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皇族 > 第394章 人心散了

皇族 第394章 人心散了

作者:高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5:39:51 来源:88小说

三天后,皇甫无晋亲率五万大军开进了许昌郡,连皇甫无晋本人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八千火枪兵进入许昌郡,仅仅放了一排,齐军的军心就像雪崩一样彻底崩溃了,驻扎在许昌郡的二万齐军逃跑、投降,没一个人负隅顽抗。

许昌军的崩溃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席卷豫南,襄城郡的五千驻军主动投降楚军,向城郡三千驻军也放下武器向楚军投降。

此时,齐王皇甫忪控制的地盘只有豫南的南阳郡和淅阳郡,豫西的上洛郡和弘农郡,还有就是洛京所在的都畿府,一共是一府四郡。

皇甫无晋的大军在颍川县以东二十里外的一片旷野里扎下了大营,黄昏时分,皇甫无晋在百余亲兵的护卫下,在稻田边漫步,此时是十月上旬,北方已是初冬,而豫南依然是深秋最农忙的时刻,稻田内到处是割稻抢收的农民。

他们所在的这片土地便是荥阳郡王皇甫芥的庄园,庄园占有良田足有一百二十顷,割稻的农民都是他的佃户。

皇甫无晋走到一个忙碌割稻的老农面前,老农正专心收割,忽然听见旁边有同伴叫他,一抬头,却见大群军人站在自己面前,最前面是一个头戴金盔的高官,吓得他一惊,镰刀滑落下地,旁边一名军士对他笑道:“这是我们的凉王殿下!”

老农听说眼前这个年轻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凉王,他立刻倒头便拜,“小民无知,拜见凉王殿下!”

旁边和他一起割稻的同伴也惊得一起跪下行礼,皇甫无晋连忙将他们扶起,“各位不用多礼,请起来吧!”

他来稻田边视察,其实就是想问问农民们秋收的情况,亲兵们立刻摆上几个小凳子,皇甫无晋摆摆手笑道:“大家请坐,和大家随便聊聊,不用害怕。”

几名农民皆战战兢兢坐下,他们是世代为农,所接触的最高官员也只是县令老爷,就连他们的主人荥阳郡王都从未来过,更不用说见到大名鼎鼎的凉王了,而且几百名杀气腾腾的士兵将他们围住,这种感觉确实让人很紧张。

“这片土地属于哪里?”皇甫无晋笑眯眯问道。

老农见王爷笑容可掬,不由心中稍安,便道:“回禀王爷,这一带是颍川县白桥镇的宋庄地界,我们村子就在东面五里左右,一半以上人都姓宋,但这块麦田是属于荥阳郡王的庄园,和我们村子无关。”

“哦!”

皇甫无晋倒有点兴趣了,他知道荥阳郡王皇甫芥在洛京很活跃,被封为宗正寺卿,在洛京重新鉴别皇族,把很多虽姓皇甫,但和皇族无关的人也拉进宗庙跪拜认祖,颇有点闹剧的成分,原来这里是他的庄园。

“那这座庄园有多大?”

“很大,听说足有一万多亩,我们村八成以上的良田都属于他的庄园,还有张各村和马庄,也基本上包括在这座庄园内,三个村子绝大部分人家都是他的佃农,我给庄园种地已经三十年了。”

“那你们田租多少?缴税吗?”皇甫无晋又接着问道。

老农想了想道:“我们田租有两种方式,一种叫各交各,一种叫二加一,可以自己选择。”

“什么叫各交各?什么又叫二加一?”

“回禀王爷,各交各,就是田赋交给他,租税我们自己交给官府,这就各交各,二加一就是两成田赋外加一斗粮食,然后官府的租赋我们就不用管了,由他来交,一般我们都会选择二加一。”

“为什么?”

皇甫无晋已经隐隐猜到这就是权贵们逃税的办法,他在东郡也听地方官说过,齐王拥有的上万顷良田从来不交一颗粮食的税赋,但他都要向种粮食的农民代收官府税赋,实际上,农民负担一点都没有少,只不过应该交给官府的税赋被权贵贪污了,所以北方自耕农很少,朝廷税赋基本上要靠南方三州。

但他想了解这里面的猫腻,东郡官员也含糊其词,只有问老农才是最清楚。

“官府的田赋是十税一,我们都是上田,一亩可以产两石稻子,十税一就是要交两斗给官府,而东家只问我们收一斗田赋,所以基本上大家都选择二加一的方式。”

老农又叹了口气道:“其实我们也知道这里面又风险,我们都知道东家不会把这些田税交给官府,就担心万一什么时候官府再追究,让我们补缴所欠田赋,那可就要倾家荡产了。”

皇甫无晋默默点了点头,说到底就是权贵的贪婪,不过自古以来如此,消灭了旧权贵,就会有新权贵产生,周而复始,就像他去年接收二十万楚州府兵时,那些都尉为什么支持他,愿为他卖命,还不就是想等他夺取天下后,他们成为新的权贵吗?

从古至今,哪个开国皇帝能打破这个怪圈?历史上朱元璋想打破这个怪圈,他屡次制造大案,横扫一切官僚权贵,甚至发动底层民众,准许老百姓用牛绳把贪官捆进京,但他死后,指定一个懦弱的孙子来继承他的皇位,最后他拥有军权的强势儿子朱棣不是一样复辟了吗?

杨坚也想打破怪圈,铲除关陇军事贵族集团,他的儿子杨广继承父志,锐意改革,他迁都洛阳,推行科举,打破九品中正制度,雄心勃勃,但艹之过急,造成天下大乱,还是被关陇集团推翻,建立了李唐王朝,最后李唐虽然铲除了关陇集团,却又被山东军事集团复辟,最后败于斯手。

历史总是周而复始,各种权贵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走马灯似的你方唱罢我登场,或许这就是黄宗羲的历史怪圈。

皇甫无晋叹了口气,问老农,“你们现在有什么困难吗?”

几个老农对望一眼,都欲言又止,皇甫无晋看出他们有难处,便笑道:“没关系,你们尽管说,能帮我就尽量忙,帮不了,我也没办法。”

“王爷,我们现在最大的难处就是收稻来不及,眼看寒潮要至,还没有来得及晒粮食,我们心里很焦急。”

望着辛苦劳作,视粮食为生命的农民,皇甫无晋回头淡淡问道:“郑将军,你和皇甫英俊作战时踩坏了多少稻田?”

郑延年连忙上前答道:“回禀殿下,连同齐军践踏的稻田,一共十五顷左右,卑职已经赔偿。”

皇甫无晋点点头,又指着无边的稻田道:“天气已经渐渐冷了,这些天估计也没有什么战役,让士兵们一起参与割稻。”

皇甫无晋的语气很平淡,但平淡中却有一种让人不可抗拒的威严,郑延年慌忙答应,“卑职明天一早就安排!”

“我不光是指你的部众,五万大军都要一起劳作,还有被俘的齐军,都统统下地收道稻。”

皇甫无晋又回头对他的亲兵校尉道:“等会儿去传个命令,明天上午卯时,让所有都尉以上将领都到我大帐开会,商量割稻之事。”

亲兵校尉答应了,郑延年却犹豫一下道:“殿下,如果所有的军队都下地劳作,卑职担心南阳的军队来袭击怎么办?那边至少还有五万齐军。”

皇甫无晋摇摇头,有点拿他无可奈何,“你这个榆木脑袋啊!皇甫英俊的军队是怎么崩溃的,难道你没有看见吗?你认为南阳的齐军还有勇气北上袭击我们?”

“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

皇甫无晋打断他的话,冷冷道:“这是我的命令!”

“是!卑职明白了。”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奔来,对皇甫无晋低声了几句,皇甫无晋点点头,笑着和几个老农打了招呼,转身回营地了。

走到中军大帐,亲兵上前,指了指一顶营帐,“殿下,来人就在那座小营帐内。”

皇甫无晋背着手走进营帐,只见一名中年文士正坐在椅子喝茶沉思,他笑了笑,“你就是赵子为的幕僚吗?”

中年文士连忙起身施礼,“卑职方俊,正是赵将军幕僚!”

他取出一封信,恭恭敬敬交给了皇甫无晋,“这是我家将军给殿下的亲笔信。”

赵子为是皇甫忪的心腹大将,被任命为南淅总兵,掌控南阳郡和淅阳郡的五万齐军,他也知道皇甫忪大势已去,便秘密派心腹幕僚来见皇甫无晋。

皇甫无晋打开信看了看,信中的语气写得很谦卑,无非就是说他效忠大宁王朝,并非是效忠于齐王,他是大宁王朝之臣,而不是齐王家奴,他愿意响应太皇太后的号召,为监国摄政王效力。

这些冠冕堂皇的话皇甫无晋能猜得到,关键是赵子为的开价是什么,这才是核心,这个信中没写,皇甫无晋抬眼瞥了一眼这个幕僚方俊,放下信淡淡一笑道:“不知赵将军将来有什么打算?”

皇甫无晋问得比较含蓄,方俊明白皇甫无晋的意思,他笑了笑便道:“赵将军愿意把五万军队交给殿下,他只希望将来殿下登基后,他能回家乡,为家乡百姓效力。”

“不知赵将军的家乡在哪里?”

“回禀殿下,赵将军的家乡在陇西郡。”

皇甫无晋沉思片刻笑道:“以赵将军的才能,去陇西太委屈他了,这样,我将来封他为莱阳郡公,青州总管。”

赵子为的投降和贺千绝以及刘汉章的投降不能相提并论,所以他不能为国公,只能降一等为郡公。

方俊大喜,“我这就回去禀报赵将军!”

.........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