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铁血兵戈 > 第二百八十章 恩科

铁血兵戈 第二百八十章 恩科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1 09:06:28 来源:58小说

随着时间的接近,襄阳恩科所承受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的,毕竟在众人看来,恩科只能够是在京城长安举行的,那是朝廷管辖的事情,因为人才之缺乏,被逼无奈的李儒沛,只能够恳请朝廷准许在襄阳开恩科,弥补人才之不足。%%.

越是这样的形势,李儒沛就越是要小心。

负责具体事宜的主考官崔安潜和刘允章更加的小心。

自武宗以来,科举取士就遭遇到不少的非议了,特别是僖宗之后,科举取士更是被少数人把持,成为了某些势力招纳人才的工具,加之这些年以来,黄巢作乱,各地的局势都不是很稳定,读书人的日子是不大好过的,除开那些名门望族和大家族尚能够支撑读书人,一般的家庭根本就承受不住,也感觉到高中进士是遥遥无期的梦。

大唐科举考试是非常严格的,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能够在五十岁的时候考中进士,那就算是很不错了,明经考的是儒家经典,颇有些死记硬背的意思,故而考取比较容易,到了三十岁才考过明经,算是老年人了,可进士科考的是诗词歌赋和政治见解,难度是很大的,五十岁的时候能够考取,就算是很不错了。

这种规矩,在襄阳恩科的时候,同样被崔安潜和刘允章坚持下来了。

想着改变主意的李儒沛,都没有能够争论过两位主考官。

崔安潜和刘允章非常的谨慎,他们也清楚这次恩科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南方道筹集人才,更是为了李儒沛今后筹备人才,但天下人都看着这次恩科,看看恩科是不是会如同以往的考试一样,被某些个别人所把控。

崔安潜更是认为,皇上允许在襄阳的恩科。心思也是不一般的,这让李儒沛有了僭越的味道,稍微不注意就会遭遇到巨大的舆论压力,好在李儒沛身为福王、南方道大行台,在大唐的威望和影响已经不一般了。

作为主持恩科的主考官崔安潜和刘允章,肯定是要注意到方方面面的,李儒沛信任他们,他们不能够辜负李儒沛的信任。

恩科分为明经科与进士科,参加明经科考试的多为年轻人,参加进士科考试的多为中年人。甚至有不少胡子都白了的老人。

崔安潜和刘允章对考官下达了严格的禁令,那就是考试之前,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原因拜见主考官和考官,若是出现这等的情况,考生的资格会被取消,主考官或者考官也会遭遇到责罚。

这条禁令,引发了不少的议论。

毕竟读书人拜见恩师,那是沿袭下来的传统,而且也有些考生。因为能够拜见到恩师,有了更大的自信心,考试能够考的更好。

禁止主考官、考官与考生之间的接触,这是早就有的规定。可惜很长时间都没有执行了。

这一次的恩科,因为筹备的时间非常的短促,故而考官和考生之间,根本就没有接触的机会。故而崔安潜和刘允章下达的这条禁令,不折不扣的执行了。

最令诸多考生吃惊的是,就算是崔氏家族参加考试的考生。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待遇,和诸多的考生一样,住在客栈里面老老实实的温习功课,至于说那些所谓的诗文会,因为时间太短了,根本就难以组织起来。

明经科与进士科之间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尽管朝廷承认明经科和进士科,考中之后都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但两者之间区别巨大,一般来说,明经科考过之后,大都是做小官,很难成为大官,更不要想着能够出将入相,大唐唯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武周时候的狄仁杰。

明经科好比是如今的函授考试,进士科则是正牌的科班出身,读书人宁愿多次参加进士科的考试,一般也不愿意参加明经科的考试。

加之明经科与进士科的考试,考生只能够参加一种,明经科录取之后,一辈子都不准参加进士科的考试,当然考中了进士科,没有谁会发神经去参加明经科的考试。

李儒沛对这样的科举考试规矩有些不以为然,应该说进士科的学识的确比明经科要厉害,但大唐如此多年的科举考试,真正在进士科考试的时候,绝大部分的人还是通过诗词歌赋被录取的,真正的能够提出来治国经验的进士是不多的,这也是因为读书人没有机会接触到多少的民生事宜。

应该说明经科是基础,进士科是进一步的提升,两者不应该有巨大的差异。

可惜李儒沛的这种认识,在这个时代是不大可能被接受的。

五月三十日,明经科与进士科的考试正式开始。

李儒沛有些遗憾的是,此次没有能够在恩科的时候,同时进行武举的考试,大概是因为时间过于的紧张,同时铁血军的威名,在大唐也是不一般的,要说在襄阳举行武举的考试,恐怕没有多少人会前来应考。

明经科与进士科的考试,悉数都是三天时间,这三天的时间,考生是不能够离开考院的,一切的衣食住行,都是官府直接承担。

三天的封闭式考生,李儒沛没有进入到考场里面去,尽管说他很想去看看情况,但还是忍住了,恩科有着自身的规矩,不是什么人都能够进入到考试院去看的,那样会影响到考生的注意力,也可能产生诸多的泄密事件,让考生有作弊的机会。

规矩定下来了,李儒沛就要带头执行,要说在襄阳,他李儒沛带头执行的事情,尚无其他人敢于违背。

阅卷是恩科最为重要的一环,此次的恩科,所有的诗词歌赋,全部都被重新誊抄一遍,考生的原来试卷被直接封存,一旦某个考生的试卷被勾中,就会调出考试时候的试卷调阅,要知道不管是明经科还是进士科,考生的字必须是要写的很好的,否则主考官对考生的印象瞬间会降低很多的。

阅卷一共是半个月的时间。

李儒沛对阅卷的事宜,要求相当的严格。

尽管说从一次的恩科是看不出考生真正能力的,可如今之局势,也只能够从恩科之中挑选人才,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办法。

因为是恩科,因为是在襄阳进行的恩科,故而此次不存在殿试,也就没有什么状元、榜样和探花之类的划分,尽管这对于考生来说是存在遗憾的。

李儒沛也仔细权衡过,若是让被录取的进士到京城去参加殿试,钦点出来状元、榜眼和探花之类的,怕是一些进士就要留在京城了,毕竟读书人心目之中,大唐最为崇高的还是京城里面那个浑浑噩噩的皇上。

襄阳的恩科,主要目的是实实在在的挑选出来人才,弥补南方道人才之不足,其余的方面不需要那么多的排场。

发榜的日子在六月二十日。

发榜在南方道大行台府外面进行。

发榜的这一天,李儒沛在几名亲兵的护卫之下,来到大行台府外面,观察周遭的情形,他想看看那些高中进士的考生,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在他心里,范进中举之类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可能发生,一旦恩科得以高中,意味着身份的彻底改变。

首先发榜的是明经科考试榜单,这个榜单没有引起太大的注意,毕竟有些傲气和本事的读书人,一般都是参加进士科的考试,除非是万不得已,为了能够谋求到一个前途,否则是不会参加明经科考试的。

明经科考试榜单发布完毕之后,人群开始躁动起来,接下来就是进士科榜单的发布了,要知道能够上榜单的,那就是正经的进士了,翌日还要参加南方道大行台府组织的游行,骑着高头大马,接受众人的观瞻。

进士科的榜单发布,时间要慢一些,每一张榜单上面就是一个人。

人群之中不断爆发出来欢呼声和庆贺的声音,高中进士的人,看见榜单之后,有泪流满面的,有哈哈大笑的,也有强忍住欢喜和周遭的人打招呼的。

进士科录取的进士,一共十二人,明经科考取的一共六十八人。

加起来刚好八十人。

这个录取的规模已经是很不错了。

发榜的当天晚上,李儒沛就接到了派到各处客栈和酒楼侦查之人员传回来的消息。

此次恩科考试之结果,让诸多的考生都是信服的,因为录取的这些进士,大都是展示出来不一般的学识,得到了诸多考生认可的,更加令众人信服的是,崔氏家族仅仅有一名考生高中进士了,这名高中进士的崔氏家族子弟,有着不一般的名气,考取进士在预料之中。

至于说明经科的榜单,几乎没有谁议论,反正众人也不是特别重视。

李儒沛感觉到欣慰,同时也有一些遗憾,应该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诸多读书人,其中是有真正能力的读书人,可惜这些读书人看不起明经科的考试,一根筋的参加进士科的考试,故而耽误了太多的时间。

能够通过一次恩科,招纳到八十人,也算是很不错了。(未完待续。。)u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