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天下 > 第六百九十九章 西线备战

天下 第六百九十九章 西线备战

作者:高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7:38:26 来源:顶点小说

第六百九十九章西线备战

居延城外猎天骄,

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

秋日平原好射雕。

自古以来,居延海便是塞上草原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水量充足,湖畔是美丽的草原,有着肥沃的土地和丰美的水草,早在汉代开始,这里便有了农垦历史。

居延海是穿越巴丹吉林沙漠和大戈壁通往漠北的重要通道,是兵家必争必守之地,早在汉朝,便有汉军在这里筑城,自隋后,这里属于突厥的占领地,在盛唐时期,大量胡商以居延海为中转,沿着张掖河南下河西,与大唐进行贸易。

数年前,安西节度使李庆安东击回纥,将回纥赶进漠北深处,居延海成为了唐军的实控之地,隶属于北庭,并在居延海设立西海守捉,有三千唐军驻守,在这里筑城屯田。

从前年开始,沙陀部和同罗部便陆续迁离北庭,同罗部首领阿布思恢复了本来身份,率部向西迁到碎叶以北、夷播海以西,紧靠可萨汗国的一块丰腴的草原上,阿布思已经意识到了李庆安对北胡不容,他吸取了葛逻禄人灭亡的教训,远远地离开了大唐,宁可和可萨汗国一争高下。

对同罗部西迁的决定,李庆安表示了支持的态度,唐廷册封阿布思为金山可汗,同时李庆安命令碎叶暗中对同罗部提供武器和粮食援助,扶持同罗部对抗可萨汗国。

而沙陀叶护朱邪尽忠却没有阿布思的觉悟,他们接受了唐军的邀请,率部东迁,离开了北庭,迁到居延海,在居延海一带放牧生息。

三月的居延海一样生机盎然,碧波万顷,草木回绿,天空蔚蓝,白云朵朵,一群群牛羊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随处可见沙陀人的帐篷的牧民。

这时,一支约五千余人组成的唐军骑兵队从西方疾奔而来,战马雄健、骑士威武,气势奔腾浩荡,为首大将银盔铁甲,脸型容长,一双三角眼里闪烁着狡黠的光芒,他便是北庭行营总管、庭州都督崔乾佑。

崔乾佑是事实上的北庭节度使,统帅一万五千军驻守北庭,居延海也是在他的管辖范围,几年来,崔乾佑一直忠实执行李庆安汉化北庭的命令,将北庭两大胡人部落同罗部和沙陀部劝走,又逐渐将散居在北庭内部、以放牧为生牧民迁到沙陀旧地,并将他们原来的土地用来安置不断西迁来的汉人移民。

这次率军赶来居延海是他接到了李庆安的命令,准备发动对回纥人的战争了。

此时的居延海一带已是军队云集,热闹非常,除了唐军外,还有沙陀骑兵一万五千余人,以及从西方赶来支援的同罗骑兵近两万人,都已汇聚到了唐军驻地西海城一带,另外,黠戛斯也已派出一万五千骑兵向居延海赶来,目前还没有达到。

西海城是唐军和沙陀人在前年新筑的城池,大小俨如一座小县,城内住着近千军户,都是居延海驻军的家属,平时以农耕为生,由于居延海也是西方商人进入河西的中转站,不少头脑灵活的人家也开客栈、酒肆,西海城内也渐渐有了一些商业气息。

中午时分,崔乾佑的军队抵达了西海城,西海兵马使便是当年葛逻禄王子谋刺思翰,他已改汉名为颜思翰,葛逻禄被回纥灭亡后,颜思翰率本部族人向夷播海以西迁移,但遭到了可萨汗国的重创,颜思翰走投无路,便率最后的万余族人回到北庭,正式接受汉化,葛逻禄人也由此最后湮灭了。

颜思翰本人就有一半汉人血统,他又娶了北庭长史杨奉车的女儿为妻,被封为中郎将、西海兵马使,率军驻守居延海。

听说崔乾佑到来,颜思翰一直迎出了十里外,陪同崔乾佑进了西海城,五千北庭唐军则在城外驻扎。

“去请阿布思和朱邪尽忠过来,我要和他们商议军务。”

颜思翰答应一声,便去找人了,崔乾佑来到军府,他也顾不上休息,立刻打开了地图,开始研究进军路线了。

这次李庆安决定灭亡回纥,一共分为三条战线,崔乾佑便是第三条战线的主帅,稍微不同的是,他的军队是汉胡联军,包括汉、沙陀、同罗、黠戛斯,一共四方军马近六万人,以唐军为主。

李庆安和回纥打了多年的交道,他知道要灭掉回纥人,最有效还是要用以狼制狼的办法,用胡人来打胡人,他们下手更狠,搜索能力更强,几乎从不留后患,赶尽杀绝。

不久,门外便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有人禀报:“都督,他们来了!”

“请他们进来!”

门开了,阿布思和朱邪尽忠走了进来,阿布思自天宝十年逃亡北庭后,一直便诈死,冒充弟弟存在,直到李庆安掌握大唐政权,他才恢复本来面目,被唐廷册封为金山可汗,这次大唐欲灭回纥,他便亲率两万同罗精锐骑兵赶来助战。

尽管回纥灭亡后,漠北的草原将空出来,但阿布思还是决定不回来,他是看懂了李庆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李庆安绝不容许大唐四周有强邻存在,灭吐蕃、逐大食、灭契丹,现在又轮到了回纥。

很明显,如果同罗部进入草原,那永远也不要强大,否则一样会被唐朝收拾,阿布思宁可和葛萨部争夺西方草原,那里的草原更加丰美,土地更加肥沃,更加适合他们生存。

和阿布思不同,沙陀叶护朱邪尽忠还比较年轻,他的父亲骨咄支已经去世,朱邪尽忠继承父业,成为沙陀六部的大酋长,骨咄支是比较老成稳重之人,他不肯离开金山,也没有什么野心,只想让沙陀部能安安稳稳在北庭繁衍生息。

但朱邪尽忠却雄心勃勃,他一心要成为草原之主,要让沙陀人成为草原雄鹰,沙陀骑兵纵横草原,雄鹰飞过之处,都有沙陀人的身影。

也正因为他野心太大,当崔乾佑邀请沙陀部出金山,东迁居延海,朱邪尽忠便欣然答应,率领十万族人离开了世代居住的金山,来到居延海牧草丰美之处,朱邪尽忠无时无刻不在盼望唐军出兵回纥,那一刻,就是他们沙陀人的机会到来。

正因为他心中急切,这次唐军北征,他表现得最为积极,全族之军,倾巢而出。

两人走进房间,一起躬身施礼,“参见崔都督!”

崔乾佑和两人是老朋友了,他呵呵笑道:“两位,好久不见了,快请坐!”

三人坐下,崔乾佑先问阿布思,“同罗部进展如何?和可萨汗国有没有开战?”

阿布思欠身道:“多谢崔都督的关心,去年秋天我们和葛萨人打了一仗,双方势均力敌,但葛萨人已同意将乌拉尔河流域让给我们,我们签订了停战协议,准备这次回纥战役后,我们就要正式西迁了。”

说到这里,阿布思叹了口气,又道:“或许是我长期在大唐生活的缘故,我已经说服族人,将慢慢放弃游牧生活,将定居农耕.....”

他说到这里,朱邪尽忠的鼻子里忍不住轻哼了一声,他着实瞧不起阿布思,竟然要放弃游牧而农耕了,尽管朱邪尽忠哼的声音很小,但阿布思还是听见了,他不由暗暗冷笑,这个年轻人酋长愚蠢啊!竟然看不透李庆安的真正用意,李庆安要灭回纥,有必要叫他们来帮忙吗?

可叹骨咄支一生稳重,最后没有选择对继任者,沙陀人必将灭亡在这个朱邪尽忠的手上。

他装着什么都没有听见,继续向崔乾佑汇报同罗部准备进攻葛萨人的计划,阿布思已经六十岁,老谋深算如同老狐狸一般了,他知道可萨汗国暗中支持回纥人,是对大唐河中及碎叶的一大威胁,所以大唐需要他这个战略同盟,从背后对可萨汗国施压,牵制住可萨汗国对碎叶的威胁,同时他说服族人放弃游牧,而转变为农耕民族,这样可以消除大唐对游牧民族的戒心,从而全力支持他们走向强大。

阿布思的目标是要建立同罗汗国,用五十年或者一百年的时间,取代可萨汗国,要实现他建国的雄心壮志,得到唐朝的支持是最为关键。

自从占领了乌拉尔流域后,阿布思的眼界变得更加宽阔了,他知道了天下之大,他知道西方有更加辽阔的土地,他们没有必要在东方和大唐争夺。

听完阿布思的汇报,崔乾佑点点头,对他笑道:“你这次亲自率军前来,是非常明智,我刚刚得到上将军的密令,很可能这一次对回纥战役是上将军的亲征,到时我安排你和上将军见面,我想上将军一定愿意和你详谈。”

阿布思大喜,如果能和李庆安亲自谈一谈,必将对同罗部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他立刻起身施礼,“那就拜求都督为我们安排了。”

这时,旁边的朱邪尽忠也忍不住问道:“崔都督,那上将军愿意把翰儿朵八里给沙陀吗?”

崔乾佑听他自露心思,不由狡黠一笑,“朱邪将军,上将军的脾气你还不知道吗?论功行赏,沙陀人想要翰儿朵八里,可以,但必须表现出你们的英勇,尽最大之力击败回纥军,只要你们立下大功,就算你们不开口,上将军也会把翰儿朵八里赏给沙陀人。”

朱邪尽忠喜出望外,他万分感激道:“沙陀勇士愿为上将军效死命!”

崔乾佑摆摆手,又笑道:“现在还不是表忠心之时,先听我说一说上将军的几条命令。”

两人都立刻坐直了身子,崔乾佑这才徐徐道:“这次你们是协助作战,朝廷不会给你们什么赏赐,对于同罗军,朝廷将支持你们对抗可萨汗国,这就是对你们补偿,有问题吗?”

阿布思立刻答道:“没有问题!”

崔乾佑又对朱邪尽忠道:“朝廷对沙陀人的赏赐是土地,其它就没有了,朱邪将军有问题吗?”

朱邪尽忠迟疑一下又问道:“那牛羊马匹之类......”

“这就是我要给你们说清楚的,回纥人的牛羊马匹和人口将全部归大唐所有,这次北征,唐朝民众家家户户出钱出粮,所以战利品将分给大唐民众,不会再考虑你们的赏赐。”

崔乾佑注视着朱邪尽忠,缓缓道:“如果沙陀人认为赏赐不公平,你们可以不参战。”

朱邪尽忠低头沉思一会儿,便道:“夺取战利品一直是沙陀人的传统,如果要我们放弃战利品,那我们就要最丰美的牧场,我希望上将军能考虑我们的要求。”

崔乾佑眼中闪过一丝阴冷的杀机,但立刻又消失了,他淡淡道:“我刚才已经说了,朝廷肯定会给沙陀人土地牧场作为奖励,但沙陀人如果想要最好的牧场,甚至翰耳朵八里,那就需要你们自己用战功去争取。”

朱邪尽忠叹了口气,“我明白了,我们会竭尽所能去立功求赏。”

崔乾佑的目光又转向了阿布思,阿布思心中比谁都清楚,他们可没有和唐军讨价还价地余地,回纥的战利品无非是牛羊而已,就算给他,他们拿不回去,还不如干脆点,主动放弃,争取唐朝对他们的最大支持。

“我们同罗军是协助作战,以感谢唐军对我们的支持,怎么来就怎么回去。”

崔乾佑不由暗赞阿布思会说话,同样的结局,用不同的话说出来,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同罗就显得比沙陀有诚意得多。

“这一点明确了,那我再说第二点,这一次攻打回纥,是不让他们再有恢复的机会,所以有一个秘密原则,我只能在私下告诉你们,这次战役,除了女人外,凡身高过马镫的男子一概杀绝,”

崔乾佑的目光变得异常地阴冷凶狠,连阿布思也不由一颤。

........

会议结束后,崔乾佑在颜思翰的陪同下,视察西海城,西海城的修建历时整整一年,除了唐军和沙陀人外,唐军还花钱从关内道招募了数千党项人前来助力,城墙全部是用巨石修砌,城池坚固高大,城内可以容纳军民万人以上。

“颜将军,这次北征回纥,你的驻兵也要全部参战,到时城内最多只留百人驻守,你自己想一想,一旦回纥游哨来偷袭,你们能不能保护住军户?”

颜思翰沉思了片刻,他摇了摇头,“不能,我准备立刻让他们去张掖暂时居住,等回纥战役结束后再回来。”

崔乾佑看了他一眼笑道:“你很聪明,从不会把自己置于死地。”

颜思翰知道崔乾佑是在指他投唐归化一事,他叹息一声,“天下之大,惟强者生存,我率三万族人西去,原以为能打开一个新天地,却不料本身实力太弱,可萨国怎么可能让你生存,要么被它征服,融为葛萨一部,要么归唐保族人之命,葛逻禄人注定要消亡,我怎能再逆天而行?”

崔乾佑点点头,“你说得没错,匈奴何其强大,至今已消亡无踪,鲜卑曾横行中原,至今已不见其人,柔然何其霸道,最终湮灭草原,突厥曾与大唐抗衡,疆域万里,可如今也四分五裂,逐一消亡,唯有汉民族延嗣数千年,虽屡遭创戮,但始终屹立于不败,这个原因你可曾想过?”

颜思翰沉思片刻,他苦笑一声道:“食肉者长肉不长脑,食谷者长脑不长肉。”

崔乾佑哈哈大笑,他拍拍颜思翰的肩膀,止住笑道:“话虽然粗糙,但也有几分道理,天下之大,强者为尊,我大唐过去就是太宽容异族,才导致安禄山和史思明之乱,河北生灵涂炭,以后不会了,你率族人归化大唐,是你明智的决定,阿布思率族人远遁西方,躲避唐之锋芒,这也是他明智的决定,唯有沙陀人野心勃勃,想做回纥第二,这是他们取祸之道。”

崔乾佑背着手走到城墙边,他凝视着远方黑黝黝的峡口山,又像对颜思翰说,又像自言自语,“我汉民族长期柔而不刚,宽仁有加,刚硬不足,乃至屡遭强虏欺凌,被小国所辱,咎由自取耳!天幸大唐出了上将军,灭亡强虏,征服小国,不留后患,不留余地,这才是强国之道,是我大唐中兴有望,上将军对我说,刚柔相济方是立身立国之本,斯言是也!”

.........

三天后,黠戛斯叶护阿热利也率领一万五千骑兵从遥远的北方赶来,协助唐军作战。

黠戛斯也就是汉朝的坚昆部,生活在今天叶尼塞河的中游,属于白种人,是今天吉尔吉斯人的祖先,他们身材高大,大多是红发蓝眼,少数黑发者则自称是汉将李陵的后代,由于黠戛斯人长期受回纥人压迫和奴役,因此摆脱回纥人对他们的统治,便是这个民族最大的心愿。

李庆安在北庭时,他们便出兵助战,和沙陀人、同罗人更多依赖唐军不同,黠戛斯人比较独立,他们对唐朝更多是出于一种感激,没有什么额外的要求,只求能摆脱回纥人的压迫。

这次李庆安决定北征回纥,原本没有想过要他们助战,只是派人去通报,黠戛斯人便立刻出兵了。

至此,唐军八千骑兵,同罗两万精锐、沙陀一万五千骑兵、黠戛斯一万五千骑兵,一共五万八千人汇聚在居延海。

整兵两日,六万骑兵离开了居延海,穿过金山和乌德鞬山之间草原,沿着乌德鞬山山脉向西北方向绕去。

.........

请收藏本站:sddxss。顶点小说手机版:sm.ddxs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