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铁血兵戈 > 第二百四十三章 进退两难

铁血兵戈 第二百四十三章 进退两难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1 09:06:28 来源:58小说

皇上终于召见刘允章了。

刘允章来到京城已经近一个月时间了,一直都没有接到宫里的消息,其实他是很着急的,毕竟李儒沛还在等候消息,在京城的事情没有完结之前,铁血军暂时不会进入江南西道和江南东道剿灭黄巢,也不会对扬州的毕师铎展开进攻,李儒沛不想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展开之前,京城出现太大的变故。

可时间不能够无限制的耽误下去,该做的事情全部都做了,目前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至少杨复光的态度逐渐明确了,王铎也沉默了,至于说田令孜,最近几天也没有什么动静,当然郑畋的所有行动,都是绝对保密的,田令孜不可能知晓。

跟着太监进入大明宫的时候,刘允章还是有些忐忑的,此次他来到京城,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不能够出现丝毫的疏忽,李儒沛的意思是必须要稳住京城,襄阳不想在京城耗费太多的精力,至少一年左右的时间,襄阳的重点是在南方的,故而刘允章在京城的任务,就好比是舌战群儒和充分利用各方的关系,争取到最有利于襄阳方面的局面。

皇宫里面的一切,没有什么变化,皇上依旧是在大明宫署理政务。

进入紫宸殿的时候,刘允章整理了自己的思绪,对于他来说,此次来到大明宫就是最后一站了,一旦皇上召见之后,他就要离开京城回到襄阳去了,梁州还有很多的事情等着他去处理,这里面还牵涉到铁血军粮草后续筹集的问题。

紫宸殿被称之为内朝,是皇上召见群臣的地方。相对来说,含元殿称之为外朝,是皇上举行重大庆典和朝会的地方,宣政殿称之为中朝,是皇上临朝听政的地方。早朝就是在这里进行的,至于说紫宸殿,是皇上日常署理政务的地方,能够进入紫宸殿的文武大臣,身份不一般,被称之为入阁。身份不一般的。

皇上选择在紫宸殿召见刘允章,可见重视之程度。

当然刘允章也通过严复得知了,皇上和以前没有太大的改变,很少上朝,绝大部分的早朝都是郑畋主持的。一般情况之下,皇上都是在嬉戏,据传闻马球打的很是不错了,皇上曾经说若是打马球如同科举一样,他至少能够考中榜眼。

听到这些传闻的时候,刘允章连连摇头,先皇就是怠于政事,尊崇儒教。导致大唐天下出现太多的事情,皇上继位之时,年纪太小。尚不能改独立署理政务,可以理解,可如今皇上已经是二十岁的年纪了,早就应该开始勤于政务了,谁知道还是如此的嬉戏,如此下去大唐有什么希望。

御辇之上。皇上面对微笑,看上去很是亲切。但刘允章却有着另外的想法,用少不更事来形容皇上。是没有一点错误的,想想李儒沛,年纪比皇上还要小,可做出来的事情,哪里是御辇之上的皇上能够比较的。

“刘公到京城一月有余,朕一直都忙于政事,今日才得以见到刘公啊。”

“陛下召见,臣不胜感激。”

“刘公此番到京城来,是不是彝王有什么事情啊。”

“奏陛下,臣带来了王爷之信函,专门承奏陛下。”

刘允章举起了信函,递给了走到身边的宦官。

皇上开始仔细看信函,刘允章低着头,等着皇上再次开口。

紫宸殿里面非常的安静,皇上此次召见,没有要求其他的文武大臣陪同,也没有要求田令孜和杨复光等人参与,这本来就有些奇怪了,不过刘允章清楚,皇上在召见他之前,见过田令孜和杨复光等人。

过了好一会,皇上才开口说话。

“看了彝王的信函,朕很是惭愧啊,彝王时时刻刻都想着大唐之天下,可谓殚精竭虑,朕有了彝王依靠,甚是安心,朕希望彝王能够再接再厉。”

刘允章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李儒沛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对皇上是最大的威胁,可以说直接威胁到皇上的宝座了,皇上居然还能够说出来这样的话语,不知道是真心这样说,还是忽悠人的,不过刘允章认为皇上尚无这等忽悠人的能力,若说皇上有着如此的心机了,也就不会让田令孜等人荼毒朝廷了。

刘允章很清楚,李儒沛在信函之中,透露了铁血军将要彻底剿灭黄巢的意愿,其实只要稍微注意这一点,就能够明白其中的含义,田令孜等人已经有推荐毕师铎出任诸道行营都统的意思,也就是要求毕师铎负责全面剿灭黄巢、平定南方局面的意思,这等的情况之下,李儒沛主动提出来剿灭黄巢,也就是否定了田令孜等人提议毕师铎出任诸道行营都统的建议。

尽管说李儒沛在信函之中没有直接要求担任诸道行营都统之歌职位,可是意思是非常明确的,难道说皇上明白其中的含义了。

“王爷时时刻刻惦记着陛下,时时刻刻关心大唐之稳固,臣是很清楚的,臣在梁州不敢有丝毫的耽误,每时每刻都要想到署理政务,若是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好,王爷就要责罚,就会说臣没有尽忠效命,此次王爷按照陛下之旨意,进入淮南道剿灭黄巢、王绪等人叛贼,本来是想着一举能够平定南方之局势的,可惜黄巢跑得快,离开了淮南道进入到江南道,王爷思虑大唐之稳定,认为黄巢搅乱大唐多年,故而下定决心,一定要彻底剿灭黄巢,臣此次代表王爷来到京城,拜见陛下,也就是要表明王爷之心迹。”

“很好,朕很欣慰,彝王能够时时刻刻都想着大唐天下,想着朝廷,朕更加的安心,不知道刘公此次到京城来,是不是带来了什么要求,在朕的面前不需要隐瞒,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朕一定应允。”

皇上的态度,突然令刘允章不舒服了,这太奇怪了,应该说随着李儒沛力量的壮大,皇上怀疑之心也会越来越重,绝不会想着李儒沛的力量进一步壮大,就算是皇上想不到这些,田令孜也一定会想到,时时刻刻都会提醒皇上。

在刘允章看来,皇上没有那么大的肚量,若是真的心胸宽广,那就会及时的赦免魏王和蜀王,不会让皇室操戈的悲剧出现,但皇上没有下这等的旨意。

刘允章非常的冷静,既然皇上要求他说话,那他就不会客气,答不答应是皇上决定的事情,提不提出来就是他刘允章的事情了。

“陛下,臣不敢提太多的要求,唯有一点,恳请陛下下旨,铁血军剿灭黄巢,必然要进入到江南道各地,诸多的节度使若是出现不愿意支持的情况,王爷是不好处理的,若是事情到了极端的情况之下,节度使不想着配合剿灭黄巢,反而对铁血军心存疑虑,那将纵容黄巢继续壮大力量,若是陛下下旨,要求各地的节度使支持和配合,臣敢担保,一年时间之内,铁血军肯定能够彻底剿灭黄巢。”

低着头的刘允章,在等候皇上的答复。

不过好一会的时间过去,一直没有听到皇上的声音,刘允章隐隐明白了一些什么。

“刘公提出来的这个要求,朕认为是合适的,不过如此之大事情,朕不能够独自决断,需要在早朝的时候讨论,朕看这样吧,刘公就在京城等候,一旦朝会讨论有了结果,朕自然会下旨,彝王能够急朕之所急,朕有着说不出的欣慰,黄巢造反多年,对大唐造成了难以估量之伤害,彝王能够主动承担剿灭黄巢之重任,非常难得啊。”

刘允章没有抬头,可脸色有些发白,他忽然发现自己中计了。

皇上要他提出来要求,说这些要求需要在朝会上面讨论,可天知道朝会什么时候讨论,要是朝会上面暂时不讨论这个事情,或者是有人故意的拖延,岂不是让他一直都在京城等候,岂不是让李儒沛一直都在襄阳等候,可自己已经说出来这件事情了,要是没有皇上的旨意,李儒沛带领铁血军擅自去剿灭黄巢,有等同于违背了圣旨。

这是陷入到进退两难的境地。

刘允章的额头上已经冒出了汗滴,他本来是想着能够帮助李儒沛争取到更好的局面,想不到好心办了坏事,让李儒沛和铁血军陷入到进退两难的境地了。

离开大明宫的时候,刘允章的脸色变得阴沉了,他终于知道皇上的心意了,看来皇上非常的忌讳李儒沛,说的不客气一些,李儒沛的威胁甚至大于黄巢,皇上怕是宁愿黄巢在南方作乱,也不愿意李儒沛在南方逐渐强大起来。

当然皇上没有限制李儒沛和铁血军的办法,也可以说暂时没有,但皇上毕竟是皇上,若是想着偏激了,调动北方的藩镇去对付铁血军,那就将坏了李儒沛的全盘布局,可能产生灾难性的后果,试想一下,铁血军在前方剿灭黄巢,北方的藩镇虎视眈眈,随时有可能派遣军队进入山南东道和山南西道,这岂不是天大的麻烦,何况还有西川的陈敬瑄和扬州的毕师铎。(未完待续)

(书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