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最新章节 > 高温超导的物理机制与强关联模型

  虽然对赫雷罗教授提出的课题很感兴趣,但陆舟现在身负可控核聚变工程的重任,暂时分不出精力去研究sg-1材料中所蕴含的深刻的物理意义。

  不过直觉告诉他,如果能够通过对sg-1材料中蕴含的强关联模型进行求解,说不准可以因此揭示高温超导的物理机制,甚至是通过计算得到明确的超导态。

  一般人或许无法理解,但陆舟很清楚。

  相比起可控核聚变来说,这项理论工作的意义,甚至可以说是更加重大。

  因为一旦高温超导的问题得以解决,无论是强子对撞机还是可控核聚变的磁约束装置,工程难度都会得到极大的削减。

  将这个课题录入了高等研究院的课题库中,陆舟打算等到有时间的时候再继续这个研究。

  至于现阶段,在他时间表的优先级上,可控核聚变的研究依旧处在第一序列……

  在华国只待了两天不到,第三天上午克雷伯教授便登上飞机,匆匆返回了德国。

  另一边,几乎就在克雷伯教授走后不久,潘院士从上京抵达了金陵,在钟山国际的别墅找到了陆舟。

  潘院士环视了一眼客厅,有些惊讶地咋了咋舌头。

  “你这房子买的可够大的,花了多少钱?”

  陆舟:“几千万吧。”

  潘院士羡慕地感慨了一句,“看来这锂电池,确实帮你赚了不少钱。”

  “年都没过完您特地从上京那边赶过来,该不会就是专程来给我拜年的吧?”端了两杯热茶过来,放在了茶几上,坐在了潘院士对面的沙发上,陆舟笑了笑说道。

  潘院士笑着说:“怎么,不欢迎我?”

  “怎么会?”陆舟笑了笑说,“最多只是有点意外。”

  “不闲扯了,说正事儿,”收敛了说笑的表情,潘院士在沙发上坐直了,看着陆舟,语气认真的问道,“你已经和马普学会的人联系过了?”

  陆舟:“算是吧。”

  听到这暧昧不清的说法,潘院士皱了皱眉问:“什么叫算是?”

  陆舟:“和我接触的是螺旋石7-x实验室的总工程师,至于马普学会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那边我暂时还没去接触。”

  抿了一口茶,陆舟润润嗓子,继续说道。

  “接触这结果还算顺利,我们这边简单的向他们展示了下碳基超导材料的技术,并且表示我们会在年内完成碳基超导磁体的设计。他们对这技术很感兴趣,然后我就提出了用技术换技术的建议。”

  潘院士紧接着问道:“德国人同意了?”

  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当年湳华大学从澳洲国立大学手上弄到h1-heliac仿星器,除了3500万澳元的成本以及400万rmb的运费之外,还在协议中答应了为澳洲国立大学的“magpie-ii”磁化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实验装置提供发电组件。

  澳大利亚人的技术不完善,但德国人可没这方面的需求。

  而且wega毕竟也是创造过几个世界纪录的设备,即便已经退役搁在那儿吃灰,想要买回来恐怕也没那么容易。

  陆舟笑了笑,语气轻松的说道:“暂时没有,但我觉得可行性很大。”

  说着,陆舟简单地和潘院士讲了下当时的情况。

  坐在他对面听着,潘院士的眼中浮现了赞许的神色。

  陆舟的个人研究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没有人会怀疑一个诺贝尔奖得主的专业水平。

  但他毕竟只有二十四岁,即便能力很强,但经验依旧是个问题。

  一开始潘长虹还有些担心,陆舟是否能够胜任这种大型科研工程的领导者的位置,能否协调各研究单位的工作。

  但现在看来,自己的担心完全多余的……

  再次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陆舟继续说道。

  “现在的关键是,我们需要组织一批专家,做好与那边交接设备的准备,你有什么好的人选推荐没?”

  仿星器不是冰箱,买回来往家里一放,接上电源就能用。

  如何安全的使用设备,如何拆卸以及安装,掌握这些知识都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才行。马普学会那边在交付仪器的同时会负责人员的培训,但陆舟这边也得派几个听得懂的人过去才行。

  至少,不能让人从头教起吧?

  潘院士沉思了一会儿,开口说道。

  “如果真能买到的话,这些都好说,直接从其他研究所调人过来就行了。西南核物理研究院有这方面的专家,还有华科院的物质科学研究院,不过仿星器在国内实在是太冷门了,研究这一领域的人或许有,但深入研究的恐怕不多。”

  理解国家在这方面的困难,陆舟也没有强求,只是开口说道:“尽量找吧,实在不行研究托卡马克的专家也行,两种聚变装置虽然技术路线不同,但都属于磁约束,在技术细节上还存在共通点的。”

  潘院士:“我会尽量帮你物色这方面的人选……说到这个,star仿星器研究所的工程还有多久才能完工?”

  听到这个问题,陆舟笑了笑。

  可控核聚变工程从开始到现在,碰到的问题不少,但唯独仿星器研究所的工程进度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每次想起这事儿都可以给他带来好心情。

  “根据戴团长那边的说法,五月份就可以完成交接了。”

  ……

  在陆舟这里没有待很久,去仿星器研究所的工地上还有高等研究院那边转了一圈之后,潘院士便返回了上京,开始帮陆舟物色访问团专家的人选。

  另一边,新年过去了大半,陆舟这边的工作重新回归了正轨。

  在继续对sg-1材料进行改进的同时,他同时也在筹划着对物理研究所和数学研究所的组建。

  毕竟理论工作是一切的基础,在他对金陵高等研究院的未来规划中,物理研究所和数学研究所是至关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

  然而比较尴尬的是,他在事业起步的最开始,便遇上了麻烦。

  相比起计算材料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和数学研究所的组建,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样顺利。

  虽然收到了很多优质的简历,但这些应聘者普遍比较年轻,甚至于大部分都是刚离开校园的应届博士毕业生。

  至于顶尖人才,依然缺乏。

  理论学科和工科存在着本质上的不一样,材料学的研究需要大量的科研劳力去从事一些稍有技术含量的重复工作,但数学和物理这种强调理论工作的学科,是很难靠人力堆出研究成果的。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陆舟最终想到了许校长,在过完年后的第二天便造访了他的办公室,向他取经这方面的经验……

  在听完了陆舟的问题之后,许校长抿了一口热茶,笑了笑说道。

  “……高端人才对于更换研究环境的意愿不是那么的强烈,一般能在研究所里混到正式研究员的职位,除非是受了排挤,经费申请下不来,很少有人愿意挪屁.股。你这种广撒网的方式对十年以下科研经历的phd很有吸引力,但对于已经做出过出色工作的研究员来说,吸引力相当有限。”

  顿了顿,许校长继续说道。

  “至于待遇,你开的条件已经不错,也没必要继续提高了。光靠待遇把人才吸引过来是不现实的,对于已经做出过出色工作的学者来说,反倒是名比较重要。”

  虽然是院士出身,但在行政岗位上干了这么多年,许校长对于行政工作,还是有一些自己的心得的。

  认真听完了他说的那些经验,陆舟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继续请教道。

  “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主动挖人,”许校长笑了笑说道,“来自诺贝尔奖得主的邀请,就算是院士,想必多少也会考虑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