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铁血兵戈 > 第一百八十八章 秋收

铁血兵戈 第一百八十八章 秋收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1 09:06:28 来源:58小说

李儒沛没有婚假,大婚之后,他马上开始了忙碌,铁血军的发展、秋收与商贸三件事情,是他必须要高度重视的和最为关心的,已经扩展为六万人的铁血军,高驰邦负责训练等事宜,这方面不用过于担忧,加之先进的训练理念,造就出来的就是不一般的将士。小说WX.

六万铁血军的消耗是巨大的,而且李儒沛建立铁血军的基础是专业的军队,这和千年之后还有所不同,并非是说铁血军的每一个将士服役两年到三年时间就可以退役的,除非是年龄超过五十岁的普通军士,严酷的训练和充足的保证,是铁血军存在的基础,这就需要节度使衙门能够拿出来充足的军饷和粮草。

山南西道和其他地方的政策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尽量保证百姓的利益,不能够增加百姓的负担,通过发展商贸,增加府库的收入,用以维持日常的开销,应该说这个政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是不错的,商贸已经在山南西道各地普遍开花,结出丰硕果实的日子也不会很久,不过其中的问题也是存在的。

山南西道的位置过于偏僻,就说梁州这个地方,从地理位置来说并非是最好的商贸发展之地,若是能够吞并山南东道,以襄阳为商贸发展中心,效果就会完全不一样,襄阳所处位置,正好是大唐南北交界之地,交通发达,可以贯通大唐南北两地,坐镇襄阳负责南北货物的运转与流通,商贸将得到极大的发展,官府的收入也会成倍的增加。

拿下山南东道,需要铁血军将士拼搏。

维持铁血军的开销,需要充足的军饷和粮草。

秋收就成为了这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环,秋收能够收获足够的粮食,老百姓能够稳定下来。铁血军也有了足够的粮草,这才是真正的良性发展的轨道。

六月初五,李儒沛和刘允章等人,到山南西道所属的府州县巡视了一番,大部分地方的粮食作物已经开始成熟,马上就要进入到收获季节,这一年天公作美,没有出现什么自然灾害,李儒沛看到的各处,地里粮食的长势很是喜人。

回到梁州。李儒沛与刘允章等人商议之后,再次做出决定,秋收开始之前召开一次大会,府州县的知府、刺史和县令悉数参加,每一个县同样有一名耆老、里正和甲首参加会议,同时还有一名士绅富户代表参加会议。

这是一次规模很大的会议,足见李儒沛对秋收的重视。

大会的时间不长,也就是一天的时间,首先是知府亦或刺史汇报各地粮食生产情况和秋收准备的情况。接着是李儒沛提出来要求。

李儒沛最为担心的是随着粮食的丰收,各地的士绅富户在租费上面做文章,大肆敛财,官府已经颁发文书。严格规定了租费的多少,可眼看着能够到手的利益,一定会让某些士绅富户蠢蠢欲动,这些士绅富户一旦与官府勾结起来。吃亏的就是百姓了。

官府颁发的文书,必须要执行,若是有人胆敢违背。李儒沛不会客气,他会毫不犹豫的杀人,召开此次大会的目的,就是要告诫各级官吏,管好自己的手和嘴,他还要警告诸多的士绅富户,牢记杀鸡取卵的悲剧,不要乱伸手,否则赔上的是身家性命,他也要告诫那些耆老、里正和甲首,认真履行职责,这些人在秋收的时候,作用非常大,包括组织秋收、敦促所有人按时上缴赋税等等。

李儒沛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念,那就是责任倒查制度,某一个地方出现问题,首先追查的是知府、刺史和县令的责任,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是主官的管理不到位导致的,在严厉处罚当事人的同时,上面一级级的官吏同样要遭遇到处罚,譬如说某一个地方的士绅富户,随意变更租费,那么管理这件事情的县丞、县令以及负责巡视当地的官吏要遭受处罚,若是事态严重,知府或者刺史也要遭受到责罚。

李儒沛的讲话,给与所有的官吏、士绅富户是当头一棒,他们很清楚,只有按照节度使衙门的要求做事情,才能够保证相安无事,否则很有可能因为秋收之中的问题,丢掉了官职,甚至丢掉了性命。这么长时间过去,众人也清楚了这位王爷的作风,那就是说到做到,按照王爷的要求认真做事情,不用担心提拔和待遇的问题,若是不按照王爷的要求做事,后果会非常的严重。

七月初一。

秋收正式开始。

与春耕时节的模式一样,几乎所有的官吏都下去了,包括各级的主官,李儒沛的要求是非常明确的,若是出现重大问题,各级的官吏都要跟着倒霉。

秋收开始之际,也是商贾开始忙碌的时间。

商贾要趁着秋收时节,大肆的收购粮食,他们通过粮食的差价,赚取银子。

李儒沛也离开了节度使衙门,到各地去巡查了。

这次他是微服私访,身边跟着秦二黑和十余名亲兵。

各地秋收都在如火如荼的展开,所到之处,看到的都是忙碌的田间地头,就连官道上面,也能够看见摊开的谷子,这些谷子必须要晒干。

来到巴州武陵县所属的官庄镇,李儒沛有了熟悉的感觉,离开这里之后,他没有回来过,此次趁着秋收下去巡视,趁机来到官庄镇看看。

官庄镇本来就是南北要道,几年时间过去,境况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不少的房屋都重新休憩过了,这恐怕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原因,这里是铁血军的发源地,于承惠成为了蓬州刺史,原武陵县县令谭明晓成为了巴州刺史,官庄镇自然得到照顾。

同时这里也是李儒沛发迹的地方,具有不一般的纪念意义。

李儒沛走到一户人家的门口。

这户人家的房屋经过了重新的修葺,原来的一层房屋变成了两层,增加了阁楼。

这里正是荷花的家,李儒沛当年和高驰邦来到官庄镇,正是在荷花的家里,与宋虎等人发生冲突,导致他进入了土匪盘踞的山寨。

荷花已经嫁给了一名铁血军的将士,这名将士也是曾经的山寨土匪,可谓是铁血军最早的将士之一,这名将士已经是铁血军的一名中层军官。

荷花成为了军属,家中的待遇自然不一样了。

敲门的时候,李儒沛内心还是有着很多感慨的,官庄镇的变化很大,出乎了他的预料,这里面肯定有谭明晓和于承惠照顾的因素,但也从侧面说明了,他所推行的政策是有利于百姓的,是能够让村镇迅速发展起来的。

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坐在堂屋里面,裤脚还挽着,显然是从地里回来不长时间。

第一眼看见老人,李儒沛就认出来了,这是当年的那个老人,但是精神和身体都完全不一样了,这么大的年纪,还能够到田间地头做事情,可见身体很好。

老人不认识李儒沛,看见陌生人进来,连忙站起身来招呼。

李儒沛借口路过,期望讨一口茶喝。

老人大声呼喊在厨房忙碌的老伴,一个白发的婆婆走出来和李儒沛等人打过招呼之后,忙乎着到厨房去烧茶。

秋收时节,家家户户都是非常忙碌的,黄彪和宋虎等人曾经建议,是不是让部分铁血军将士回家帮助秋收,这个建议被李儒沛否决了,相反他要求加紧对铁血军将士的训练,因为秋收之后,铁血军就要有大动作了。

李儒沛和老人闲聊,不经意的问了一些问题,包括州县官吏的作为,耆老、里正和甲首是不是到各村督促秋收,士绅富户是不是趁机盘剥佃户等等,说到这些问题,老人脸庞发红,显得很是激动,一再的说官府的好话,说官吏很是关心百姓,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了,老人还很自豪的告诉李儒沛,他的家里曾经来过王爷,就是这位王爷,现在是节度使,这位王爷是天上的星宿下凡,专门来护卫百姓、保护李唐江山的。

李儒沛有些哭笑不得,当年他到老人家里来的时候,正是落魄的时节,如今再次来到老人家里,形象完全不一样,老人自然是认不出来了。

老婆婆烧好了茶端出来。

李儒沛仔细看了看老婆婆,老婆婆的精神一样不错。

老头子叮嘱老婆婆,做饭的时候多做一些,到镇子里去买一些肉,家里来了客人,一定要招呼好,老人同时要老婆婆到田里去,将女儿叫回来帮忙。

老人说这些话的时候,李儒沛连忙站起身来了,人家正在忙碌,他可不能够添麻烦,了解到情况不错就可以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个脸色红润的姑娘带着一个小男孩进入了屋子,姑娘看见李儒沛等人之后,有些害羞,连忙准备到厨房去,小男孩胆子大一些,看着李儒沛等人,吮吸指头。

老人开口说这就是他们的闺女荷花,小男孩是他们的小外孙。

李儒沛不打算在老人家里吃饭,他笑着开口了,说几年前来到老人家里喝粥,印象非常深刻,这次回来看看,老人一家生活不错,他就放心了。

老人、老婆婆和荷花全部愣住了,脸色发白,当年喝粥的那位王爷,是他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事情,想不到王爷再次来到家里。(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