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铁血兵戈 > 第二百三十四章 以退为进

铁血兵戈 第二百三十四章 以退为进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1 09:06:28 来源:58小说

高驰邦的空信函,令毕师铎大为吃惊,他曾经怀疑是不是军士在送信函的时候出现了失误,胆大包天的更换了信函,不过仔细看了信函之后,他排除了这种怀疑,毕竟拆开过的信函是完全不一样的,再说他和高驰邦之间的信函来往,这是绝对保密的事情,也是绝对重视的事情,悉数都是心腹操作的。

毕师铎很清楚,想要铁血军无条件的撤离淮南道,这是不可能的,毕竟他毕师铎还不存在这样的威严,人家李儒沛是王爷,正宗的李唐王室的子弟,铁血军又是如此的骁勇,怎么可能将吃到嘴里的肉轻轻松松的吐出来。

毕师铎所依靠的就是朝廷的敕令,毕竟他是淮南道的节度使。

其实解决这件事情,有一个最为关键的地方,那就是毕师铎必须要拿出来大量的钱财,名义上是感谢铁血军进入到淮南道平定了叛乱,可惜毕师铎舍不得拿出来钱财,同时他也没有那么多的钱财,十万大军的消耗是惊人的,迄今为止毕师铎都在为大军的粮饷操心。

缺乏了这个必要的条件,想要铁血军撤离淮南道,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了,就是允许铁血军在淮南道占据的地方征缴粮草,用以补充大军的消耗,可惜铁血军占据的地方,都是淮南道比较穷苦的地方,加之这些地方长时间被黄巢占据,根本就没有什么油水了。

不管从哪个层面分析,毕师铎都拿不出来诚意,给高驰邦写去信函,无非是想着试探一下。看看铁血军究竟是什么想法,会不会提出来撤离淮南道的条件。

谁知道人家什么都不说,回来的就是空信函。

多年的厮杀征伐,毕师铎早就不是当初的毛头小子了,也学会了控制自身的情绪。分析利弊的事情他还是会做的。

扬州的十万大军,目前来说还不是特别的稳定,秦彦和李罕之的影响还是存在的,这些需要用时间来消磨,其次就是高骈在大军之中也有着不小的影响,这也需要毕师铎想办法稳住绝大部分的军官和军士。至于高骈的少部分死忠的心腹,慢慢想办法收拾。

如此的情况之下,淮南道需要稳定,不能够继续乱下去了,否则毕师铎这个淮南节度使是坐不稳的。

毕师铎的想法不可谓不现实。铁血军赶走了黄巢,这去掉了毕师铎最大的心腹之患,淮南道毕竟是富庶之地,也是产粮之地,只要经过两三年时间的稳定和建设,慢慢就可以恢复元气,到了那个时候,毕师铎可以掌握更多的钱财。能够更好的抚慰十万大军。

可以说淮南道彻底平稳下来,毕师铎才有可能彻底掌控扬州的十万大军。

如今若是要强行的赶走铁血军,只有两个办法。

第一是给朝廷上奏折倾诉。这一点毕师铎自己都觉得很无聊,且不说李儒沛是王爷的身份,就说铁血军暂时不撤离淮南道的理由都是很充足的,什么大乱刚刚过去,黄州和光州等地需要稳定,故而铁血军暂时驻扎在这些地方等等。朝廷见到了这样的奏折,肯定不会说什么的。最终就是默认,可是这个暂时驻扎。对于毕世铎来说就是要命的。

铁血军是如何占领山南东道和山南西道的,毕世铎基本清楚,铁血军进入到淮南道,一旦在这里扎根之后,下一步就是占据整个的淮南道,包括作为富庶的扬州。

故而给朝廷写奏折的事情,一点都不可取,可能为铁血军争取到时间和机会。

第二个办法就是率领扬州的十万大军,以武力威胁的形式,逼迫铁血军撤离淮南道。

要是这样做的,毕师铎估计自己很快就会失去整个淮南道,十万大军不是很稳定,一旦淮南道再次乱起来,身在东都的高骈岂会善罢甘休,那些为秦彦和李罕之鸣不平的军官,也会冒出来,十万大军恐怕还没有正式发动进攻,就会分崩离析。

这两个办法都不可取,也绝不能够做。

对着空信函和地图思索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毕师铎终于做出了决定。

扬州的十万大军,抽调一万大军驻扎濠州,负责寿州和濠州两地的秩序,抽调一万大军驻扎在庐州,负责舒州和庐州两地的秩序,其余八万大军依旧驻扎在扬州,负责扬州、楚州、滁州与和州等地的秩序。

毕师铎的这个命令,以最快的速度下达。

毕师铎下达的命令,同样以情报的方式,以最快的速度送达襄阳的王府。

李儒沛看了这份情报之后,足足思索了半天的时间。

崔安潜进入王府厢房的时候,李儒沛还在看着地图沉思。

李儒沛早就派人将情报送到节度使衙门,让崔安潜看过了。

“岳父大人,某还是低估了这个毕师铎,他这一招以退为进,安排的很是不错的,难怪他能够斩杀秦彦和李罕之,统领扬州的十万大军啊。”

李儒沛指着地图再次开口了。

“人人都说淮南道富庶,其实淮南道的富庶主要是在扬州一带,反观黄州和光州等地,皆是较为贫穷的,经过了黄巢和王绪等人的叛乱,这些地方可谓是民不聊生,铁血军占据了这些地方,本来是准备作为跳板,趁机占据整个的淮南道,毕师铎却不给机会。”

“毕师铎的安排,其实就是抛弃了黄州和光州等地,牢牢占据扬州,拱卫濠州、庐州与和州一线,将寿州与舒州作为缓冲地带,避免和铁血军的直接冲突。”

“铁血军若是不能够占据扬州等地,得不偿失,仅仅占据了淮南道贫穷的地方,一定程度上是为毕师铎去掉了包袱,扬州的十万大军不会遭受丝毫的损失,而且毕师铎能够更加集中兵力,牢牢拱卫扬州。”

“看来这是毕师铎认真思索之后,做出的决定,今后铁血军必须要高度重视这个毕师铎了,他可能不必高骈差到哪里去的。”

李儒沛说完之后,崔安潜很快开口了。

“王爷,毕师铎的确有自知之明,他斩杀了秦彦和李罕之,等同于驱逐了高骈,这必然导致扬州的十万大军不稳定,若是这等情况之下,淮南道再次爆发大规模的战争,毕师铎稳不住十万大军,到了那个时候,铁血军就能够轻而易举的占据整个的淮南道。”

李儒沛点点头。

“岳父大人,为今之计,你认为该当如何。”

“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王爷占据了山南东大、山南西道和淮南道的部分地方,地盘越来越大了,而且能够通过不懈的建设,获取到充足的粮草,就算是淮南道的光州和黄州等地,暂时比较贫穷,也只要花费一些精力建设,相信这些地方能够很快的富裕起来。”

“某以为最为关键的,还是王爷推行的措施,有利于各地的稳定,毕师铎尽管分析准确,能够知道诸多的利弊,可他是行伍出身,对于民生方面,根本就不熟悉,依靠着不到十个州的地方养活十万大军,这在某看来就是笑话了,这些地方的士绅富户和百姓肯定是无法承受的,也是不能够长久的。”

“此消彼长之下,王爷只要安心建设好光州和黄州等地,坐看扬州出现动乱,到了那个时候,铁血军就能够以最小的代价,占领整个的淮南道了。”

崔安潜说完之后,李儒沛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岳父大人真的是厉害啊,这毕师铎采用以退为进的计谋,想着让铁血军无法坚持,岳父大人将计就计,让铁血军在光州和黄州等地扎根,围困扬州的十万大军,这才是真正的以退为进啊。”

崔安潜也笑了。

“王爷其实早就想到这个计谋了,某不过是说出来罢了,不过这样做,有两个方面要注意,其一是迅速给朝廷写去奏折,言光州和黄州等地,遭遇到反贼的劫掠,民不聊生,铁血军击败反贼之后,暂时不能够撤离,免得饥寒交迫之百姓,因为没有了生路,再次造反或者是聚啸山林,那样前面的平叛就白费了,其二是要求驻扎在光州、黄州、蕲州、申州、安州和沔州的五万铁血军将士,固守地方,不要挑起纷争,不要给朝廷以口实。”

“岳父大人说的是,这奏折就请岳父大人代为负责了,还有一个方面,亦需要注意,那就是铁血军不可干预地方上的事物,主要任务就是严防出现聚啸山林之土匪,一切的政务俱由地方官府处理,淮南道所属的光州、黄州、蕲州、申州、安州和沔州等地,悉数有山南东道节度使衙门节制。”

“黄巢虽然撤走了,可影响依旧是存在的,王绪被斩杀了,可抱有占山为王之心思的刁民也是存在的,这些地方的士绅富户,遭受了劫掠,尚处于惊魂未定之状况,地方上的耆老、里正和甲首被清算和斩杀的比较多,地方官府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稳定百姓,不给别有用心之人可乘之机,如此才能够真正保持稳定,否则地方上的骚乱还是会存在的。”(未完待续)

(书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