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皇族 > 第374章 张缙节的抉择

皇族 第374章 张缙节的抉择

作者:高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5:39:51 来源:88小说

张缙节心中暗暗叹息,这个时候了,皇上还在考虑荥阳的粮食问题,能不能保住洛京都迫在眉睫了,洛京不保,保住荥阳的粮仓又有什么用?

尽管他知道皇上不高兴,但还是忍不住道:“陛下,关键不在粮食,而在用人,如果军队再次大败,洛京的最后一点点实力都将消耗殆尽,到时拿什么来保卫洛京?谁来保荥阳粮仓不失?杨晟年迈昏庸,他怎么能在这个时候担此重任,陛下,不可啊!”

“张相国,你是在教训朕用人不察吗?”皇甫恒阴沉着脸道。

“微臣不敢,但请陛下想一想晋州的教训,不就是杨晟昏庸无能,才导致晋州惨败吗?”

“朕就是吸取了晋州的教训,李延能干吗?他现在在哪里?秦汉武擅战吗?他现在又在哪里?他们都投降了雍州,杨晟虽败,但他却拒绝雍州劝降,拼死逃回洛京,难道朕还看不清楚吗?”

“杨晟虽然忠于陛下,可他毕竟已年过七十,他的昏庸臣很清楚,不能因为他忠心,就让他为元帅,他真的会葬送了陛下的社稷,三思啊!陛下。”

张缙节跪倒在地,声泪俱下,皇甫恒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心中厌烦了极点,杨晟已经老迈平庸,他当然知道,但也不是张缙节说得昏庸无能,晋州之败,根本原因是在于李延和秦汉武害怕死战而投降,秦汉武的八万军甚至一兵一卒未伤,这不是杨晟的责任。

皇甫恒克制住内心的恼火,冷冷道:“陈留总管贺千绝勇猛多智,从军二十年,在军中资历很深,在军中享有威望,他统领五万大军,军纪严明,那朕让他替代杨晟为主帅,张相国以为如何?”

张缙节昂然道:“臣认为完全可行,贺千绝是前左卫大将军贺铮之子,名将世家,足智多谋,陛下若能用他为元帅,强过杨晟百倍。”

“是吗?”

皇甫恒突然暴怒起来,他狠狠一脚踢翻桌子,大吼道:“他会拿着朕的脑袋去求赏,他已经率军投降了皇甫忪,你不知道吗?”

张缙节愕然,贺千绝竟然投降了,这怎么可能?

“这....这,陛下,臣真的不知!”

皇甫恒几乎要气疯了,他一屁股坐下来,怒气冲冲道:“朕命他率部去彭城郡接应败逃而归的皇甫英俊部,没想到他却率军进了济阴郡,投降了皇甫忪,还说鸟择良木而栖,张相国,他就是你认为的名将世家,可以取代杨晟的大元帅,杨晟虽然平庸,但他不会出卖朕,朕亡他也亡,你懂吗?”

张缙节心中长叹一声,贺千绝投降齐王是因为他在晋州兵败后,强烈要求杀杨晟以谢天下,而皇甫恒非但不追责,还继续用杨晟为大元帅,贺千绝心中失望,眼看大势已去,他焉能不降?

虽然这是一个理由,但他也知道有点牵强,根本原因是贺千绝认为豫州难保了,说到底还是一个明哲保身,都是先帝的儿子,谁当皇帝不都是大宁王朝吗?

张缙节只得默默起身,躬身施一礼,“臣告退!”

皇甫恒也觉得自己态度有点过于严厉,他缓了一下语气道:“张相国为朕的社稷考虑,朕很感动,但朕登基不久,对军队控制不深,更没有对朕忠心耿耿的大将,朕也知杨晟平庸,但至少他能让朕相信,他不会投降背叛,朕也有难处啊!”

“臣能理解,如果是对异族作战,或许就没有这个问题。”

皇甫恒苦笑了一下,张缙节说到点子上了,他何尝不知道,所以他才找不到可信之人,自己的军队都成了这些大将的进身之阶。

“张相国,你告退吧!朕想独自考虑一会儿。”

张缙节行一礼,退下去了,皇甫恒焦虑地望着地图,六十万大军东西两面夹攻他,这一次真的凶多吉少了,要想破眼前的困局,只有指望皇甫无晋,二十万西凉军进攻关中,再出二十万楚州军队进攻齐州,围魏救赵之策,雍、齐两军必然退兵。

但他也知道,要想让皇甫无晋出兵,不拿出一点真金白银是不可能的,他也知道皇甫无晋想要什么,他想要荆州,可是荆州是自己唯一的退路,皇甫恒他左思右想良久,还是长长叹息一声,形势到最坏的时候再说吧!

..........张缙节出了紫薇宫,众大臣立刻将他围拢,七嘴八舌问道:“相国,皇上可罢免杨晟?“张缙节摇摇头,叹了一口气道:“天命如此,不是你我能挽回,大家散去吧!”

众人愕然,张缙节心中忧虑,也不再多说一句话,背着手黯然离去,众大臣面面相觑,谁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回到府中,张缙节将自己关在书房内,并吩咐下人,他身体不适,谁也不见。

张缙节心情很沉重,在这危急的时刻,皇甫恒想到的不是才能,而是忠心,他宁可任用昏庸无能的杨晟,也不愿意用才能卓着的贺千绝,贺千绝不得其用,愤而投齐,却又反过来使皇甫恒更加不信任外人,这是个恶劣的循环,张缙节长叹一口气,他已经预感到豫州即将灭亡。

大树将倾,鸟兽皆散,他张缙节又该何去何从?

“老爷!”门外传来管家的禀报,“二公子派人送信来了。”

二公子就是张容,出任楚州高职,这个时候他派人送信来.....这个时候儿子派人送信来,使张缙节似乎想到了什么?便吩咐道:“让他进来!”

片刻,一名精干的男子被领了进来,他躬身行一礼:“小人赵蒙,奉张使君之命,特来给相国送信!”

他取出一封信,恭恭敬敬递上,张缙节接过信并不慌看,却问他,“我儿还有什么口信吗?”

“张使君还有一句话,让我转告相国,兄弟二人都在长江以南,希望父亲也过去,就这句话,别的没有了。”

张缙节点点头,他明白这句话的意思,长子张群,去年从陈留郡调到荆州南郡为刺史,次子张容也在楚州,两兄弟都希望自己也到荆楚去,他苦笑了一声,这谈何容易?

“你一路辛苦,下去休息吧!”

张缙节吩咐管家,“赏五十两银子,好生招待!”

送信人感激不尽,跟管家退下去了,张缙节拆开了儿子的信,只见开头的第一句话便是,‘凉王欲取天下,愿以父亲为相......’

张缙节心中颤了一下,又继续往下看,信写了洋洋洒洒两页纸,基本上都是分析天下各大势力,最后的结论是,皇甫无晋必将横扫天下,重夺晋安帝位。

这些张缙节心里都有数,但儿子在信的最后却有意无意透露了一句话:‘此逐鹿中原之际,凉王剑虽南指,却意不在岭南’。

这句话让张缙节一阵愕然,难道皇甫无晋打广州是虚吗?

他手忙脚乱地找出一幅地图,摊在面前细看,手指着鄱阳郡,他得到消息说,楚州大军屯兵于此,鄱阳郡南靠临川郡,与荆州隔鄱阳湖相望,张缙节大吃一惊,难道皇甫无晋是想趁机吞掉荆州吗?

等一等!他迫使自己冷静下来,应该不大可能,皇甫无晋不久前才被皇甫恒承认是晋安皇帝之孙,他这个时候趁火打劫,有失大义,会让世人不齿,他应该不会这样做,苏逊也在楚州,肯定会劝阻他。

如果皇甫无晋意不在荆州,那会在哪里?张缙节的目光落在了齐州上,难道皇甫无晋是佯取广州,而实攻齐州吗?如果是这样,倒是一步绝妙之棋。

张缙节心中激动,他站起身想去禀报皇上,可慢慢地他又坐了下来,他很了解皇甫恒,为人多疑,如果自己告诉他是儿子的暗示,那他肯定会怀疑自己勾结楚州,自己这样跑去,很不明智。

张缙节心中又叹了口气,儿子劝自己效忠皇甫无晋,倒也有几分道理,皇甫恒宠信外戚,不信大臣,让他很失落;而雍京名为大宁,实为申氏王朝,轮不到他张缙节;齐王是一介武夫,勇烈有余,文治不足,连一个内弟都管不好,何以管天下,而且他名不正言不顺,大宁王朝的社稷轮不到他。

皇甫无晋是晋安皇帝之孙,乃大宁正统,又封为凉王,按照太庙铁碑,凉王是排在楚王之后,而且他又是苏逊的孙女婿,能被天下士人接受,投奔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张缙节背着手在房间内来回踱步,他心中很矛盾,刚刚才劝皇甫恒要敢于用人,而自己却又生了异心,难怪皇甫恒只能用杨晟,确实也是无可奈何,但自己的想法绝不是为臣之道,他不能一走了之,连苏翰昌都没有离开洛阳,他张缙节又怎么能背弃皇上?

这时,门外又传来一阵脚步声,有人奔跑而来,只听管家在门口道:“老爷,刚刚听到消息,齐军已经攻破梁郡了。”

张缙节‘啊!’地一声,一下子愣住了,梁郡虞城县是他的祖籍所在。

........齐王军队在攻占东宫后,立刻兵分三路,一路由罗启玉继续率三万军沿黄河西进,直扑粮仓荥阳郡。

一路由齐王皇甫忪率二十万大军进入济阴郡,在济阴郡,陈留总管贺千绝率五万大军投降,皇甫忪大喜,封他为梁谯总管,统领梁谯两郡兵马,皇甫忪随即率大军向西疾速挺进,穿过梁郡后迂回向荥阳郡包抄。

而另一支军队由大将赵子为率领七万大军,同样穿过梁郡,却向西南进军颖川郡,目标是占领豫州西南,皇甫忪的战略非常明显,他并不想进攻洛阳,而是想尽可能多地占领豫州土地。

而就在这时,洛阳以西的渑池县爆发了四十万大军的会战,洛阳生死存亡,便在此一役。

..........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