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竞技 > 方宅十余亩[系统]. > 第32章

方宅十余亩[系统]. 第32章

作者:宁雁奴 分类:竞技 更新时间:2023-12-30 10:35:19 来源:书海阁

行老领着工钱走了,郁容忙去迎接木工和篾匠。

才寒暄了几句, 正清点着家具, 桶匠又推着一板车大大小小的桶盆来了。

像是一起约好了似的, 不到一刻钟,棉坊也来人了……早先送去的五十斤棉花全都打完, 做成了长宽与薄厚不一好几床的棉胎。

少年大夫分.身乏术, 只好一个一个地招待。

付清了最后一笔款项, 百宝盒里的银钱只剩下少少的一点了……便是郁容在花钱方面一向看得开,此时也难免有点肉疼, 等看到散放了满院的东西,心情瞬间被治愈了。

身着便服的某指挥使大人,刻意降低了存在感,安安静静地坐在简易书桌前,随手翻阅着一本杂记。

郁容长舒了一口气,回屋这才发现, 刚才忙得把客人都给忘在了一边,心里顿时生出几分歉意:“抱歉啊,昕之兄, 这边太乱了, 没能好好招待你……”

聂昕之微摇头, 并不在意:“无碍。”

少年大夫笑了笑,也不跟自己的朋友客气:“我得尽快把这些搬去新屋, 昕之兄你自便。”

一院子的家具、物什, 收拾、整理, 再搬运,十分不方便。

不由觉得失策,早该让人直接送新屋去……真是忙昏了头,脑子短路了。

好在有板推车,大小号各一辆,也是请木工打造的,刚送过来就地组装好的,正适合现在拿来装运东西。

东西太多了,加上原本一些家当,以一人之力,怕是整个下午都搬不完……新屋距离义庄有些远,绕了路,走一趟来回,得有七八里路了。

郁容盘算着跑一趟客栈,请几位零工过来帮忙搬运。

聂昕之发话阻止了他,在少年大夫莫名的眼神中,出了义庄,没半刻钟又回了,身后跟着四名郎卫。

郁容默了……

想不通,这些人从哪就突然冒了出来。

聂昕之一声令下,几人当即行动了起来,利索地收拾起物什,将家具装载到板推车上。

着实有一种大材小用的感觉。

有了现成的帮手,郁容也不客气,否则岂不是辜负人家的一番好意?

——再者,这几位郎卫,看着面善……当日在白鹫镇,朝夕相处了一个月的时间,大家差不多混熟了,彼此关系还不错,比如那边,看着文文弱弱、实际武力值爆表名叫安朗犀的,便是之前嫌一两银子太少、自掏腰包补贴“猫粮费”,导致三只猫儿飞快发福的“罪魁祸首”。

回头请大家吃一顿酒罢!

郁容暗想。

工钱什么就算了,这些逆鸧郎卫,各个家底丰厚得很,谁都看不上几个文钱。

正直青壮年的汉子们,干起活来麻利得很,郁容想帮忙,根本就插不上手,只能作个发号施令的指挥,看他们迅速跑几个来回……

半下午的功夫,所有的物件,大到木床、中药柜,小到一把篦子,一个不落,从义庄全部转移到了新屋。

搬家具的同时顺便布置新屋。

先是正屋。

按照郁容老家的习惯,方桌搭配四条长凳放在堂屋中间;上方靠墙摆上长案,东瓶西镜,案桌中央是一个小香炉;博古架安置在东侧,贴着与书屋相隔的木板墙,西侧靠墙摆放一茶水柜,左右安放两张座椅。

堂屋里的大件放置妥当,便轮到了书房……都是些常规摆设,书柜、书架、书桌、座椅等,三十平的屋子不大不小,中间摆上一道竹屏风。矮榻就安放在屏风与书架之间,正适合看书学习累了作小憩之用,先前在南船北马买到的仿西域毛毯整齐地叠放其上。

卧室就更简单了,同样用上一道竹屏风,将房间隔为内外两部分。内里是床,外面放着两张凳子、一条案几,靠墙拼接了三张大木柜,可以上锁,用来放衣服、棉被,或者贵重物品什么的。这个季节用不上竹床,就摆在窗户前,平常可以放放东西,簟子、席子等卷好了架到木柜顶上。

其后是左右厢。

客房和诊室就随便布置一下,各放些桌椅凳几,床也是简易的可拆分床板,叠靠在墙边。一些没想好怎么安置的物件,暂且先安置在这边的半厅里。

剩余的大件家具,比如中药柜、特制的工作台什么的,搬去了药室或静室。药筛、竹匾、小石磨这类,放在半厅。半厅靠着墙角摆放了两个半人高的实木柜,留作之后存放医用或制药器具的。

这边还在布置着,替少年大夫跑腿的林三哥赶着牛车从雁洲回来了。在铁铺定制的各种器具,以及土陶坊的炉子、缸坛什么的,都被运回来了。

正好用上了实木柜。不过,像药材铡刀这一类比较危险的堪称凶器的家伙,都得放屋里锁好了,需用时再拿出来。

眼看天色渐晚,郁容不得不加快动作。

农用工具直接塞后面的谷仓。

土陶制品、水桶木盆等,搬去了厨房,碗橱、盆架自也不能少了,还些小东西,如案板、笼屉等顺便一起带过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剩下零零散散的,仍有不少,占了前院小半的空间,比如锅碗杯壶啊,粮食干菜啊,柴炭草杆啊……还有不少被当作贺仪送过来的土产品,以及之前采购的东西,前天带回来的各种药材等,一时来不及整理,随意放置。

宴席即将开始,作为主人,郁容必得提早过去招待客人。

冬天白日短,酒席散时,天已经暗下了。

灯笼点亮,挂在两侧檐廊下。

氤氲朦胧的光线里,男人与少年相对站立。

“现在就得走吗?”郁容有些担心,“这么晚了,不如在我家暂宿一宿,明天赶早就是……”

这大晚上的,便是走官道,也是乌黑隆咚的。尽管这一带治安不错,剪径大盗什么的也不是没出现过……好吧,这几位都是顶顶厉害的逆鸧郎卫,不必太担心安全问题。不过,夜里赶路总归不太方便。

聂昕之答非所问:“下回再来做客。”

郁容沉默少许,叹了口气:“等你真的闲下来……再说吧。”

到这时,哪能不知道,这一位怕不是特意抽了这一天赶来庆贺……心里既有被朋友看重的高兴,更多的是歉疚。

男人似乎对少年大夫的情绪变化十分敏感,没有出言刻意安抚,抬手,手指轻触着对方鬓角的碎发。

郁容下意识地偏了偏头,微微张大双眼:“昕之兄,”语气不自觉地带上笑意,“我又不是小孩子,你不要老是摸我头。”

聂昕之听了,未对少年大夫的说法作任何评述,收回手、掌心一翻,像是变戏法一样,手中多了一个丝帕:“收下罢。”

郁容疑惑:“钱?”

聂昕之颔首。

少年大夫囧了:“这是作甚?”红包吗?可是这人已经送了贺仪了啊?

“翰林医官院补偿的施药钱。”

“……昕之兄你能说明白点吗?”太言简意赅了他听不懂啊!

聂昕之简明扼要地解释了。

所谓“施药钱”,其实就是翰林医官院发放的“政府奖金”,表彰郁容在白鹫镇的所作所为,给些实际的奖励。

郁容十分意外:“竟有这等好事?”

聂昕之语气淡淡:“不多。”

“……”

对男人表示的“不多”,郁容有些怀疑,毕竟这家伙壕气得很,大与小、多与少的标准,跟他不在一个水准线上……虽然他也觉得,“政府奖金”一般不会太多。这样想着,没什么顾忌,打开了包裹在丝帕里的银钱……一二三四,有五个二两的小银锭,出乎了预料。

十两银子着实不少!按照青帘的标准,衣食住行,没有额外的大笔开销的话,足够一个成年的汉子至少用上两三年……毕竟,花千金买一顿肉吃,整个村子里,除了某个少年大夫,真找不到第二个人了。

思及此,郁容汗颜,转而又释然了,只要手头留一些急用钱,其他的花就花了呗……反正孤家寡人一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图个舒坦。

少年大夫重新包好丝帕,将银子塞到了男人手里:“给兄弟们喝酒吧,今天多亏了他们。”

“不必。”聂昕之果断拒绝接受。

“喂……”

看到少年大夫垮下的脸色,男人改变了主意,接过布帕,从里拿了一块小银锭,剩余的还给了对方:“够了。”

“……”

望着渐渐隐没在天幕之间的钩月,郁容不再跟他客气来推辞去的了——既然,非得晚上赶路,那就不要耽误了,早一点上路也能早些抵达目的地。

站在新家的木栅栏门口,少年大夫目送着朋友的身影渐行渐远,终于彻底融入了夜色之中。

风声呼啸,远离庄子的夜晚,冷清又寂寥。

郁容注视着沉沉的夜色,不自觉地轻叹了一声:“真安静。”

对比之前的热闹,此刻莫名感到些许惆怅。

“喵呜~”

小腿被热乎乎、软绵绵的小东西左蹭蹭、右蹭蹭,好不容易伤春悲秋一把的少年大夫忍不住笑出声了,俯下.身,抱起猫儿。

“不会又饿了吧,小三……还是你又偷吃了,故意跑来卖乖?”

三秀又叫了一声,叫得郁容心里软成一团,什么事都抛开了,回屋,专心致志地撸猫。

今天真的是从凌晨忙到晚,郁容抱着猫,坐没坐相地瘫在椅子上,实在不想动……

然而,院子里杂七杂八的一堆东西,还等着他收拾。

别的不提,一些村民当作贺礼送的熏肉、咸鱼,肯定得放好,否则……

郁容摸了摸猫的脑袋,在三秀挣扎着想跑时,松手放了它。

认命地去前院收拾。

厨具、食材,送厨房,暂时可能吃不了的、能存放的蔬菜塞到地窖里。其他的凌杂小物件,一时用不上的,一口气装篓子里,架到半厅柜子上,过几日闲下了,慢慢收拾。

当下急着收拾的是药材。中药柜是木工按照郁容吩咐最先打造的,晾了一段时日,完全可以直接用上了。炮制好的药材,分门别类放进药橱抽屉里,少数还得阴晾,就撒在竹匾或药筛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整理完了,郁容一鼓作气,写起了中药柜各个抽屉的标签。也是他贪心,让木工一连做了两个大药橱和四个小柜子,全贴上标签,得写上好几百张纸条……这一晚上哪忙得完,只好先写已有的药材名称了。

直到生物钟提醒,实在困得受不住,这才结束了这一天的工作。

郁容花费了三天,终于把新家的里里外外,差不多拾掇齐整了。此后又马不停蹄的,跑了一趟王家沟,找到桃园主人谈移栽果树的买卖。

少年大夫有些小心机地备了一小瓷盂的牙膏送给桃园主人,正合了对方的心意。

桃园主人十分好讲话,谈价的姿态也不强硬。郁容得偿所愿,买到了八株四年的桃树——桃园不光有桃树——以及一棵十年的梨树。

又在桃园主人的牵线搭桥下,购得了白梅与红梅各一株,不到三年的桂花树四棵,以及腊梅……腊梅最多,年份不算长,但一次性移植一大片,开花之时分外好看。

这些树,沿着木栅栏栽种,来年再扦插杨柳,待到草木抽发,必是一片蓊郁葳蕤。

不过,移栽整棵树木,是一不小的工程,其中有不少的讲究。故而谈妥之后,郁容先付了三成的定金,要等十天,这些树才能真正地在他的屋前院后扎土生根。

立冬忽至。

乱忙活了好些天的郁容,到这时总算得了清闲。

……不对,还不能说清闲。

少年大夫一大早就扛了锄头,在屋后的空地上,进行松土作业。

前天路遇老里长,对方好心提醒,是时候种菜了。再过些时间,有些菜就来不及种了。

差点错过了时候的郁容,连忙找出之前买的种子,适合种的赶紧浸种催芽。

——对现代人来说,买菜吃是习以为常的一件事。可在这个时代,住在村子里,想每天买菜,着实不太方便……跟有没有钱干系不大。

还好,若以阳历算,今年的农历差不多只相差一个月的时间。

十一月初,还能种好些类别的蔬菜。

以新安府的地理气候,这个季节普遍种植的有芦菔、茼蒿、胡荽和芸薹——芦菔就是白萝卜,胡荽、芸薹即香菜和油菜,叫法与郁容熟悉的不同罢了。再过一个月,还能栽种芥菜和颇棱(菠菜)。当然,葱姜绝不能少,反正这俩能全年性种植。

除此,郁容还想种些菘菜和水芹。

菘菜就是大包菜,产量高、易储存,冬天的时候烫锅子吃十分美味,却不知为何,青帘这附近少有种植的,似乎是人们普遍不爱吃?

至于水芹,郁容对其本身不算太喜欢,之所以要种它,主要是想试一试能不能培育出芹芽。

犹记得,到外祖父家的第一天,第一顿吃的菜便是对方亲手培育的芹芽……那清爽的口感,一直流连在记忆深处,无法忘却。

……想象是美好的。

现实十分残酷。

少年大夫准备的种子,足够种满两亩地,谁料,颠颠地刨了一上午,也没刨到半分地……须知,种菜之前光翻土还远远不够。

郁容:“……”

好像太过高估自己了。之前说了,这几年他每到假期,都会去农村体验生活,一般的农活也都会做。问题是,现代的农村,和古代的农村,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譬如翻土这种活儿,尽管知道怎么回事,却从未亲自做过,因为现代农村,五花八门的农具不要太齐备,谁还费心费力,扛着锄头慢慢刨土?

微微喘着气,少年大夫双手杵着木把,顶着下巴,对着眼前一大片空地,发着呆……照他这个速度,等土翻完了,怕是可以直接用作春播了。

蓦然想到了那位匡大东家的提议,郁容不由得琢磨:看来,必须得找人力帮忙了。

——嗯,术业有专攻,他做不了农夫,能把大夫做好就可以了。

决定了雇佣人力,便毫不迟疑,当天中午就找到了,是一双中年兄弟,据说早年遇灾,逃荒到新安府的,没有自己的地,又没钱买,只能靠租人家的田地,平常再在附近打些零工,养活一大家子。

郁容从老里长家打探到这对兄弟的消息,知道他们在农活上都是一把好手——最重要的是,做事认真、为人敦实——直接找上对方的家门。

十月农闲,像某少年大夫这样一根菜苗都没种的人家,放眼全村,独此一户。

两位李姓的兄弟,正愁着冬季找不到太多零活,便有了这一桩送上门的活计,可不给高兴坏了吗!

双方没怎么讨价还价,直接说定了,一人两百钱一天,不包两餐,日结工钱。

并非郁容小气不愿包饭。一是普遍行情如此,这种情况都不会包饭,二是他家就他一个人,做多人份的饭,用小炉子肯定不行,动大锅灶又费时费力,怪麻烦的……

兄弟俩住得不远,到这边干活,跟去自家的田地距离相差无几,早上吃了饭过来、晚上干完了回家吃饭,方便得很。

谈妥了工钱,二人当即扛上锄头、铁锹,跟着郁容走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郁容站在后檐廊上瞅了半天,确定李姓的兄弟干起活来果真是又快又好,顿时安心了。

……看样子,用不了多久,他就可以不出门,在自家后院摘菜吃啦。

监工什么的没必要,少年大夫踩着略微轻快的步伐,正要回屋,经过厨房门口,下意识地摸了摸肚子。

刨了一上午的土,早饭都消化光了,感觉有些饿。

不吃午餐什么的根本习惯不了。

脚下便是硬生生地换了方向,进厨房找吃的去。

然后后知后觉地想到,这不是现代,不存在冰箱里存储着零食的事情。

不想烧饭,平常做零食的干果之类……处理手法太粗糙,老实说,不太好吃,吃多了就腻烦了。

犹疑了一会儿,郁容打开橱柜,翻找了起来。

办喜宴剩下的粽子,前几天被他吃光了。底下的柜子里,尽是各种豆子类,都是之前村民送的,不适合现在吃。

看到了芝麻,就想起了芝麻糊,可惜手工怎么弄的,他不会做。

有些糖,少少的精白糖不到半斤,砂糖和糖霜足有两三斤……考虑了三秒,郁容觉得这些也不能填饱肚子,只能失望地合上橱柜门。

目光不经意地投进了一旁的水桶里。

水里泡着饼。

郁容一怔,忽是想到了某次在乡下尝过的炒饼……还挺好吃的,做法又简单,便瞬间起了兴致。

这种饼,不是普遍意义上、用小麦面做的饼,而是用籼米与少许的粳米磨成米浆后,沥干了水分,湿面做成的米饼。

米饼蒸熟出屉后,晾干变硬,用水养着,保质好的足以吃上大半年。

煮粥的时候,放极少的米,米汤烧开,放几个饼进去,比吃白米饭还容易饱肚子。

郁容不爱吃放陈了的米饼,觉得口感远不如年糕。

炒米饼除外。

心动即行动,少年大夫从水里捞出七八个饼——饼很小,只有半个掌心大——放在一边先晾着,等水分干一点。

洗锅,清理砧板、菜刀,把炉封拉开,塞了新的石炭。

饼面的水分干了一些,横竖两刀,每一个切成四小块。

不需要任何配料,只要一点香油,对饼块进行翻炒即可……原本硬邦邦的饼块,随着高温慢慢软化,在开始有些粘锅的时候,即可盛出。

从柜子里拿出砂糖,撒上两勺到炒米饼上,稍稍拌一下。

香香甜甜,软软糯糯,对十分爱吃甜食的郁容来说,堪称美味。

少年大夫捧着炒米饼吃得热乎,忽地想到柜子里的那些芝麻,灵光一闪……

不清楚芝麻糊怎么做的,可是他知道如何做锅巴粉啊!

锅巴粉不管干的,还是泡水,吃着都特别香……尤其泡了水后,感觉跟芝麻糊没什么差别。

想到好久没吃过的锅巴粉,郁容吃炒米饼的动作不由得快了起来。

等下吃过了,他就着手做锅巴粉吧?多做一点,既可以当零食,也能偶尔应付当主食。

喜欢方宅十余亩[系统].请大家收藏:(wuxia.one)方宅十余亩[系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