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朝好丈夫 > 第八百六十章 三道圣旨

明朝好丈夫 第八百六十章 三道圣旨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1:27:08 来源:88小说

朱佑樘话说到这里,已是气喘吁吁,他虚抬起手,慢慢道:“朕为政多年,这些年来,国库丰盈,军备也渐渐充实,百姓们安居乐业,这是善政。”

“可是呢,朕也有许多失政之处,弘治七年,广西民变,虽说这是因为当地土官官逼民反,可是说到底,可是朝廷识人不明,是朝廷的过失,也是朕的过失。弘治九年的时候,淮河大患,沿岸十几县受害,也是因为朝廷赈济不及时,以至生灵涂炭,这……”

朱佑樘语气显得很是平淡,继续道:“这也是朕的过失,这些过失,哪一次不是伤亡数百数千,朕有大过啊。朝廷清明,天下太平是诸公的功劳,为政有失是朕的过错,朕有大过,就必须罪己,来人,把那份旨意先念出来。”

一个太监小心翼翼的站出来,拿出一份中旨展开,随即道:“朕以幼冲,奉承洪业,不能宣流风化,而感逆阴阳,弘治七年,广西民变,官府进剿,兵民死伤千人,此朕罪其一。弘治九年,淮水破堤,百姓饥荒,更相啖食,此朕之罪二也。弘治十五年,宁王反,江西动荡,祸及者不计其数,宁王心怀不轨,朕竟不能察,以至生灵涂炭,此朕之罪三。此三罪祸及者不计其数,朕德不类,不能上全三光之明,下遂群生永怀悼叹,若附渊水。咎在朕助不逮,朕甚愧之……”

众人听了,哪里还坐得住,纷纷从座椅上起来,道:“君辱臣死,陛下罪己,臣等万死莫赎。”

朱佑樘神色越来越疲惫,慢吞吞的道:“和你们无干,这是朕的过失,朕有失德之处,因此才有上天警示,才至下罚无辜百姓,是朕误了他们,这是朕的过失。”

“朕有功也有过,功过不能相抵,因此朕的丧事一切从简,不可奢靡无度,朕此去心中总是放心不下,皇后乃妇人,太子又尚属幼冲,还需诸公竭力辅佐,以事朕之心事太子,诸公可愿受朕之所托吗?”

刘健老泪纵横,率先道:“老臣敢不竭力用命。”

李东阳和谢迁道:“微臣接旨。”

其余人也纷纷点头。

朱佑樘才恋恋不舍的看着朱厚照,一字一句的道:“那么,太子朱厚照,你跪下来,接旨意吧。”

朱厚照呜咽抽搐着拜倒在地,哽咽的道:“儿臣接旨。”

方才那宣旨的太监又拿出一份圣旨来,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先皇骤崩,归于五行,朕承皇天之眷命,列圣之洪休,奉大行皇帝之遗命,属以伦序,入奉宗祧。朕享国十五年,政有得失,而今亦见崩兆,行将就木,于弘治十五年十二月十六颁诏,曰:太子朱厚照虽以幼冲,且恭且顺,为人纯孝,深肖朕躬,必能克继大统,扬祖宗宏,敕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度,持服二十七曰,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之,钦此。”

太监将圣旨的颁布时间念完,随即拜倒在地,双手将圣旨高高拱起,等候朱厚照接旨。

可惜这时候朱厚照已经泣不成声,趴在地上哭的死去活来,哪里还顾得上这个,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顿时觉得有些不妙,这是传位的诏书,按理太子必要速接的,圣旨到手,太子殿下便是名正言顺的皇帝了,可是太子这个样子,似乎大为不妥,于是刘健不禁咳嗽一声,道:“殿下节哀。”

朱厚照此时再也忍不住,只顾的大哭,眼泪流了一地,哪里听得见什么。

柳乘风见不是办法,连忙站起来,去将朱厚照扶起,道:“殿下请接旨意。”

柳乘风说话的功夫,轻轻的掐了朱厚照一把,朱厚照才不得不回过神来,满面泪痕的去将太监手中的圣旨接过,口里却不知该说什么。

原本这个时候,太子应当说儿臣接旨意,儿臣必如何如何之类,可是太子不吭声,柳乘风于是忙道:“太子接旨意了,殿下纯孝,必能承大统,归心四海,吾皇万岁,殿下千岁。”

他这一喊,众人只能跟着喊,大家都知道这么做有点坏了规矩,可是现在柳乘风找了个台阶,这个节骨眼上也不是计较的时候,所以索姓借坡下驴。

躺在榻上的朱佑樘凝视着朱厚照,勉强笑了笑,道:“太子好好用命吧,不要愧对祖宗,不要愧对朕。”

他沉默良久,又道:“朕封楚国,可是楚地非蛮荒之地,其民亦是我大明百姓,楚王更是宗室近亲,楚王也听旨吧。”

柳乘风呆了一下,此时也不知如何是好,皇上这个样子,临末了居然还有第三道旨意,他此时心里本来就阴郁,可是长久以来已经养成了、不被情绪影响自己的克制,连忙道:“儿臣接旨。”

那太监拿出第三份诏书:“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楚王柳乘风亦宗室亲近,侍奉朕虽短促六年,劳苦功高,克己守礼,乃朕只腹心也。楚地虽远,然其国王亲近于朕,朕思虑再三,敕其为楚亲王,楚亦为大明血脉一体之国,楚之兵戈事,亦大明兵戈事,命柳乘风世镇南藩,永葆大明南疆,南洋诸[***]政,皆归其国署理,不得有误。”

这份诏书,实在是打了所有人措手不及,因为在此之前,所有人只是以为皇上只会有一道诏书,而这份诏书几乎所有人都能猜度出内容,无非是传位而已。

可是一开始先是颁了一道罪己诏,其后又是一道针对楚国的诏书,实在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诏书里的内容其实很简单,无非是给了楚国一个身份,即血脉一体之国,这名字看上去似乎玄乎,其实里头的玄机却是不少,在大明的藩国里头,大多都有两个待遇,一种是朝鲜、安南这样的,大明敕其为永不征伐之国,即只要他们不脑子发热想要拔胡须,大明是绝不可能对它们动刀兵的,在法理上,大明朝给了他们这个待遇。

还有一种藩国,则只是敕其国王,赠其金印,这种藩国如倭国还有真腊之类,属于最疏远的岁贡国了,大明朝对他们没有义务也没有权利,他们自己管自己,只要年年岁贡,朝廷也没兴趣搭理他们。

可是现在这个血脉一体之国却还是第一次出现,到底是什么待遇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不过其实也未必摸不着头脑,因为在圣旨的后头已经写明了,即所谓楚之兵戈,亦大明兵戈,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永不征伐了,而是一种类似于攻守同盟的合同,楚国如果认为谁是敌人,那么大明朝廷的敌人也就多了一个,楚国在南疆若是与谁开战,那么大明朝有应尽的协助义务,楚国的安全完全得到大明的保证。

更重要的是,大明朝还给了楚国一个任务,那便是世镇南疆,这里头的猫腻可就更大了,也就是说,楚国成为了大明在南洋的代表,南洋各国要和大明打交道,就必须经过楚王,楚王成了大明朝在南洋的代理人。

其实刘健这些人一猜就能猜中这其中的猫腻,皇上还是放心不下,楚国是封了,可是不要忘了,楚国是真正的小国寡民,其疆域不过三个府,所辖的县也不过十几个,人口至多也不过六七十万户,再加上柳乘风这家伙横行惯了的,在大明朝廷里头就一向天不怕地不怕,到处的得罪人,这么一个人去了楚国就藩,估计过不了多久就要把南洋诸国得罪个遍,到时候惹恼了那些番人,人家可不会和你讲道理的,这一点朝廷深有体会,到时候这柳家只怕非完蛋不可了。

所以皇上才鼓捣出这么个东西来,给楚国一个血脉一体的名号,算是在名义上给了楚国一个保护,而让楚国作为大明朝在南洋的代理人,其实就是给了楚国一个特权,至少各藩国们多多少少得巴结一下这柳家才是。这柳乘风张狂一些,有了这道圣旨,多半南洋诸国也不得不包涵。

柳乘风仔细把这圣旨琢磨了一遍,心里也能体会到皇上的爱护之心,连忙热泪盈眶的道:“微臣接旨。”

朱佑樘此刻已经最后一丝气力也剥离出了体外,最后一点元神也因为被方才消耗一空,现在所有的事总算都安排妥帖,于是呢喃道:“朕该说的也说了,该说的都说了,说了之后朕也就能放心去见先帝,去先太祖了,诸公……诸公……”

他说到这里,口里只是微微张合,再也发不出声音,张皇后最先把持不住,已是扑了上去,道:“皇上……皇上……”

正心殿里,在沉默之后,陡然传出哭声,这哭声绵长又哀怨,悲伤动人。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