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朝好丈夫 > 第九百一十一章 大翻盘

明朝好丈夫 第九百一十一章 大翻盘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1:27:08 来源:88小说

以刘瑾的阅历,虽然也早已擅长了宫中的勾心斗角,可是在焦芳和张彩二人看来,现在的刘瑾就像是个剥了壳的鸡蛋,外子里子只稍稍一眼便能看个清楚。

这样的人还生嫩得很,甚至在焦芳和张彩的骨子里,对这刘瑾都有一股子鄙夷之心。

但凡这个家伙稍稍有一点手腕,也不至于刚刚有了些小权就上串下跳,把这天下不该得罪的人都得罪了遍。

不过焦芳和张彩心里却是清楚,此人就是把银枪,虽然不太中用,可握住了枪杆,也能徒具杀伤。

所以对待刘瑾,焦芳和张彩二人带着格外的恭敬,他们蛰伏了太久,素来被同僚所轻,现在,他们要借着这个臭名昭着的太监翻云覆雨了。

所以焦芳将刘瑾扶起,郑重其事地行了个礼,态度甚是恭敬,随即道:“刘公公的大名,老夫也早有耳闻,刘公公为皇上效命可谓尽心竭力,谁知却遭人这般陷害,老夫岂可坐视不管?来,大家坐下说话吧。”

不得不说,焦芳所表现出来的气度很有一股子安定人心的作用。

刘瑾的心也渐渐定了下来,连忙请二人坐下,不过这里并没有茶水招待,因此他身子倾了倾,目光落在焦芳身上,道:“太后的懿旨随时有可能下来,若是刘健那厮鼓动了太后娘娘要对杂家不利,杂家就必死无疑了。皇上那边素来对内阁有敬畏之心,虽然一再说能保全杂家的姓命,可是真正事到临头,也未必能说得上话,杂家现在是一只脚伸进了棺材板里了,不知二位大人能救杂家吗?”

刘瑾很嫩,嫩到了骨子里。

至少从他的一席话里就可以看出,连试探二人的居心都没有,就直接掏心窝了,甚至连皇上说不上话的事也这般开门见山说出来,这话有些犯忌讳,有些事对着有些人是不能说的,若焦芳和张彩有什么居心,他刘瑾等于又多了一个罪状。

焦芳却是不以为意地捋须一笑,目光却是落在张彩的身上。

张彩哑然一笑,他心里清楚,焦芳这是把自己推到前台来,张彩便道:“公公错了。”

“这……”刘瑾哪里听得懂这些讥讽,眉头皱起,追问道:“不知是哪里错了?”

张彩眼眸儿半张半阖,哂然一笑道:“公公以为皇上说不上话,其实是大错特错,这件事的成败就在皇上的身上,最关键的还是皇上,太后娘娘就算受到刘健等人的鼓动,那也是为皇上着想,太后和皇上毕竟是母子,母子连心,所以太后娘娘只会为皇上去考虑,若是太后娘娘觉得连同内阁来对付公公对皇上有利,那么太后的懿旨便是将公公置之死地的武器,可要是太后觉得留下公公对皇上有用呢?”

有些事,你不说明白,当局者总深陷其中,摸不到事情的关键点,不过听张彩这么一说,刘瑾顿时明白了什么,抿着嘴在咀嚼着张彩的话,随即道:“话是如此,可是太后一向对内阁言听计从……”

张彩冷笑,道:“这是因为太后娘娘认为内阁对皇上有好处,有内阁在,皇上的江山才能固若金汤。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想法,所以才对内阁言听计从,其实说到底,太后还是和皇上一条心的,只要皇上铁了心,太后最终还是会偏向皇上,张公公,问题的关键还是皇上哪。”

刘瑾的目光一亮,不由道:“经大人指点,杂家总算是明白了,可是皇上那边……”

焦芳趁机道:“皇上的姓子多变且随意,况且他对内阁亦多有不满,凭着公公与皇上的旧情,只要能去动之以情,再投皇上的喜好为公公自己辩解一番,在哭告诽谤几句,皇上就能下定决心,皇上决心一下,不但公公的姓命能保全,内阁那边也定会下不来台,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张彩补充道:“不错,公公最紧要的是造成内阁与皇上的冲突,只要内阁和皇上冲突加剧,皇上就非用公公不可,这整个朝廷都是皇上的人,皇上一旦和内阁起了冲突,身边能用的人又有几个?公公……自己好生琢磨,时间不多,到底何去何从,还需尽快下决断。”

刘瑾虽然比不得朝中这些老狐狸老辣,可是毕竟也是绝顶聪明的人,经这两个老狐狸一提点,顿时便醒悟过来,不禁拍着自己大腿道:“不错,杂家竟是没有想到。”他连忙站起来给二人行礼,毕恭毕敬地道:“若非二位大人提点,杂家只怕要万劫不复了,杂家待会儿就去正心殿见皇上,二位大人,这是宫里,有许多不便之处,下次若有机会,杂家……”

他正要表现自己的诚意,焦芳含笑道:“这就不必了,老夫也不过是不忿内阁所为而已,些许小事,何足挂齿。公公,时间不多,还是赶紧办正事去吧,老夫先告辞了。”

张彩也连忙站起来,道:“告辞。”

二人从这偏殿中出来,张彩明显长舒了一口气,接下来的事就只能看刘瑾自己了,刘瑾若是能揣摩住皇上的心思,内阁的如意算盘必定落空,到了那时,也该有人黯然收场,有人粉墨登场了。

和张彩的跃跃欲试不同,焦芳倒是显得镇定自若,他只是目光瞥了远处的宫殿群一眼,那嘴角不易察觉的微微一动,露出不经意的冷笑。

…………………………………………………………………………………………………………………………………………………………………………………………刘瑾在殿中默坐了片刻,大致心里有了些腹稿,随即便去正心殿见驾。

正心殿里,朱厚照显得很是烦闷,尤其是方才焦芳和张彩的一席话,让他很是烦躁,他屏退了左右,一个人坐在这里愣愣发呆。

这个小皇帝如今终于懂得了世间的事并非是十全十美,那清澈的眼眸里,有时也会掠过一点喜怒不形于色的威严。

而正在这时,碎步声传来,朱厚照不禁皱眉,呵斥一声道:“是什么人,朕不是已经说过了吗?朕要静一静!”

“是奴婢……”刘瑾小心翼翼地拉开帷幔,现出了自己的身子,诚惶诚恐地道:“奴婢万死,竟是不知……”

朱厚照的脸色才缓和了一些,面对刘瑾,不由带了几分愧疚,他的眼睛故意不去看刘瑾,语气冷淡地道:“昨夜你已经当了值,现在还没有睡?”

刘瑾点头回答,道:“还没有。”

朱厚照吁了口气,随即道:“你来见朕,是不是有什么事要说?”

“是。奴婢有话要说。”刘瑾一边说话,一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朱厚照的脸色。

朱厚照脸色又青又白,显然他是个怕麻烦的主儿,他当然知道刘瑾会说什么,这也是他最不愿面对的东西,可是刘瑾找上了门,朱厚照只得道:“你说吧。”

刘瑾于是拜倒在地,道:“奴婢前几曰发现在边镇之中有一个贤才,此人曾上了一道对蒙古的疏论,奴婢觉得很是精彩,所以想请陛下看看。”

朱厚照顿时一头雾水,他原以为这个时候刘瑾会跪下来哭告求饶,谁知竟还有闲工夫来说这个。

朱厚照满面狐疑的接过刘瑾要递过来的一份疏论,刘瑾还不忘介绍道:“写疏论之人叫江彬,现为蔚州卫指挥佥事,倔强勇悍,战功卓着,多次与鞑靼人作战,功劳不小。”

朱厚照对军事一向兴致勃勃,此时听了刘瑾的话,顿时也来了兴致,他打开疏论看了一遍,便见这篇对蒙古的疏论条理清晰的分析了明军与蒙古人的优劣,并且在战法上,也多有一番自己的见解,朱厚照兴致也越来越浓厚,忍不住叫好:“此人虽是武人,可是眼光却是不错,和朕拟定的对蒙古战法竟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这样的人,怎么才任蔚州卫指挥佥事,兵部那些人真是有眼无珠,哼!”

刘瑾小心翼翼地看着朱厚照,连忙道:“这倒怪不得兵部,此人虽是个将才,可是毕竟现在边镇平静……”

朱厚照想到这个,便不禁想到那游击将军刘先起来,道:“谁说边镇平静了,前几曰不是打了仗吗?只是朕的脸面都丢尽了,你那兄长真是无用,现在倒好,蒙古人兴师问罪,朝廷这边也不得安生,你……哎……不说也罢。”

说罢郁郁寡欢的将疏论随手抛在案头上。

刘瑾眼眸一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连忙道:“陛下,刘先自是罪该万死,可是这么做,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