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在明朝当国公 > 第七百七十七章 如意算盘

我在明朝当国公 第七百七十七章 如意算盘

作者:千斤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20:20:35 来源:88小说

城北靠近城门的一座府邸前,躺着不少穿着明军铠甲服饰的尸体和伤兵,在府邸的数百米的一个拐角处,孙承宗看着前面的情况手捋胡须眉头紧锁。

在他的旁边,聚集了不少辽东军和江宁军的将领,只是这些将领此时的脸上满是愤怒和不甘的神情。

听着前方伤兵传来哀嚎呻吟的声音,祖大乐再也忍不住了,走到孙承宗跟前大声道:“督臣,这仗不能在这么打了,刚才这么一会咱们就损失了好几百名儿郎,若是再这么打下去咱们有多少将士的性命够往里面填啊?”

孙承宗沉默了一下,指着前方道:“祖将军,本督臣也不想如此,可你看看,前面那些府邸上站着的都是什么人?他们都是手无寸铁的老弱妇孺,百姓何辜啊,若是调炮攻打的话,他们怎么办?”

孙承宗指的正是那座府邸,这座府邸高大宽广的墙壁上站着不少双手被束缚的妇孺,在这些妇孺的身后则是站着不少手持强弓利弩的清兵。

这座府邸的主人不是别人,正是二贝勒代善的府邸,作为努尔哈赤的第二个儿子,原本在大儿子褚英死后,代善是最有资格登上那个位子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终这个皇位还是落到了皇太极的手里。

虽然表面上代善对皇太极非常支持,但内心里怎么想却是只有自己才知道了。

而皇太极上位后为了弥补对代善的这种亏欠,对于代善大肆扩建府邸的情况也是睁只眼闭只眼,这也造成了代善的府邸越修越大,最后成了一座占地五十多亩的地方。

盛京失陷后,清军上下根本就没多少人愿意投降,他们都很清楚这些自己对大明做的好事,也知道自己一旦落入明军手里会有什么下场。

一支萌生必死心态的军队是可怕的,因为在这种心态下他们什么事情都会做得出来,甚至不惜拉着所有人为他们陪葬。

而此时,多尔衮又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将盛京城中的百姓驱赶到各个府邸里帮助清军进行防守,而且还将老弱妇孺当成肉盾,如果明军心慈手软不敢下手最好,若是明军胆敢开炮的话,这些老弱妇孺至少也能消耗明军的一些炮弹。

多尔衮的这个主意是疯狂的,但同时也起到了效果,面对前面那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女人、老人和孩子,孙承宗开始为难起来。

清军摆出了一副不惜玉石俱焚的架势,并将没有战斗力的老人和孩子推上了战场。如果自己调炮攻打的话势必会伤及无辜,即便这一站能打赢,也势必会引起朝野大哗,到时候恐怕谈何自己和辽东军的奏折恐怕会如同雪花一样飘向朱由校。

自己即便身为帝师,牌子也够硬,恐怕也挡不住那些御史和言官的攻击,为此他下达了不许调炮攻击的命令,也正是因为这个命令才导致了在刚才的战斗力明军的伤亡直线上升。

只是看着手下们的伤亡,祖大寿这些将领们实在受不了了,尼玛的,仗不能这么打啊,再这样下去老子的兵都要死绝了,这才有了祖大乐刚才的请求。

孙承宗沉默不语,周围的众将都在眼巴巴的看着他,杨峰攻打皇宫去了不在这里,这也意味着连一个够格反对他的人都没有,即便众人再不情愿,只要孙承宗不发话,他们就只能用人命往里面填。

就在众人心急如焚的时候,后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后有人惊喜的说道:“江宁候来了。”

众人全都把头转了过去,所有人的眼中都露出了惊喜之色,即便是平日里看杨峰有些不爽的辽东军众将也是如此,甚至不少人第一次觉得杨峰看起来是如此的顺眼。

很快,杨峰便在家丁们的拥簇下来到了孙承宗跟前,他也不废话,直接就问道:“孙大人,本候听说你下令禁止调炮轰击这些府邸,是这样吗?”

看到杨峰到来,孙承宗心里边暗道一声糟糕。

跟杨峰打了这些久的交道,他对杨峰的脾气也算比较了解,这个家伙在对大明国内的问题时还算是比较温和,只要不是将他激怒,他一般不会将事情做绝,可若是涉及到大明以外的地方时,这家伙残暴的另一面便会彻底暴露出来。

轻叹了口气,孙承宗指了指一旁的角落,“江宁后,我们到那边谈谈如何?”

杨峰看了孙承宗一眼,点了点头:“好吧,本候也想听听孙大人的高见。”

来人来到了一个角落里,杨峰和孙承宗的家丁将周围警戒起来,保证俩人的谈话不会被人偷听。

孙承宗往左右扫了一眼这才说道:“江宁候,你可知如今盛京城内有多少人么?”

杨峰不假思索的说:“多了不敢说,四五十万总是有的。”

“这对了。”

孙承宗有接着说道:“你可知如今的鞑子已然失去了理智,他们将那些老弱妇孺公然放在战阵前面,而这些人有不少是被鞑子掳掠过来的大明百姓,鞑子摆明了就是要拿那些人当人质。

你想想,若是咱们将这些人都杀了,传到朝堂上将会引起多大的震动,那些言官御史还不像发疯一般谈何咱们,届时咱们即便是有功恐怕也变成有过了。

江宁候,你莫要忘了前唐时期侯君集远征高昌国之事乎?”

侯君集是前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麾下的一员大将,在贞观十三年的时候领兵灭了西域的高昌国。

按理说他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回国后一定会受到封赏,但侯君集在回到大唐后却被人告发在高昌国期间滥杀无辜,兵纵容手下士卒掠夺财物,私自将高昌国的国宝据为己有,就这样侯君集回国后不但没有被封赏,反而被捉拿入狱。

孙承宗之所以说出这件事,就是提醒杨峰,前车之鉴不能忘。

虽然他和杨峰一个是帝师,另一个是侯爷,但朝堂上的事情谁也说不准,一旦被敌人抓到把柄,谈何来人滥杀无辜的话,这就是非常大的麻烦,搞不好还会把自己给搭进去。

对于侯君集的典故杨峰当然知道,历史上的侯君集虽然为人刚愎自用好大喜功,但他能够带领大唐将士灭了一个国家,这就证明人家确实是个有本事的人。

立了这么大的功劳不但没有封赏,反而被捕入狱,这足以说明很多问题了,这跟如今的杨峰的处境确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看到杨峰沉默不语,孙承宗这才松了口气,看来自己的话确实是将他说动了,不过孙承宗还是低估了我们的杨大官人。

杨峰沉默了一会后缓缓摇了摇头,神情也慢慢变得坚定起来。

“孙大人,你的话本候听明白了,但请恕本候不敢苟同,本候还是要调炮将那些鞑子给轰平。”

孙承宗急了:“江宁候,本官说了那么多你怎么还不明白啊?你妹看到墙上那些老弱妇孺吗,他们当中虽然有不少人都是鞑子,但也有不少汉人的百姓,将他们一起杀死你于心何忍?况且鞑子里也有好人,你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人啊!”

杨峰一听,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冷然道:“孙大人此言差矣,你说鞑子里也有好人,可是在本候看来,只有死掉的鞑子才是好的鞑子。

你又说这里头还有汉人百姓,难道咱们的将士就不是汉人吗?又是谁给你的权利,让这些年轻的将士白白送死的?”

杨峰越说声音越大,就连不远处的辽东众将和江宁军将领都听到了,不少人脸上都露出了深以为然的表情,一些辽东军将领和士卒更是露出了感动的神色。

杨峰的话简直就是说到了他们的心坎里,虽然说当兵干的就是刀头舔血的事情,但若是能活着谁想死啊,更何况自己明明有火炮,却因为生怕误伤到鞑子的百姓而不敢使用,这简直太让人憋屈了。

说完后,杨峰也不理会身边脸色一阵青一阵红的孙承宗,大步朝着众将走去,只见他走了几步后大声道:“来人,传本候的命令,将所有的火炮都调进城来。

鞑子不是想当缩头乌龟吗,那本候把他们的龟壳全部敲灭,我倒要看看代善、多尔衮这些人还能有什么办法?”

“喏!”

传令兵大声应了一声后拿起步话机传达杨峰的命令,周围的众将脸上也露出了喜色,有了火炮的支援,那些坚固的墙壁再也不是不可逾越的屏障,他们也不用拿士卒的命来往里面填了。

就在这时,在那座府邸的墙壁后面,代善看着前方躺了一地的明军伤兵和尸体很是得意的对身边的岳托道:“看到没有,汉人总是自诩为仁义之邦,喜欢讲仁义道德,但是他们也最容易被仁义道德束缚住,老十四不过略施小计,明军就损失惨重,连火炮都不敢用了,可见这些人的迂腐。”

岳托却摇了摇头:“阿玛,此种不过是小计,等到明军醒悟过来,他们肯定会动用火炮的。”

“这个是自然!”

代善却冷哼道:“我当然没指望靠着那些老弱妇孺挡住明军一辈子,只要能将他们挡到天黑我们的目的就算达到了,咱们便有机会冲出去,只要能冲出盛京,以辽东之大,咱们哪里去不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