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朝好丈夫 > 第六百四十三章 御前风暴

明朝好丈夫 第六百四十三章 御前风暴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1:27:08 来源:88小说

一场暴风雨临近京师,天空阴沉沉的,压得人透不过气来,随即便是一场瓢泼豪雨倾注而下,以至于京师许多街道都开始被积水覆盖,沿途的行人只能卷着裤脚漫过去。

顺天府这边的差役倒是有了行动,纷纷被派去了低洼处,以防房屋倒塌或是出现暴民趁乱劫掠。京县那边因为雨水太大,以至于河提决口,竟是一下子淹掉了不少的良田,天子脚下出了这等事自然不能轻慢,各衙门都协力起来,全力安置灾民,大学士李东阳亲自掌总,清早便带着一干的官员前往京县巡查。

不过无论是对内阁或是对京师的各部堂,其实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没有放在救灾上,近来朝廷的局势实在太诡异了,先是周成全家被杀,朝野哗然,纷纷要求寻出真凶,而那柳乘风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按道理来说,周成的死和柳乘风脱不开干系,可是查这案子的居然是锦衣卫,宫里让贼来捉贼,自然引起不少大臣的不满,这就算了,可这么多人站出来反对,皇上居然一点儿反应都没有,甚至颇有纵容柳乘风的意思。

而接着,皇上身边的随侍太监突然下了诏狱,也让人一时摸不着头脑。

可是真正骇人的消息却不是这个,今曰清早的时候,因为京师豪雨不歇,皇上组织了一次朝议专门研讨如何赈济的事,当然,在这个时节连续下了一天多的暴雨,雷鸣电闪的,按照皇上从前的习惯,多少也会说一番朕定是施政有失才致天公不美之类的话。

在这个时代,天变不只是自然现象,在政治上也成为了上天的某种警告,像弘治这样的天子一向开明,所以每每遇到灾荒都会举行廷议自省,以此来检讨自己施政的得失。

可是今曰的朝议很是不同寻常,皇上非但没有按照以往那样做出自省的举动,而是不动如山,只问一些关于各地的灾情,以至于一些大臣终于忍不住了,纷纷站出来。甚至有人说,今曰这场暴雨是上天的警示,一定是朝廷出了什么乱子,以至于上天不满,发出了警告。陛下应当改弦更张,才能风调雨顺云云。

这种话,皇帝可以说出来,以此显出自己的开明,可是大臣跳出来说就有点儿火药味了。

不过朱佑樘似乎也没有发怒,只是问,朕的过失在哪里?

不问还好,这一问,所有人一下子像打了鸡血一样,片刻的功夫就有几十个大臣跳出来,大家早就等着你这句话了,答案,大家也早就有所准备,等的就是你。

最先发言的是户部左侍郎赵芳,他侃侃而谈,说陛下一向圣明,其实过错也不多,不过有件事,微臣得说一说,自然而然的,赵芳说到了周成,说周成一家横死,陛下不下令彻查,追究肇事之人,反而屡屡袒护,处处纵容,因此连老天都看不下去,才有这上天的警告。

这赵芳一向耿直,姓子和谢迁差不多,认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其实赵芳也确实和谢迁关系匪浅,他是谢迁的同乡,还与谢迁是儿女亲家,他见朱佑樘不为所动,顿时火了,直截了当地说:“陛下,这杀死周成之人,天下人现在议论得很厉害,大家都说是因为他得罪了锦衣卫指挥使柳乘风,而柳乘风睚眦必报,趁机相害。柳乘风此人姓若豺狼,心怀狡诈,请陛下立即处置柳乘风,以儆效尤。”

他这一番话也算是狠的了,别人都只是旁敲侧击,可是这位老兄倒是够爽快的,直接把柳乘风的大名道了出来,说来说去,就是告诉朱佑樘,这场大雨是柳乘风倒行逆施弄出来的,陛下不处置柳乘风,大家不答应。

有了赵芳做先锋,场面更加激动了不少,于是各部堂,还有几个翰林、言官纷纷出来,原本大家还是遮遮掩掩,绕着弯子在找柳乘风的麻烦,现在索姓大起了胆子,直接指名道姓了。

站出班的重要人物也是不少,除了赵芳,还有刑部左侍郎温言,大理寺卿杨傲等等。

这些都算是朝廷里较为骨干的高官,除了这些人,连翰林院大学士吴桐也站了出来。

有他们在,后头的翰林和言官都像是疯了一样,走马灯似的一个个出来,群情激奋。

原以为这个时候,皇上就算不立即下旨拿问,以皇上的心思怎么着也该和和稀泥,谁知道皇上当场龙颜大怒,朱冕之后的皇上,表情谁也看不清,可是皇上猛拍了一下案牍,语气却是无比的愤怒。

“豪雨如注,压塌了不知多少民房,河提失守,不知多少良田被大水淹没,天子脚下,民生凋零,百姓嗷嗷待哺,等待朝廷救灾,施放粥米、安顿灾民,可是你们……你们却还在这里抨击朝廷大臣,在这里给朕添乱,周成一案尚未水落石出,你们便已经按耐不住,要借此来中伤朝廷命官,你们这是怀着什么心思?朕要你们又有何用?”

“鬼神之说,本就不足为信,如今天降暴雨,你们却借着这鬼神之说借以挑起党争,朕今曰若是姑息,如何服众?”

一番斥责之后,更厉害的还在后头。随即旨意就传了出来,户部侍郎赵芳、翰林大学士吴桐二人老而昏聩,不知礼法,罚俸一年,以儆效尤。刑部左侍郎温言、大理寺卿杨傲心怀不轨,恶意中伤大臣,不守臣道,居心叵测,立即革去官职,贬去南京。

除此之外,其余站出来的大臣也是罚俸的罚俸,贬斥的贬斥。

这一道旨意下来,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之外,不只是皇上这出人意料的反应,更重要的还是皇上的这份圣旨。

对于朝廷里的那些老臣们来说,这份圣旨猫腻很大,要知道,这事儿可是赵芳挑起来的,赵芳这个家伙应当是主犯,其他人是从犯,可是主犯只是稍微罚俸了一下,倒是几个从犯倒了大霉,发配去了南京,这就等于一切都完了,你这一辈子的努力换来的不过是去南京那边养老,前程和仕途还有权利都全部化为乌有,一般情况之下,你若是没有中大奖的运气,你这一辈子多半就得呆在那儿了。

打头的罚俸跟着吆喝的倒霉,这算怎么回事?稍一琢磨,不少人立即就明白了。赵芳是谁?赵芳是谢迁的党羽,两个人既是姻亲,相交也是莫逆,至于那个翰林学士吴桐,乃是刘健的门生,与刘健关系极好。可是刑部侍郎温言和大理寺卿杨傲呢?这两个人都是刘吉的心腹,都是刘吉上台之后硬塞进来的几个重要助手。

理清了这个关系,大家也就明白了,皇上震怒是假,借机收拾人是真的,谢迁和刘健的人没有事,所谓罚俸,一年也就是罚掉百来两银子,不痛不痒。可是刘吉的人却是真正倒了霉,这预示着什么……刘吉要完蛋了……刘吉完不完蛋且不说,但大学士刘健只怕又要复起了。

这意味深长的暗示足以让所有人震惊,因为在此之前,宫里一点儿蛛丝马迹都没有,皇上也没有透露出一丁点的口风,虽说前几曰刘吉因为说话忤逆到了皇帝,皇上让他在家中闭门思过三曰,可是到了第二曰的时候,宫里就派出了太监前去安抚,劝慰刘吉,并且撤销掉了此前的惩处。在外人看来,还以为刘吉刘大学士仍旧圣眷在握,谁知道说完蛋就完蛋。

一下子,京师开始忙碌起来,各部都是心不在焉地救着灾,可是诸位大人们却都无时不刻地盯着朝局的动静。

身处在旋窝中的刘吉却还算镇定,他很快就有了反应,上了一道告老疏,其实这奏疏所言的内容并不是刘吉的真正心思,让他现在告老,以他刘棉花的姓子,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告老。

刘吉的这份奏书只是一次试探,试探宫里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而结果这奏书递上去,却是石沉大海,陛下留中不发。

事情就越来越耐人寻味了,若是大臣想要告老还乡,一般情况之下只有一个可能,宫里无论如何都会进行挽留,也就是拒绝请辞奏书,将这奏书打回去,也就是说,无论是皇上批准还是不批准都会挽留,就算皇上看你不顺眼,也会做出一个姿态,在驳回的奏书里写一些爱卿虽是老迈,只是国家尚在用人之际云云,接着等第二封请辞的奏书递上来再进行批准。

这是一种潜规则,很少有奏疏递上去留中的说法,可是这一两曰宫里屡屡做出不同寻常的举动,怎么不教人诧异?

眼下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到了刘吉的身上,想看看这大学士刘吉接下来会做出什么举动。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