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天下 > 第四百九十章 且城决战

天下 第四百九十章 且城决战

作者:高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7:38:26 来源:顶点小说

第四百九十章且城决战

天蒙蒙亮了,且末城昨晚鏖战的情形在阳光的照耀下显露出来,这时一种触目惊心的惨烈,护城河被染成了红色,南城墙下尸体累累,尸堆最高处超过了三尺,烧焦的城梯依然在袅袅冒着青烟,空气中充满了一种刺鼻的臭味,在远处的战场上,到处是砸烂地皮斗和排筏,一块块大石周围躺满了血腥的尸块。

贺娄余润站在城头,望着城外遍布的尸体,他心中也有一丝余悸,从眼前的情形来看,吐蕃军的死伤至少在万人以上了,一场两个多时辰的战役,竟然会死伤万人,可以想象的战斗昨晚是何等惨烈。

唐军皆已疲惫不堪,身上裹着军毯或钻入睡袋,各自蜷缩在城垛下的背风处中呼呼大睡,城头到处是片片血迹,令人触目惊心。

这时,一名军士奔跑过来,躬身道:“启禀将军,已经清点完毕。”

“多少?”贺娄余润回头问道。

“将军,我军阵亡一千二百六十六人,伤一千九百八十人。”

一场战斗就伤亡近半,贺娄余润不由叹了口气,若不是后来的两万吐蕃军突至,吐蕃人也不敢如此投入,还是兵力太过于悬殊的缘故。

“将军,民夫那边也死了两百余人。”

“不要给我提那群垃圾!”

提到民夫,贺娄余润便一阵恼火,昨晚城西若不是他们闯祸,也不至于这么被动,城池都差点陷落了,贺娄余润的目光落在孤零零的三架投石机上,它们也被昨晚的大火波及,几乎都被烧毁了,只剩下一副烧得漆黑的架子。

贺娄余润咽下了一口气,现在他人手不足,还需要这些民夫来帮忙,想到这,他便命左右道:“凡阵亡的民夫人家,每家给一百银元,好好安抚,另外再去把其他民夫征集来,让他们把东西两边的投石机各拆五架来这边安上。”

左右将领答应一声,分头去办事了,贺娄余润目光又向吐蕃大营望去,吐蕃军还有四万余人,如果他们再一次发动和昨晚一样的进攻,恐怕自己就抵挡不住了,他们援军究竟何时才能来?

就在这时,几只小黑点从天空飞翔而来,“信鸽!”有士兵大喊起来。

贺娄余润精神一振,他看清楚了,果然是信鸽,只见三只信鸽盘旋了片刻,落入城中,片刻,一名士兵奔了过来。

“贺娄将军,是大将军来信。”

贺娄余润接过信管,还是红色金环,但没有了地址,贺娄余润有些困惑,他拔下信管,里面却是空空,没有信,他疑惑地向送信的士兵望去,士兵吓得连忙摇头,表示不知情。

贺娄余润怔住了,为什么会没有信?而且信管上还没有刻地址,这是怎么回事?这时,他忽然问道:“那信鸽呢?去问问弩支城的几个校尉,问他们是否认识。”

士兵飞奔而去,这时贺娄余润隐隐有些明白李庆安的意思了,但他还需要确认,在没有充分证据之前,他不敢妄猜,过了一会儿,报信兵又来了,他兴奋地道:“贺娄将军,那三只信鸽都是典合城的信鸽。”

“果然是这样!”

贺娄余润激动得拳掌相击,李庆安的大军已经到了,他是怕信鸽被吐蕃军射落,才没有放信,却用另一种办法来提醒自己。

想通了这一点,他探头向东边极目望去,没有看见了唐军的身影,但贺娄余润的心情变得异常畅快,他猛地回头大喊道:“去告诉全军,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要大伙儿振奋起精神来!”

消息传遍了且末城,满城欢呼,且末城上下一片欢腾。

.......

尽管李庆安非常谨慎,但他的到来还是被吐蕃军察觉到了一丝端倪,问题并不是出在李庆安的主力军队被吐蕃探子发现,而是昨天晚上送粮草的队伍遭到了五千人左右唐军大队的伏击,两百车草料和三百车牛羊肉全部被拦截,近三百名押送给养的士兵和五百名后勤人员被杀,最后只逃出两个人,正是这两人将唐军袭击给养车队的消息传回了大营。

尚嘉素不由大惊失色,五千人的唐军,这就意味着唐军的后援来了,更让他感到忧虑的是五千唐军向南而去了,他们会去哪里?这想都不用想,他肯定是乌兰湖了,那里是他们四万大军的后勤所在地。

尚嘉素心中焦虑万分,尽管他部署了三千军队防御乌兰湖,但还是人数偏少,如果真被唐军袭击乌兰湖得手,那后果不堪设想,他的四万大军何以为生?且末城不像河湟,河湟还可以劫掠平民,这里数千里去都是荒无人烟,让他去哪里弄粮食,目前他们只有三天的存粮,战马的草料更少,仅够两天,可从这里去乌兰湖,至少也要三天。

尚嘉素开始惶惶不安了,如果大军撤退到乌兰湖,而乌兰湖的后勤又没有了,那时四万大军粮食断绝,又在荒芜千里的高原野外......

尚嘉素只觉得两股战栗,后果之严重让他心中感到一阵阵害怕,怎么办?如何才能解决眼前的危机?尚嘉素望着远方高高的且末城墙,他其实知道,还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那就是攻克且末城,城内的粮食一定能解决他眼前的生存危机。

虽然皮斗没有了,但他们手上还有八十架左右的登城梯,还能再搏斗一次,从昨晚的战斗,他也发现了守城唐军的弱点,那就是兵力不足,如果再战一次,且末城就一定能攻克。

想到这,尚嘉素下定了决心,他毅然下令道:“传我的命令,再次攻城!”

清晨,朝阳刚刚照在城头,战场还未来得及打扫,吐蕃大营中的进攻鼓声便再一次敲响了。

“咚!咚!咚......”

一队队的吐蕃士兵开始涌出大营,迅速在大营前的空地上集结,尚嘉素再次投入三万大军,这一次,以后来的两万生力军为攻城主力。

鼓声震天动地,在一场大战刚刚结束后又再次敲响,使人的心脏都放佛停止了跳动,进攻的鼓声却使贺娄余润的心坠入了深渊,原以为吐蕃大军在得知老巢被袭击后会南撤,却没有想到吐蕃军竟然发狠,再攻且末城,这让贺娄余润不得不佩服这个吐蕃主将的策略,无疑是火中取栗。

“他娘的,老子升官一级竟然这么难!”

贺娄余润发狠了,狠狠一脚向身边熟睡的唐军士兵踹去,“全部都给老子起来!他娘的,吐蕃人又打来了。”

城头上只听见贺娄余润的怒吼,他将沉睡中的士兵一个个踢醒,士兵们太疲惫了,以至于吐蕃人的鼓声都无法将他们惊醒。

“起来!混蛋,别睡了,快点起来!”

士兵们纷纷被推醒,他们睡眼惺忪站起身,茫然地望着远方开始集结的吐蕃大军,这时城头的钟声再次敲响了,声音异常尖锐刺耳,‘当!当!当!’

所有的唐军奔上了城头,除了重伤兵外,轻伤兵也包扎了伤口,重新上阵了,他们抖擞精神,张弓搭箭,准备再一次进行血战。

“弟兄们,大将军的数万援军就在百里外了,我们只要再坚持两个时辰,只要两个时辰,我们就能彻底击败敌人,各位弟兄,今天的战役,必将载入大唐的史册!”

贺娄余润沙哑着声音在向士兵做最后的战斗动员,唐军也在迅速的集结,算上轻伤兵,拥有战斗力的唐军还有五千人,贺娄余润最担心就是吐蕃军从南北两面同时进攻,他们还有四万人,应该办得到,现在唯一指望昨晚的血战后,吐蕃军已经没有那么多攻城武器了,昨晚摧毁了数百架攻城梯,他相信吐蕃的攻城梯不多了,无法进行两面作战。

事实证明了贺娄余润判断正确,吐蕃军确实没有那么多攻城梯了,他们无法组织两面进攻,唐军刚刚进入战备,吐蕃军第一波攻城队伍,约一万五千人便杀来了,黑色的三个方阵大军排成了纵线,如大河奔流,从且末城的西南角铺天盖地杀来。

所谓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尽管昨晚吐蕃红牌军耗费了过多的时间用于毁坏投石机,错过了最佳的战机,但今天便显示出了昨晚吐蕃军看似愚蠢的战果,移动安装新的投石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至少要耗费大半天的时间,所以此时西城头上已是空空荡荡,唐军失去了远距离打击的投石机。

吐蕃军便是抓住了唐军这个空挡,以五千排筏军为先锋,浩浩荡荡杀来,排筏是为了渡过护城河,但也是为了抵挡唐军的床弩。

当吐蕃进入七百步内,城头上的三百架床弩同时发射了,三百支母箭和二千一百支子箭呼啸着向吐蕃军射去,吐蕃军刷地竖起了排筏,力量强劲的铁箭纷纷射在排筏上,发出一连串‘哚!哚!哚!’的响声,大部分都钉射在排筏之上。

这就是经验,在经历了一次血战后,双方都会发现对方的弱点而加以利用,如果没有了投石机的巨石冲击力,吐蕃人对付唐军的床弩就会从容得多,吐蕃人和唐军打仗近百年,他们知道该怎么对付床弩。

同样,唐军也知道了该怎么对付吐蕃人的登城梯,他们的梯子是组合梯,用一段段的木梯临时捆绑拼接而成,外面包裹牛皮,由于梯子需要七丈长,因此梯子的形状是下宽上窄,下粗上细,这就使得吐蕃的登城人数成为金字塔形,下面人多,而上面最多只能并列两人,如果数量不多,唐军便可以以队为单位,五十人对付一架城梯,除了弓箭和滚木礌石外,唐军又使用了火油,这是对付吐蕃军的利器。

经过了一夜的血战,唐军也吸取了昨晚的教训,昨晚唐军伤亡过多主要是被城下的箭矢所伤,这一次唐军士兵便不会再像昨晚那样探身向城下射击了,他们会利用城墙上的射击孔和战友的盾牌掩护来进行射击。

唐军的床弩没有发挥太大的威力,吐蕃的第一个方阵军便冲到了城下,‘轰隆!’一声搭上了排筏,将一架架梯子竖向城墙,城头上顿时万箭齐发,滚木礌石从城头砸下,箭如密雨,石如冰雹,最先冲过护城河地近千名吐蕃士兵被箭射中,被石头砸中,骨断筋折,哀嚎一片,这时吐蕃军也开始反击了,他们两人一组,一人举盾,一人射击,箭矢铺天盖地向城上射去,上下密集的箭矢形成了一片箭网。

随着几十架城梯先后搭上了城墙,吐蕃士兵蜂拥而上,第二批攻城吐蕃军一万五千人又一次投入了战场,此时吐蕃军已经投入三万人,而唐军只有五千人,以一敌六的悬殊比例和吐蕃军进行殊死血战。

十几架城梯先后被浇上了火油,大火在一片惨叫声熊熊燃起,城梯上的百余名吐蕃士兵被烧得难以忍受,纷纷跳下城梯....

两名唐军拎着坩埚,将坩埚中烧融化的铁汁向城梯上吐蕃士兵群泼去.......

在几处吐蕃军重点进攻之处,不断有凶悍的吐蕃士兵冲上城头,又不断被顽强而英勇的唐军杀下去,双方血肉横飞,生死以搏,一名唐军士兵被长剑刺穿了胸膛,他迸发出最后的力量,抱着吐蕃士兵一起摔下了城墙......一场血腥而残酷的攻防战在且末城进行。

吐蕃军就仿佛来自地域的魔鬼军团,拿下且末城已经成为他们最后的生存机会,最后一万人也投入了战斗,他们已经不顾死亡,用尽了一切可以想到的办法。

吊桥下,几十名吐蕃人踩着堆积如山的同伴的尸体爬上了吊桥,他们奋力砍烂了拉拽护城桥的铁楔木头,长链脱飞,护城桥轰然倒塌.....

护城桥倒下使战局开始急转直下了,三千名披着生牛皮的吐蕃士兵抱着十五丈长的撞城巨木,在千余盾牌的密集防护下,一次又一次地向城门冲击,这时,唐军的弓箭、巨石、火油都无法撼动这只千足铁甲虫。

“轰!”

城门在晃动,且末城在颤抖,城砖和泥土扑簌簌落下,千足铁甲虫再次后退百步,在一阵如野兽般的嗷叫声中,巨木携带着千万斤的力量,再一次向且末城门疯狂地冲去。

又是一声惊天动地的闷响,城墙在剧烈晃动,城上唐军士兵站立不稳,纷纷跌倒,且末城门已经摇摇欲坠,且末城的失陷眼看难以避免,许多唐军都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而就在此时,远方的原野上忽然传来了低沉的号角声,俨如原野上的风暴,山中的雷鸣。

“进军!向且末城进军!”

李庆安挥动战刀,他的王者之马纵身飞奔,白色的鬃毛飞扬,飘到他的金色头盔之上,在他身后,大旗在风中掩卷,千军万马在原野驰骋,三万五千骑兵呼啸向前,滚滚马蹄下沙砾翻飞,尘土铺天盖地,遮蔽了早晨的阳光,杀气仿佛荒原上的风暴,向吐蕃军席卷而去。

笼罩着且末的黑暗在这一刻被驱赶走了,吐蕃军队在哀号,极度的恐惧笼罩着他们,他们放弃了攻城,茫然不知所措。

“集结!抵抗!”

尚嘉素嘶声叫喊,但唐军冲进了他们的大营,他们留在军营中的战马成为了唐军的战利品,战刀挥动起刺眼的亮光,长矛俨如森林,大地上回荡着唐军的怒吼,铁骑滚滚,向尚未来得及集结的吐蕃士兵掩杀而来。

困兽犹斗,吐蕃军虽然没有了战马,但他们依旧拼死抵抗,他们简单地站成队列,有的手执长矛,有得手拿盾牌和长剑,有的张弓搭箭,企图拼死抵抗,但黑压压的唐军骑兵瞬间冲到了眼前,冲击的风暴气势让他们睁不开眼,不少人发出绝望的叫喊。

三万五千骑兵如暴风骤雨般冲进了吐蕃军中,冲出了一条血路,在这条血路中踹踏一切,压倒一切,披靡一切,吐蕃士兵在马蹄下翻滚,横刀劈断了他们的脖子,长矛刺穿了他们的胸膛,人头滚滚落地,四肢血肉横飞,血雾在空气中弥漫,喊杀声、惨叫声响彻了原野。

唐军如水银泄地般穿透了吐蕃军的大阵,将他们一一分割包围,尽管吐蕃军负隅顽抗,但步兵和骑兵的战斗力过于悬殊,使他们节节败退,死伤惨重。

城头上,贺娄余润终于找到了李庆安的王旗,王旗所过之处,所向披靡,他激动得难以自抑,回头大吼道:“儿郎们,随我出城作战!”

且末城城门大开,数千唐军骑兵从城内飞奔而出,他们像一把尖利的匕首,直插尚嘉素的亲兵队后背,霎时间便杀开了一条血路,贺娄余润大刀翻飞,在他的刀下吐蕃军死伤累累,这时他们距离尚嘉素已不足二十步,贺娄余润大吼一声,“取胡酋人头者,官升三级,赏钱五千贯!”

唐军士兵在重赏的激励下,变得如狼似虎,人人争先恐后,向数十步外的吐蕃主将杀去,杀得吐蕃士兵节节败退,死尸遍地,眼看离尚嘉素不足十步了。

这时,一名唐军校尉张弓搭箭,飞马斜射,尚嘉素躲闪不及,被一箭射中了左胸,翻身落马,被他的亲兵救起,尚嘉素的数百亲兵见唐军凶猛无比,难以抵挡,而主帅又伤及前胸,无奈之下,只得簇拥着他们的主帅向西奔逃,随着尚嘉素率先逃走,帅旗被唐军砍倒,数万吐蕃大军在绝望和恐惧中终于崩溃了,他们争相逃命,丢盔卸甲,在原野上四散奔逃,但他们跑不过唐军的铁骑,纷纷倒地,愤怒的马蹄从他们身上飞驰而过。

尘土在空中散尽,胜利的曙光再一次笼罩了浴血中的且末城。

孟夏边候迟,胡国草木长。

马疾过飞鸟,天穷超夕阳。

都护新出师,五月发军装。

甲兵二百万,错落黄金光。

扬旗拂昆仑,伐鼓振蒲昌。

太白引官军,天威临大荒。

请收藏本站:sddxss。顶点小说手机版:sm.ddxs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