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天下 > 第四百二十六章 漠北奇兵

天下 第四百二十六章 漠北奇兵

作者:高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7:38:26 来源:顶点小说

第四百二十六章漠北奇兵

初夏的草原上绿茵如海,仿佛一幅巨大的地毯铺在天穹之下,南方的阴山山脉俨如一条巨大的卧龙,延绵数千里,到了这里,已是山脉的尽头,这里是漠北草原的南端,毗邻唐朝的云中郡,这一带牧草丰美,蓝天、白云,河流碧如玉带,一顶顶牧人的帐篷仿佛草原上的蘑菇,炊烟袅袅,羊群,猎狗,女人在奶牛前挤奶,充满了生机勃勃。

顷刻,俨如乌云突变,只见一望无垠的草原尽头,出现了一条黑线,隐隐有闷雷声传来,这不是天空打雷,而是万马奔腾的蹄声,牧民们吓得惊惶失措,来不及收拾东西,便拖着家小向北方逃命,片刻,黑线越来越近,竟然是一支万人骑兵,他们风驰电掣而来,如海潮呼啸,霎时间便将绿茵草原吞没了,但他们并没有杀戮北逃的牧民,而是从帐篷前呼啸而过,向东方奔去,看他们的装备,明显都是唐军骑兵,约有八千人之众,每人配双马,战刀、长矛、弓箭、盾牌,披挂整齐,马背上还驮着长途行军所用的军毯和睡袋,尽管他们没有追击牧民,但草原上的几千头羊却遭了殃,它们被呼啸而至的骑兵掠走,成为他们的行军粮草。

这支军队是二十天前从居延海过来的一支安西唐军,由大将雷万春率领,他们日夜兼程,一路之上,靠劫掠牧民的羊群为粮,已经跋涉数千里,他们的目标是千里外的幽州范阳,此刻他们已经到了与河东云州平行的漠北草原,再行数百里,他们便将转道入关,进入河北地界,此时,安禄山大军皆在河东、关内,河北空虚,他们这支奇兵将决定整个关内道的战局走向。

这时,一队先行斥候军从南方奔至,截住了东去的大军,斥候校尉奔至雷万春面前禀报道:“禀报将军,阴山以南两百里外云州防御空虚,驻兵不上千,关隘皆不足百人。”

云州守军也就是投降安西军的吴庸部,和安西军渊源极深,至今他们的家眷亲属都在云州附近,从这里入关最为适合,雷万春沉吟片刻,想起李庆安吩咐过的,要造声势而无需杀敌的命令,便立刻下令道:“大军转头南下,从云州入境!”

八千唐军立刻调转马头,向数百里外的阴山疾奔而去,瞬间便消失在天地的尽头,此时是唐大历二年五月二十日,关内道战事正酣。

安西从庆州进入延州后便停止了行动,此时他们距离安禄山的大军不足百里,一天的路程,距黄河也不过一百三十里,李庆安下令大军就地驻营,他并不急与安禄山军队交战,他在等待北方的消息,安禄山的军队也停止了撤退,驻扎在延川县附近,两军对峙了已经十天。

安西大营驻扎在一片地势较高的旷野之上,占地十分开阔,背后是一条浅浅的小河,发源于三里外的一座山岗,水流清澈,足够全军的饮用水,整座大营被粗大的营栅包围,四角和两边都有高达十丈的岗哨,视野开阔,目距可达十里以上,在东方二十里外的一座山岭上还临时修建了一座烽火台,这样,安禄山军队出现在三十里外,安西军大营便可得到消息,除了岗哨和烽火台,一向极看重斥候的安西军还派出了百队近千名斥候,分赴关内道各地。

大营内热闹非常,不时爆发出一阵阵呐喊助威声,鼓声如雷,在正中间一片长五十丈,宽三十丈的空地里,两支马球队正在激烈的较量着,四周围观士兵人山人海,这是碎叶马球一队和北庭马球队的一场比赛,也是岭西和岭东之间的一场马球较量,两支马球队都代表着安西马球的最高水平,引来了近四万士兵的围观助威。

马球比赛是安西军传统,百年来一直是安西军对外征战时保持士气的最佳手段,当年李庆安就是安西马球队的最佳射手,远征关内,在和安禄山大军对峙时,士兵生活枯燥,进行马球比赛,确实可以振奋士兵的精神,为此李庆安还引入了长安马球大赛的联赛制,从营内部开始比赛,然后层层到军,最后是七支马球队进行夺冠之赛,冠军奖品极为丰厚,安西银元三千枚,甚至只要参加比赛的底层士兵都有两块银元的奖励,因此吸引了大量士兵参与,安西军的关内征战,几乎就成了一场马球联赛。

在马球场地西北角上,李庆安和十几名高级将领也在兴致勃勃的观看比赛。

这时,随着一声锣响,半场比赛结束,队员们将换马休息后再作比赛,目前比分是四比三,碎叶马球队暂时领先。

就在这时,不知谁率先喊了起来,“大将军下场!”

跟着几百人也喊起来,紧接着上千人呐喊,继而变成万人乃至全场齐呼:“大将军下场!”

李庆安身边的将领们都笑了起来,“大将军,弟兄们都让你下场露一手呢!”

李庆安见众军热情高涨,便大笑道:“好!我且试一试!”

他大步走出赛场骑马去了,片刻,马球场上轰动起来,掌声如雷,鼓声震天,只见一支骑兵队飞驰而入,为首大将金盔黑袍,身材魁梧,胯下战马雄骏异常,正是他们的主将李庆安,他手执一支球杆,高高举起,士兵们顿时大喊起来,呼啸声响彻天际。

李庆安曾是安西马球第一射手,他创造的五十步外射门记录已经成了绝唱,在安西马球手心中,他就仿佛神一样的人物,士兵们争先恐后向前挤,挥舞着双手,声嘶力竭呐喊。

李庆安纵马在球场上奔驰,所过之处,喊声一浪高过一浪,阿拉伯战马越奔越快,俨如腾云驾雾一般,他冲进球场中央,直奔四十步线,就在这时,一只红色的马球抛出,直奔李庆安的战马,只见他微微一侧身,挥杆击出,只听一声脆响,马球飞出一条直线,迅疾无比,力道强劲,球应声入网,顿时喝彩声如雷,四十步射门,这已是一品球,但喝彩声还不够激烈,士兵们都在期待传说已久的五十步射门,这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射门。

只见李庆安调转马头,纵马小跑至五十步线外,球场内顿时鸦雀无声,每个人都紧张地注视着他们的主帅,眼睛一眨不眨,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就在这时,密集的鼓点声敲响,越敲越急,数万大军的心都要一起跳出来,就在这时,鼓声嘎然而止。

一只金色的马球呼啸着飞来,球的角度有点向后偏,投球手也紧张了,这只球明显是投球失误,五十步处打不中这只球,但李庆安并没有放弃,在球投出的一瞬间,他便开始调整角度,战马不时向后退,在鼓声停止的一刹那,他的球杆挥出了。

目距、手感、力道、控马一气呵成,“砰!”地一声脆响,随着三军的一声惊呼,球划出一条弧线,迅疾无比地向球门射去,马球准确无误地射入洞中。

司旗手举起了红旗,表示球入洞,球场上顿时爆发出天崩地裂般的叫喊声,激动的喊声直冲云霄,刚才李庆安这一球竟是在六十步外射出,这又是一个安西新的记录。

这一记无以伦比的射门,彻底征服了崇拜马球的安西军将士们,呼喊声一浪高过一浪,久久不绝,不少刚刚跑来的士兵没有能看到这精彩的一幕,懊恼得连连跺脚。

李庆安高高举起球杖,球场上再次响起了山呼海啸般得掌声。

和安西军军营的热闹不同,百里外范阳军的大营中冷冷清清,笼罩着一种压抑而不安的气氛,安禄山东撤放出的契丹进攻范阳的风声,不知为什么传进了军营,这个消息在士兵们中间迅速传播,一时人心惶惶。

其实从直线距离来说,他们现在的位置离河东只有数十里,但一条黄河却拉远了士兵们的心理距离,就仿佛他们相距范阳万水千山,安禄山带来的这支军队,绝大部分都是河北军,都是跟随他多年的老军,他们的家大多在幽州附近,尽管安禄山让军官给士兵们再三解释,契丹人并没有杀来,但士兵们依然担忧,河北空虚,这是人人皆知的事实。

尽管契丹进攻范阳的消息是安禄山编出的骗局,但安禄山的中军大帐内,气氛却更是紧张,大帐内,安禄山背着手来回疾走,眉头皱成一团,忧心之极,契丹人入侵河北固然是他编出来的消息,但他刚刚接到一个快报,一支一万余人的唐军骑兵从漠北进入了云州,正沿着桑干河向范阳方向而去。

这个消息简直把安禄山惊呆了,从漠北杀来唐军,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漠北只有回纥人和突厥人,哪有什么唐军?这个消息就仿佛让他白日撞到鬼一样。

他原本有二十万大军,在河东一年,又招募了十万人,共计三十万,除了河东军部署在河东各州外,二十万河北军他带了九万军来关内,还有三万在潼关攻城,另外,大将李归仁率五万军南驻相州,兵压河南道,还有两万在卢龙防御契丹,幽州只有一万驻军,由他的三儿子安庆和统帅,将弱兵微,军力十分空虚,如果真被那支从漠北而来的唐军攻克了幽州老巢,后果他简直不敢想象。

大帐内除了安禄山以外,还有谋士高尚,大将史思明、田乾真、薛嵩和大将安守忠等数人,那支从天而降的奇兵同样让他们匪夷所思,谁也想不到,会有唐军从漠北而来。

高尚叹了一口气道:“大帅,我没猜错的话,这支军队就是安西军了,他们应该从居延海而来,我刚刚算过,行军二十余天,确实可以抵达云州。”

“可是他们怎么没有遭遇回纥人?”史思明奇怪地问道。

高尚苦笑道:“这些回纥人去年初野心勃勃要攻大唐,却被安西军从后面攻进老巢,损失惨重,至今元气难以恢复,听说他们龟缩在独乐河一带,安西军不找他们麻烦,他已经谢天谢地了,他们哪里还敢惹安西军,所以这支安西军骑兵必然是一路畅通无阻而来。”

“李庆安确实有魄力,竟然从漠北出奇兵进攻幽州,厉害啊!”田乾真也十分感慨道。

这时,安禄山叹了口气,道:“你们不要长他人志气了,现在我们该怎么办?你们说,是打还是撤?”

史思明躬身道:“大帅,属下以为李庆安和我们对峙不战,极可能就是在等这支奇兵的消息,但他在河北的消息没有我们快,他现在应该还不知道,属下建议,在消息没有传到士兵耳中之前,我们应该尽快撤退。”

“史将军说得太简单了,撤军,怎么撤?”

说话的是田乾真,他和史思明从来都是死对头,只要史思明的提议他基本上都会反对,他慢慢走上前道:“李庆安的驻军位置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离我们不到百里,离黄河一百三十里,只要一天便可以追到,而我们渡黄河至少要三天,也就是说,李庆安将在我们渡河一半时杀到,那时的情景我不说你们也想得到。”

“那你说该怎么办?”史思明不满地说道。

田乾真回头望向安禄山,道:“大帅,卑职的意见是战,毕竟我们比安西军多一万人,兵力占优,我们还有一万幽州铁骑,战斗力不输于他们,只要策略得当,将士用命,这一仗我们未必会输,大帅,打败安西军,我们将名震天下!”

尽管田乾真说得慷慨激昂,但安禄山的血并没有跟着热起来,他顾虑重重,便摆摆手道:“你们先退下去吧!让我再好好想一想。”

众人都退下去了,安禄山站在帐门长吁短叹,他真的不该一时冲动,渡河来关内道,现在他遭遇了他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他该怎么办?他也曾不止一次想和李庆安较量一番,可真到了这一刻,他又有些胆怯了,安西的陌刀军、天火雷,这些都是让他不敢去面对的实力,但田乾真又说得对,他们确实不能渡河,渡河必败无疑,或许真能与李庆安一战。

安禄山左思右想,心中纠结到了极点。

这时,帐外传来士兵的禀报,“大帅,高先生求见。”

“请他进来!”

刚才他见高尚欲言又止,这时才反应过来,他应该听听高尚的意见,虽然高尚的计策没有能十全十美,但毕竟成功地把李庆安引出来了,情况的变化就是这么奇怪,当李庆安驻守在平高县险要处时,他想方设法要把李庆安引出来,可成功把李庆安引出来后,他却又后悔了,现在李庆安还在平高县该多好。

片刻,高尚走了进来,笑道:“大帅还在难以决策吗?”

“是啊!我真的不知该怎么办?这一仗是打还是不打?”安禄山捧着他南瓜般得大脑袋,痛苦地低下了头。

高尚劝他道:“我就是担心大帅还没有看清形势,所以特来劝大帅。”

安禄山抬起头,问道:“先生说说看,现在是什么形势?”

高尚微微叹息一声道:“大帅已经知道有安西军奇袭范阳,那么最晚再过一两天,李庆安也必然会知道,那时他将这个消息传出去,必将士气如虹,反之,我们将军心丧尽,所以,战还是不战,大帅必须要立刻做出决定实施,如果大帅决定不了,那我替大帅提三个方案,让大帅选择。”

“你说,我听着。”

“先说下策,那是史思明的建议,立刻撤军,大帅可以先走,按照李庆安现在的路程来算,我们八万军可以成功渡河三万,剩下五万人,要么被杀尽,要么投降。”

“不!”安禄山明确反对道:“这条下策我绝不采纳。”

“那好,我再说中策,卑职的中策是派两万军佯装主力迎战李庆安的大军,我们大军连夜向北撤退,安西军必然会停顿一段时间,半天或者一天,如果是一天,那我们便可以获得两天时间渡河,我们可迅速退到绥州延福县渡河,那有关晋峡谷中最好的渡口,我们只需两天便可以渡过六万大军,虽然损失两万军,但保存了主力。”

安禄山没有表态,又道:“请先生说上策。”

“大帅,上策就很简单了,就是田乾真之策,和安西军一战,用实力来争夺天下第一军。”

安禄山沉思良久,才终于缓缓道:“我偏向于中策。”

是夜,月黑风急,星光黯然,乌云密布天空,天公作美,大地一片黑暗,一支两万人的军队离开了范阳军大营,浩浩荡荡向百里外的安西军大营杀去,这支军队旌旗招展,声势浩大,扮作了六万主力,由大将田乾真率领。

就在这支军队离开大营半个时辰后,安禄山的六万大军便迅速向北方驰去,他们离开大营极为仓促,所有的辎重粮草和营帐一概未带,士兵们只带了两天的干粮,轻装速行。

但就在安禄山的军队刚刚有所动作,便立刻被安西军斥候发现了,他们放出数十只信鸽,十万火急地将情报送回大营。

请收藏本站:sddxss。顶点小说手机版:sm.ddxs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