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最新章节 > 没人能够阻止我研究什么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最新章节 没人能够阻止我研究什么

作者:晨星LL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9 05:44:58 来源:免费小说

  在划破晴空的轰鸣声中,霞光号在四道湛蓝色羽流的衬托下,垂直降落在了停机坪上。

  在地勤人员的簇拥之下,两名宇航员扶着舷梯走下了航天器,向着远处的记者挥了挥手,然后便坐上了通勤车,前往了医务室接受简单的检查。

  为期72小时的飞行任务圆满结束!

  这次试飞的成功堪称教科书级。

  事实证明,陆舟的结论是正确的。

  虽然和理论数据还是存在一定的偏差,但霞光号在从近地轨道返回达大气层的航段,工质损耗有了明显的降低。

  尤其是在大气层稠密段。

  不只是如此,由于在外空间飞行器的速度便下降到了一个较低的水平,航天器在返回段的产热也下降了不少,从而也间接降低了霞光号的维护成本。

  随着这次试飞任务的成功,霞光号将正式在金陵航天发射中心服役,与祥瑞号共同承担地月转移轨道的发射任务。

  与此同时,就在霞光号完成72小时巡航返回地表的第二天,在月球轨道上执行任务的祥瑞号,也降落在了金陵发射中心的跑道上。

  在聂云他们离开月球轨道上时,月宫号核心舱的服役时间,已经达到了两周。而在这为期两周的观察期内,核心舱的运行状况非常良好,并没有出现应急预案中的那些被考虑到可能发生的状况。

  看着从祥瑞号上走下的聂云和聂晗两名航天员,站在指挥塔内的袁焕民院士总算是松了口气。

  这三天来,他和他的几个学生还有航科集团的工程师与技术员,几乎是吃住都待在金陵航天发射中心里。

  现在月宫号总算是走上了正轨,他们也可以稍微轻松一点了。

  与此同时,风景独好的并非只是华国这边,远在太平洋对岸的美国也同样正在一片欢腾雀跃的海洋中。

  space-x的bfs飞船成功离开了地月系统,携带三名宇航员前往数千万公里之外的火星。

  这是人类首次离开地月系统。

  也是人类首次向地球之外的行星派遣殖民的先驱。

  虽然被华国拿走了月球轨道空间站的第一次,但nasa在远行星系航行的技术上重新建立了优势。而与此同时,nasa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阿瑞斯计划并不会挤占“深空之门”计划的经费。

  不只是如此,他们还要将原定于2022年动工的“深空之门”空间站,提前到2021年的下半年。由space-x的龙飞船承担发射任务,将亚特兰大航空公司设计的“深空之门”核心舱送去月球轨道。

  如果你能做到对手做不到的事情,并且能做到他们能做到的事情,无疑是胜利最好的证明。

  美利坚似乎又一次成为了人类之光?

  至少在华国的亲外主义者与北美的保守主义者们眼中是如此……

  月宫计划与阿瑞斯计划各自都进入到了深水区,两国的科学家与相关从业人员,每一步走得都是如履薄冰。

  在这个大环境之下,似乎每天都能诞生一些听上去不错的消息,也仿佛每一天都在诞生新的技术。

  两个超级大国在航天领域的较量,让人不禁产生了一种置身于未来的错觉。

  事实上,这并非完全是错觉。

  在航天竞赛的刺激下,大批的资金流入了研究领域,各大高校纷纷开设外层空间探索与资源开发的相关专业,相关的研究课题进入了快速审批的绿灯车道……这些改变都是看得见的。

  而由航天领域的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红利,连带着航天之外的其他技术领域,也在以平时无法想象的速度增长着。

  其中最为明显的,大概便是医疗行业了。

  就在bfr火箭带着bfe黄金之心号飞船前往火星的第二周,《华盛顿邮报》又放出了一条劲爆的新闻。

  强生公司与蓝色起源合作开发的休眠舱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将低温冷冻休眠67天的猴子解冻唤醒!

  消息一出之后,立刻在国际社会引发了巨大的反响。

  虽然这只猴子的身体各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并且在苏醒之后表现得有些痴呆,不过这场“复活仪式”,依旧引发了整个临床医学界、生物学界的八级地震!

  负责主导该项目的是哈佛大学的格朗斯特教授,《nature》在对其文章进行highlight的时候,甚至用上了“生物学界的可控核聚变!”这样夸张的描述,去形容这项突破性的研究。

  事实上,虽然生物冷冻休眠听起来似乎很科幻,但自然界中并非找不到现实的例子。

  以西伯利亚蝾螈为例,生活在雅库特的蝾螈,在进入环境恶劣的寒冬之后,会主动爬进永久冻土的裂缝中,并且可以在里面停留相当长的时间。

  至于这个时间究竟有多长,据文献记载最长记录是90年。

  理论上,生物是可以通过冷冻休眠以度过恶劣环境的,实现从过去到未来的时间跳跃的,不少极端环境下的昆虫或多或少都会金华初类似的能力。

  然而问题在于,如何让恒温哺乳动物也做到这一点!

  研究人员在对该技术进行研究时发现,冻结和复苏动物细胞时,存在一个明显的危险温区,即0~-60c区间。

  在这个期间稍有不胜,就会导致生物体的永久死亡。

  如何度过危险温区,安全抵达-120c,便是整个技术的核心难点。

  为强生制药服务的格朗斯特教授,采用的是冷冻缓释剂,通过将生物体麻醉之后,由特殊的缓释剂进行浸泡,然后再启动冷冻程序。

  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得到了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的赞助,尤其是不少资产百亿的富翁以及阿拉伯世界的王室,都对该项技术表现了相当浓厚的兴趣!

  绝大多数赞助者在接受采访时都曾表示,寄希望于该技术能够将自己送去遥远的未来。

  而根据他们的看法,在那个遥远的年代,或许人类社会已经发达到足以消除了绝大多数疾病,并且实现了完全意义上的永生,进入了彻底意义上的乌托邦。

  与此同时,一位来自沙漠的王室成员表示,他会考虑在进入休眠程序之前,将他的财富分成七分,分别交给四个不同的基金公司与三家银行进行管理。

  情况乐观的话,当他醒来的时候,仍然可以在那个技术爆炸的年代继续当他的富豪。

  甚至于,在数个世纪的积累之下,他将成为这个世界上最有钱的几个人之一……

  如果通货膨胀不是特别夸张的话。

  当然,虽然富豪们与超人类主义者们普遍对这项技术持乐观态度,但这项技术却引起了不少自.由主义者与社会学家的担忧。

  尤其是知名诺贝尔经济学奖安格斯·迪顿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项技术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频繁地使用这项技术很有可能会加剧阶层的固化。

  谁都想过上更好的生活,但如果所有人都梦想着前往未来,也就不会有人去建设当下了。

  尤其是当这些梦想着前往未来的百分之三的人,掌握着这个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七的社会资源与财富时,由此而带来的问题将不仅仅只是阶级固化那么简单,甚至有可能将全球经济推向逆增长的车道,最终让全球社会走向反乌托邦的结局……

  这位安格斯·迪顿教授于2015年因“在消费、贫穷与福利方面的研究贡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是一位擅长运用数学工具建立经济学模型的大师,目前在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担任讲座教授,是一位杰出的微观经学家。

  他的这番言论听起来或许有些危言耸听,但由于这位安格斯·迪顿教授本人在学术领域的声誉,由此引发了不少有识之士的注意。

  北美本土的人.类解放组织,甚至在白宫门口安排了一场游.行活动,呼吁立法禁止该项研究,就像禁止克隆人一样……

  当然,对于把示威当成吃饭喝水赚外快那般寻常的北美人民来说,所谓的抗议可能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意义就是了。

  尤其是在整个上流社会都眼馋着项技术的情况下……

  与此同时,远在金陵高等研究院的陆舟,同样从最新一期的《nature》上看到了格朗斯特教授的那篇被设置了highlight的文章。

  当他将文章看到了最后,忍不住轻声感慨了一句。

  “上次在报纸上看到相关的报道时,强生制药还表示相关的技术还在技术论证阶段,没想到这才几个月,他们连临床试验都做完了。”

  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喝茶,抬头看向陆舟这边的杨旭笑着说了句。

  “看来他们捂的还挺严实的。”

  “是的,不过现在看来他们这么做确实是有必要的,至少免去了一大堆麻烦,”放下了手中的《nature》,陆舟沉思了一会儿,看向坐在沙发上喝茶的杨旭开口问道,“恒锐制药那边怎么回答?”

  杨旭:“他们对我们的提议很感兴趣,也认同人体冷冻技术在不远的未来会大有可为……不过,他们同时也对该项目的风险表示了不小的疑虑。”

  陆舟笑着问:“他们担心做不出来?”

  杨旭摇了摇头“那倒不是,他们的担心是来自政策面。”

  陆舟皱了下眉毛问:“政策面?”

  “是的,”放下了手中的茶杯,杨旭看着陆舟继续说道,“现在国际上关于人体冷冻休眠的研究态度还很暧.昧,不只是学术界争论不断,民间组织也在瞎凑热闹,估计还有的闹腾。恒锐制药那边担心,我国会出于外交因素和国际形象考虑,禁止该类技术的研究。”

  听到杨旭的话之后,陆舟笑着摇了摇头。

  “这也算是风险吗?”

  杨旭做了个无奈的表情说:“你没有干过这行可能不知道,毕竟……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先例。”

  “那你替我告诉他们,他们的担心完全是多余,”停顿了片刻,陆舟淡淡笑了笑,继续说道,“只要我的眼睛还睁着,就没有人能阻止我研究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