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竞技 > 方宅十余亩[系统]. > 第1章

方宅十余亩[系统]. 第1章

作者:宁雁奴 分类:竞技 更新时间:2023-12-30 10:35:19 来源:书海阁

来到新世界的第二十八天,郁容搬进了义庄。

此前,他一直住在老里长家。老里长为人疏朗,让他安心住着,说想住多久都可以。

对郁容来说,老里长帮忙解决了他的身份问题,把黑户“洗白”,已是极大的恩情了,不想再给对方增添麻烦。

实际上,能住进义庄,还是受老里长之惠,毕竟这是张氏宗族的地方,更别说,郁容目前连这青帘村的村民都还算不上。

“小郁大夫,你这是何必?我老汉家也不是没房子,你这紧赶慢赶的要搬走是作什么……天儿眼见着就要冷了,这边又没怎么修葺过,你这一住,可不得受好一通罪!”

陪同郁容来到义庄的老里长,一路上没放弃劝说。

郁容听着老者的絮叨,对其心意十分感动,却并没有因此改变主意:“这里挺好的,屋顶不漏雨就没什么,天冷了也不要紧,小子平常练的那套功夫,没别的好处,就是练好了身体后,三九腊月在外过一夜,也能差不多扛住。”

老里长听着惊奇:“果真这样?那你这家传的本领当真厉害。”

郁容微笑:“强身健体罢了。”

言语间,两人经过义庄的门楼,走到祠堂后专供人住宿的地方。

东、西方向各有三间平房相连,另有两间更大的屋子坐北朝南,而南面只有一个半露天式的厨房。平房都是以土基为主,搭着木料与少些石砖,建造而成的;厨房纯粹是用泥土垒砌的,朝北只有少少的两截土墙,靠着几根结实的大木头撑起了房梁。

厨房前有口水井,后面则是半人高的槿篱,槿篱贴着墙根,连着东西的平房,把这里直接圈成了小院似的。

房舍没老里长说得那么糟糕,在青帘,四五等户的人家差不多也就是这样的房子。

老里长是一等户,条件自然比绝大多数庄户好,高门楼的砖瓦房,比城内的住户也不差了……理所当然的,他觉得让“小郁大夫”住在这样的地方,实在委屈了,便将转了个弯的话题掰回来,力劝郁容继续在他家住下去。

郁容感激他的好意,但仍旧没有接受:“小子在大爷家叨扰了这么久,早就过意不去了。大爷您不用太操心,营造行的行老昨儿告诉小子,缮工丞应了他借调匠户的请求,再过几天,小子的房子就可以动土了,要是天气一直不错的话,一个月内准能造好。”

“什么过意不过意的,”老里长不爱听客气话,转而表情又松快了些,“老李头是这么说的?”想了想又道,“不行,回头我得给他催一催,一个月有点慢了。”

郁容笑道:“已经很快了,原先还担心人力不够,现在能确定开工了就好。”

解决了黑户问题,再有了房子,飘零到异世的浮萍,才算作有了归处。

而郁容之所以能有建房的地,又不得不感谢这位老里长,满心的感激之情自然地流露于表面:“还得多谢大爷您把地租给了小子。”

老里长诶呀一声:“小郁大夫怎么又见外了。这地租给谁还不一样?再说了,老汉这一条贱命是小郁大夫你给拉回来的,这天大的恩情,就算把那块地白送给你都不够……现在别说白送了,还收了救命恩人的租子,老汉这心里臊得慌。”

郁容可不愿白拿人家的东西……那是一块土地,这个时代,有时候是比命还重要的东西,能够租到,并且一年后还能真正地买下,已经不能更占便宜了。

说到土地,得稍微延伸一下话题。

在慢慢了解了这个世界后,郁容不得不庆幸,这个类似天.朝中古王朝的国家,比他所认为的封建社会,要开放不少。

皇位才沿袭了四代的旻朝,每一位统治者都堪称英明决断,且务实有能耐,在内乱基本平定、外患也不再形势逼人的情况下,国力蒸蒸日上,百姓基本上可谓安居乐业。

参照历史发展规律,旻朝与天.朝史上的宋代有不小的相似度,但不同与宋时的重文轻武,旻朝强调文武兼重,对内对外军事震慑力十分强大。

与宋一样,士族门阀已然瓦解了的旻国,庶民阶级兴起,“农商为本”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社会经济愈显繁华,与此同时,人口的流动也愈加普遍,前朝被严格管制的土地成了可以租赁、买卖的“商品”。

因此,只要郁容有足够的钱,理论上,可以想买多少地就买多少地。

当然,实际情况没那么简单……种种不提,只说一点,老里长虽然力所能及地帮忙解决了户籍问题,可也只能弄到“客户”的身份。

在青帘待了一个月,郁容十分中意这里的居住环境,所以想要定居,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屋和田地,作为“客户”,他是没有拥有本地地产的资格的,无论是想建房或者种地,只能靠租赁。

好在,旻朝十分开明,在青帘这样的乡村,“客户”只要能在居住地待满一年,有当地德高望重或者位高权重的人作保,就能拿到“主户”的身份了。成了“主户”,就可以买地买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就是为什么,郁容现在是租老里长的土地,到一年后再买。

不得不说,郁容是幸运的。初来乍到,就遇到了老里长,虽然他确实救了对方的性命,但如果不是老里长,想要认识并融入这个世界,必然要绕一个大弯子,甚至说不准还会惹麻烦上身。

再回到搬家之事上。几句话的功夫,郁容已经选定了未来一个月或有可能更久的住房。

义庄这几间房子,目前都是空的。这些年青帘的日子还算富足,张氏族人没多少机会真住进来。常在村子里的肯定住自家屋子——就算房子没义庄的好,金窝银窝还不如自家狗窝呢——不在村子的,很少回来,自然也不可能住进来,偶尔有外乡族人来了没住处,村子里大多是亲连着亲,一般都投奔亲戚了,个别住不下的,才来义庄暂宿几晚。

不过,这些房子也不是真就闲置了。

青帘的地理位置十分特别,往来的商客不少,偶尔还有意外来不及进城的官兵走吏什么,会在此借宿。在村头唯一一家客栈不够住的情况下,客人们都会被安置在义庄。

说到“义庄”,之前郁容一直以为就是放死人的地方,现今才知道不是那回事。

——或者说,不止是安置尸体的作用。

时下但凡自觉“出人头地”的,都喜欢建办宗族义庄,规模有大有小,有些类似现代社会慈善或者福利机构,还承担包括祭祀啊集会啊等宗族活动。

占据青帘村大半数人口的张氏族人,据传三代以前出过一位宰执,那位宰执为了回馈族人,建造了这座义庄。

之后张氏便没落了,但义庄还一直在运行,百余年前的房舍推倒重建了数回,现如今也不局限于为张氏族人服务了,基本上成了青帘村公有的地方。

言归正传。

郁容选了坐西朝东,离厨房最近的那间屋子。站在门口,打眼看去,他估计这个房间差不多有三十平……足够了。

老里长不再劝了,果断帮忙收拾屋子。

这一个房间地积虽不如向南的两间屋子大,内里实际上要更好一些,而且靠着水井与厨房,这对衣食都要亲自打点的郁容来说,自然更方便了。

郁容的东西没多少,满打满算,连换洗衣服带鞋,加上吃饭的家当,一个小木箱勉强装满了。

——当然,这是明面上的。暗地里……呃,暗地里的东西也没多少,加上去也就能把木箱真正塞满了罢。

家当是不多,可真要收拾起来,也不是一会半会的事。

说是房屋没怎么修葺过,但实际上一年里总有三五次,检查整理屋顶,不用担心漏雨,现在也就不用多费事了。

屋里也不太脏,就是一些灰尘。

不过,横在房间里、几乎占了全部地的,是一个由土基和木板搭成的大通铺,大的够十个成年人躺在上面休息了。

通铺得拆掉。木板和土基还能二次利用,这些材料便全部先拿出房间。

然后打扫,边边角角的,彻底清理了一边。

窗户纸破损得厉害,有些难看。郁容显然早有准备,剪裁得妥帖的新纸,加上一大早熬制的浆糊,重新贴起了窗户。

老里长检查了一遍,见屋内没有什么可忙活的,就去了院子里。

等郁容整好窗户,半举着双手,准备去井边洗掉沾到手上的浆糊后,就发现,老里长十分能干地将拼装大通铺的木板和木块,不知道怎么弄的,组装成了一个桌子。

问了声,得到老者的回答:原来其从小就爱做木工,几十年的经验积累,手艺不比那些木匠差。

郁容不由得赞美了几句,老里长自豪之下,更是干劲十足。

大半天的时间,郁容打着下手,老里长成功地“搭”出了两张桌子,一个小饭桌、一个书桌,匹配两个大小不一样的凳子。再用上两块木板,搭上土基,重新弄出了一张够两个人睡的大床。装贵重物品的箱子已经有了一个,勉强够用,不过有个柜子就更方便了。于是,土基贴着墙,尺高一块木条,从地面往上,一人高的“柜子”横空出世了。

基本的“家具”齐全了,再多就没必要了,毕竟也只是暂住。还有余下的材料,木板木块拼接起来,直接安置在屋子中央,愣是将一个房间分隔成两个空间。

不大不小的房子,空间被利用得彻底,不再空荡了,也不算特别挤。

郁容在这个时空,第一个“家”就这样建好了。

虽然是临时的。

剩下的还有些琐事,只要按照个人心意,慢慢调整就可以了。

耽误了老里长一整天的功夫,郁容有些过意不去,劝了又劝,才将人送回去了。

回到义庄的临时小家,郁容一边忙着“微调”房间的布局,一边在心里念着怎么去偿还老里长的恩义。

乍然就想到了,某个存在感十分稀薄的系统了。

想到便行动,郁容放下活计,左手拇指与食指轻轻地摩擦着……

伴随着指尖轻微的热度,一个只有本人看得见的面板,浮现在眼前。

喜欢方宅十余亩[系统].请大家收藏:(wuxia.one)方宅十余亩[系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