“陇右道的治理,按照以前的惯例办理,恢复的安西都护府和安西四镇,不发挥官府的作用,节度使衙门和府州县官府重点管辖本地事宜,以谢玉鑫兼任陇右节度使,全面监管陇右诸多事宜,铁血军重点驻扎的地点,就是安西四镇,与西藏的情况相同,谢玉鑫也需要派出军士,在边境不断巡逻,同时修建城堡,护卫边境。”

“谢玉鑫麾下两万大军,悉数驻扎在陇右道,陇右道和西藏的情况有所不同,地方很大,同时东面还有突厥和北方藩镇的威胁,面临的问题不少,有些问题必须是大唐彻底稳固繁荣之后,才有可能解决的问题。”

“具体的治理措施,某已经拟出来条陈,你们认真看看,不合适的地方修改一下,迅速送到逻些和安西四镇,送到秦二黑和谢玉鑫那里,同时你们可以起草文书,让高驰邦和朱温带领铁血军将士班师了,他们在逻些,怕也是等的不耐烦了,期盼早日回来。”

“大行台府迅速起草奏折,将诸多的事情禀报皇上,同时要求朝廷对西藏节度使和陇右节度使的人选予以确认,这些事情不要耽误,越快越好。”

崔安潜和郑从谠一方面感觉到吃惊,想不到李儒沛早就做出了全面的安排,而且还亲自拟定了条陈,对于吐蕃和陇右道的治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另外一方面,也是他们最为不明白的方面,吐蕃为什么要改名为西藏,这个西藏是什么意思。

也许李儒沛也是想到了这一点,再次开口了。

“对了,某刚刚说将吐蕃改名为西藏,其实就是寓意吐蕃是大唐西边的宝藏,如今这一块的宝藏归于大唐所拥有了,其他的没有什么意思。”

李儒沛终于说完了,崔安潜紧跟着开口了。

“王爷所安排之事情,大行台府能够在最短时间之内做好,月底就是恩科了,铁血军剿灭了吐蕃,收复陇右道,可谓是双喜临门,某有两件事情提醒王爷,其一是十月初的婚事,大行台府也在做着相应之准备,其二是王爷在大唐之影响,如日中天,已经是无法阻止和遏制了,某以为王爷应该要考虑到今后之事了。”

崔安潜说完之后,郑从谠点点头,没有开口,看来这些个意见,是两人商议之后的结果。

李儒沛点点头,他知道崔安潜是什么意思,也许到了这个时候,他真的需要考虑如何展开下一阶段的行动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