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朝好丈夫 > 第二百四十三章 报捷

明朝好丈夫 第二百四十三章 报捷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1:27:08 来源:88小说

基本上柳乘风对众人的论调都以轻松为主,毕竟昨夜平叛,不少人紧张了一夜,更有不少人到现在都没有合眼,整个人处于紧张和亢奋的状态,现在再说什么鼓舞人心的话,就有给野猪打鸡血之嫌了。

说了一些闲话,随即开始进入正题,柳乘风将立功的人一个个报出来,他的记姓不错,在场的人大致都有几分印象,再加上武官们也都将斩杀的乱党人数在王韬那边做了登记,一目了然。

被柳乘风点到的人自是无比的兴奋,他们知道,柳千户这是准备写奏书了,这奏书送到了朝廷,按着功劳来升赏是铁定的。

重点说完了,茶也上了来,大家便一起喝茶,轻松愉快地闲聊了几句,到了正午,柳乘风设宴推杯把盏一番,大家才各自回去歇息。

北通州已经渐渐稳定下来,王韬那边已经做了统计,昨天一夜,斩首两千四百余级,抓住的乱党倒是不多,只有三百来个,今儿一早,各衙门便开始四处出没拿人,因此知府衙门的大狱已经人满为患,不过这种事已经不是柳乘风来头痛了,他的任务只是平叛,只是维持这北通州的稳定,其他的事都可以等将奏书递上去由宫中裁处,不管是皇上委派钦差来北通州,还是将所有人犯押入京师,又或者是施行大赦,都和柳乘风没有丝毫关系。

用过了饭,将大家送走,柳乘风明白这一次平叛,所有人都能捞取不少的好处,到时候吏部、兵部,自然会将赏赐拟定颁布出来,百户或许可以升任千户,千户升任游击,至于主簿、县丞之类也都会有恩赏,而因为这一次平叛,正如周泰所说的那样,将大家联系在了一起,如同那些所谓同窗、同年的关系一样,这些人少不得会借着这一层关系紧密联系起来。

这样的结果对柳乘风有很大的好处,这些人或许在朝廷里登不上大雅之堂,可是现如今也算是柳乘风的班底,有了这些人,将来做什么事都轻易了许多,不说别的,就说柳乘风在京畿附近的生意,也可以得到不少人的照拂,更不用提将来若是有了什么事,还可以让大家相互帮衬。

这些人都不是酒囊饭袋,只是一直没有机缘而已,趁着这次机会立下大功,若是柳乘风肯为他们谋划一下,将来少不得是要身居津要的,而到了那时,这些人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就比如周泰,别看现在就算进了京师,最多也不过是个推官或是部堂的主事,可是假以时曰,际遇加上运气,便是成为侍郎、尚书也未必不可能,他的资历虽然不高,可毕竟这功劳在,若是自己肯帮衬一下,让皇上对他有几分印象,又或者是借助一下学而报给他提高一些知名度,一飞冲天也不是不可能。

柳乘风倒是不怕他们将来与自己撇清关系,谁都知道,他们是柳乘风的人,他们的资历上带着一股抹不去的柳乘风烙印,官场上的大忌就是首鼠两端,除非柳乘风当真遭了灭顶之灾,否则绝不可能忘恩负义。

周泰的提醒让柳乘风脑海中有了一些计划,不过这件事倒也不能急于一时,这些人倒向自己应当问题不大,毕竟他们没有身份背景,也没有人给他们撑腰,将来升官之后,少不得会有孤独感,这个时候只要有人肯牵线搭桥,大家自然踊跃加深这平叛之谊。

要将这些人在将来发挥作用,需步步为营才成。

柳乘风想了想,心里有了些计较,随即便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报捷奏书上,奏书怎么写才能取得最大的效果,这也是一个学问,最寻常的办法就是把乱党夸大,五千乱党吹成十万,斩首两千变成斩首两万,反正这年头就是忽悠,可是柳乘风知道,这么做不好。

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北通州距离京师几步之遥,吹得太过份,人家一眼都能看出来,会给皇上留下一个贪功的印象。那些谎报军功的,往往都是山高皇帝远或者是边镇上的武官,反正朝廷要核实,一来一回也要一年半载,等你来核实了,黄花菜都凉了。

另一个原因,就是这份功劳是实打实的,谁也抢不走,根本没有吹嘘的必要,更何况当今皇上不比那些个昏君,是大名鼎鼎的明君,这种皇帝,你越糊弄他,越会令他反感。

柳乘风几乎连一点儿犹豫都没有,便已经拿捏住了主意,不能谎报军情,非但不能谎报,而且还要一五一十,一点儿疏漏都不能出,这朝廷里头不知有多少人在盯着自己呢,没必要找这个不自在。

不过这平叛的经过是一笔带过,还是细细道来,也值得琢磨。一笔带过,一般是冒功用的,毕竟是骗人,是糊弄朝廷,写得越具体,越容易露出马脚,所以这大明的报捷奏书,大多走的是这个套路,反正就是告诉你,有人造反了,接着我平叛了,然后……没了。再然后,便是将自己的功劳好好地宣扬一番,这个就一定要详细,不得有失误。

可是柳乘风觉得,自己既然选择如实汇报,那么说得具体一些反而更有效果,毕竟北通州离京师太近,皇上对北通州的情况不了解,可是又极为关注,先将这事儿梳理一遍,详细地将这事儿都报上去,不但让皇上对北通州加深了了解,另一方面也能理解大家平叛的辛苦。

只是怎么写却还要再斟酌,越是进了这个圈子,柳乘风就越是明白,想要站住脚,单凭有本事是不够的,还要懂得吹嘘自己的功劳,毕竟你做了再多,人家不知道也是一场空,可是要吹嘘,也不能太过粗劣,比如单纯地夸大乱党的人数就算是很低劣的手段,一般都是武官用得比较多,你可以说人家不老实,其实这些才是实诚,忽悠就是忽悠,绝不打折,总比那些挖空了心思在奏书里润色,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法告诉皇帝自己有多大功劳的读书人要好。

柳乘风当然也要忽悠,可是怎么忽悠才有最大的效果才是他最头痛的事,他提着笔犹豫了一下,刚要落笔,似乎又觉得不妥,随即苦笑一声,又开始琢磨起来。

终于,他有了一些想法,才开始慢慢地用笔,足足用了一个多时辰,洋洋上万言总算大功告成,一份奏书写下来,额头上已是大汗淋漓,不由地吁了口气,又重新拿了一张奏本,对草稿抄录了一遍。

在这个方面,柳乘风是一点儿也偷不了懒,别人写奏书还可以让书吏、幕僚代笔一下,可柳乘风却是不同,他毕竟是皇帝的门生,学的就是行书,他的字迹,皇上一眼就看得出来,这就是跟宫里联系太紧密的坏处。

奏书落成,天色已经晚了,足足花去了柳乘风半天的功夫,将笔搁下,才感觉手腕子出奇的痛,柳乘风不由苦笑,这写奏书,只怕不比平叛要轻松。

“王司吏……”

柳乘风对着外头大叫一声。

此时已过了申时,书吏房里原本大家也该下工吃完歇息去了,不过柳乘风留在值房里办公,王韬也不敢走,一直在这儿作陪。听到柳乘风叫他,连忙小跑着来了,道:“大人有何吩咐?”

柳乘风朝他笑了笑,道:“将这奏书立即送出去,百里加急,明儿一早,一定要送到朝廷。”

王韬当然不敢怠慢,看着这一沓的奏本,不由倒吸了口凉气,这奏书份量倒是不小,别人一份奏书,一个奏本就够了,柳千户倒是实在,这么一大叠,足足有上万字才是。

王韬道:“大人辛苦了,竟是写了这么多。”

柳乘风坐在椅上,喝了一杯放置了两个时辰没有动的冷茶,此时他的脸色也有几分疲倦,道:“先不要啰嗦,你将奏书送了去再回来寻我,我们一道儿寻个地方吃饭去。”

王韬颌首点头,将奏书送了出去,与柳乘风捡了个地方吃饭,这北通州明显已经炸开了锅,虽然归于了平静,可是市井里头对昨夜发生的事早已议论得沸沸扬扬,乱党、平叛、兵备道按察使居然是主谋,这一桩桩耸人听闻的事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也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糅合在一起,才更让人兴致勃勃。

坐在酒楼里,听到附近的酒客发出各种各样的议论,柳乘风不禁和王韬相视一笑,这世上的事本就是这样,不知道的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不知道,知道的人生怕别人知道他知道,最后的结果就是,知道的人不说,不知道的说得唾沫星子都出来,还生怕别人不相信,拉上自个儿的表哥、大姨妈、舅舅之类。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