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最新章节 > 试一试就知道了!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最新章节 试一试就知道了!

作者:晨星LL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9 05:44:58 来源:免费小说

  关于华国与美国在航天领域的较量,在国内网络上同样引发了不小的讨论。尤其是关于在火星殖民地和月球轨道空间站哪个更牛逼的问题上,相关的讨论尤为的激烈。

  抛开一些纯粹是因为屁.股问题为了黑而黑,或者为了粉而粉的言论,还是有不少人站在理性的角度进行评价的。

  比如,认为美国更站上风的人的观点是,bfr火箭采用了全世界最先进的液氧甲烷发动机,真空最大推力能够达到138兆牛,近地轨道运载力是土星五号的4.6倍,各种数据都完爆了祥瑞号。

  更何况火星殖民地在遥远的数千万公里之外,光是运输难度和月球轨道空间站就不在一个等级上,自然是美国更胜一筹。

  而认为华国更站上风的人的观点则是站在务实的角度。无论怎么想,一个与本土相距数千万公里、两年才能等来一次发射窗口期的飞地,都远远比不上“近在咫尺”的月球。

  客观的来讲,哪一边的观点都是站得住脚的。

  不过对于围绕着月球轨道工程的议论,陆舟却并没有过多的留意。

  至少在他的眼中看来,这些讨论其实都没什么意义。

  就短期而言,无论是华国对月球资源的开发,还是对遥远火星的探索,赔钱都是一定的。无论是月壤中的氦三与钛矿,还是火星上丰富的铁矿和甲烷储量,都还是个遥远的大饼。

  就如同数个世纪之前,在大航海时代的格局确定下来之前,谁也不知道殖民时代的未来是在加勒比海,还是在更遥远的香料海岸……

  哪怕月球确实离得更近。

  当然了,虽然站在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整个太空计划铁定是赔钱的,但有些时候并不能完全站在经济学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至少就华国而言,通过太空计划获得的政治、科研、文化等领域的收益,这些都是无法简单的用金钱来衡量的。

  以月宫号计划为例,作为世界首个在月球轨道上部署空间站的国家,其他国家想参与到月球相关的科研项目中,就只能与华国在该领域签订合作协议。

  比如德国,作为首先与华国在可控聚变技术上达成协议的国家,很自然而然地与华国就月宫号计划展开了合作谈判。

  根据谈判结果,华国方面承诺会在月宫号一期工程完成之后,给马克斯普朗克太阳系研究所预留一个科研岗位,允许德国派遣一名本国的科研人员前往月宫号服役。

  而作为交换,马克斯普朗克太阳系研究所将就月球资源开发相关项目,与华国国内研究机构展开合作。

  同样正在与华国方面就月宫号计划展开外交接触的,还有包括英、法、欧盟、俄、日等等国家。

  而对于其他国家的合作请求,华国也展现出了开放合作的姿态。甚至于,就连对处在对手关系的美国,月宫号都给他们的宇航员预留有一个位置。

  无论是在任何时候,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关系永远是相对的,而非一成不变的绝对。

  虽然国内在舆论引导方面往往“立场明确”,但事实上国际关系问题远远没有一般人想象中的那样非黑即白。

  即便是在冷战最紧张的时刻,美国与苏联也曾在航天项目以及可控聚变项目的研究中达成了许多互利共赢的合作。

  而现在华国与美国之间的竞争还远远没有走到冷战的那一步,秉承和平发展路线的华国也从来都没有主动挑起争夺世界霸权的打算,如果美国愿意在月球空间站项目上与华国展开合作的话,华国当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美国愿意向华国开放火星殖民地的前哨,或者拿出与之对等的筹码作为交换……

  目前外交部门与各国的谈判具体进行到了哪一步,陆舟并不是很了解,也不是很关心。

  外交方面的事情,当然还是由外交部门去负责。

  这些琐屑的事情,与月球轨道施工委员会就没有太多关系了。

  现在需要他去操心的,是更为紧迫的事情……

  金陵市。

  航天科技研究所。

  一场关于月球轨道施工计划的会议,正在研究所内的会议室内召开。

  出席会议的都是国内航天业的大佬。

  包括航科集团的总工程师袁焕民院士,包括月宫号核心舱项目的负责人张主任,几乎全行业的牛人都聚集在了这里。

  用简短的开场白宣布了会议的开始,陆舟走到台前,表情严肃的环视了会议室一圈,言简意赅的开口说道。

  “相信诸位已经都听说过了,美国阿瑞斯计划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

  “根据nasa披露的相关细节,bfr火箭没有采用传统意义上的霍曼转移轨道,而是采用了直击轨道的方式,直接入轨了火星引力系统之内。”

  路上的话音刚刚落下,会议室里便传开了一片嘈杂的议论声音。

  其实在会议开始之前,不少人已经听说过了,只不过此时再次听到,仍然难免心中震撼。

  一直以来,前往火星的航天器,采用的都是霍曼转移轨道,而这也是理论上消耗燃料最少的前往火星的航路。

  然而这条轨道也并非完美,每隔两年才能等到一次窗口期,而且需要在空中飞行长达180天之久。

  若是用来发射探测器的话,260天的时间也不是不能接受。但如果是送旅客到火星上去的话,就有些令人难以接受了。

  因此,作为阿瑞斯计划的主要交通工具,以火星殖民为目标的bfr火箭,选择了一条更快的飞行轨道。相较于霍曼转移轨道而言,采用这条轨道的bfr火箭只需要30天到120天的时间,便足以完成从地球到火星的旅行,并且相较于霍曼转移轨道拥有更长的发射窗口期,且无需为了下一次发射等待两年之久。

  至于代价,则是需要消耗更多的燃料。

  虽然表面上看bfr火箭似乎推高了前往火星的发射成本,但在另一方面,缩短飞行时间便意味着能够降低bfs飞船上的维生荷载,携带更少的淡水、氧气、食品资源。从这一层角度来讲,采用这条消耗燃料更多的发射路线,反而可以降低运输成本……

  摆脱霍曼转移轨道的发射路线,能够将这个看似疯狂的计划变成现实,从某种意义上而言,space-x的技术,确实强的可怕!

  看着陷入讨论的会议室,陆舟没有说话,安静的等待着讨论的声音平息。

  就这样,大概过了五分钟左右,一名坐在会议室席间的教授,举起手说道。

  “我有话想说。”

  向这位举起手的教授点了点头,陆舟开口说道。

  “请讲。”

  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这位中年教授向陆舟说了一声谢谢,缓缓站起身来,用征求地语气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我认为bfr火箭的发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证明,化学火箭并没有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已经到达了瓶颈。”

  “或许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的发展路线,我不否认电推进系统的重要性,但现在放弃化学火箭,或许有些为时尚早了。”

  看着起身发言的教授,陆舟沉思了一会儿,忽然开口说道。

  “如果我给你五十年的时间,每年10亿美元的经费,你有把握将大推力火箭做到bfr那种程度吗?”

  似乎没有料到陆舟会突然抛出这个问题,那名专家微微愣了下,脸上的表情变得有些凝重。

  在短暂的犹豫之后,他最终还是摇了摇头,诚实地回答道。

  “……很难。”

  bfr火箭几乎已经标志着液氧甲烷发动机的巅峰了,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它,很难找到一个与之匹敌的对手。

  想在化学推进系统上超越美国,以国内航天工业的现状而言,是几乎不可能的。

  哪怕是吹牛,他也无法跨下这个海口。

  陆舟没有多说什么,向他点了点头,示意他坐下。

  “是的,正如你所说的,我们很难做到。”

  “或许化学推进系统还有上升的空间,通过改进我们的发动机工艺,我们能造出更大的、飞得更远的火箭,但想依靠这种技术在航天竞赛中获得优势,甚至是超越我们的对手,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集中全部力量,发展电推进系统,保持属于我们自己的优势,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停顿了片刻之后,陆舟环视了会议室一圈,继续说道。

  “虽然bfr火箭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我们也不必就此妄自菲薄。”

  “在推力上我们也许不是他们的对手,但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电推进系统的优势在庞大的比冲上,这一点是化学火箭无论如何也无法追赶的。”

  “前段时间我曾经透露过,基于祥瑞号上的推进系统,星空科技正在研发一款更灵活、且更适应近地轨道与地表之间往返的航天器。目前相关的研究已经告一段落,现在也是时候揭晓这个谜底了。”

  说罢,陆舟看向了身后的大荧幕,按下了手中的激光笔。

  很快,一张三维构图的霞光号概念图,呈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看着图像上的画面,袁院士瞳孔微微收缩,忍不住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这是?!”

  震撼的不只是袁院士。

  看着那台造型独特、与传统航天器迥异的空天飞机,诧异的声音顿时扩散了整个会议室。

  看向一脸诧异的袁院士,陆舟笑着点了点头,开口说道。

  “它的名字叫霞光!我们为往返大气层设计的新一代航天器。”

  坐在袁院士的旁边,同样目瞪口呆地盯着屏幕中的航天器,孙元培忍不住说道。

  “这设计……能行吗?”

  将四台引擎分散在四只双轴固定翼上,尾部仅保留一台主引擎……

  这种设计也太乱来了!

  “技术可行性论证很早以前就做过了,理论上是绝对可行的。而至于实际上……”说到这里,陆舟停顿了片刻,用坚定的口吻开口说道,“让我们试一试就知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