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竞技 > 方宅十余亩[系统]. > 第171章

方宅十余亩[系统]. 第171章

作者:宁雁奴 分类:竞技 更新时间:2023-12-30 10:35:19 来源:书海阁

如果看不到正文, 是因为你没买够一半的v章哦~ 满满一牛车的东西, 看着很多……好吧, 确实挺多, 两人合力卸着, 速度还是挺快的。

郁容暂宿的房间不是很大, 不过合理地利用空间, 这增添的诸多物什倒也能摆放得井井有条,像炭啊炉子,米粮干货,送厨房放着——反正就他一个人住在这边——水坛子之类, 直接摆在井边, 用起来方便。

占了牛车小半空间的棉花, 干脆就不搬下来了。林三哥是帮忙帮到底, 知道郁容对周遭不熟悉, 打算明天走一趟, 帮着将棉花送去作坊打棉。布料则留了下来, 村子上有一家住户, 专门做裁缝的,手工很好, 什么时候过去都可以。

毛毯与薄衾直接铺床上。

笔墨纸砚与书籍有专门的箱子放置。

今天在南船北马淘了个二手的木柜,看着挺旧,质量却相当不错, 半人高、一臂宽的, 不特别大, 正好勉强够放药材、成药,以及医药器具。于是小木箱可以横架在柜头,不会另外占空间。

蜂蜜是好东西,郁容表面上将其塞进柜中,合上门时不着痕迹地收入了储物格。

最后就是两只猫了,它们还在“卖猫”附赠的笼子里,橘猫仍旧高冷,“白手套”不安分地喵喵地叫着。

郁容没立时将它俩放出笼子,可也不想让新来的小伙伴们饿坏了,翻出猫粮——其实就是晒干的小猫鱼——每个笼子放了一些。

时辰差不多是戌时了,总算是忙完了,剩余一些琐事,一个人就可以了,郁容不好意思再麻烦林三哥,便出言相邀去客栈吃晚餐。从一大早到现在,除了在脚店歇息时吃了几口茶点,两人基本没有再进餐,早就饿了。

尽管厨具、粮食都有了,可郁容迫不及待想进食了,哪有闲心自己慢慢烧煮。

晚餐没什么好说的,菜式什么都不讲究了,只要快熟,先填饱肚子再说。

得幸亏他们没去得太晚,否则客栈的厨房也要歇火啦——农村不像城市,晚上休息得都很早。

等吃过了,林三哥仍旧同回了义庄,拉了牛车这才回自家去。

劳烦了人家一整天的,郁容挺不好意思的,原想给一锭银子作“劳务费”,林三哥却百般推辞,说会坏了他们一行的规矩,两人“讨价还价”,最终按照“市场平均价”,不多不少一吊钱,算今天的“经纪费”。

双方都还算满意。

林三哥觉得,这小郁大夫吧,有些不通俗务,为人确实不错,值得“投资”。

正中了郁容之意。就这一天的观察,他认为,林三哥这人机灵圆滑,是个天生的生意人,但不是奸佞的性子,人品可信,往后可以加深联系……

皆大欢喜。

林三哥走了后,义宅又恢复了死一般的静寂。

一打开房间的门,四道幽绿幽绿的光芒,同时“射”过来。毫无心理准备的郁容,是一个猝不及防,心跳急速增加……下一瞬,就听到猫的叫声。

郁容缓了口气,默然无语:差点以为撞鬼了呢!

点亮油灯,霎时没了闹鬼的感觉。

“白手套”还在喵喵,一扫满屋的清寂。

郁容心中微喜,蹲到笼子前,伸手正想将食指探进去,忽是意识到什么,顿了一顿,复又起身走出了房间,直朝厨房而去。

摸黑找出今天购来的小炉子,搬到院子光亮处。

遂清洗了瓦罐。

又回房打开药柜,挑出装百部、蚤休的纸包,每一样取适量,加了点之前剩下的蛇床子,一起放入瓦罐。倒清水,放到炉子上。

从床铺下揪了一把干草,塞炉子里点燃,火钳夹着竹炭一块一块地放火里烧着。

瓦罐熬着药,郁容没闲着,又取出了一小把苦楝子,切了少许几片苦参,就着新买的剪刀处理起来。等汤药煮沸,将处理好的两样药材搁了进去,加了冷水,继续熬煮。

直把一瓦罐的汤水,熬成了小半罐浓郁的药汁,才熄了火。

找了一个大号的砂盆,清理干净后放清水,将药汁倒了一些进去。

郁容不停地伸手贴近水面,感知着温度,觉得可以了,将还存有药汁的瓦罐放回炉子上。

又翻出了家用小碗二个。

用竹匙各盛了一勺稀释的药汤放碗里,二度稀释成一碗药水。

郁容端着两只碗,来到猫笼前,想了想,有些不放心,干脆花了一点贡献度让系统给药水做了鉴定。到底不是兽医,未曾正正经经地制作过给猫用的药,怕一不小心过了量,可别伤到了猫的身体。还好,系统给出的评价还不错,让他松了口气。

这才打开了笼子顶,将药水分别放到两只猫跟前。

反应不一。

“白手套”好奇心重,走上来闻了闻就直接舔了一口的药水,随即又抬着小脑袋,冲郁容叫了两声……可惜某人不懂猫语,不知道这是满意或不满……反正猫儿叫了几声后,又继续喝了起来,便不用担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金被银床”的橘猫仍旧一副爱答不理的冷漠范儿。

等了半天,郁容没办法,只好拿着竹匙,亲自喂着它……“半强迫”地总算将一碗药水喂下去了。

边喂着,边想:或许应该改良一下摄入方式,下一回做成药粉直接拌入猫饭里。

光给猫儿们吃药还不算完,内外都需要驱虫。便一只一只地给它们洗澡,用的就是第一次稀释的药汤。

橘猫还好,尽管不爱理会人,但着实省心,在郁容给它洗澡时,象征性地挣扎两下,就听之任之了。

白手套可不一样,让它洗澡,跟“杀猫”似的,叫得可惨了。

郁容被它扑腾得一身药汤……可为了彼此的健康,到底硬下心肠,仔仔细细地洗了一遍,才松开了手。

然而,看到两只猫湿哒哒的,全身“瘦”了一圈的样子,可怜巴巴的,让新上任的铲屎官一下子心疼了,暗恼自己思虑不周,又不是不知道猫不喜欢水……

——明天不做别的事了。专心致志研究适合猫用的驱虫药粉。

给猫儿们洗了澡擦干净毛后,郁容没再让它们继续住笼子。

猫儿不该被拘囿在一片小小的空间里。拿出猫窝,铺上专为他们买的小毛毯,放到了床底下,将橘猫抱进去。白手套不需要人抱,它对小伙伴特好奇,主动扑进了窝里,往橘猫跟前凑。

郁容十分不讲究地席地而坐,笑盈盈地看着两只嬉闹:哦,只有一只在“闹”,高贵冷艳的橘猫偏开头,根本不理白手套。白手套却不在乎“热脸贴冷屁股”,一个劲儿地蹭着它。

这画面着实趣味盎然。

郁容看得津津有味,好久才想起来自己也要洗漱——今天的功课还没做呢!

“差点忘了,”年轻的大夫自言自语,“还没给猫起名字……唔,叫什么好呢?”沉吟半晌,右手猛地敲击了一下左掌心,“就这样好了。”在橘猫身上摸了摸,说,“你叫桑臣,”又点了点白手套的鼻子,“你是三秀。”

作为一个起名废,给猫取名字,第一时间脑子里闪过的是无数药材名。很不负责任地按照猫儿的毛色,给他们起这两个名字。

桑臣即是桑黄,三秀是黑芝的别称,二者皆为十分珍贵的药材,又同为蕈类……也挺搭的吧?郁容不确定地想。

虽然吧,桑臣不像“女孩子”的名字,同时“三秀”也不“男子气概”。不过无所谓啦,反正猫分雌雄,跟男女不一样。再者,雌性的橘猫性格“爷们”,白手套则黏糊爱娇,叫“桑臣”与“三秀”,再适合不过了。

——某个起名废,对自己起的名字极度满意。

这一夜与之前截然不同,屋子里多了两只猫,平添了一种温馨感,让穿到异世的少年大夫,第一次产生了些许“岁月静好”的感觉。

……哦,没有“静”,只能说“好”吧!

因为白手套——不对,应该叫三秀——精力太旺盛了,闹着桑臣不被理睬,大半夜的扑到了床上,闹起了郁容。

直到四更天,终于玩累了,才安分地趴窝了。

郁容面上无奈,心里却没有不耐烦……猫儿太可爱了,怎能忍心苛责?

平常这时该起身了,不过夜里实在没睡好,便略微补一会儿眠。只是生物钟的影响,睡得不太.安稳,眼睛闭着、脑子里转个不停,想这想那,又想到制作驱虫药粉的事。

不只给猫儿们用,照三秀喜欢上床的趋势,他自己也要用到。

可惜,计划注定是被打乱的。

郁容起身洗漱,刚练完武,还来不及做早饭时,忽听祠堂那边闹哄哄的,好像有许多人。

原是无心看热闹,哪料动静越来越大,不前去看一看不太放心。

去了才知道,竟是死人了。

人是猝死,死在外面,按照旻国的风俗,太不吉利了,不能随便安置。好在青帘有义庄,义庄有殓房,可以安置猝死的人——否则,只能在下葬前曝尸野外了。

郁容虽是落户在村子里,但除了里长一家,与其他人不太熟悉,顶多认了个脸。村民对他,也是尊敬有余,来往却不密切。

不过……

死了的人勉强算郁容的半个熟人。

对方曾在一旬前向他求过药,正是林三哥口唤的“周二嫂子”,张周氏。

郁容十分意外,不太明白她为什么会“猝死”。

这时,一旁有好事人跟他讲明情况:

原是张周氏一直有羊痫风,每年都会发作个几回,每次发作的样子都渗人得很……今早在田头,村民远远就看到她倒下去了,不怎么敢离得太近,哪料这一回与以往不一样。有人看到她半天没动静了,忍不住就过去看了看,才发现她直接死了。

郁容知道张周氏患有癫痫,即所谓“羊痫风”,但根据他之前的诊断,对方不可能会因癫痫发作而猝死的,尤其,他根据系统的药方,开的药能有效控制情况……

而张周氏又没其他什么大毛病,虽有寄生虫引发的“疳积”,也不到会致她死亡的程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村民看到年轻的大夫,停止了吵吵嚷嚷,纷纷让道。

郁容走到尸体近前,这才看清楚了张周氏的情况——

此前,他一直住在老里长家。老里长为人疏朗,让他安心住着,说想住多久都可以。

对郁容来说,老里长帮忙解决了他的身份问题,把黑户“洗白”,已是极大的恩情了,不想再给对方增添麻烦。

实际上,能住进义庄,还是受老里长之惠,毕竟这是张氏宗族的地方,更别说,郁容目前连这青帘村的村民都还算不上。

“小郁大夫,你这是何必?我老汉家也不是没房子,你这紧赶慢赶的要搬走是作什么……天儿眼见着就要冷了,这边又没怎么修葺过,你这一住,可不得受好一通罪!”

陪同郁容来到义庄的老里长,一路上没放弃劝说。

郁容听着老者的絮叨,对其心意十分感动,却并没有因此改变主意:“这里挺好的,屋顶不漏雨就没什么,天冷了也不要紧,小子平常练的那套功夫,没别的好处,就是练好了身体后,三九腊月在外过一夜,也能差不多扛住。”

老里长听着惊奇:“果真这样?那你这家传的本领当真厉害。”

郁容微笑:“强身健体罢了。”

言语间,两人经过义庄的门楼,走到祠堂后专供人住宿的地方。

东、西方向各有三间平房相连,另有两间更大的屋子坐北朝南,而南面只有一个半露天式的厨房。平房都是以土基为主,搭着木料与少些石砖,建造而成的;厨房纯粹是用泥土垒砌的,朝北只有少少的两截土墙,靠着几根结实的大木头撑起了房梁。

厨房前有口水井,后面则是半人高的槿篱,槿篱贴着墙根,连着东西的平房,把这里直接圈成了小院似的。

房舍没老里长说得那么糟糕,在青帘,四五等户的人家差不多也就是这样的房子。

老里长是一等户,条件自然比绝大多数庄户好,高门楼的砖瓦房,比城内的住户也不差了……理所当然的,他觉得让“小郁大夫”住在这样的地方,实在委屈了,便将转了个弯的话题掰回来,力劝郁容继续在他家住下去。

郁容感激他的好意,但仍旧没有接受:“小子在大爷家叨扰了这么久,早就过意不去了。大爷您不用太操心,营造行的行老昨儿告诉小子,缮工丞应了他借调匠户的请求,再过几天,小子的房子就可以动土了,要是天气一直不错的话,一个月内准能造好。”

“什么过意不过意的,”老里长不爱听客气话,转而表情又松快了些,“老李头是这么说的?”想了想又道,“不行,回头我得给他催一催,一个月有点慢了。”

郁容笑道:“已经很快了,原先还担心人力不够,现在能确定开工了就好。”

解决了黑户问题,再有了房子,飘零到异世的浮萍,才算作有了归处。

而郁容之所以能有建房的地,又不得不感谢这位老里长,满心的感激之情自然地流露于表面:“还得多谢大爷您把地租给了小子。”

老里长诶呀一声:“小郁大夫怎么又见外了。这地租给谁还不一样?再说了,老汉这一条贱命是小郁大夫你给拉回来的,这天大的恩情,就算把那块地白送给你都不够……现在别说白送了,还收了救命恩人的租子,老汉这心里臊得慌。”

郁容可不愿白拿人家的东西……那是一块土地,这个时代,有时候是比命还重要的东西,能够租到,并且一年后还能真正地买下,已经不能更占便宜了。

说到土地,得稍微延伸一下话题。

在慢慢了解了这个世界后,郁容不得不庆幸,这个类似天.朝中古王朝的国家,比他所认为的封建社会,要开放不少。

皇位才沿袭了四代的旻朝,每一位统治者都堪称英明决断,且务实有能耐,在内乱基本平定、外患也不再形势逼人的情况下,国力蒸蒸日上,百姓基本上可谓安居乐业。

参照历史发展规律,旻朝与天.朝史上的宋代有不小的相似度,但不同与宋时的重文轻武,旻朝强调文武兼重,对内对外军事震慑力十分强大。

与宋一样,士族门阀已然瓦解了的旻国,庶民阶级兴起,“农商为本”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社会经济愈显繁华,与此同时,人口的流动也愈加普遍,前朝被严格管制的土地成了可以租赁、买卖的“商品”。

因此,只要郁容有足够的钱,理论上,可以想买多少地就买多少地。

当然,实际情况没那么简单……种种不提,只说一点,老里长虽然力所能及地帮忙解决了户籍问题,可也只能弄到“客户”的身份。

在青帘待了一个月,郁容十分中意这里的居住环境,所以想要定居,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屋和田地,作为“客户”,他是没有拥有本地地产的资格的,无论是想建房或者种地,只能靠租赁。

好在,旻朝十分开明,在青帘这样的乡村,“客户”只要能在居住地待满一年,有当地德高望重或者位高权重的人作保,就能拿到“主户”的身份了。成了“主户”,就可以买地买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就是为什么,郁容现在是租老里长的土地,到一年后再买。

不得不说,郁容是幸运的。初来乍到,就遇到了老里长,虽然他确实救了对方的性命,但如果不是老里长,想要认识并融入这个世界,必然要绕一个大弯子,甚至说不准还会惹麻烦上身。

再回到搬家之事上。几句话的功夫,郁容已经选定了未来一个月或有可能更久的住房。

义庄这几间房子,目前都是空的。这些年青帘的日子还算富足,张氏族人没多少机会真住进来。常在村子里的肯定住自家屋子——就算房子没义庄的好,金窝银窝还不如自家狗窝呢——不在村子的,很少回来,自然也不可能住进来,偶尔有外乡族人来了没住处,村子里大多是亲连着亲,一般都投奔亲戚了,个别住不下的,才来义庄暂宿几晚。

不过,这些房子也不是真就闲置了。

青帘的地理位置十分特别,往来的商客不少,偶尔还有意外来不及进城的官兵走吏什么,会在此借宿。在村头唯一一家客栈不够住的情况下,客人们都会被安置在义庄。

说到“义庄”,之前郁容一直以为就是放死人的地方,现今才知道不是那回事。

——或者说,不止是安置尸体的作用。

时下但凡自觉“出人头地”的,都喜欢建办宗族义庄,规模有大有小,有些类似现代社会慈善或者福利机构,还承担包括祭祀啊集会啊等宗族活动。

占据青帘村大半数人口的张氏族人,据传三代以前出过一位宰执,那位宰执为了回馈族人,建造了这座义庄。

之后张氏便没落了,但义庄还一直在运行,百余年前的房舍推倒重建了数回,现如今也不局限于为张氏族人服务了,基本上成了青帘村公有的地方。

言归正传。

郁容选了坐西朝东,离厨房最近的那间屋子。站在门口,打眼看去,他估计这个房间差不多有三十平……足够了。

老里长不再劝了,果断帮忙收拾屋子。

这一个房间地积虽不如向南的两间屋子大,内里实际上要更好一些,而且靠着水井与厨房,这对衣食都要亲自打点的郁容来说,自然更方便了。

郁容的东西没多少,满打满算,连换洗衣服带鞋,加上吃饭的家当,一个小木箱勉强装满了。

——当然,这是明面上的。暗地里……呃,暗地里的东西也没多少,加上去也就能把木箱真正塞满了罢。

家当是不多,可真要收拾起来,也不是一会半会的事。

说是房屋没怎么修葺过,但实际上一年里总有三五次,检查整理屋顶,不用担心漏雨,现在也就不用多费事了。

屋里也不太脏,就是一些灰尘。

不过,横在房间里、几乎占了全部地的,是一个由土基和木板搭成的大通铺,大的够十个成年人躺在上面休息了。

通铺得拆掉。木板和土基还能二次利用,这些材料便全部先拿出房间。

然后打扫,边边角角的,彻底清理了一边。

窗户纸破损得厉害,有些难看。郁容显然早有准备,剪裁得妥帖的新纸,加上一大早熬制的浆糊,重新贴起了窗户。

喜欢方宅十余亩[系统].请大家收藏:(wuxia.one)方宅十余亩[系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